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头条 | 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观察
新华社· 2025-06-21 12:09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趋势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嘉宾参会,首次参会的"新面孔"达131人、占总数的23% [1][3] - 2024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1162亿美元 [2]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计划2025年在中国首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总装机量超过1吉瓦,并启动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3] 跨国公司增资案例 - 韩国希杰集团落户青岛30多年间陆续13次增资 [2] - 费尼亚集团在山东烟台投资超5亿美元,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亿元人民币,原材料本土化采购率从10%提升至90% [7]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总投资达7.5亿美元,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5] 中国市场吸引力 - 松下电器中国区销售收入占其全球总收入的24%,2020年至今已在中国开展20个事业基地建设和投资 [7] - 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在中国区累计销售额达10万亿元,平均占全球总销售额的14.5% [8] - 联邦快递去年在青岛、厦门和广州开通全新国际货运航线,升级北京和天津的进出口货件运输服务 [3] 政策与营商环境 - 路易达孚青岛食品科技产业中心项目从签约到完成土地竞拍仅用3个月,总投资约70亿元 [4] - 商务部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方式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5][6] - 商务部将持续放宽科技、金融、医疗等10多个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门槛 [9] 产业链合作与布局 - 峰会推动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现代医药等产业链接跨国公司资源,设计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 [6] - 贝卡尔特集团看好中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速度,计划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8] - 松下电子材料(苏州)和上海奉贤区新工厂正在建设中 [9]
2024年全球FDI下降11%,联合国机构报告:亚洲仍是全球外资流入主要目的地
第一财经· 2025-06-19 11:46
全球FDI趋势 - 2024年全球FDI达到1.5万亿美元,名义增长4%,但排除欧洲金融交易波动后实际下降11%,连续两年两位数下滑 [1] - 2025年国际投资前景不容乐观,贸易紧张局势导致FDI前景指标下调,2025年第一季度交易和项目活动创历史新低 [1] 区域FDI表现 - 发达经济体FDI流量下降22%,欧洲(不计管道经济体)FDI暴跌58%,北美增长23% [4] -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FDI总额40%,但FDI总额下降3%至6050亿美元,东盟FDI增长10%至22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4] - 非洲FDI增长75%至970亿美元(受埃及大型项目推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FDI下降12%(能源价格下跌影响) [4] 行业投资动态 - 工业领域绿地项目数量增3%但价值降5%,总价值1.3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 [2] - 国际项目融资(IPF)下降26%,跨境并购交易额增长14%至4430亿美元但仍低于十年均值 [2] - 基础设施投资因IPF下滑明显下降(项目数量跌9%),但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增4%,数字行业项目数量增17%且价值翻倍 [4] - 可再生能源和关键矿产绿地项目公告数量分别下降12%和近50%,半导体领域出现大型项目(前10大项目中占4个,总资本支出700亿美元) [5] - 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投资中,健康和教育领域投资增长25%(总额不足150亿美元),其他领域(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等)下降超30% [5] 数字经济投资 - 科技公司(如Alphabet、亚马逊、微软)在全球跨国公司销售额和资产中份额持续提升 [6] - 2020-2024年发展中国家吸引数字经济绿地项目5310亿美元,80%集中在印度、马来西亚等10个经济体 [6] - 美国占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绿地投资36%,亚洲经济体(中国、新加坡等)占27% [6] - 数据中心是主要投资目标,其次是数字服务、ICT设备,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向发展中国家科技公司注资2060亿美元(2020-2024年) [6] - 数字经济年增速10%-12%超全球GDP增速,在全球价值创造中份额持续上升 [8] 政策与环境 - 2024年全球新出台174项投资政策,78%有利于投资者,激励措施为主要工具 [8] - 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ISDS)案件总数超1400起,2024年新增58起(过半来自采掘业和能源供应领域) [8]
金风科技: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金风国际可再生能源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0:38
担保情况概述 - 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国际可再生能源与Rose Valley Wind LP签署《风机供货协议》,提供机组供货及调试服务 [1] - 金风科技签署《母公司担保协议》,为金风国际可再生能源的履约责任提供担保,金额不超过166,772,200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 [1] - 担保协议签署日期为2025年6月17日,地点为北京和加拿大 [1] 被担保方财务状况 - 被担保方金风国际可再生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2023年为26.59亿元) [2] - 净利润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2023年为5.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被担保方无对外担保、抵押或重大诉讼事项 [2]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范围覆盖《风机供货协议》全部履约责任,有效期至责任履行完毕 [2] - 担保金额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3.11% [2] - Rose Valley Wind LP的母公司也提供同等履约担保 [2] 董事会授权情况 - 2023年股东大会授权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资产负债率70%以下子公司93亿元,70%以上子公司107亿元 [3] - 本次担保属于全资子公司范畴,金额在授权额度内,无需单独董事会审议 [3][4] 累计担保数据 - 本次担保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12亿元 [4] - 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2.9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0.75% [4] - 目前无逾期担保或涉诉担保 [4]
欧盟统计局: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下降
