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天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空天发展“新基建”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中科星图发布“一体两翼”战略新规划
上海证券报· 2025-07-08 17:46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前景 - 空天信息产业正加速形成以商业航天为引领、空天信息技术为纽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增长极和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最快的新兴赛道之一[3] - 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赛道蕴藏着万亿级商机[2] - 合肥市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培育千亿元级"空天系"产业生态[2] 中科星图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一体两翼"战略新规划,打造以地理信息为根基、以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为两翼的战略格局[4][5] - 公司遵循"向天补强,向空发展,空天一体,以云为本"的战略规划,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3] - 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开拓新场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公司与中科曙光进行太空计算领域合作,共建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重点突破核心部件研发、算力标准制定等[5] - 公司发布低空智联网、空天信息云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助力构建空天发展"新基建"[5] - 空天信息产业亟须建立多元化资本支撑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3]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开幕 业界“论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2:47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 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1] - 行业已形成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研究方向,契合商业航天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低空经济落地实践等趋势[1] - 空天经济正形成以商业航天为引领、空天信息技术为纽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增长极和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最快的新兴赛道之一[1] - 面对全球产业重构窗口期,行业亟需建立多元化资本支撑体系,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1] 中科星图战略布局 - 公司致力打造天基和空基能力,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赋能千行百业[2] -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城市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打造全球合作网络推动中国方案国际化[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格局的核心,已在两方面取得显著产业链布局成效[3] - 公司举办大会推出空天信息系列创新产品,并举行太空计算、商业航天、低空生态等战略签约[3]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卫星互联网构建通信"天网"破解应急覆盖难题,卫星+遥感+云+AI构建"天地人"一体化应急网[2] - 无人机系统体系化应用是低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需推动有人/无人系统深度融合和异构协同[2] - 建立统一空地智联管理平台和低空智联网将助力未来城市低空通航[2]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通过遥感技术与数据共享帮助成员国预防应对自然灾害,愿为商业航天搭建国际化平台[3] 大会活动与行业聚焦 - 大会吸引逾2000名业界代表参会,设置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2场闭门会[1][3] - 论坛内容涵盖卫星互联网、低空飞行安全、空天信息云服务、低空气象应用、空天大模型等前沿领域[3] - 主论坛推出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主题报告,并举行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全球总部封顶礼[3]
中科星图合肥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封顶
快讯· 2025-07-08 12:24
公司动态 - 中科星图位于合肥市的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1] - 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1] 行业影响 - 项目将赋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重大领域 [1] - 助力安徽打造空天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1]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启幕 中科星图引领产业生态新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1:34
行业发展趋势 - 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2025年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节点 [2] - 无人机技术正重塑交通、物流、农业等领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 -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至2.8万亿元,年增长率超20% [6] - 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全球化竞争新阶段,需通过核心技术攻关、资本高效循环及生态协同实现突破 [6] 公司战略与成果 - 中科星图以"空天报国"为初心,构建了覆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生态 [3] - 公司员工规模从400人增至3000人,市值突破300亿元,跻身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第四 [3] -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以地理信息为根基,以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 [3] - 通过"百千万工程"(百亿营收、千亿市值、万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3] 生态合作与产品发布 - 与曙光信息等企业推动空天信息与智能计算深度融合 [4] - 联合蓝箭航天等17家企业共建商业航天全链条体系 [4] - 与16地政府达成低空经济区域合作,布局规划、安全保障及应用场景 [4] - 发布27款创新产品,涵盖三大领域,推出全球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 [4] - 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正式封顶,数字经济承载能力再上新台阶 [4] 国际化布局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将通过DSSP平台共享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未来拓展至商业航天领域 [5] - 呼吁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以"世界语言"传递技术价值,链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5] - 公司将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携手产业链伙伴,推动中国空天信息解决方案走向世界 [6]
第四届数贸会倒计时:“六小龙”之外谁是“第七条龙”?
