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全国首家“超级甜品站”落地上海 超九成产品定价15元以内
新浪科技· 2025-09-01 08:57
核心业务拓展 - 公司首家超级甜品站于上海中庚漫游城店推出 覆盖咖啡 奶茶 柠檬茶 雪花冰 Gelato等30余款休闲饮品及冰品 同时提供贝果 三明治 蛋糕 慕斯等甜点系列 [1] - 超九成产品定价在15元以内 主打高性价比策略 [1] 战略转型举措 - 甜品站是公司"火锅 + 个性模块"模块化布局的重要实践 体现从单一品类向生态矩阵转型的战略方向 [1] - 通过"火锅+甜品站" "火锅+牛肉工坊" "火锅+羊肉工坊"等灵活组合模式实现多场景覆盖 [1] - 采用"需求细分 + 多场景覆盖"模式推进千店千面差异化运营策略 [1] 产品与创新方向 - 甜品站不仅补充产品品类 更是对消费趋势的深度洞察与场景创新尝试 [1] - 公司将持续优化"火锅+"模块化组合 通过多元产品与场景提升消费者餐饮体验的便捷性和丰富度 [1]
超九成产品定价15元以内 海底捞全国首家“超级甜品站”落地上海
北京商报· 2025-09-01 07:44
核心观点 - 海底捞推出首家超级甜品站 覆盖30余款饮品甜点产品且超九成定价15元以内 旨在通过火锅+模块化组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并拓展非火锅消费人群 [1][3][4] 产品策略 - 甜品站推出30余款产品 覆盖咖啡奶茶柠檬茶雪花冰Gelato等饮品冰品及贝果三明治蛋糕慕斯等甜点 [1] - 超九成产品定价在15元以内 主打高性价比休闲餐饮 [1] - 产品设计同时满足即时消费与储备性需求 如早餐储备和下午茶场景 [3] 门店布局与客群拓展 - 甜品站设置于门店门迎区域并紧邻商场通道 同时服务火锅顾客和商场内非火锅消费人群 [1] - 通过同一空间完成多重需求的模式 减少顾客额外奔波 提升消费便利性 [3]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采用火锅+甜品站/牛肉工坊/羊肉工坊等灵活组合模式 从单一品类向生态矩阵转型 [4] - 甜品站是品牌对消费趋势深度洞察与场景创新的尝试 未来将持续优化火锅+模块化组合 [4]
海底捞七夕预订超15万桌,部分门店一周前已满
新浪科技· 2025-08-29 03:24
公司运营表现 - 海底捞七夕当天全国用餐预订量超15万桌 [1] - 七夕预订量约为正常周五预订量的5倍以上 [1] - 部分热门门店提前一周已出现"一座难求"情况 [1] 消费需求特征 - 节日消费需求显著高于平日水平 [1] - 特定节假日对餐饮行业拉动效应明显 [1] - 热门门店预订需求远超供给能力 [1]
海底捞:已收到七夕用餐预订超15万桌
新浪科技· 2025-08-29 02:54
公司运营表现 - 七夕当天全国门店预订量超15万桌 是正常周五预订量的5倍以上 [1] - 部分热门门店提前一周已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 [1] 产品创新策略 - 上海首家"超级甜品站"推出30余款产品 覆盖咖啡/奶茶/冰品/甜点等多个品类 [1] - 超九成产品定价控制在15元以内 [1] - 通过夜宵主题店/宠物友好主题店等创新场景提升顾客体验 [1] 行业发展趋势 - "浪漫经济"持续升温推动消费需求增长 [1] - 餐饮行业正朝"千店千面"的差异化方向发展 [1] - 区域特色菜单成为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方式 [1]
云南酸菜火锅爆火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虎嗅· 2025-08-29 02:07
公司经营表现 - 月总营业额预计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1] - 线上渠道贡献营业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1] - 盈利占比达到65%-70% [1] 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为餐饮品牌 专注于云南风味菜品 [1] - 战略定位为将原生态云南风味推向全国市场 [1] - 已快速扩张至200多家门店规模 [1]
开业即火爆,这家火锅店做对了什么?
