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
icon
搜索文档
三只松鼠冲港股上市,守住百亿业绩是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4-27 10:34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若成功将成为国内首个实现"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 [1] - H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深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推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张、提升数字化能力及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等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和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和4.08亿元 [1] - 2024年营收重回百亿规模,实现逆袭 [1]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公司在中国零食行业市场份额排名第四,零售额为139.8亿元 [2] - 行业前五企业依次为玛氏(212.9亿元)、亿滋国际(158.8亿元)、百事公司(150.2亿元)、三只松鼠(139.8亿元)、旺旺集团(134.8亿元) [2] - 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和前十企业分别仅占市场份额的5.9%和10.4% [10] 产品策略与结构变化 - 公司提供超过1000个SPU,2024年推出逾600个新SPU [5] - 坚果收入从2022年41.07亿元增至2024年53.66亿元,但占比从56.3%降至50.5% [5] - 综合零食收入从2022年8.73亿元增至2024年20.17亿元,占比从12.0%升至19.0% [5] - 2024年推出60款硬折扣单品进军饮料赛道,采取广撒网式快速复制策略 [6] 品牌发展 - 主品牌"三只松鼠"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0.57%至98.25亿元 [6] - 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5.01%至7.94亿元,已实现单品牌盈利 [6] - "小鹿蓝蓝"目前营收占比7.48%,是中国前三的婴童零食品牌 [6] 渠道转型 - 短视频平台收入从2022年7.17亿元增至2024年26.35亿元,占比从9.8%升至24.8% [7] - 传统电商平台收入占比从2022年55.8%降至2024年41.3% [7] - 线下门店从2021年底1065家缩减至2024年底333家,收入从2022年9.44亿元降至2024年4.04亿元 [8] - 计划投资不超过3.6亿元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和"爱折扣",目标将线下门店数扩至2000多家 [9] 战略目标与挑战 - 目标2026年营收达到200亿元 [9] - 2024年销售费用达18.68亿元,同比增长50.92%,增幅超过营收增幅 [10]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6.2%、22.7%、23.8%,各类产品毛利水平均有所下滑 [10]
溜溜果园赴港IPO:明星效应能否抵消盈利隐忧?
金融界· 2025-04-27 10:32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这是继2019年撤回A股后的第二次冲击 [1] - 作为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核心产品"溜溜梅"凭借广告语成为国民零食 [1] 资本变动与股权结构 - 红杉资本于2024年6月签订股份回购协议 2025年1月完成减资登记后彻底退出 创始人夫妇持股比例升至87.77% [2] - 红杉2015年以每股12.75元投资1.35亿元 但招股书未披露回购金额 [2] - 2024年公司合约负债同比减少40% 反映经销商预付货款意愿下降 [2] - 截至2024年末流动比率仅为1.1倍 现金及等价物不足覆盖短期借款 [2] 财务表现与成本压力 - 2022-2024年营收从11.74亿元增至16.16亿元 净利润从0.68亿元升至1.48亿元 [3] - 核心产品梅干零食毛利率从39.6%降至32.1% 