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暗指巨子生物联合券商散布玻尿酸过时论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仅因“题材幻象”??
新浪证券· 2025-05-21 09:07
行业技术路线之争 - 华熙生物发布文章直指券商研报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是资本驱动的题材幻象 [1] - 行业正经历重组蛋白与玻尿酸技术路线的话语权争夺战 [1]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作为成熟技术的市场价值不应被短期炒作否定 [1][4] 券商研报争议 - 公司点名9家券商(信达/华泰/方正/平安/西部/安信/申港/国金/华福)涉嫌刻意对比抬高重组胶原蛋白 [2] - 券商研报被指放大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领域的优势 [2][4] - 公司认为相关研报直接动摇其以玻尿酸为核心的业务根基 [4] 企业业绩对比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57.2%),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42.4%) [6]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59% [1][6] - 巨子生物2019-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2% [6] 资本市场表现 - 巨子生物股价2025年5月达86.45港元,较2024年底60港元涨幅超44% [8] - 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峰值跌至256亿元,蒸发超千亿 [9] - 华熙生物股价较2021年历史高位309.43元/股下跌逾80% [9] 行业格局变化 - 玻尿酸赛道(华熙/爱美客/昊海生科)与胶原蛋白赛道(巨子/锦波)呈现冰火两重天 [5] - 公司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火爆源于资本炒作而非技术突破 [4][5]
行业点评报告:抗衰领域的科学革命:重新认识透明质酸
开源证券· 2025-05-21 0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类抗衰策略进入“系统干预”,透明质酸是开启ECM衰老干预研究的关键,科学界对HA的重新定位为其在抗衰市场开辟新增量空间 [5] - 华熙生物技术卡位ECM研究前沿,连续两款三类械抗衰产品获批,推动抗衰策略转变,引领医美行业迈向细胞级抗衰新纪元 [6] - 糖与细胞生物学交叉驱动HA精准抗衰,华熙生物产业转换能力领先,全产业链模式打通实验室到市场,HA市占率与医美三类械证数量均居行业第一,受益标的为华熙生物、爱美客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透明质酸在抗衰领域的研究进展 - 2025年4月17日《Cell》研究将ECM衰退列为第13大衰老标志物,指出透明质酸是ECM动态平衡的核心枢纽,高分子量HA作用远超传统“保湿”认知,补充高分子量HA可重建年轻态ECM网络,标志抗衰研究进入组学调控阶段 [5] 华熙生物产品获批情况 - 2025年4月25日,华熙生物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是国内首个获批“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水光产品,临床数据显示治疗有效率为94%,效果可持续3个月以上 [6] - 4月30日,华熙生物“润致·缇透”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成为国内首款明确“面部肤质改善”为适应症的合规动能素产品,作用底层机理是干预细胞外基质的衰老进程 [6] 华熙生物产业发展情况 - 华熙生物通过多次产业革命重塑HA产业,基于糖生物学进入细胞生物学,探索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空间,提出“细胞衰老本质论”,开发再生医学产品 [6] - 华熙生物拥有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平台、超纯HA原料制备能力及全链路转化生态,全产业链模式快速打通实验室到市场,HA市占率与医美三类械证数量均居行业第一,目前医美注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达到11项 [6] - 华熙生物深入探索其他多糖对于细胞的重要作用,有望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 [6]
新消费领域牛股频出 “情绪消费”等成投资关键 这些主线值得关注(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5-20 23:47
