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摩尔线程上市加速是资本点赞硬科技
北京商报· 2025-09-28 14:25
资本市场的加速通道从来不是"快车道",而是"优才道"。 从受理到过会仅用时88天,过会当晚提交注册,摩尔线程IPO进程加速度,"国产GPU第一股"距迈入资 本市场仅差临门一脚。 毋庸置疑,摩尔线程是硬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它的上市路径是制度创新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适配 性的具体体现。 摩尔线程IPO过会的日子,正好是科创板深化改革"1+6"系列政策落地100天,深刻诠释了资本市场政策 改革对科技创新的精准适配,同时也是制度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然而,资本市场的"优才道"不是普惠通道,唯有优中择优。"技术+市场"的双重底气,正是政策倾斜与 资本青睐的基础所在。 以摩尔线程为例,"含科量"高自然是标准之一,同时攻坚GPU核心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 体系以及潜力巨大的未来市场空间,都是额外的加分项。 首发融资资源很宝贵,摩尔线程首发拟募资80亿元不是小数,但其高"含科量"以及呈现上升趋势的业绩 和快速增加的营业收入,在资本市场上有着足够的说服力。 当然,相比普通的上市公司,市场对"摩尔线程们"的期待值更高,在各个细分行业冲击成为具备国际竞 争力的领军企业,是对它们的期许。 "摩尔线程们"的加速上市窗 ...
美联储降息风向,泰珀警示再降两次风险,中国市场潜力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00
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的第二天,全场气氛像是被按了静音键,接着又有人按了重播键; 大卫·泰珀出现在镜头里,话不多,但每一句像是往热锅里抠出的烫手蔫青菜。 那天我在晨间会直播间听到他的开场白,镜头拉近到他眼角的皱纹,他说话干脆——"我不喜欢现在的 估值",话里头有狠劲,也有怕劲。 我马上想到去年9月24号他第一次公开偏爱中国资产的场景,那时台下掌声一片,他说过一句话——"机 会就在下沉的估值里",当时很多基金经理点头,这回换了语气,像是把那句豪言拆了重组。 我当场问他,"那中国资产呢?"他回答直接,没绕弯——中国公司目前市盈率十几倍,甚至去年跌到过 个位数,按它们增长率看不贵,外加那7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理论上能成为估值的支撑。 镜头切到我那位朋友,他补了句"小细节",说阿里正推进云和AI应用,百度在自研芯片,但出口管制和 政策不确定性像两根拴住大象的绳索,国内资金若要大规模流入,出手容易、撤资难,成交量一薄,股 价就被撬动。 泰珀没粉饰这些缺口,他把投资比作端酒,现阶段还有几口可喝,但别贪杯;他说他不会在中国重仓, 仓位有限,风险偏好控制明显。 我在采访记录里标注了一个时间点:2025年9月1 ...
中小盘周报:“并购六条”一周年:创新驱动,科技领航-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57
进展:并购交易方案持续创新,并购失败与赚钱效应皆有显现。从方案设计看, "并购六条"一年以来交易方案持续创新,呈现出更多样的支付方式、更市场化 的估值方法和更灵活的交易设计。从方案进展看,"并购六条"后新披露案例大 多处于预案阶段,部分案例已终止。从方案市场表现看,"并购六条"后新披露 并购重组项目赚钱效应日益凸显,2025 年 A 股涨幅前十公司中上纬新材、*ST 宇顺、天普股份、菲林格尔、*ST 亚振、浙江荣泰等 6 家公司均实施了并购重组。 本周市场表现及重大事项 市场表现:本周中证 1000/国证 2000/中证 500/万得微盘股等中小盘指数表现不 及上证 50/沪深 300 等大盘指数。青岛消防、新泉股份、日联科技本周涨幅居前。 本周重大事项:(1)新股方面,5 家公司登陆 A 股,2 家公司登陆港交所。2 家 公司 IPO 获受理、4 起 IPO 审核通过,4 家公司注册生效;(2)定增方面,新增 竞价预案公告 10 例,发行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 16%,平均收益率 22.4%;(3) 并购方面,1 家公司首披重大资产重组,6 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4)股权激 励和回购方面,本周共披露 17 例 ...
重磅来了!坚定看好A股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3:47
后市 "慢牛"行情能否持续?未来市场的投资主线有哪些?当下是否还是"上车"的好时机?后续哪些板块值得关注?为此,中国基金 报采访了七位绩优基金经理,共同展望四季度市场,他们是: 嘉实成长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孟夏,永赢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惠添益 基金经理王乾,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经理李思佳,长城久恒基金经理储雯玉,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刘小明,德邦基金权益研 究副总监、权益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雷涛,红土创新基金经理廖星昊。 他们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具有强大韧性,市场行情基础稳固,四季度重点关注科技成长、 "反内卷"等方向。 【导读】 绩优公募基金经理四季度投资展望:坚定看好A股市场,新质生产力有望继续成为投资主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曹雯璟 张燕北 孙晓辉 今年以来,沪指从 3300点附近上涨至3800点之上,"慢牛"态势渐显。板块方面,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算力、"反内卷"等轮番演 绎。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整体保持强势上行趋势,跑赢全球主要指数。 嘉实基金 孟夏 :中期来看, A股 市场正在经历良性 的 震荡整固,未来行情继续演绎的空间仍然比较大。 永赢基金王乾 : 今年 4月以来A股市场的亮眼表现是政策 ...