虎嗅· 2025-08-28 06:01
公司表现 - 趣山越云贵川火锅日翻台率超过6轮 [1] - 平台预售6天卖出30000多张代金券 [1] - 通过原创、好吃、好看三大特点牢牢抓住年轻消费群体 [1] 行业模式 - 餐饮品牌通过平台预售模式实现销售突破 [1] - 山野火锅凭借地域特色(云贵川风味)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 - 高翻台率显示线下餐饮门店运营效率突出 [1]
海底捞“不务正业”简史:从火锅一哥到“整活”狂魔
36氪· 2025-08-28 01:00
核心观点 - 公司正通过场景创新、多品牌孵化和外卖业务拓展进行战略转型 以应对传统增长引擎失速问题 [1][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营收利润双降 核心经营指标持续承压 [1][2][3] - 新业务呈现高速增长但整体贡献仍有限 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2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 净利润下滑13.7% [1] - 餐厅总数净减少5家至1363家 其中自营餐厅1322家 加盟餐厅41家 [1] - 翻台率降至3.9次/天 未达4次/天的及格线 [2] - 顾客总数接近1.9亿人次 较2024年同期超2亿人次有所下滑 [3] - 人均消费增长0.5元至97.9元 仍低于百元 [3] 业务转型举措 场景创新 - 在全国近30家门店推出"夜店模式" 配备猛男DJ表演和特色互动环节 [8][13] - 推出夜宵菜单 包含美蛙鱼火锅等新锅底和12元特调鸡尾酒 [13] - 开设50余家"鲜切工坊"主题店 包括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 [13] - 在各地推出区域限定菜单 如山东鲈鱼汤三鲜火锅、湖北樱花季菜单 [15] 多品牌孵化 - 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 共计126家餐厅 [24] - 子品牌涵盖烤肉、炸鸡、小火锅、烤鱼等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 同比增长227% [24] - 焰请烤肉铺子发展迅速 已开设近70家门店 占其他餐厅总数的56% [25] - 部分子品牌经营不善 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开业不足半年即闭店 [26] 外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外卖业务同比增长近60% [35] - "下饭火锅菜"贡献超一半外卖收入 正在测试海底捞拌饭等新品类 [35]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23.4%至10.87亿元 主要由于外卖业务推广费用增加 [37] 战略布局 高端化尝试 - 在北京CBD开设人均消费683元的"海底捞·臻选店" 主打粤式海鲜火锅 [34] - 采取限量预定模式 需提前1-2天预订 [34] 供应链协同 - 子品牌可复用公司成熟的供应链和中央厨房系统 [28] - 焰请烤肉铺子与主品牌形成采购协同 通过整牛采购降低成本 [30] - 据测算焰请烤肉铺子单店年营收约1000万元 净利润率12-14% [30] 行业竞争环境 - 火锅行业翻台率普遍承压 同行巴奴一季度翻台率为3.7次/天 [2] - 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门店均超6000家 [20] - 西塔老太太泥炉烧烤在全国开出400多家门店 [20] - 呷哺呷哺子品牌"趁烧"因亏损已于去年8月关闭所有门店 [21] 组织架构调整 - 成立创新创业委员会 平均每天有200个创新项目提报 [23] - 推行"红石榴计划"员工创业机制 允许店长管理多店 [23] - 子品牌创始人多来自内部 如焰请烤肉铺子创始人为创业委员会主教练杨华 [23]
中国旋转小火锅之王,诞生在河南|河南餐饮 奔赴千店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50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创立首家门店 以旋转小火锅模式在河南县城运营 首店月营业额达20多万元[5] - 2017年6月测试连锁化模式 在郑州开设新店并获得市场验证[5] - 2018年2月正式注册品牌 通过经验化加盟模式两年内拓展至500家门店[6] - 2022年实施品牌升级 门店数超500家时更名为围辣小火锅 统一视觉形象并启动供应链建设[7] - 2024年6月全国门店突破1500家 获得沙利文与尚普咨询"旋转小火锅门店数量全国第一"认证[1][2]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加盟连锁扩张模式 从县域市场切入 客单价始终保持在25-30元区间[5][12] - 通过实战经验积累构建单店盈利模型 早期依靠创始人直接培训加盟商[6] - 2022年后建立标准化体系 成立围辣商学院进行运营培训 确保门店一致性[7][9] - 2024年与华鼎冷链科技合作 实现统采统配 在五省建立分仓体系突破地理限制[9][10] 供应链建设 - 核心食材采用定制化策略 与聚慧餐调合作开发专属火锅底料[7][9] - 整合上游工厂资源 引入逮虾记虾滑、和一肉业牛肉卷等优质食材[11] - 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国门店供应链统一配送 保障品质与价格优势[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国小火锅门店数量超过5万家 个体经营门店占比较高[12] - 专业选手加速入场 包括海底捞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和杨国福麻辣烫自助火锅门店[12] - 公司以草根品牌定位实现弯道超车 抓住连锁化空白期完成规模扩张[14]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2024年底达到2000家门店规模 通过扩张过程完善组织力与数智化能力[14] - 持续强化供应链护城河 在保证价格优势前提下提升食材品质[10][12]