大消费主线表现 - 5月20日大消费主线表现强劲,宠物经济板块全线爆发,培育钻石、美容护理、珠宝首饰等细分领域同步上扬 [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显示消费复苏信号 [1] - 以旧换新政策将适老化与科技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家电、汽车、家装等耐用品消费直接受益,最高补贴达3.5万元 [1] - 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化离岛免税额度至10万元,叠加免签政策扩大客源,驱动免税销售额增长 [1] 政策与活动利好 - 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聚焦首发经济 [2] - 上海发布"首发上海3.0"政策,试点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和化妆品快速通关模式 [2] - 天猫"618"开售首小时超1.3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43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同比增长超50% [2] - 李佳琦直播间预售首日美妆GMV达25亿元至35亿元,实现同比正增长 [2] 新消费崛起 - 情绪价值、悦己消费等新消费崛起,反映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3] -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带动新消费板块爆发,多只股票创历史新高 [3] -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从传统"白马为王"转向"新消费突围",情绪价值与渠道效率成为关键 [3] - 国金证券指出"情绪价值驱动"、"它经济"、"AI+消费"等新逻辑持续验证 [3] 投资方向 - 必选消费具备防御价值,新消费业态快速崛起,AI技术赋能催生AI眼镜、智能家居等创新产品 [4] - 医美、宠物经济等"悦己型"消费增速亮眼,国货品牌抢占中高端市场 [4] - 下沉市场释放增量空间,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消费升级趋势明确 [4] - 开源证券建议关注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医美四条投资主线 [4] 港股概念股表现 - 毛戈平2023年收入同比增34.6%,纯利增33%,中金目标价升至127港元 [5] - 老铺黄金聚焦高端市场,浦银国际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57港元,股价最高突破发行价20倍 [6] - 上美股份借势抖音短剧渠道快速突围,2024年下半年推出中高端、男士护肤等新产品 [6] - 摩根士丹利将泡泡玛特目标价调高9.8%至224港元,2025-27年销售额和净利预测上调5-9% [7]
520,男性开始给自己花钱
36氪· 2025-05-20 12:01
男性消费趋势转变 - 2024年520期间30%男性选择不送礼物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销售额达90亿元且玩家以男性为主 显示男性消费从"为爱买单"转向"自我投资" [1] - 男性线上年消费达10,025元已超过女性 预计2025年中国男性消费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 8% [4] - 男性消费逻辑重构 从"他者导向"转向"自我表达" 推动运动装备 电竞 潮玩等千亿级赛道及男性美妆 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爆发 [3] 传统情侣经济降温 - DR钻戒母公司迪阿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1 12亿元同比下滑36 19% 归母净利润2018 58万元同比下降72 77% [2] - 爱情片票房占比持续走低 2023年年轻人恋爱意愿平均仅5分(满分10分) 反映婚恋消费需求减弱 [2] - 饿了么平台520鲜花订单中00后占比提升至38% 男性占比增至44% 但异地鲜花订单仅占全国22% 显示短期节日消费仍存但长期结构性下滑 [2] 男性颜值经济崛起 - 2024年1-10月抖音男士护理 美妆等五大类目销售额18 60亿元同比增长65% 男士护肤品牌理然三年销售额破10亿元 [5] - 45%男性计划增加医美投入 客单价达女性2 75倍 植发 肉毒毒素祛皱项目火爆 复锐医疗长效肉毒毒素"达希斐"获药监局受理 [7] - LV Dior等国际品牌加速布局男性香水 护肤产品线 反映高端市场对男性颜值经济的认可 [5] 兴趣消费与圈层重构 - 男性兴趣消费转向"社交价值与精神满足" 形成"中产三件套"(特斯拉 萨洛蒙 拉夫劳伦)和"中年三件套"(茅台 钓鱼 始祖鸟)等身份标识 [7] - 中国2亿钓鱼爱好者中80%为35岁以上中高收入男性 小米"米家男士理容套装"三个月销量破50万套 显示功能型产品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 [7][12] - Z世代男性66%游戏周边消费来自30岁以下群体 与中青年男性在智能家居 户外装备的需求形成差异化分层 [10] 营销与渠道变革 - 男性日均短视频使用时长5 2小时 兴趣偏好依次为短视频 达人内容 时尚等 品牌需通过KOL合作实现精准触达 [13] - 男装直播带货从性价比展示转向精英感营造 营销逻辑转向情绪价值与身份认同传递 [12] - 建议构建电竞 骑行等兴趣社群转化私域流量 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优化投放策略 [12][13]
华熙生物炮轰华泰证券等“玻尿酸过时论”,回应三大争议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1:34
