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青骊投资调研经纬恒润、海天瑞声
证券之星· 2025-06-16 00:06
经纬恒润调研要点 -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中龙拱港三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输作业并显著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1] - 第三代重载自动驾驶特种载具(HAV)配备北斗高精定位及5G通信技术 具有多种转向模式和高精度控制系统 [1] - 机器人领域设立研究所 推进智能仓储循环和汽车控制器应用于机器人 [1] - 2025年业绩增长点包括汽车电子产品业务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 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 [1] 海天瑞声调研要点 - 收入增长由多模态大模型快速迭代及行业应用渗透提速驱动 [2] - 数据服务领域具备向下游延伸优势 正探索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模型优化能力并实现核心能力产品化 [2] - 2025年第一季度计算机视觉业务和自然语言业务高速增长 主因高质量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数据采购增加及场景类文本数据需求上升 [2] - 与多地政府 地方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产业化创新路径并培训数据标注人才 [2] - 已成为运营商类客户重要数据服务供应商 预计相关数据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2] - 2025年营收核心增长点包括多模态AI技术快速演进 AI垂直行业深度应用 东南亚新增数据交付体系带来的海外收入增量 [2] - 数据标注行业未来趋势为智能化发展 注重数据安全合规能力 多语种能力及稳定高质量数据处理团队 [2] 青骊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5年4月 注册资金1000万元 具有基金业协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3] - 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及股权投资管理与咨询业务 投研团队具备丰富投资经验和历史业绩 [3]
浙江美大首次跨界投资上海智驾企业 探索股权投资商业运营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6-15 15:04
公司投资动态 - 浙江美大首次跨界参股 投资智能驾驶领域创新科技公司魔视智能 [1] - 魔视智能专注于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与量产 提供全栈式智能驾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1] - 魔视智能投前估值为22.5亿元 浙江美大计划投资约1亿元取得3.96%股权 并以917万元购买0.9%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达4.87% [1] 行业前景与标的公司优势 - 智能驾驶系统在乘用车及商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 - 魔视智能产品已在多家乘用车及商用车客户中成功落地 具备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 [1] - 浙江美大看好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前景 认为此次投资有助于把握行业增长机遇并提升股东回报 [1] 投资战略意义 - 本次投资符合浙江美大发展战略 有助于探索股权投资商业运营模式 [2] - 长期将提升公司投资能力 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对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
卓驭科技CEO沈劭劼:Tier1供应商需要具备兜底能力
证券日报· 2025-06-15 12:5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驾驶技术蓬勃发展 有望重塑汽车行业 2025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广州举行 [1] - 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关注度日益增长 十万元以下车型需求较弱 更高价格车型兴趣浓厚 [1] - 当前辅助驾驶技术尚未完全达到让消费者安心放心的程度 但智能驾驶向智能辅助驾驶转变有望改善局面 [1] - 最新强标对高速领航 高速NOA等功能提出更严格要求 包括对侧翻车辆 静止车辆及通用障碍物的应对能力 [1] 卓驭科技技术方案 - 采用能够通用障碍物躲避的双目技术 在面对新强标要求时展现合理性 [2] - 预计一年内有望在中算力方案中实现对高难度场景的有效应对 推动辅助驾驶功能在更广泛价格区间应用 [2] - 作为Tier1供应商需要具备兜底能力 对智能辅助驾驶子系统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并解决 [2] - 采用多样化合作模式 包括软硬一体 部分软硬一体及纯软件等不同方案 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行业分工与发展 - 行业分工是动态平衡过程 企业根据商业判断和利益考量找到最适合发展位置 [3] - 不同企业在技术研发 产品应用等环节可能存在重叠 但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 - Tier1企业从子系统兜底角度出发 芯片企业从发挥芯片价值角度出发 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3] - 智能驾驶行业快速发展 技术不断突破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辅助驾驶平权仍面临技术挑战和行业协同问题 [3]
浙江美大跨界布局智能驾驶 1.1亿元投资魔视智能
