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健康2024年业绩出炉!管理层回应热点问题
券商中国· 2025-03-13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平安健康2024年业绩表现出色,收入增长且首次全面盈利,公司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有信心,现金流预计持续向好,居家养老业务聚焦四个场景快速发展 [1][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8.08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0.88亿元,较上年亏损3.35亿元扭亏为盈,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 [1][3] - 三大核心业务中,医疗服务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4.9%,养老服务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413.5%,健康服务收入同比下滑7.6%至23.56亿元 [3] 盈利驱动力 - 核心驱动力来自创新业务孵化发展和经营提质增效 [4] - 业务发展上,企业员工健管业务、家医理赔创新流程以及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开展创新探索和落地 [4] - 经营上应用大量AI赋能,家医成本降低62%,专医成本降低42%,接入大模型丰富垂域模型商业化应用 [4] 现金流与分红 - 2024年底宣布派发每股9.7港元特别股息,平安集团“以股代息”后持股占比升至50%以上,公司财务业绩并入平安集团合并报表 [6] - 未来随着盈利能力增强、利润增厚,现金流将持续向好 [6] - 截止去年年末账上有130亿元资金,特殊派息后仍有近90亿元,不依赖外部增量资金,有充足资金用于资产布局 [7] - 未来随着盈利增长,会综合考虑修订分红政策回馈股东 [7] 居家养老业务 - 居家养老是发展最快的板块,已覆盖全国75城,收入同比提升413.5% [9] - 聚焦医、住、护、乐四个场景,探索照护者整体体系搭建,包括标准、专业和平台能力建设 [9]
华兴证券:产品组合优化有望持续推动京东健康毛利率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3-12 02:31
文章核心观点 华兴证券研报认为京东健康2024年产品销售稳健增长且全渠道布局优化,2025年销售将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深化供应链优势并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1] 分组1:产品销售与全渠道布局 - 2024年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下半年受上一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但随着全渠道业务布局优化,2025年销售仍将稳健增长 [1] - 公司加深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在新药首发、全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复购率 [1] 分组2:供应链与服务生态 - 公司持续强化医药健康供应链能力,加大对第三方商家支持力度,到2024年底第三方商家数量超10万家,丰富了平台商品供给 [1] - 公司积极推动医保在线支付服务,已覆盖全国18个城市,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 [1] - 公司加速推进智慧医疗与数字化创新,推出AI健康助手“康康”、AI心理陪伴师“聊愈小宇宙”等创新服务,并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新一代智慧医院 [1]
京东健康(06618):2024财报点评:营收利润增长均超预期,线上医保个账支付促进转化
国海证券· 2025-03-11 13: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京东健康营收及利润增长超彭博一致预期,由商品销售收入与广告收入增长驱动,线上平台等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公司强化自营优势,实现三种业务模式优势互补 [7] - 广告收入增长亮眼,O2O线上医保个账支付范围扩大,2024年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6.9%至488亿元,线上平台等服务收入同比增18.9%至94亿元;“京东买药秒送”在近20个城市开通医保个账支付功能,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超1亿人 [7]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全面开源,公司探索其与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面向用户、医生专家、医疗机构形成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2月中旬,AI健康智能体“康康”累计服务超3000万人次,AI问题解决率达70%,看好健康AIToC应用领域长期市场空间 [7][8] - 考虑公司加大长期战略投入及美国降息对海外存款利息收入的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60/741/820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49/54亿元,对应经调整P/E为24x/21x/19x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10日,京东健康当前价格35.40港元,周价格区间19.48 - 