国庆前后交投趋弱,十五五预期利好低位蓝筹配置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8 13:40
[Table_Title]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28 Sep 2025 [Table_yemei1] 观点聚焦 Investment Focu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上周我们认为A股将延续盘整以消化前期涨幅,港股补涨后短期或跟随进入震荡阶段。本周A股上证综指震荡微涨 0.2%,创业板指冲高回落仍录得2%的周涨幅;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全周下跌1.6%。 香港策略 Hong Kong Strategy 国庆前后交投趋弱,十五五预期利好低位蓝筹配置 Weaker Trading Around National Day; 15th Five-Year Plan Expectations Favor Low-Valued Blue Chips 周林泓 Amber Zhou 李加惠 Jiahui Li, CFA amber.lh.zhou@htisec.com jh.li@htisec.com • 情绪边际转弱:阿里云栖大会一度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但在股价连续大涨后,市场情绪已见顶回落。 • 汇 ...
金融工程周报:高风偏但高脆弱,“慢牛”中仍需耐心-20250928
华鑫证券· 2025-09-28 13:35
2025 年 09 月 28 日 罄, 推荐关注化工 ETF》2025-09-22 投资要点 ▌本周建议一览 核心观点: 大类资产继续演绎"高风偏但高脆弱,增加保护"的配置 逻辑,本周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较好,印证了"预防式降 息"性质。GDP 终值和当周初请失业人数均大超预期,数 据公布后市场交易降息预期略有回摆,美元指数走强,美 股、港 A 科技股均承压。 高风偏但高脆弱,"慢牛"中仍需耐心 分析师:吕思江 S1050522030001 lvsj@cfsc.com.cn 分析师:马晨 S1050522050001 machen@cfsc.com.cn 相关研究 1、《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三维 共振,积极看多港股市场》2025- 09-23 2、《降息一周后对大类资产怎么 看?》2025-09-22 3、《第二批科创债 ETF 首日即售 我们仍然强调本轮是非典型的"预防式降息":硬数据不 差,流动性不太可能立刻大幅度宽松;经济景气度不低, 意味着股债性价比仍然偏向权益。自四月初以来,风险资 产仓位在本周第一次出现存量流出,值得注意。总之是一 个"高风偏但是高脆弱,增加保护"的格局。 国内资产的增量流动性在十 ...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4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消费者服务
长江证券· 2025-09-28 13:14
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在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净流入144.93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半导体、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加码消费者服务、非银金融、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房地产Ⅱ等行业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期间,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加码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软件服务、半导体和传媒等行业 [7][8] - 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期间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和降息预期降温等外部因素影响 [5] 南向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44.93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9.64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19.9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11.98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入10.92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9.89亿港元,而医药生物净流出14.92亿港元、耐用消费品净流出2.55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出2.2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2.16亿港元、化工净流出1.37亿港元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51.15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88.18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85.53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83.88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入67.21亿港元,而耐用消费品净流出38.56亿港元、电信服务净流出34.91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21.69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出19.86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净流出10.03亿港元 [7]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消费者服务净流入28.36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14.19亿港元、电气设备净流入8.37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6.83亿港元、房地产Ⅱ净流入2.31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89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净流出40.81亿港元、银行净流出36.1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13.56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12.83亿港元 [7]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硬件设备净流入169.88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入108.44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89.24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29.69亿港元、传媒净流入29.29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491.49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94.65亿港元、银行净流出93.95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出91.51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47.16亿港元 [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香港材料等行业领涨,主要受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低于预期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5] - 同期,科创50指数上涨6.47%,万得微盘股指数和科创50指数从今年最低点至今的涨跌幅偏强,电子等行业领涨 [5][26][28]