第一财经· 2025-06-17 11:00
数贸会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2025年9月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主题为"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 [1] - 过去三届数贸会每届均达成百亿规模意向订单 [1] - 本届数贸会由"展览展示""主题活动""数贸在线平台"三大板块组成 [1] 展览展示板块 - 设置1个数贸主题展馆和5个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展馆 [1] - 数贸主题展馆将展示具身机器人 时空智能等未来产业 以及国内外龙头企业数字贸易成果 [1] - 设立"杭州六小龙专区"并设置"谁是第七条龙"悬念 打造国家级展会新标杆 [2] 主题活动板块 - 围绕跨境电商 网游出海 人工智能 数字医疗 空天信息 低空经济等举办产业对接活动 [2] - 联动阿里云栖大会 网易未来大会 安恒西湖论剑等业内知名展会 实现资源共享 [2] 数贸在线平台 - 新增数字贸易前沿趋势 行业动态 国家战略 政策解读等板块内容 [2] - 推动平台由线上展会向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升级 [2] 国际合作与采购需求 - 美国 英国 意大利等23国客商在人工智能 智慧物流 数字医疗等领域寻求合作 [3] - 印尼新首都发布数字化转型采购需求 涉及制造 通信 教育等产业 [3] 杭州数字贸易发展 - 数贸会举办地杭州正快速发展数字贸易改革 打造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3]
合肥下好科创先手棋
经济日报· 2025-06-10 22:12
城市排名与产业表现 - 合肥在《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1名,较2024年上升4位,评估指标包括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维度 [1] - 合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量子科技企业,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拥有120余家企业 [1] -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710亿元,出口量攀升3.2倍 [1] 科技创新政策与布局 - 合肥确立"科技即产业"理念,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立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格局 [2] - 合肥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直投型种子基金,构建"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 - 合肥已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近300家,其中国家级65家,并培育高能级孵化器后备梯队 [2] 金融支持体系 - 合肥构建"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实施"共同成长计划",探索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科技保险补贴 [3] - 合肥联合头部投资机构设立近千亿元产业基金群,建立省市区联动的基金招商机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 [3] - 金融支持体系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驱动产业持续升级 [3]
【雄安之声】雄安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决赛决赛开赛
搜狐财经· 2025-06-09 07:34
促进"空天信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形成 为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抢抓未来科技发展机遇,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创新之城、魅力之 城、未来之城,河北省委、省政府举办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以系列大赛形式汇聚未来技术。雄 安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作为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11项大赛之一,于6月9日到10日率先在雄安未 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举行决赛,并同步进行产业、场景、资本对接等相关活动。 6月9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决赛开赛。大赛由雄安未来之城场景 汇组委会主办,河北省发展改革委、雄安新区管委会、省科协、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防动员办、中国 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场景汇综合服务公司、资本赋能雄安未来之城创投联盟等承办。河北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段占东,省委雄安办副主任、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耿锋出席决赛启动仪式。 本次大赛吸引了行业内顶尖科技企业和团队积极参与,参赛单位既有中国时空信息集团、中国星网数字 科技、中国电科等行业头部企业,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北京星河动力、零重空间等一大批民营创 ...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启幕
新京报· 2025-06-09 05:14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 -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于6月9日开幕 同步启动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活动 赛程持续21天至6月29日 [1] - 大赛涵盖智慧农业 空天信息 机器人 金融科技 垂直大模型 医疗大健康 绿色低碳 网络安全 智能网联 安全应急 低空交通等11个领域 [1] - 决赛期间将举办几十场产业 场景 资本对接活动 促进参赛企业团队与需求单位 投资机构跨界融合 [1] 平台定位与成效 -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是河北省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的科技 产业 金融 场景对接平台 [1] - 2024年首届活动推出100项场景项目 其中74项已实施 377项获奖作品中多项落地雄安并推广至全省全国 [1] - 本届大赛吸引全国30个省区市2700余家企业团队参赛 提交3400多项作品 981家企业的1191项作品晋级决赛 [2] - 500多项先进技术产品装备和百余项新场景参展 200余家企业团队已落地或意向落地 [2] 产业影响 - 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在全省孵化转化产业化 示范应用场景加速建设 [1] - 场景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形成技术跨界融合与资本对接的生态 [2]