快讯· 2025-06-19 09:07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 - 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42.5%,较2024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1] - 2024年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为46.8%[1] 发电量变化 - 太阳能发电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0.9 TWh增至2025年同期的55 TWh[1] - 水力和风力发电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60.5 TWh降至2025年同期的218.5 TWh[1]
市场消息: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丹麦的首个太阳能发电厂已开始投产。
快讯· 2025-06-19 06:05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太阳能项目进展 - 公司在丹麦的首个太阳能发电厂已开始投产 [1]
立足山地特色开辟发展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6-18 20:1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乡村生态富民为四大抓手,探索山地特色绿色发展新路 [1] - 通过系统化构建核算、交易、产业和补偿四大环节,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包括GEP核算方案、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体系和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1] - 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将生态优势直接嵌入价值创造过程 [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 -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构建"数据监测—智能决策—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体系 [2] - 依托流域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水质传感器、无人机巡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污染溯源效率 [2] - 创新打造"天眼监控—云端分析—网格处置"全链条治理范式,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清洁能源开发与供给体系 - 针对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地区的地理限制,攻克柔性光伏组件适应性安装、复杂地形风机基础稳固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规划建设以大型水电基地为核心、水风光储多能深度融合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 - 通过区域智慧能源协调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联合优化调度,构建智慧能源供给体系 [2] 乡村生态富民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体育+文旅"融合业态,通过"村BA"等乡村体育IP带动生态康养、农文旅体融合等产业发展 [3] - 立足林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地增值、农户增收 [3] - 建立生态护林员制度,让农户在保护生态中获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域生态治理系统,实现从碎片化监测到整体性智治的跨越 [3] - 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制度建构 [3] - 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3]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中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7
能源转型加速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投资之和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8.89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提升至56%,较"十三五"末翻倍 [2] - 风电装机达5.21亿千瓦,连续15年全球第一;光伏装机达8.87亿千瓦,连续10年全球首位 [2] - 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合计1.83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150.9%,占全社会发电量比重提升至18.1% [2] - 截至2024年2月,风电光伏合计装机量14.5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的14.48亿千瓦 [3] 水电与化石能源清洁化 - 2024年末水电装机容量4.36亿千瓦,较2020年末增长17.77% [3] - 长江电力管理的六座梯级电站2024年总发电量2959.04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30.3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3] - 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机组占比达95%以上,供电煤耗降至303.21克标准煤/千瓦时,较2020年下降7.5% [3] - 国电电力2024年单位供电煤耗较2020年下降1.69%,氮氧化物与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27.78% [3]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2024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PERC p型单晶电池平均效率达23.5%,较2020年提升0.7个百分点 [4] - 隆基绿能2024年研发投入50.14亿元,较2020年增长93.5%,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 [4] - 2024年新增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10兆瓦及以上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58%,最大单机容量达18兆瓦 [4] - 2024年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全年累计交付114台套,支持华龙一号等先进技术 [6] 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 - 2023年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91.6%、97.9%、91.9%和84.6% [7] - 通威股份2024年多晶硅产量59.48万吨,较2020年增长5.9倍;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量135.01GW,增长4.98倍 [7] - 2023年风电叶片、齿轮箱、变流器、发电机、铸件全球市占率分别达65%、80%、82%、73%、82% [8] - 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前四均为中国企业,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分列第一、第二 [8] - 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8.3GW,较2022年增长5.17倍;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销量93GWh,全球市占率36.5% [8]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底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装机规模超9000万千瓦,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为"十四五"初2.8倍 [9] - 2024年"疆电外送"电量1267亿千瓦时,连续五年破千亿千瓦时,年均增长4.6% [9] - 截至2024年底建成42项特高压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 [9]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 [10] - 多家能源企业ESG评级显著提升,如华锦股份、恒力石化、洲际油气等 [11]