海底捞上半年业绩双降,员工比年初减少6794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11: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66% [1] - 股东应占溢利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2%,较2024年同期9.74%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1] - 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减少18.33亿元,下降8.97% [2] -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其他餐厅经营收入5.96亿元,两者同比大幅提升 [2] 门店结构变化 - 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21家 [1] - 加盟餐厅41家,较2024年同期的1家净增40家 [1] - 餐厅系统销售额增长率下滑6.5% [1] 运营效率指标 - 整体翻台率3.8次,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 - 一线城市翻台率3.8次(降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3.8次(降0.5个百分点),三线及以下城市3.9次(降0.2个百分点) [1] - 二线城市翻台率降幅最为显著 [1] 成本与人员结构 - 员工成本总额69.88亿元 [2] - 员工总数130,384人,较2024年同期143,034人减少12,650人,较2024年末137,178人减少6,794人 [2] - 董事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0.67亿元降至0.64亿元 [2] 市场竞争环境 - 火锅赛道竞争异常激烈,主品牌影响力趋弱 [2] - 巴奴毛肚(拟香港上市)及粤式火锅成为同价位段重要竞争对手 [2] - 下沉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3] 战略调整与探索 - 在北京推出客单价500元以上粤式口味甄选店 [3] - 在二三线城市试点下沉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 [3] - 市场对高端及下沉探索反应均未达预期 [3] - 未来将探索多元化发展,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形态和顾客基础 [3] 管理层反思 - 业绩下滑反映管理层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2] - 翻台率下降及产品、场景创新初期的调整影响业绩表现 [1]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了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5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 [1] - 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外卖业务寻求突破,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227%,外卖收入增长59.6% [1][11] - 主业火锅门店面临压力,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但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 [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收入占比89.8%,外卖业务收入占比4.5%,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占比2.9%,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比2.2%,加盟业务收入占比0.4% [13] - 加盟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至9084.9万元,增长约47倍 [9] 门店运营 - 上半年关停33家餐厅,新开25家自营门店和3家加盟门店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0] 多品牌战略 - 旗下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数量达到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 [2]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包括嗨妮牛肉麻辣烫、拾耍SCHWASUA、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和捞宝街 [4][5] - 部分子品牌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门,苗师兄门店模式几经转变 [6] - 公司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到子品牌发展,并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 [7][8] 外卖业务 - 外卖业务收入为9.27亿元,较上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 [11]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11] - 外卖已成为公司营收占比第二的业务 [12] - 公司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海底捞·拌饭专营店,并探索自制饮料 [13] - 计划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并打通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 [14]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打造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主题店,已开出超50家鲜切主题店 [15]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