41.00港元,总市值113,268.14百万港元,流通市值113,268.14百万港元,总股本319,966.51万股,流通股本319,966.51万股 [3] - 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京东健康相对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3.8%、15.9%、23.8%,恒生指数表现分别为10.5%、17.1%、45.4% [3] 2024年财报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82亿元(YoY + 8.6%);毛利133亿元,毛利率22.9%(YoY + 0.7pct);经调整经营利润26亿元(YoY + 4.9%),经营利润率4.5%(YoY - 0.2pct);经调整净利润48亿元(YoY + 15.9%),净利润率8.2%(YoY + 0.5pct) [5]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160|66039|74116|81960| |增长率(%)|9%|14%|12%|11%| |Non - IFRS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792|4459|4925|5438| |增长率(%)|16%|-7%|10%|10%| |摊薄每股收益(元)|1.32|1.14|1.30|1.46| |ROE(%)|8%|6%|6%|6%| |Non - IFRS P/E|21.98|23.62|21.39|19.37| |P/B|2.21|2.00|1.78|1.59| |P/S|2.09|1.84|1.64|1.49| [9]
京东健康:产品组合优化有望持续推动毛利率增长-20250311
华兴证券· 2025-03-11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公司评级为买入,目标价由 HK$42.61 上调至 HK$55.17,较当前股价有 54%的上行空间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效率提升和存款利息增长使 2024 年利润增长超市场预期 [10] - 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医疗服务收入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10]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 DCF 目标价至 HK$55.17(WACC 9.0%)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展示了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京东健康与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4] 华兴对比市场预测 - 2025E 营收 63,989 亿元(+5%),EPS 1.21 元(+17%);2026E 营收 67,997 亿元(+14%),EPS 1.31 元(+27%) [5] 产品组合与业务发展 - 2024 年公司利润超市场预期,营业收入 581.6 亿元(+8.6%),盈利 41.6 亿元(+94%),调整后 Non - IFRS 净利润 47.9 亿元(+15.9%),毛利 133.1 亿元(+12.2%),经营利润 14.7 亿元(+132.9%),利息收入约 20 亿元(+0.6%) [6] - 2024 年产品销售收入 488 亿元(+6.9%),预计 2025 - 2027 年商品销售收入 YoY 增速分别为 15%/15%/13% [7] - 深化供应链优势,2024 年底第三方商家数量超 10 万家(同比 +100%),推动医保在线支付服务覆盖 18 个城市,接入超 3,000 家医保定点药房,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服务收入 YoY 增速为 17%/15%/14% [8]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RMBmn)|53,530|58,160|67,091|77,218|87,600| |毛利润(RMBmn)|11,865|13,309|15,861|18,251|20,785| |归母净利润(RMBmn)|4,135|4,743|4,527|5,337|6,300| |每股收益(RMB)|1.31|1.48|1.41|1.67|1.97| |市盈率(x)|34.8|16.5|23.0|19.5|16.5|[9] 财务分析 - 2024 年核心财务数据分析显示,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上调 2025 - 2026 年收入预测及各项费用支出,预测 2025 - 2027 年经调净利润为 45.27 亿元/53.37 亿元/63.00 亿元,同比 - 5%/18%/18% [11] - 上调 2025 - 2027 年公司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预测,以及 2025 - 2027 年毛利率预测,毛利率上升因服务收入增速超产品收入增速 [12] |项目|2025E(新)|2026E(新)|2027E(新)|2025E(旧)|2026E(旧)|2027E(旧)|变化(2025E)|变化(2026E)|变化(2027E)| |----|----|----|----|----|----|----|----|----|----| |营收(RMB 百万元)|67,091|77,218|87,600|63,548|70,592|N.A.|6%|9%|N.A.| |毛利(RMB 百万元)|15,861|18,251|20,785|14,739|16,299|N.A.|8%|12%|N.A.| |履约费用(RMB 百万元)|7,112|7,876|8,760|6,800|7,483|N.A.|5%|5%|N.A.| |销售及市场费用(RMB 百万元)|3,623|4,015|4,380|3,241|3,530|N.A.|12%|14%|N.A.| |研发费用(RMB 百万元)|1,543|1,776|2,015|1,589|1,765|N.A.