同比增长5.6% 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万亿元
新京报· 2025-06-06 10:07
区域经济表现 - 一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1][2] - 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8%(北京)、5.7%(天津)、7.7%(河北),较上年全年加快0.1、1.1和0.2个百分点 [4] - 京冀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和12.7%,北京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均翻倍增长 [4] 行业动能与投资 - 制造业高端化推进,津冀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3.1%和43.3% [4] - 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4.0%(北京)、8.7%(天津)、7.1%(河北),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22.3%、21.4%和41.4% [5] - 设备购置投资显著增长,北京增速达1.3倍,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6.0%和26.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0.9亿元,同比增长0.6%,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京冀分别增长5.9%和35.1% [5] 创新与产业协同 - 京津冀共建57个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平台,一季度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1105项,成交额111.8亿元 [6] - 京津冀基金累计出资29.7亿元,覆盖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6][7] - "通武廊"区域经济表现突出,通州区GDP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北京市首位 [7] 重点区域发展 - 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达60家,京雄政务服务3500余项实现跨区域办理 [10] - 通州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施工进度达85% [8] 民生与公共服务 - 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606元(北京)、15987元(天津)、9220元(河北),增速5.0%-5.6% [12] - 津冀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直接结算398万人次,占京外医保结算量的30%以上 [11]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环京通勤人员同比增长7.1%至44.6万人 [11]
擘画“空天蓝图” 中科星图区域布局再落一城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14:09
公司战略布局 - 中科星图东南总部落地厦门集美软件园三期,计划建设成具备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能力的总部型企业[1] - 东南总部将重点布局商业航天、空天数据服务、低空经济等核心业务,目标建成国家级空天数据服务交易平台和低空经济示范高地[1] - 实施"1+3+2"东南总部群战略规划,包括1座总部大楼、3个总部(集团东南总部、装备总部、测控东南总部)和2个研究院(低空研究院、商业航天研究院)[3] 区域市场拓展 - 厦门是公司新增区域布局之一,旨在通过区域示范形成全国"低空一朵云"服务网络,并推动业务能力出海[1] - 以厦门为创新中枢,联动福州、杭州等城市打造"一核四极"协同网络,构建东南空天-低空生态圈[5] - 东南总部将统筹东南三大总部和两大研究院,承载低空经济业务拓展与云平台建设运营重任[3] 产业链合作 - 公司定位为产业链"链主",带动空天产业企业落地厦门,共同推动当地空天产业发展[2] - 与低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合作,创建区域低空产业新范式,扩大市场应用范围[2] - 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孵化初创企业,联合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7] 技术及产品优势 - 在低空领域已形成技术及先发优势,深度参与国内多个重点低空示范城市建设[3] - 依托"G-DGGS+GeoSOT"双网格引擎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数字孪生底座,提供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5] - 发布三款创新产品:"天箭"系列火箭电子系统、低空气象服务平台、低空数字孪生底座[7] 业务发展计划 - 装备总部以"天箭"系列火箭电子系统硬件产品为主,市场需求旺盛,预计随可重复火箭商用增长潜力巨大[6] - 多个低空项目正在筹备推进,包括"低空建设方案""一网统飞""车路云一体化"等,预计未来几个月落地[7] - 探索无人机物流、城市巡检等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牵头成立产业联盟加速eVTOL技术产业化[5] 区域优势 - 厦门具备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及产学研资源集聚,利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6] - 沿海地区有丰富的低空场景探索空间,如"天-空-临-地-海"一体化场景示范[2] - 当地政府积极培育商业航天、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