西梅产品毛利率从36.7%缩至32.4% [3]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1.7%攀升至47.7% 青梅采购价从2400元/吨涨至2600元/吨 进口西梅价格从16200元/吨飙升至20700元/吨 [3] 销售渠道调整 - 直销收入占比从25.5%提升至59.2% 2024年终止合作的经销商达586家 [3] - 自营网店收入占比腰斩至8.6% 显著低于三只松鼠50%的线上收入占比 [3] 产品质量与研发投入 - 黑猫投诉平台现存400余条投诉 涉及产品发霉、包装异物等问题 [4][5][6]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从1.8%降至1.2% 同期广告开支累计达2.2亿元 [4] - 2024年明星代言支出占净利润71% [4] 营销策略与竞争环境 - 代言人从杨幂、肖战到时代少年团更迭 但2023年杨幂合约到期后品牌声量降温 [9] - 新品梅冻贡献25.4%营收 但毛利率从49.2%降至47.8% 面临喜之郎等传统品牌的竞争 [9]
雀巢中国换帅;珀莱雅营收首破百亿;优衣库中国退货政策收紧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7 10:29
雀巢中国换帅与市场表现 - 雀巢中国CEO张西强卸任 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 这是雀巢不再将中国市场设为独立大区后的人事调整[4] - 雀巢中国2022年单独设立大中华区 张西强成为首位本土CEO 曾制定2025年600亿、2030年1000亿营收目标[4] - 过去3年雀巢中国营收分别为401 6亿、436亿、408 69亿 增长遇瓶颈 与目标差距较大[4] - 雀巢中国高端化策略效果不佳 定价贡献率为-2 3% 显示涨价策略在中国市场失效[4] - 前CEO反思中国市场投资失误 如银鹭收购和婴幼儿奶粉份额下滑 认为中老年市场存在机会[4] 珀莱雅业绩突破与战略 - 珀莱雅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 78亿 同比增长21 04% 归母净利润15 52亿 同比增长30%[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85 81亿 同比增长19 55% 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排名第一[6] - 彩棠品牌营收11 91亿 同比增长19 04% 成为天猫国货彩妆第一 Off&Relax和悦芙媞营收均超3亿[6] - 提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十年进入全球美妆前十 目前前十门槛为304亿[6] - 加大研发投入 在杭州、上海、巴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引进海外科学家[6] - 计划降低流量成本 通过内容带动自然增长 新设首席数字官建立ROI导向评估体系[6] 优衣库中国成本控制 - 优衣库中国收紧退货政策 仅限门店自提订单可线下退货 其他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7] - 2024-2025财年中期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4%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1%[8] - 新规引发社交媒体争议 显示品牌在成本管控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难题[9] 三只松鼠业绩回暖与IPO计划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106 22亿 同比增长49 3% 净利润4 07亿 同比增长85 39%[10] - 实施"高端性价比"战略 推出19 9元10包夏威夷果等亿级单品[10] - 抖音平台营收21 88亿 同比增长超80% 首次超越天猫成为第一大电商渠道[10] - 计划港股IPO 以强化全球品牌和供应链 应对零食行业价格战与竞争[10] 裕元集团利润预警 - 裕元集团预计一季度盈利下滑不超过25% 因鞋履制造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12] - 为耐克、阿迪等品牌代工 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第一 工厂分布于东南亚多国[12] - 美银证券下调其2025财年每股盈利预测8% 目标价降至14港元[12] 蜜雪冰城营销活动 - 蜜雪冰城雪王IP在绍兴打卡水上秋千 带动社交媒体热度 引发友商模仿[14] - 3月上市时因七个分身敲钟上热搜 4月江南游再次出圈 显示强IP运营能力[15] 伊利与刘晓庆合作 - 伊利联合刘晓庆推出「正话反说」短片 