证券日报· 2025-06-15 12:1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浙江美大是聚焦于集成灶行业的综合厨电家居企业,专注于集成灶业务,同时积极拓展集成水槽、洗碗机、热水器、全屋净水系统以及全屋家居定制业务,提供全屋定制门墙柜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4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降76.21% [1] - 在地产低迷、厨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产品结构面临持续调整压力 [1] 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拟以1.01亿元认购魔视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0万美元,同时以916.64万元受让魔视智能注册资本2.28万美元,合计投资金额约1.1亿元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魔视智能注册资本合计12.31万美元,占总股本4.8657% [3] - 此次对魔视智能的投资是公司在智能科技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 [1] 被投企业概况 - 魔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与量产的创新科技公司 [1] - 公司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提供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到决策控制的全栈式智能驾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1] - 魔视智能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量产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驾驶逐步从概念验证进入实际应用,渗透率不断提升 [1] -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L2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将至少达到45% [1] - 智能驾驶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智能驾驶系统在乘用车及商用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 投资逻辑 - 公司看好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前景,并认可魔视智能的研发实力与前期技术积累 [2] - 投资有助于公司把握智能驾驶行业增长机遇,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2] - 此次投资可视为公司在原有产业体系基础上向未来出行场景的价值布局 [2]
工信部开展养老机器人应用试点,关注特斯拉
国金证券· 2025-06-15 1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方面,特斯拉Robotaxi 6月22日拟在得州奥斯汀试运行,规模小且车型为Model Y,搭载“无监督版”FSD技术;小鹏G7首秀,Ultra版配备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强且具备自主强化学习能力 [1] - 机器人方面,工信部开展养老机器人应用试点,部署超220台;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落地北京,超100家企业有意入驻,10家头部企业已签协议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驾驶 - 特斯拉Robotaxi:马斯克透露其暂定于6月22日在得州奥斯汀试运行,规模小,这标志特斯拉战略转型,其市值定价逻辑转变,Robotaxi落地是估值核心支撑 [9] - 小鹏G7首秀:6月11日发布,Max版标配两颗Orin - X芯片,Ultra版配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超2200TOPS,具备自主强化学习能力;此前还携手华为发布AR - HUD技术,用“动态光毯”投射导航路线 [10][11] - 广汽丰田携手Momenta:6月12日,双方及华为、小米等开启合资领域AI生态布局,Momenta今年将推基于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可快速成长 [12] - 比亚迪接入通义大模型:6月9日阿里云宣布,未来可在其智能座舱内“一句话”买票点单,Mobile - Agent构建多模态智能体实现相关操作 [13][14] - 阿维塔组建座舱和智驾自研团队:媒体报道其推动智能座舱自研,团队规模近300人,此举或为全球化布局,从“技术集成”向“技术定义”转型 [15] - 供应商:6月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RoboSense速腾聚创展示多款技术方案,与超20家企业合作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16] 机器人 行业动态 - 养老机器人:6月9日工信部、民政部开展试点,围绕多场景攻关,在家庭、社区和机构场景验证,居家不少于200台套,社区和机构不少于20台套,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 [2][22]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6月11日宣布2025年8月8 - 12日在京运营,整合四大功能,超100家企业有意入驻,10家头部企业签协议 [3][18] 本体 - 麦迪科技:6月9日征集100位用户试用康养机器人6个月,11日与优必选共创的“小麦”亮相上海老博会,已在浙沪养老机构测试 [25] - 星动纪元:6月10日与北自科技就智能物流核心场景联合攻关,构建技术合作生态 [26] - 埃斯顿酷卓:6月11日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采用快慢系统协同架构,可完成工业任务 [29] - 理想: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部门,加速具身智能产品落地 [31] - 涛涛车业:6月12日成立全资子公司布局机器人赛道,美国子公司向K - Scale Labs投资200万美元整合资源 [32] 大小脑 - 亚马逊:开发AI软件用于人形机器人包裹配送,在旧金山设测试场,规划“机器人 - 电动车”协同配送模式,现有物流系统有超75万台机器人 [33] - Skild AI:英伟达、三星电子分别出资2500万、1000万美元投资,软银领投1亿美元,公司专注机器人软件开发 [34] - 英伟达:将在德国建首个工业用人工智能云平台,结合AI与机器人技术,规划在欧建20座AI工厂 [35] - 创新奇智:6月13日与库卡机器人合作,开展AInnoGC工业大模型技术融合创新,研发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 [37] 核心零部件 - 