华熙生物驳斥券商研报观点 - 公司通过官方文章《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直接点名华泰证券、安信证券、西部证券、国金证券4家券商研报,认为其"玻尿酸过时"论扰乱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舆论 [2]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是中国在全球占据第一份额的优势产业,涉及科研、医疗、医美、美妆、营养健康等多个生命健康领域 [2][3] - 公司获得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支持,两大协会共同发布《中国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呼吁"坚守科学,理性领航" [2][3] 公司发声原因与战略定位 - 公司认为资本市场概念剧烈切换会伤害产业,必须打破概念轮替,决定开放透明讨论相关言论的科学基础 [4] - 公司战略始终是依托透明质酸发展的合成生物能力,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发展,探索生命科学有效物质 [7] - 公司表示未在消费品领域将胶原蛋白作为主流技术路线宣传,因科研布局基于科学大组学而非市场概念切换 [7] 关于胶原蛋白产品的争议回应 - 公司解释董事长赵燕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质疑主要针对涂抹类产品功效夸大宣传,因重组胶原需注射才有效 [6] - 公司投资的重组胶原企业主要产品为骨科三类械注射产品,夸迪修复贴为二类医疗器械,按监管要求效果有限 [6] - 公司强调重组胶原蛋白在衰老管理中的证据等级尚未达到透明质酸水平 [7] 行业现状与公司立场 - 公司指出中国科学家努力的透明质酸产业在资本市场概念切换中遭遇"过时"等不实描述 [7] - 公司重申将继续依托糖生物产业基础发展生命科学,透明质酸永远是起点 [7] - 行业两大协会了解技术演进方向和市场环境挑战,支持公司发声 [3]
玻尿酸被资本抹黑?昔日千亿医美巨头回应“炮轰券商”事件
华尔街见闻· 2025-05-20 11:11
华熙生物对券商的批评 - 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长文,点名批评多家券商研究报告,认为这些报告通过"对比研究"抹黑透明质酸(玻尿酸),抬高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地位 [2] - 公司指出,2022年开始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选中,券商研报中出现大量针对透明质酸产业的误导性"对比研究",并伴随"玻尿酸过时论"的传播 [2] - 公司认为透明质酸"过时论"是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绕开中国产业发展进阶过程,引导资本聚焦新题材 [4] 华熙生物的业绩困境 - 玻尿酸量产技术成熟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每年平均下降约5%,行业竞争加剧 [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暴跌70.59%至1.74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差纪录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次下降20.77%,归母净利润下降58.15%,延续颓势 [6] - 公司市值较2021年巅峰时的超1400亿缩水至255.67亿(截至5月20日收盘) [6] 重组胶原蛋白的崛起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凭借其独特优势在医美赛道表现强势 [9] - 巨子生物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200%,总市值达908亿港元(截至5月20日收盘) [9] - 巨子生物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59亿元、38.91亿元、59.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22亿元、16.02亿元、22.27亿元 [11] - 华熙生物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为巨子生物的十二分之一左右 [1] 行业竞争格局 - 玻尿酸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而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如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表现强势 [9] - 玻尿酸概念股昊海生科、华熙生物和爱美客自2021年7月后股价均大幅下跌 [6]