| - 3%|1%|N.A.| |一般及行政费用(RMB 百万元)|1,610|1,853|2,102|1,779|1,835|N.A.| - 10%|1%|N.A.| |财务收入(RMB 百万元)|1,323|1,501|1,813|1,851|1,418|N.A.| - 29%|6%|N.A.| |归母净利润(RMB 百万元)|4,027|4,837|5,800|3,861|3,767|N.A.|4%|28%|N.A.| |Non - IFRS 归母净利润(RMB 百万元)|4,527|5,337|6,300|4,861|4,767|N.A.| - 7%|12%|N.A.| |EPS(元)|1.26|1.51|1.81|1.22|1.19|N.A.|3%|27%|N.A.| |Non - IFRS EPS(元)|1.41|1.67|1.97|1.54|1.51|N.A.| - 8%|11%|N.A.|[13] |项目|2025E(新)|2026E(新)|2027E(新)|2025E(旧)|2026E(旧)|2027E(旧)|变化(2025E)|变化(2026E)|变化(2027E)| |----|----|----|----|----|----|----|----|----|----| |产品收入(RMB 百万元)|56,143|64,669|73,282|53,589|59,656|N.A.|5%|8%|N.A.| |服务收入(RMB 百万元)|10,948|12,550|14,318|9,959|10,936|N.A.|10%|15%|N.A.| |毛利率|23.6%|23.6%|23.7%|23.2%|23.1%|N.A.|0.45ppts|0.55ppts|N.A.|[14] 估值 - 采用两阶段 DCF 估值法,WACC 为 9.0%(原 10.6%),永续增长率 3.0%不变,上调 DCF 目标价至 HK$55.17,对应 2.4 倍的 2025 年 P/S,低于互联网医疗行业可比公司 3.1 倍均值 [15] 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名称|代码|收盘价|市值(百万美元)|企业价值(百万美元)|销售额(百万美元)(2024A/E)|销售额(百万美元)(2025E)|销售额(百万美元)(2026E)|市销率(x)(2024A/E)|市销率(x)(2025E)|市销率(x)(2026E)| |----|----|----|----|----|----|----|----|----|----|----| |平安好医生|1833.HK|HK$8.09|2,250|1,828|628|632|673|3.6|3.6|3.3| |阿里健康|0241.HK|HK$5.53|11,450|10,989|3,754|4,185|4,632|3.1|2.7|2.5| |平均值| - | - |6,850|6,408|2,191|2,409|2,653|3.3|3.1|2.9| |京东|JD US|US$42.29|67,314|63,508|160,947|174,557|185,733|0.4|0.4|0.4| |阿里巴巴|BABA US|US$140.62|334,109|351,940|130,718|138,577|151,556|2.6|2.4|2.2| |腾讯控股|0700.HK|HK$533.50|630,038|655,180|91,270|98,219|105,005|6.9|6.4|6.0| |美团|3690.HK|HK$183.50|142,754|138,326|46,792|54,182|61,144|3.1|2.6|2.3| |平均值| - | - |293,553|302,238|107,432|116,384|125,860|3.2|3.0|2.7| |京东健康|6618.HK|HK$35.75|14,717|16,081|8,078|9,318|10,725|1.8|1.5|1.3|[18] 附:财务报表 - 展示了 2024A - 2027E 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假设、财务比率等数据 [21]
京东健康(06618):产品组合优化有望持续推动毛利率增长
华兴证券· 2025-03-11 12: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公司评级为买入,目标价由 HK$42.61 上调至 HK$55.17,较当前股价有 54%的上行空间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经营效率提升和存款利息增长使利润超市场预期 - 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医疗服务收入维持快速增长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 DCF 目标价至 HK$55.17(WACC 9.0%)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展示了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京东健康与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4] 华兴对比市场预测 - 2025E 营收 63,989 亿元(+5%),EPS 1.21 元(+17%);2026E 营收 67,997 亿元(+14%),EPS 1.31 元(+27%) [5] 产品组合与业务发展 - 2024 年利润超预期,营收 581.6 亿元(+8.6%),盈利 41.6 亿元(+94%),调整后净利润 47.9 亿元(+15.9%),毛利 133.1 亿元(+12.2%),经营利润 14.7 亿元(+132.9%),利息收入约 20 亿元(+0.6%) [6] - 2024 年产品销售收入 488 亿元(+6.9%),预计 2025 - 2027 年商品销售收入 YoY 增速分别为 15%/15%/13% [7] - 深化供应链优势,2024 年底第三方商家超 10 万家(同比+100%),医保在线支付覆盖 18 个城市,接入超 3000 家药房,推出创新服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服务收入 YoY 增速为 