借助其翻红热度为女性群体发声[16] 茶饮行业苹果饮品趋势 - 霸王茶姬、古茗等20多个品牌推出苹果饮品 包括奶茶、果咖等品类[17] - 小红书苹果咖啡相关笔记119万+ 苹果饮品笔记54万+ 显示高热度[17] - 苹果适口性强、供应稳定 去年茉莉奶白「针王苹果」已现爆款潜质[17] 橘朵副牌推出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 主打防晒防汗高性能彩妆[18] - 瞄准户外运动场景 首批产品涵盖底妆、腮红等 顺应"防晒+"趋势[18] 斯凯奇中国市场下滑 - 斯凯奇Q1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全球营收24 1亿美元 低于预期[20] - CEO称仍看好中国市场 将继续投资产品与营销[20] 永辉超市业绩下滑 - 永辉Q1营收174 79亿 同比下降19 32% 净利润1 48亿 同比下滑79 96%[21] - 因战略转型关闭273家门店 47家调改门店客流提升但占比有限[21]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首家北美门店在洛杉矶试运营 首日排长队[22] - 2019年起布局全球化 已在东南亚开设上百家门店[22] 泡泡玛特海外增长 - 泡泡玛特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美洲增长895%-900%[23][24] - 全球扩张为核心引擎 业务已覆盖23个国家及地区[24] 可口可乐与星巴克动态 - 可口可乐中国新任CFO Amit Kumar Tibrewal到任 原为拉美战略高级副总裁[25] - 星巴克入驻京东外卖 打通会员体系 设置专属点单界面[25]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基金持仓更加集中,零食板块表现较好
开源证券· 2025-04-27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社零增速环比回升,释放消费政策预期加强 [3] - 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4%,一级子行业排名第28,跑输沪深300约1.7pct,零食、软饮料、其他酒类表现相对领先 [3][12][14] - 2025Q1食品饮料配置比例回落,主动权益基金仍减少配置,但主动权益基金加配白酒,被动基金减仓白酒,一季度白酒持仓更集中 [3][12]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对消费政策释放预期更坚定,对消费板块后续呈乐观态度 [3][4][13] - 多数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白酒、调味品、速冻食品等业绩有压力,零食板块表现较好,全年业绩节奏预计前低后高 [4][13] 各目录总结 每周观点 - 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表现及子行业、个股表现情况 [12] - 2025Q1食品饮料及白酒基金配置比例变化,主动与被动基金配置背离,部分白酒被增持 [12] - 政治局会议增强消费政策释放预期,多数公司一季报业绩有压力,零食板块表现好,全年业绩节奏预计前低后高 [13] 市场表现 - 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4%,排名第28,跑输沪深300约1.7pct,零食、软饮料、其他酒类表现领先,部分个股涨幅和跌幅居前 [12][14] 上游数据 - 4月15日全脂奶粉中标价同比+28.7%,4月17日生鲜乳价格同比-10.7%,中短期国内奶价回落 [17][22] - 4月26日猪肉价格同比+1.6%,2025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1.2%,3月生猪存栏同比+2.2%,4月19日白条鸡价格同比-2.0% [25][26][28] - 2025年3月进口大麦价格同比-10.6%,数量同比-50.6%,啤酒企业原料成本有望缓解 [34][35] - 4月25日大豆现货价同比-10.9%,4月17日豆粕平均价格同比-3.7% [37][38] - 4月25日柳糖价格同比-4.6%,4月18日白砂糖零售价格同比-0.2% [39][40] 酒业数据新闻 - 3月进口葡萄酒总量同比降36.42%,单价同比涨52.16%,总额同比小幅下滑3.25% [43] - 贵州安酒推出安酒1978和安酒1988两大战略新品 [43] - 4月28日五粮液将发布17个新品系列 [43] 备忘录 - 4月21 - 27日,31家公司披露年报,61家公司披露一季报,5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44] - 关注贵州茅台4月30日一季报披露 [44][45][49] 推荐组合 - 山西汾酒:短期有需求压力,中期成长确定性高,产品结构升级,全国化进程加快 [5] - 贵州茅台:深化改革,强调可持续发展,分红率提升 [5] - 甘源食品:营收稳定增长,出海战略初见成效 [5] - 西麦食品:燕麦主业稳健,线下稳固,新渠道开拓快,原料成本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5]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家公司的评级、收盘价、EPS、PE等盈利预测及估值数据 [50]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基金持仓更加集中,零食板块表现较好-20250427
开源证券· 2025-04-27 0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社零增速环比回升,释放消费政策预期加强;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4%,一级子行业排名第28,跑输沪深300约1.7pct,零食、软饮料、其他酒类表现相对领先 [3] - 2025Q1食品饮料配置比例回落,主动权益基金仍减少配置,但主动权益基金加配白酒,被动基金减仓白酒,一季度白酒持仓更集中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对消费政策释放预期更坚定,对消费板块后续乐观;多数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白酒、调味品、速冻食品业绩有压力,零食板块表现较好,全年业绩节奏预计前低后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周观点 - 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4%,排名第28,跑输沪深300约1.7pct,零食、软饮料、其他酒类表现领先;有友食品等涨幅领先,ST春天等跌幅居前 [12] - 2025Q1食品饮料配置比例回落,主动权益基金仍减少配置;主动权益基金加配白酒,被动基金减仓白酒,今世缘等被增持较多,白酒持仓更集中 [12]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对消费政策释放预期更坚定,对消费板块乐观;多数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白酒等业绩有压力,零食板块表现较好,全年业绩节奏预计前低后高 [13] 市场表现 - 4月21 - 25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4%,排名第28,跑输沪深300约1.7pct,零食、软饮料、其他酒类表现领先;有友食品等涨幅领先,ST春天等跌幅居前 [14] 上游数据 - 4月15日,全脂奶粉中标价同比+28.7%;4月17日,生鲜乳价格同比-10.7%,中短期国内奶价回落 [17] - 4月26日,猪肉价格同比+1.6%;2025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1.2%,生猪存栏同比+2.2%;4月19日,白条鸡价格同比-2.0% [25] - 2025年3月,进口大麦价格同比-10.6%,进口大麦数量同比-50.6%,啤酒企业原料成本有望缓解 [34] - 4月25日,大豆现货价同比-10.9%;4月17日,豆粕平均价格同比-3.7% [37] - 4月25日,柳糖价格同比-4.6%;4月18日,白砂糖零售价格同比-0.2% [39] 酒业数据新闻 - 3月进口葡萄酒总量同比降36.42%,平均单价同比涨52.16%,进口总额同比小幅下滑3.25% [43] - 贵州安酒推出安酒1978和安酒1988两大战略新品 [43] - 4月28日,五粮液将发布17个新品系列 [43] 备忘录 - 4月21 - 27日,31家公司披露年报,61家公司披露一季报,5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44] - 关注贵州茅台4月30日一季报披露 [45] 推荐组合 - 山西汾酒:短期有需求压力,中期成长确定性高,产品结构升级,全国化进程加快 [5] - 贵州茅台:深化改革,强调可持续发展,分红率提升 [5] - 甘源食品:营收稳定增长,出海战略初见成效 [5] - 西麦食品:燕麦主业稳健,线下稳固,新渠道开拓快,原料成本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5]
FBIF2025 | 41个品牌案例抢先看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5 00:21