朗姿股份(002612) - 002612朗姿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0:0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31 家机构 40 名人员参与,于 2025 年 5 月 19 日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在北京市朝阳区朗姿大厦举行,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建优和证券事务代表易文贞 [2]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整体经营指标 - 整体营业收入约 13.99 亿元,同比下降 7.77%;毛利率 59.72%,同比增长 0.61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约 0.95 亿元,同比上升 5.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 0.73 亿元,同比下降 6.8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 1.74 亿元,同比下降 23.43% [2] - 基本每股收益 0.2153 元,同比上升 5.1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3.36% [2]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总资产约 80.0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 28.8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42%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医疗美容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约 6.70 亿元,同比减少 9.22%;毛利润约 3.69 亿元,同比减少 8.58%;毛利率 55.05%,同比上升 0.38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约 3,821 万元,同比减少 36.94% [3] - 女装业务板块:营业收入约 5.04 亿元,同比减少 5.74%;毛利润约 3.25 亿元,同比减少 5.52%;毛利率 64.51%,较上年提升 0.15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约 3,663 万元,增长 21.21% [3] - 婴童业务板块:营业收入约 2.21 亿元,同比下降 8.52%;毛利润约 1.37 亿元,毛利率 62.28%,同比上升 1.78%;归母净利润 49.28 万元,同比下降 72.23% [3] 投资者交流问答情况 医美品牌业绩 - 米兰柏羽:营业收入 30,261.88 万元,同比减少 8.74%;毛利率 54.62%,同比下降 0.40%;净利润 1,586.11 万元,同比下降 50.19% [3] - 晶肤医美:营业收入 12,520.01 万元,同比增加 1.13%;毛利率 46.17%,同比增长 1.59%;净利润 633.07 万元,同比增长 457.05% [3] - 韩辰医美:营业收入 9,792.52 万元,同比减少 1.43%;毛利率 54.47%,同比增长 1.17%;净利润 875.27 万元,同比减少 1.95% [3] - 武汉五洲:营业收入 4,755.26 万元,同比下降 15.11%;毛利率 50.69%,同比下降 1.29%;净利润 325.68 万元,同比下降 43.93% [4] - 长沙雅美:营业收入 4,070.35 万元,同比下降 28.61%;毛利率 55.96%,同比增长 0.17%;净利润 208.69 万元,同比下降 51.31% [4] - 高一生事业部:营业收入 3,607.63 万元,同比减少 23.12%;毛利率 55.02%,同比上升 1.32%;净利润 85.90 万元,同比下降 79.42% [4] - 郑州集美:营业收入 2,567.64 万元,同比下降 16.26%;毛利率 59.00%,同比增长 0.72%;净利润 164.11 万元,同比下降 57.34% [4] 医美业务经营策略 - 基于回归医疗逻辑,坚持管理和技术变革,围绕技术创新等领域丰富创新成果和优势品牌项目 [4]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品牌医生 IP 团队,重塑沟通机制和业务流程,优化营销渠道,注重内容营销 [4] - 在信息化基础上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仓平台升级等方式支撑业务决策和提升机构效率 [4] 体外产业基金医美机构收购计划 - 公司将在满足条件下加速推进体外医美机构纳入合并范围,筛选和孵化基于行业成长初期机构不成熟及需合规梳理的考虑 [5] - 公司设立的七支医美并购基金共持有 7 家体外医美机构,包括 5 家综合性医院和 2 家诊所 [5] 医美消费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外科客(次)单价 7608 元/人/次,提升约 22%;微创科消客(次)单价 2766 元/人/次,提升约 10%;皮肤科客(次)单价 662 元/人/次,提升约 0.3% [5] - 2025 年第一季度,胶原蛋白、再生材料占收入比同比分别上升 2.15%和 1.96%;肉毒素和水光针占收入比同比分别上升 0.62%和 0.57%;玻尿酸材料占收入比同比下降 4.14% [6] 女装业务情况 -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女装存货总额约 6.46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4.75%,库存商品净额等各阶段库存均有下降,存货结构改善 [6] - 2025 年第一季度,女装线上销售额约 2.13 亿元,同比增长 14.31%;占比 42.62%,较同期提升约 7.58 个百分点,较 2024 年占比上升约 2.7% [6]
核心业务持续下滑、信息与预订服务Q1收入-34.1% 新氧盯上医美机构这块“难啃的骨头”?