17%/15%/14% [8]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RMBmn)|53,530|58,160|67,091|77,218|87,600| |毛利润(RMBmn)|11,865|13,309|15,861|18,251|20,785| |归母净利润(RMBmn)|4,135|4,743|4,527|5,337|6,300| |每股收益(RMB)|1.31|1.48|1.41|1.67|1.97| |市盈率(x)|34.8|16.5|23.0|19.5|16.5| [9] 财务分析 - 2024 年核心财务数据分析,上调 2025 - 26 年的收入预测及各项费用支出,预测 2025 - 2027 年经调净利润为 45.27 亿元/53.37 亿元/63.00 亿元,同比-5%/18%/18% [11] - 上调 2025 - 2027 年公司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预测,以及 25 - 27 年的毛利率预测 [12] |项目|2025E(新)|2026E(新)|2027E(新)|2025E(旧)|2026E(旧)|2027E(旧)|变化(2025E)|变化(2026E)|变化(2027E)| |----|----|----|----|----|----|----|----|----|----| |营收(RMB 百万元)|67,091|77,218|87,600|63,548|70,592|N.A.|6%|9%|N.A.| |毛利(RMB 百万元)|15,861|18,251|20,785|14,739|16,299|N.A.|8%|12%|N.A.| |履约费用(RMB 百万元)|7,112|7,876|8,760|6,800|7,483|N.A.|5%|5%|N.A.| |销售及市场费用(RMB 百万元)|3,623|4,015|4,380|3,241|3,530|N.A.|12%|14%|N.A.| |研发费用(RMB 百万元)|1,543|1,776|2,015|1,589|1,765|N.A.| - 3%|1%|N.A.| |一般及行政费用(RMB 百万元)|1,610|1,853|2,102|1,779|1,835|N.A.| - 10%|1%|N.A.| |财务收入(RMB 百万元)|1,323|1,501|1,813|1,851|1,418|N.A.| - 29%|6%|N.A.| |归母净利润(RMB 百万元)|4,027|4,837|5,800|3,861|3,767|N.A.|4%|28%|N.A.| |Non - IFRS 归母净利润(RMB 百万元)|4,527|5,337|6,300|4,861|4,767|N.A.| - 7%|12%|N.A.| |EPS(元)|1.26|1.51|1.81|1.22|1.19|N.A.|3%|27%|N.A.| |Non - IFRS EPS(元)|1.41|1.67|1.97|1.54|1.51|N.A.| - 8%|11%|N.A.| [13] |项目|2025E(新)|2026E(新)|2027E(新)|2025E(旧)|2026E(旧)|2027E(旧)|变化(2025E)|变化(2026E)|变化(2027E)| |----|----|----|----|----|----|----|----|----|----| |产品收入(RMB 百万元)|56,143|64,669|73,282|53,589|59,656|N.A.|5%|8%|N.A.| |服务收入(RMB 百万元)|10,948|12,550|14,318|9,959|10,936|N.A.|10%|15%|N.A.| |毛利率|23.6%|23.6%|23.7%|23.2%|23.1%|N.A.|0.45ppts|0.55ppts|N.A.| [14] 估值 - 采用两阶段 DCF 估值法,WACC 为 9.0%(原来为 10.6%),永续增长率 3.0%不变,上调目标价至 55.17 港币,对应 2.4 倍的 2025 年 P/S,低于互联网医疗行业可比公司 3.1 倍的均值 [15] 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名称|代码|收盘价|市值(百万美元)|企业价值(百万美元)|销售额(百万美元)(2024A/E)|销售额(百万美元)(2025E)|销售额(百万美元)(2026E)|市销率(x)(2024A/E)|市销率(x)(2025E)|市销率(x)(2026E)| |----|----|----|----|----|----|----|----|----|----|----| |互联网医疗行业可比公司| | | | | | | | | | | |平安好医生*|1833.HK|HK$8.09|2,250|1,828|628|632|673|3.6|3.6|3.3| |阿里健康|0241.HK|HK$5.53|11,450|10,989|3,754|4,185|4,632|3.1|2.7|2.5| |平均值| | |6,850|6,408|2,191|2,409|2,653|3.3|3.1|2.9| |互联网行业可比公司| | | | | | | | | | | |京东|JD US|US$42.29|67,314|63,508|160,947|174,557|185,733|0.4|0.4|0.4| |阿里巴巴|BABA US|US$140.62|334,109|351,940|130,718|138,577|151,556|2.6|2.4|2.2| |腾讯控股|0700.HK|HK$533.50|630,038|655,180|91,270|98,219|105,005|6.9|6.4|6.0| |美团|3690.HK|HK$183.50|142,754|138,326|46,792|54,182|61,144|3.1|2.6|2.3| |平均值| | |293,553|302,238|107,432|116,384|125,860|3.2|3.0|2.7| |京东健康+|6618.HK|HK$35.75|14,717|16,081|8,078|9,318|10,725|1.8|1.5|1.3| [18] 附:财务报表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详细财务数据及关键假设、财务比率等内容 [21]
京东健康:2024年收入略超预期,经调整利润显著超预期-20250311