全体大会案例 - 东鹏饮料2025年Q1营收48.48亿元(同比+39.23%) 净利润9.8亿元(同比+47.62%) 展现双轮驱动增长策略 [4] - 伊利集团副总裁将分享全球乳业新格局下的海外布局战略 体现中国乳企参与全球竞争的雄心 [9][10][12] - 麦当劳中国首席供应链官将解析数字供应链架构如何赋能未来业务发展 [8][11] 乳品创新论坛案例 - 伊利成人奶粉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中报收入145.09亿元(同比+7.31%) 连续9年行业第一 [14][16] - 中国飞鹤2024年收益207.5亿元 净利润36.5亿元 构建全生命周期营养版图 覆盖婴配粉到成人功能食品 [17] - 兰格格草原酸奶通过文化深耕实现差异化竞争 吾岛酸奶2024年销售额达5亿 依托供应链创新实现逆势翻倍增长 [21][31][32] - 森永乳业功能性酸奶年销售额突破500亿日元 三重酸奶上市10个月售出4000万瓶 [34][36] 饮料创新论坛案例 - 麒麟2023年总营收21344亿日元(约1015亿元) 酒精饮料占比49% 推出新品牌"晴风"拓展低度酒市场 [37][39] - HELL Energy推出全球首款AI设计能量饮料 年产能60亿罐 覆盖60多国市场 [40][41][43] - 佳果源通过8小时鲜灌工艺打造泰国椰子水差异化壁垒 三顿半以超级萃技术开创咖啡新品类 [44][45][46][47] - 轻上饮料2年销售额达16亿元 通过内容电商策略问鼎抖音饮料类目第一 [48][51] 零食与烘焙论坛案例 - 白象食品通过香菜/折耳根等创新风味实现年轻化转型 食验室/So Acai等品牌推动健康零食创新 [60][62][63] - 明治巧克力99年发展历程中 "THE"系列6个月售出3000万份 "巧克力效果"成为日本高可可市场第一 [66][68][69] - 卡乐比富果乐麦片通过非油炸工艺重塑品类认知 阿华田通过跨界联名延续品牌活力 [71][72][74] 功能性配料创新案例 - 明治SAVAS蛋白粉在日本市场份额领先 通过科学配方设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87][90] - 麒麟控股转型健康科学领域 LC-Plasma乳酸菌饮料iMUSE系列激活免疫市场 [91][92] - 安琪酵母开发酵母蛋白切入老年营养市场 同仁堂以"造养青年"系列革新草本养生形象 [93][96][97][99] 渠道与营销创新案例 - Fly By Jing四川辣酱进入美国2000+主流商超 旭日蛋品皮蛋成功打入Costco渠道 [101][103][104] - 味之素2023年营收98.6亿美元(约701亿元) 业务覆盖130国 OATLY联合小红书打造渠道定制化产品 [107][108][110][111] - 佳沛奇异果年销售额173亿元 通过"水果药盒"设计培养消费习惯 Vital Proteins胶原蛋白通过KOC营销实现25-40%互动率 [113][114][116][117] 产品开发案例 - 君乐宝简醇系列以0蔗糖低GI实现逆势增长 悦鲜活凭借杀菌技术登顶低温乳品榜首 [125][128] - 果子熟了通过"中国茶+中国花"配方解决传统茶饮痛点 如果果汁HPP技术推动鲜食饮品50%增速 [129][130][132][133] - 好侍百梦多咖喱年销量达21亿人份 在中国市场普及咖喱饮食文化20年 [136][138]
「梅」开二度IPO,「没事就吃」的溜溜梅「离开」杨幂年入16亿
36氪· 2025-04-24 14:10
以下文章来源于野马财经 ,作者刘俊群 野马财经 . 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新经济发展和商业创新 一年卖掉20亿颗青梅。 文 | 刘俊群 编辑 | 刘钦文 来源| 野马财经(ID: YMCJ8686)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2013 年,演员杨幂凭借《小时代》系列电影红遍大江南北,一句 " 没事就吃溜溜梅 " 的魔性广告语,也从电视屏幕跳进千家万户。 12 年间,这句洗脑台词 席卷大街小巷,从电视广告到短视频平台,成功让溜溜梅从区域品牌跃升为国民零食。 如今,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溜溜梅 "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试图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一年能卖出 20 亿颗青梅,年营收达 16 亿元,在安徽零食军团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光鲜业绩背后,是公司正面临着对赌协议的 考验 ——2025 年 12 月 31 日 前 必须上市,否则创始人将背负股权回购压力。 当 " 洗脑 " 神曲遇上资本市场,溜溜梅的酸甜生意,或许才刚刚开始。 3 年赚 3.15 亿元, 花2.2 亿打广告 青 梅、西梅、话梅、乌梅 …… 溜溜梅把一颗梅子玩出了花。 根据《招股书》可知,溜溜梅当 ...