银轮股份:6月11日投资1000万元联合多方设立依智灵巧,持股20%,聚焦智能机器人及AI硬件研发制造 [42] - 祥鑫科技:6月10日拟受让女娲机器人1.25%股份,助力其发展,抢占产业链高地 [43] - 宁波华翔:6月13日公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29.21亿元,超15亿用于汽车业务,14亿用于新兴业务 [44] 投资建议 - ROBO + 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智驾和人形机器人是重要方向,将重塑汽车产业链 [45] - 智能驾驶: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爆发,芯片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激光雷达关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光学器件关注舜宇光学、宇瞳光学,传感器清洗关注领先公司,整车关注华为系、理想汽车等 [45][46][48] - 机器人:紧抓THB主线,关注低估值龙头;持续推荐高确定性和基本面扎实的公司,关注特斯拉、华为等核心产业链催化,继续推荐银轮股份 [49][50]
新动作!佑驾创新(2431.HK)调整业务,聚焦单车智能
格隆汇· 2025-06-15 10:03
业务调整与战略聚焦 - 公司出售旗下车路协同(V2X)业务51%权益 旨在集中资源于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核心赛道及L4场景探索 并非终止车路协同业务 [1] - 2024年公司营收6 54亿元(同比+37 4%) 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4 84亿元(占比73 9% 同比+25 2%) 智能座舱业务收入1 04亿元(同比+467 8%) 核心业务增长强劲 [1] - 业务调整反映公司战略重心明确锚定"单车智能"领域 商业化节奏与核心优势匹配 [1] 技术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构建L1-L4级全维智驾能力 累计为35家整车厂量产 2024年获得全球豪华品牌及长安汽车等重量级定点 [2] - L4级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关键期 2024年2月交付苏州无人巴士项目 三个月后推出可规模化复制的车规级无人小巴 已获多个新项目定点 [2] - 未来战略或延续双路径:巩固乘/商用车ADAS与智能座舱现有市场 同时探索L4技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潜力 [2] 无人物流赛道延伸 - 公司公告提及将为无人小巴 无人物流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显示战略延伸意图 [3] - 中国无人物流车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200亿元 技术成熟度提升 硬件成本下降及路权开放推动商业化加速 [3] - 公司现有车规级无人小巴方案具备技术复用基础 载人向载货场景延伸不存在显著技术障碍 [3] 资本市场反馈与竞争优势 - 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50% 市值突破百亿 获光大证券等机构"增持"与"买入"评级 [4] - 资本市场认可点包括:全栈自研技术壁垒 核心业务造血能力 L4量产加速及新场景拓展潜力 [4] - 资源聚焦"单车智能"赛道被视为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4]
地平线CEO余凯出席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畅谈智驾平权和行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4 13:57
行业活动 - 2025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决断"的对话环节聚焦智驾平权落地、技术迭代、行业发展等话题 [1] -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轩辕同学校长贾可、卓驭科技CEO沈劭劼参与对话 为行业发展提供深刻见解 [1] 公司背景 - 地平线由国际机器学习专家余凯2015年创立 2017年量产中国首款边缘AI芯片 初期探索AioT和汽车双轨 2019年全面聚焦智能驾驶 [3] - 截至2024年公司与全球超40家车企合作 产品搭载于超290款车型 成为中国前十大车企智驾量产首选 [3] 智驾平权 - 地平线通过提升芯片算力(征程5达128TOPS)和优化算法降低智驾方案成本 推动智驾平权落地 [5] - 公司提供从IP授权到解决方案交付的全链路服务 软硬件产品矩阵成熟 与比亚迪、理想等达成量产合作 [5] 技术迭代 - 智能驾驶技术从规则系统演进至深度学习端到端架构 地平线持续优化BPU架构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系统精度 [7] - 行业L2级智驾尚未有企业通过最新强标 技术提升空间显著 竞争核心在于产品力而非价格 [7] 行业合作 - 地平线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 整合技术优势开发全栈智驾系统 [8] - 公司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合作实现传感器与芯片高效融合 提升系统性能 [8] 市场表现 - 2024上半年地平线以33.73%份额领跑自主品牌L2 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 连续3年增长 [10] - 以28.65%份额领跑中国自主品牌全阶智驾计算方案市场(L0-L2++) 覆盖全场景量产 [10]
业务聚焦智能驾驶,佑驾创新拟18.36万元出售车路协同子公司
巨潮资讯· 2025-06-14 02:15
公司交易 - 佑驾创新出售湖南佑湘51%权益 总对价为人民币183 600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49% 湖南佑湘不再为附属公司 [2] - 湖南佑湘成立于2020年11月 主营车路协同业务 2023年净资产444 15万元 2024年1-4月净资产79 21万元 同期税后净利润分别亏损25 94万元 123 68万元 211 38万元 [2]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聚焦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及L4场景探索 出售车路协同业务旨在优化资源分配 非终止技术积累 [3] - 智能驾驶系统通过传感器融合与算力提升 已扩展至复杂城市场景 L4领域持续突破特定区域全自动驾驶能力 拓展无人小巴 无人物流等应用潜力 [3] - 车路协同面临通信延迟 多主体协调等技术瓶颈 大规模推广需政策与市场配合 [3] 发展策略 - 公司实施以可持续发展和优质业绩为基础的增长策略 增强财务稳健性 完善业务组合 [4] - 资源将集中投入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领域研发 推出更高水平解决方案 满足消费者对高科技配置和自动驾驶需求 [4] - 出售资产有助于聚焦高潜力业务 提升投资回报率 [4]