亚洲能源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验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3:02
亚洲能源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共塑亚洲能源转型新格局",汇聚60多个国家、38个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与能源专业人士,呼吁协同行动加速亚洲净零未来[1] - 马来西亚首相强调论坛推动战略协同与务实解决方案,应对发展中经济体在能源转型中的独特挑战与机遇[1] - 马石油CEO指出亚洲能源需求2050年前将翻番,需动员整个能源生态系统推动公平转型[3] 四大共识领域 - 共享构建韧性能源系统的最佳实践与灵活调整战略[3] - 能源企业与投资方协作提升项目可融资性,增强转型项目信心[3] - 分享减排、社会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成果传播的最佳实践[3] - 创新领域协作共享专业知识,加速脱碳进程[4] 中国能源转型实践 - 中国能源结构呈现煤炭消费降、石油稳、天然气增、新能源快速发展特征,2030年前油气仍占能源需求25%[6][7] - 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电气化及多能源互补整合为转型四大关键点[7] - 上海1999年启动天然气应用,2015年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正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7] - 天然气体系需从1.0版升级至2.0版以应对价格波动和碳强度要求,构建韧性网络与零碳探索[8] 企业转型案例 - 传化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能源与产品价值,攻关功能化学品和新材料技术[8][9] -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能源结构、低碳技术和产业创新上突破[9] - 全球化合作战略覆盖100多国,革新合作模式打造产业链竞争力[9] - 申能集团强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领先,天然气对调峰保障具关键作用[7]
气候危机拉响警报,亚洲能源转型创造“黄金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3:39
逆境前行 世界各地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近期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冲突升级,油价因供应冲击风险而 飙升,贸易问题也加剧了对抗。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充满波动的能源世界。 在陶菲克看来,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准确衡量所有这些事件的真正影响,但全球能源体系已经承受巨大压 力,确实面临风险。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虽然能源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地占据着 各国议程的首位,但也不能忽视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气候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吉隆坡报道 极端热浪、大旱、洪水、森林大火……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那些本不该消逝的 生命。随着气候危机拉响红色警报,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2025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亚洲能源论坛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共塑亚洲能源转型新格局",汇聚 了来自60多个国家、横跨38个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与能源专业人士,一系列重量级嘉宾展开深 入探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开幕式上表示,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预示着世界正向"后全球化"转型。地 缘政治紧张局势、报复性关税以及供应链中断加剧了不确定性,削弱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曾经提供的 可预测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 ...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仍是全球投资重点
经济日报· 2025-06-15 22:00
全球能源投资总体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投资约2.2万亿美元,传统能源领域投资约1.1万亿美元 [1]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快速增长,过去5年约70%新增投资来自化石能源净进口国 [2] 主要国家能源投资动态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清洁能源支出份额从10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1] - 美国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排放燃料投资过去10年近乎翻番,但可能进入平台期 [1] - 印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达到50%的目标 [1] - 巴西形成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投资并举的独特格局 [1] 区域能源投资差异 - 非洲能源投资预计较2015年萎缩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仅为2% [2] - 发展中经济体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和援助水平远低于需求和预期目标 [2] 细分领域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将达1.5万亿美元,低碳发电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3] - 太阳能领域投资预计达4500亿美元,配备储能电池的光伏板成为新兴经济体重要驱动力 [3] - 电力系统储能电池投资预计达660亿美元,核电投资突破700亿美元 [3] - 石油上游产业投资预计同比下降6%,可能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 [3] - 全球油气上游产业投资预期降至5700亿美元以下,40%用于延缓油田产量衰减 [3] 低碳排放燃料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低碳排放燃料投资预计不足300亿美元,但或创历史新高 [4]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较当前增长10倍以上 [4] - 氢能项目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已被取消或延期 [4] 电网与基础设施挑战 - 全球电网年投资额约4000亿美元,不足以匹配电力消费需求和发电投资增长 [4] - 电网投资面临审批流程长、供应链紧张和电力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要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3倍的目标,年投资规模需要翻番 [5]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5] - 呼吁为发展中经济体低碳项目募集至少1.3万亿美元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