全国融资活跃城市20强出炉,珠海嘉兴成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9-28 13:11
成都国资投资案例 - 成都国资通过成都产投 成都高投 成都高新集萃合计持有海光信息3.96亿股 持股比例分别为7.21% 5.92% 3.87% [2] - 成都国资2016年以不到10亿元投资海光信息 按2025年9月26日259.10元/股收盘价计算 账面浮盈超1000亿元 [2] - 成都成为继合肥之后的地方资本经典投资案例 体现城市在资本与产业结合方面的话语权提升 [2] 全国投融资区域格局 - 京沪粤三地合计融资规模占全国近六成 呈现高度集中效应 [4] - 华东地区为全国资本最密集区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均位列全国前十 [3][5] - 华北地区以北京为绝对核心 融资规模2.62万亿元 交易量1.83万起 均领跑全国 [4][6] - 华南地区形成深圳 广州 珠海"铁三角" 广东融资规模1.44万亿元居全国前三 [3][6] - 中西部地区以成都 武汉 重庆 西安为代表 形成特色化突围路径 [3][6] 行业集中度特征 - 全国融资最密集行业为新能源汽车 数字经济 产业互联网 [4] - 长三角地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赛道 配套产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强化产业链话语权 [5] - 广东融资集中度显示"数字+制造"结合特征 前三大赛道为产业互联网 数字经济和机器人 [6] - 江西在"未来产业"和"碳中和"领域异军突起 挤进赛道前三 [7] - 陕西低空经济入列风投前三 依托航空航天科研资源吸引资本 [7] 城市投融资排名 - 北京以2.62万亿元融资规模居首 上海1.66万亿元 深圳8758.86亿元分列二三位 [9] - TOP20城市中一线城市占主导 均已进入GDP"万亿俱乐部" [8] - 非一线城市表现突出:珠海融资规模907.96亿元居第15位 嘉兴551.48亿元居第20位 [9][11] - 杭州凭借数字经济集群融资6947.13亿元 苏州依托制造业基础融资2566.50亿元 [9][11] 风投城市差异化路径 - 合肥模式:2007年50亿元押注京东方 2011年百亿布局半导体 形成产业集群 [12] - 成都路径:以小博大投资海光信息 体现前沿科技领域长期主义 [12] - 无锡特点:产业资本化运作 通过支持药明康德打造生物医药国际名片 [12] - 宁波模式:民营资本活跃 依托港口优势支持舜宇成为全球光学龙头 [13] - 珠海特征:凭借横琴粤澳合作区红利 在半导体及智能制造领域获得巨额融资 [11]
【广发金工】AI识图关注半导体、信息技术
广发证券首席金工分析师 安宁宁 SAC: S0260512020003 anningning@gf.com.cn 广发金工安宁宁陈原文团队 摘要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涨6.47%,创业板指涨1.96%,大盘价值跌0.34%,大盘成长涨2.48%,上证50涨1.07%,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跌1.27%,电力设 备、有色金属表现靠前,社会服务、综合表现靠后。 广发证券资深金工分析师 张钰东 SAC: S0260522070006 zhangyudong@gf.com.cn | 日 期 | 指数代码 | 指数名称 | | --- | --- | --- | | 20250926 | 950125.CSI | 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 | 20250926 | 931865.CSI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 | | 20250926 | 931743.CSI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 | 20250926 | 000685.SH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 | | 20250926 | 000682.SH | 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 | 一、市场涨跌 风险溢价,中证全指静态PE的倒数E ...
龚虹嘉“押中”千亿芯原股份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8 13:01
公司市值表现 - 芯原股份总市值达994亿元 接近千亿市值俱乐部[1][3] - 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累计涨幅超过660%[1][3] - 第三大股东富策控股持股市值约65.16亿元(持有3445.43万股)[1][5] 股东投资回报 - 龚虹嘉通过富策控股2018年投资芯原股份 总投资成本约两笔1000万美元及一笔3244万元人民币[1][4][5] - 上市时持股市值达61.91亿元(4183.56万股×148元/股)[5] - 2023年8月以55.1元/股减持263.14万股套现1.45亿元 2024年8月以105.21元/股减持474.99万股套现5亿元[5] - 当前持股市值65.16亿元仍远高于入股成本[5] 业务模式特点 - 公司主营半导体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 无自有品牌芯片产品[7] - 拥有六类处理器IP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射频IP[7] - 业务模式被比喻为芯片开发领域的"卖铲人"[8] 财务表现 - 2023年扣非净利润-3.181亿元 同比下滑2493.19%[8] - 2024年扣非净利润-6.434亿元 同比下滑102.29%[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74亿元 同比增长4.49% 扣非净利润亏损3.58亿元[8] 增长驱动因素 - 芯片量产业务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6.65亿元 第二季度单季近4亿元[10] - 芯片设计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订单超7亿元 同比增长350%[1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手订单30.25亿元 芯片定制占比近90%[11]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64%[11] 行业前景 - 全球ASIC定制市场预计2028年达940亿美元 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35%[10] - 定制化AI芯片市场规模2027年预计达600-900亿美元(博通估算)[10] - 全球半导体设计IP规模2024年85亿美元 海外四大厂商占比75% 国内自给率不足10%[15] 战略布局 - 拟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完善处理器IP+CPU IP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16] - 芯来科技为中国本土首批RISC-V CPU IP提供商之一[16] - 收购将强化AI ASIC设计灵活度与创新能力[16] 公司治理与行业地位 - 创始人戴伟民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曾任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终身教授[13] - 公司为国内第一、全球第八大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商[15] - 戴氏家族在芯片行业具有显著影响力(戴伟立创办Marvell 戴伟进创办企业被Cadence5亿美元收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