3年12倍!狂飙的零食第一妖股
格隆汇APP· 2025-04-24 09:30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零食巨头三只松鼠股价下跌60%,来伊份市值腰斩,行业整体呈现高开低走趋势[2][3] - 量贩零食赛道崛起,万辰集团股价近9个月上涨6倍,成为沪深两市涨幅最高公司[4][5] - 万辰集团市值突破200亿,超越三只松鼠成为行业龙头[7] 万辰集团业务转型 - 公司2022年前主业为食用菌种植,2022年8月创立"陆小馋"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14][15] - 通过收购来优品、好想来等品牌快速扩张,2024年量贩零食收入占比达98.33%[16][19] - 2024年营收323.3亿元(同比+247.9%),归母净利润2.94亿元(扭亏为盈)[12] 门店扩张与竞争 - 2024年门店达14196家,净增9470家,2025年3月超15000家[20] - 与鸣鸣很忙(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形成"两超多强"格局,两者门店均超1.5万家[21][47] - 行业CR2集中度从2023年59%提升至2024年70%,中小品牌份额被挤压[48][50] 商业模式挑战 - 单店营收同比下滑至336万元,毛利率10.7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0.35%[26][28] - 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品牌通过补贴(如毛利率补贴至15%)争夺市场份额[39][40] - 净利率仅2%左右,赵一鸣净利率从3.2%下滑至2.7%显示盈利压力[52][53] 行业前景与创新 - 2025年量贩零食门店预计达4.5万家,市场规模1239亿元(2021年仅2500家)[33] - 万辰布局折扣超市(SKU翻倍)和潮玩业务(哪吒IP盲盒),探索下沉市场增量[60][62] - 行业PE估值分化,万辰84.95倍显著高于零售行业平均67.61倍和三只松鼠28.82倍[68]
一颗青梅的IPO路
IPO日报· 2025-04-24 06:39
公司发展历程 - 1999年杨帆在安徽创立溜溜果园前身安徽溜溜果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 - 2001年首款溜溜梅产品凭借独特风味在区域市场走红 [5] - 2006年停掉所有非梅类生产线聚焦青梅深加工奠定品类垄断基础 [6] - 2009年正式成立"溜溜果园"品牌并在核心产区建设工厂构建产业链 [7] - 2013年邀请杨幂代言投放魔性广告带动销量同比激增200%营收突破10亿元 [7][8] 产品与营收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1.48亿元 [12][13] - 梅干零食贡献60.3%收入但占比逐年下降梅冻品类占比从19.6%提升至25.4%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13][14][17] - 梅冻品类通过降价策略(千克均价从27.2元降至18.6元)推动销量从8.5千吨增至22千吨 [13][14] - 三大品类(梅干、梅冻、西梅)合计贡献99.3%收入但梅干零食毛利率从39.6%降至32.1% [15][16][17]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布局100万亩种植基地带动5万农户增收 [10]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占收入比例从41.7%增至47.7%对利润形成挤压 [18] - 梅干零食三年单价累计下调10.7%至35.2元/kg但销量增长34.6%至27.6千吨 [16] 营销与研发投入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员工523人占比24.5%研发团队仅26人占比1.2% [20][21][22] - 广告开支从6666万元增至7902万元政府补贴从1471万元增至3380万元 [2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4年梅产品行业规模499亿元公司以7%市占率排名第一但前五大公司合计仅占14.6% [25] - 明星产品在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21条投诉涉及异物混入、产品变质等品控问题 [27] - 2016-2021年多次因环保问题被处罚累计罚款超70万元 [29][30][33]
一颗青梅的IPO路
国际金融报· 2025-04-24 06:36
1999年,杨帆在安徽创立了溜溜果园的前身安徽溜溜果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01年,一次偶然的青梅制品研发,成为命运转折点。首款溜溜梅产品虽未被主动主推,却凭借独特风味在区域市场悄然走红。 2006年,杨帆做了个关键决策:停掉所有非梅类生产线,聚焦青梅深加工。这个在当时看似 "孤注一掷"的转型,为后来的品类垄断埋下伏 笔。 2009年,"溜溜果园"品牌正式成立,选址安徽芜湖、福建诏安等青梅核心产区建设工厂,构建起 "从枝头到舌尖" 的初步产业链。 而真正让品牌破圈的是 2013 年的营销战役:邀请杨幂作为代言人,在湖南卫视等平台高频次投放 "魔性"广告,那句重复七次的 "你没事吧" 迅 速形成传播裂变。 数据显示,广告投放当年,溜溜梅销量同比激增200%,营收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跻身 "十亿俱乐部" 的青梅零食企业。 "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这句曾席卷社交媒体的广告语,不仅让杨幂的魔性表情包火遍全网,更让溜溜梅一炮而红。 近期,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溜溜果园")再次叩响资本市场大门,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距离2019 年A股IPO撤回已过去六年,这家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