新浪证券· 2025-05-20 08:52
核心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信息与预订服务收入同比锐减19.3%至9.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76.8%降至63.4% [2][3] - 2025年第一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4.1%至1.43亿元,衰退主因包括平台流量转化效率衰减、医美机构付费意愿下降及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1][3][9] - 季度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支付预约费用用户人数及平台付费医疗机构数均呈下降趋势 [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14.67亿元同比下降2.1%,归母净亏损5.87亿元创近四年新高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6%至2.97亿元,净亏损扩大至3310万元 [1][8] - 巨额亏损主因包括对子公司武汉奇致激光计提一次性商誉减值费用5.4亿元 [7] 业务转型尝试 - 公司通过收购武汉奇致激光(7.9亿元)、独家代理玻尿酸产品、合作推出医美注射类产品等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 [7] - 2024年武汉奇致激光收入同比微增0.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减38.81%,核心产品光治疗设备收入下滑8.51% [7] - 2024年11月推出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2025年一季度该业务营收9880万元同比增长551% [8] 商业模式冲突 - 自营医美机构与平台原有B端客户形成竞争,加剧机构逃离风险 [9] - 轻资产模式转向重资产运营需大量前期投资,在核心业务下滑背景下或面临资金压力 [9]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获客成本高、利润受产业链上下游挤压等问题仍存 [8]
5月20日连板股分析:连板股晋级率34% 高位股大面积退潮
快讯· 2025-05-20 07:37
连板股市场表现 - 今日共77股涨停,连板股总数28只,其中三连板及以上个股8只,连板股晋级率34.78%(不含ST股、退市股)[1] - 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逾百股涨超9%,小盘股受青睐,北证50、微盘股指数创历史新高[1] - 高位股退潮明显,利君股份、渝三峡A、红墙股份、尤夫股份等人气股跌停,成飞集成断板,市场连板高度压缩至4板[1] 板块热点分析 - 新消费板块表现强势,郑中设计、丽人丽妆4连板,拉芳家化6天4板,天元宠物20CM2连板,涉及谷子经济、宠物经济、医美等细分领域[1] - 并购重组概念持续受热捧,综艺股份5天4板,天汽模3连板,北交所五新隧装30CM2连板[1] - 军工相关个股活跃,王子新材(军工+可控核聚变)、恒天海龙(军工+碳纤维)成功晋级3连板[2] 连板股晋级明细 - 3连板及以上晋级率100%,包括郑中设计(城市更新+IP经济)、天汽模(并购重组)[2] - 2进3晋级率35%,涉及路畅科技(AEBS)、综艺股份(并购重组)、拉芳家化(医美)等6只个股[2] - 1进2晋级率33%,涵盖浪莎股份(纺织)、安彩高科(预期重组)、保变电气(中兵系预期重组)等20只个股[2] 其他涨停个股 - 九鼎投资(创投)涨停[3] - 苏州龙杰8天6板(纺织+军工)表现突出[3]
华熙生物“炮轰”华泰证券等券商,称产业“遭遇谎言与践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07:27
华熙生物对透明质酸产业的辩护 - 公司指责资本市场和券商研究报告对透明质酸产业进行"抹黑",称其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不如某物质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质具备市场价值",这些言论与受操控的自媒体及虚假消费者评论形成共振,严重误导市场[2] - 公司点名多家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华福证券、申港证券、平安证券、方正证券等,认为这些报告存在"误导性言论"[2][3][7] - 公司认为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用"神话过时"绕开中国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进阶过程,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6] 巨子生物的崛起与竞争 - 被点名的券商研究报告皆指向巨子生物,该公司属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自称"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旗下品牌包括"可复美""可丽金"以及"欣苷"等,产品涵盖面膜、水乳、精华护肤品等,于2022年成功在港股IPO[5] - 巨子生物2024年实现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07%;实现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截至5月20日午间收盘,公司市值突破920亿港元,再创新高[5] - 公司指出2022年是"题材切换"的关键节点,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选中,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5] 华熙生物的业绩与内部改革 - 公司2018年-2022年业绩持续增长,期间年度营收同比增长率突破过8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突破过90%,2021年市值突破千亿,和爱美客、昊海生科被称作"医美三剑客"[10] - 近年来公司业绩大幅下滑,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3.71亿元、1.74亿元,分别同比大跌11.61%、70.59%,一季度净利润也同比跌超58%;截至5月20日午间收盘,公司总市值257亿元,与巅峰期的千亿市值差距显著[10] - 公司内部正在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革,董事长赵燕启动"反贪风暴",表示将严查历史问题;今年3月下旬,公司三位高管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离任副总经理一职[10] 华熙生物的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透明质酸在衰老研究与衰老干预中的关键地位"、"华熙生物为什么在透明质酸和生物学领域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等角度展开论述[9] - 公司列举了"合作全球实验室,三次技术迭代,实现透明质酸分子量大小和端基的精准控制"等案例论证其技术实力[9] - 公司表示将开放透明地讨论这些言论是否存在基本的科学基础,认为产业企业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