海通国际· 2025-03-11 00: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2.90港币/股,现价35.75港币(2025年03月07日收盘价)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京东健康收入略超市场预期,利润端显著超市场预期,预计2025年收入端确定性更强,品类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3] - 商家数量增长初步兑现业绩,平台生态得到进一步强化,未来1 - 2年平台规模有望快速膨胀 [5] - 看好有大量粘性用户的平台及AI在医疗领域的新场景建设,互联网医疗行业将受益于线上个账医保政策推进 [6] - 作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龙头,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优势明显,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582亿元(+8.6%),除1Q24外后三个季度收入均同比双位数增长,经调整净利润48亿元(+15.9%),净利率达8.2%(+0.5pp) [3] - 单四季度收入165亿元(+11.3%),药品、器械、保健品三大品类均增长强劲,收入规模超22Q4疫情最高点 [4] 收入结构 - 2024年产品收入488亿元(+6.9%),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94亿元(+18.9%),分别占总收入的83.9%和16.1% [5] 商家与平台 - 2022 - 2023年商家数量从超2万家增至超5万家,2024年达10万家以上,商家数量增长在服务收入端初步兑现 [5] - 预计未来1 - 2年平台规模快速膨胀,带来数字化营销等高毛利业务增长 [5] 线下药店 - 截至2024年末,在北京开设近60家自营O2O门店,基本覆盖北京用户,有望验证自营O2O商业价值 [5] 用户与技术 - 截至2024年末,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增长至1.8亿(+6.6%),年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49万(+8.9%) [6] - 已开源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有望加速AI在医疗领域应用 [6] 医保服务 - 截至2024年末,先后在18个城市开通医保个账支付服务,接入全国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 [6] 估值与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666/757亿元,同比增长14.5%/13.7%;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4/54亿元,同比增长 - 7.3%/20.5% [8] - 通过DCF模型(WACC 9.2%,永续增长率2.0%)估计公司股权价值为1368亿港币,对应股价42.90港币/股,上调目标价3.4% [9][12] 财务报表分析 - 2023 - 2026年预计营收、利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如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等 [15][16] - 关键比率方面,ROE、ROA等指标呈现一定波动 [15][16]
京东健康(06618):聚焦即时零售服务能力优化,发力AI大模型的医疗场景探索
华泰证券· 2025-03-10 06: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2.7港币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健康2H24总收入298亿元,同比+12.9%,非IFRS净利润21亿元,对应非IFRS净利率7.2%,同比提升1.9pp [1] - 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有望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至13.8%,公司计划发力优化即时零售场景服务时效,探索AI大模型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应用 [1] - 预计药品收入延续双位数增长,保健品类与器械品类增速有望改善至双位数 [2] - 2025年加大即时零售履约体验优化投入,或使短期履约费率抬升;AI短期降本增效,长期促进互联网医疗渗透率提升 [3] - 下调2025 - 2026年非IFRS净利润预测6.4/7.4%,引入2027年预测49.7亿元,给予2025年28.0x目标非IFRS PE估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年度活跃用户与收入情况 - 2H24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同增10.7%至249亿元,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至49亿元 [2] - 截至2024末,年度活跃用户数达1.84亿,同比净增加约1200万 [2] 业务发展方向 - 2025年发力优化即时零售场景下服务时效,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渗透,巩固用户心智 [1][3] - 作为行业内最先规模化落地大模型应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探索AI大模型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应用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6年收入预测6.5/8.6%,推出2027年预测776亿元 [11] - 调整2025/2026年毛利率至23.1/23.3%,推出2027年预测23.6% [11] - 