集成灶龙头股罕见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6-13 15:27
浙江美大对外投资事件 - 公司以1.1亿元认购魔视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2.31万美元,获得4.8657%股权,投后估值达22.61亿元 [2] - 魔视智能2024年末净资产3508.53万元,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3036.11万元,2024年营收3.75亿元,净亏损1.48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魔视智能营收7180.94万元,净亏损3219.64万元 [3] 魔视智能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3.04亿元,负债总额2.74亿元,净资产3036.11万元 [3]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3.07亿元,负债总额2.71亿元,净资产3508.53万元 [3] - 2025年1-3月营收7180.94万元,2024年度营收3.75亿元 [3] 魔视智能业务背景 - 专注于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提供全栈式智能驾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4] - 覆盖行车、泊车等场景,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量产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4] - 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具备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到决策控制的技术能力 [4] 浙江美大投资动机 - 看好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前景,认可魔视智能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 [4] - 把握智能驾驶行业增长机遇,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4] - 投资已获董事会通过,无需股东大会和监管部门批准 [3] 浙江美大经营状况 - 集成灶行业开创者与领军品牌,2003年发明集成灶产品 [4] - 2012年成为集成灶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 [4] - 2022年净利润下滑32%,2023年企稳,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76%至1.1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约90% [4] 浙江美大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47.54% [5] - 2024年毛利润3.57亿元,归属净利润1.1亿元,扣非净利润1.1亿元 [5] - 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76.21%,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4.72% [5] 浙江美大市值变化 - 截至6月13日市值46.19亿元,较2021年高峰缩水近三分之二 [6]
浙江美大: 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3:36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基于对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以人民币1.1亿元认购魔视智能新增注册资本22,791美元及受让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魔视智能4.8657%股权 [1] - 本次投资通过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2] 交易对手方基本情况 - 魔视智能控股股东为Motovis Limited,注册于香港,由YU ZHENGHUA通过Motovis Inc全资控股,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2][3] 投资目标公司基本情况 -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23.77万美元,为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主营智能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研发,覆盖行车、泊车场景 [4][7]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3.04亿元,净资产3036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7180万元,净亏损3219万元 [8] 交易协议核心条款 - 投资结构:公司以1.0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对应3.9646%股权),另以916.6万元受让0.9011%股权,合计持股4.8657% [9] - 估值基础:投前估值22.5亿元人民币 [9] - 交割条件:需在协议签署后3个月内满足,否则公司有权终止交易 [10][11] - 股东权利:包括优先认购权、反稀释保护、随售权及股权回购权(若2026年底前未上市可触发回购) [14][15][18][19] - 治理结构:魔视智能董事会设9名董事,监事会设3名监事 [21] 投资目的与行业背景 - 智能驾驶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魔视智能技术已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实现量产落地 [22] - 公司通过投资布局智能驾驶赛道,把握行业增长机遇,提升长期股东回报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