下调2025/2026年非IFRS净利润8.1/10.2%,推出2027年预测49.7亿元 [11] 相对估值 - 给予2025年28.0x目标非IFRS PE估值,较可比公司2025年均值15.2倍有所溢价,新目标价42.7港元 [13] 财务指标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3,530|58,160|66,201|71,897|77,59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142|4,162|3,425|3,617|3,81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7|1.31|1.08|1.14|1.20| |ROE (%)|4.55|7.96|5.96|5.83|5.71| |PE (倍)|48.90|24.89|30.25|28.64|27.14| |PB (倍)|2.12|1.88|1.74|1.61|1.49| |EV EBITDA (倍)|(14.12)|(6.67)|(8.78)|(9.10)|(9.30)| [6]
京东健康2024年业绩超市场预期:AI驱动下的互联网医疗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0:3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总收入达人民币582亿元,Non-IFRS净利润47.9亿元,双双超市场预期 [2] - 业绩印证"健康中国"战略下新型健康消费的动能,并揭示互联网医疗新商业范式 [2] 商业模式与渠道效率 - 采用"自营+平台+即时零售"三轮驱动模式,重塑供应链渠道效率 [2] -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升级健康消费场景,覆盖全人群、全周期健康需求 [2] - 电商渠道药品销售645亿元(占医药零售市场12.8%),增速4.6%领先实体药店的0.3% [3] 药品与医疗器械布局 - 2024年与礼来、默克等全球药企深度合作,近30款新特药线上首发 [3] - 强化智能监测、呼吸制氧等器械品类优势,覆盖19个地区适老消费券项目,服务超3亿银发人群 [3] - "京东买药秒送"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20城超1亿人口,支持医保个账支付 [4]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自研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全面开源,覆盖最丰富应用场景与最多合作医生 [7] - AI在问诊、病历生成等环节替代人工,皮肤专科AI诊断准确率超95% [7] - 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合作AI辅助病历系统,提升精神科门诊效率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人工智能+",推动AI与医疗结合 [5] - 国家卫健委发布84个AI医疗应用场景指引,加速行业落地 [6] - 互联网医疗正从技术工具升级为"新质生产力",重塑医疗资源供给模式 [8]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数智化创新推动普惠医疗,如偏远地区在线复诊、到家快检等服务 [8] - 目标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践行者,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振 [8]
医疗设备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民银证券· 2025-03-05 13: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提升能为创新药市场带来增量;医药领域反腐和治理未放松;医疗设备行业正在回暖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港股医药板块2025年2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涨12.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16.3%,跑赢市场3.5个百分点,截止2月28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6%;子板块中互联网医疗、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涨幅大,中药、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下跌 [3][6] - 2025年低于0.5倍PEG的子板块为中药、CRO和医疗器械,处于0.5 - 1倍PEG的为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制药和互联网医疗PEG估值高于2倍;2026年中药、CRO估值低,0.5 - 1倍PEG区间的为医药流通,处于1 - 2倍PEG区间的为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高PE由一脉阳光拉动,互联网医疗高于2倍PEG [7] - 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放大,2025年1 - 2月港股通标的证券调整无医药行业股票 [10] - 2025年1 - 2月南向持仓增长前十的有泰格医药、思派健康等,持仓减少前十的有康龙化成、宜明昂科 - B等 [12] - 2025年2月21日宣布的2024年底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3月10日生效,恒生指数无变动,其他指数变动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有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成份股调整 [13] - A股1月沪深300指数跌3%,医药生物(申万)指数跌3.8%,跑输市场0.8个百分点,13个子行业均下跌;2月沪深300指数涨1.9%,医药生物(申万)指数涨5.1%,跑赢市场3.2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的子板块有医院、医药研发和医疗设备,血液制品和医疗耗材下跌 [3] 行业数据更新 - 受疫情放开、积压择期手术释放及医药反腐影响,医院门诊诊疗量和出院人次较波动,2024年1 - 11月广西南宁和四川成都诊疗量和出院人次数据趋于平稳至个位数增速 [15][16] - 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收入28507亿元,同比增5.6%,支出23824亿元,同比增8.1%,不含生育保险支出增6.8%;2025年1月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10.4%,支出1799亿元,同比增8.5% [17]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8.2%,呈加速增长趋势,占国家医保统筹基金收入的34% [20] - 海关出口数据显示,心电图记录仪等医疗器械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数量和金额加速增长,内窥镜增速较高 [21] 行业新闻整理 - 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下一步将研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创新药,包括完善保障体系、拓宽支付渠道等 [23][24] - 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4月起全国飞行检查,检查主体和内容有扩展 [25] - 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2025年1月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47%,各类设备销售金额和数量大多同比增长 [26] - 2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涉及定点医药机构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等事项 [27] - 行业流传《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创新药发展等措施,包括设立投资基金、试行自评制度等 [28] - 2月21日国家医保局宣布中心静脉给药价格综合治理结果,推动企业下调终端挂网价格,多类中心静脉给药费用降低 [29][30] - 2025年1月中标489台CT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4.2%,中标188台MRI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38.23%,中标2206台超声诊断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138% [30]
杭州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1-18 08:28
微医IPO及业务概况 - 微医控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此前曾于2021年尝试上市未果[4] - 公司连接1 15万家医疗机构 注册医生约31 8万名 第三方研究显示其用户规模 收入规模和增长率已为国际最大医疗AI企业[7] - 业务分为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板块 2024年上半年AI处方审核量达820万张 医生采纳建议比例99 97%[9] - 数字医疗平台累计服务580万用户 覆盖440家企业客户及3990万终端用户 2023年市场份额10 6%为行业第一[11]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9 62亿元 13 68亿元和18 63亿元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涨107%至18 18亿元[11] - 2022年G轮融资后估值达67亿美元(490亿元人民币) 累计完成13轮融资总额14 5亿美元[13] 创始人及发展历程 - 创始人廖杰远为"龙岩三杰"之一 曾参与创立科大讯飞 因亲属误诊经历转向互联网医疗创业[6][7] - 2010年创立挂号网 6个月内完成首家医院数据对接 四年内拓展至900多家重点医院[7] - 2014年推出微医APP 2015年品牌升级 发展分为三阶段:连接医疗体系 建立互联网医院 数据驱动行业升级[7] - 2020年起重点布局ToG业务 在天津等7省市开展数字健康共同体建设[7] 股东结构及投资方 - 创始人通过New Forte持股11 51% 腾讯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8 79%[14] - 投资方包括高瓴 红杉中国 高盛 启明创投 五源资本等 腾讯2014年领投超1亿美元创赛道纪录[14] 杭州医疗健康产业生态 - 杭州聚集微医 智云健康 丁香园等数十家数字健康企业 微脉近期完成2亿元D轮融资估值65亿元[16] - 生物医药企业超1800家 形成"一核四园多点"格局 2023年制造业产值超1100亿元 专利超13000个[17] - 萧山区打造生物科技谷等平台 2024年生命健康独角兽企业占全市16%[17]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2024-2026年目标产业总营收达6000亿元 制造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18] - 2024年140家医疗健康企业获融资 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超65家 包括同源康医药 沃氪医疗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