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前博时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确认加盟汇华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5:00
核心人事任命 - 前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将担任汇华理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 杨帆是近年来从头部公募基金加盟理财公司级别最高 资历最深的高管 曾管理博时基金企业年金规模达539.63亿元 [1] - 杨帆长期负责年金账户投资 强调绝对收益和资金安全性 与汇华理财投资风格高度契合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汇华理财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合作设立 2020年9月开业 [1] - 公司管理规模超28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0% [1] - 公司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 强调全球多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 在跨境投资和权益投资方面具特色 [2] - 混合类偏权益产品近1年年化收益率在26家理财公司和主要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2] - 公司渠道覆盖中行 交行 兴业银行 渣打银行等 行外代销规模占比约两成且快速增长 [3] 团队与人才建设 - 公司从理财公司 年金 险资引入擅长大类配置和绝对收益的人才 投研团队持续扩充 [3] - 团队兼具本土市场经验与全球视野 涵盖跨境投资 衍生品交易 风险管理 固定收益投资等领域 [3] 行业背景与发展 - A股市场创年内新高 含权理财产品迎配置机遇 权益投资成为理财公司重点发力方向 [4] - 杨帆加盟将强化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 发挥年金固收+组合管理经验 [4]
前博时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确认加盟汇华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4:56
核心人事任命 - 前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将担任汇华理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 杨帆是近年来从头部公募加盟理财公司级别最高、资历最深的高管 曾管理博时基金企业年金规模达539.63亿元 并曾在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专攻绝对收益权益投资 [1] 公司背景与规模 - 汇华理财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于2020年9月合作设立 [1] - 公司管理规模超28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0% [1] 投资策略与产品表现 - 公司倡导全球多元大类资产配置 2024年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 强调全球多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 [2] - 混合类理财产品近1年年化收益率在26家理财公司和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2] - 权益投资采用大类资产配置先行+自下而上选股模式 契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2] 人才与团队建设 - 投研团队持续扩充 引入理财公司、年金、险资领域擅长大类配置和绝对收益的人才 [3] - 团队兼具本土市场经验与全球视野 覆盖跨境投资、衍生品、固收、权益等多领域 [3] 渠道拓展与市场认可 - 公司为第一家开拓行外国有行、股份行渠道的合资理财公司 [3] - 已覆盖中行、交行、兴业银行、百信银行、九江银行、渣打银行等渠道 行外代销规模占比约20%且快速增长 [3]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A股市场走强背景下 含权理财产品迎来配置机遇 权益投资成为理财公司重点发力方向 [4] - 杨帆加盟将强化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年金"固收+"管理经验在含权产品中的应用 [4]
杨帆,拟加盟汇华理财!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4:30
核心人事变动 - 博时基金前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拟加盟汇华理财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待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生效[2][4] - 杨帆将带领投研团队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发挥年金"固收+"组合管理经验 深化含权理财产品布局[4] - 杨帆拥有年金账户投资管理经验 强调绝对收益和资金安全性 与汇华理财注重资产配置及绝对收益目标契合[4]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汇华理财为我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持股55% 中银理财持股45%[2]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在上海揭牌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2] 产品战略与业绩表现 - 推出"全球领航"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4个子系列:时间朋友/财富灯塔/趋势指南/指数航标 前三者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7] - 混合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超10% 在6家机构中排名第二[9] - 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9.57% 位列行业第二 仅次于宁银理财16.36%[9] - 近1年年化收益率加权平均14.64% 位居行业首位 超过宁银理财10.59%[9] 业务发展现状 - 最新管理规模约280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显著增长 但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幅度缩水[10] - 积极拓展母行外渠道 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九江银行/北京银行/渣打银行(中国)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10] - 设有专门权益研究团队 并推出系列美元理财产品发展跨境理财业务[9] 历史管理层变动 - 首任总经理为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总经理包爱丽 2023年离职后由王允来短暂接任[7] - 2024年3月吸纳青银理财原总裁王茜担任总经理 其离任时青银理财管理规模近2000亿元人民币[7]
山证资管李宏宇:注重投资者回报是大资管行业的“第一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2:13
核心观点 - 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50%推动权益被动投资浪潮兴起 [3] - 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加速基金经理队伍优化出清并延长职业生涯 [1][6] - 低利率时代需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模式破局 资管机构需差异化建设核心竞争力 [1][7][10] 投资者结构变化与被动投资发展 - 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50% 指数曲线主要由机构绘制 [3] - 战胜基准指数需战胜50%的机构同行 被动化布局成客观规律 [3][4] - 头部效应显著 单款优秀指数出现时30-40家公司参与竞争 [4] - 山证资管运用"固收+ETF""固收+场内衍生品对冲"等策略参与ETF投资 [4] 公募基金行业转型与考核机制改革 - 考核端重新签订指标 注重三年以上中长期考核 [9] - 投资端要求月度汇报业绩与基准差异及改进措施 [9] - 风控端采用归因模型和数智化技术统计投资者盈亏占比 [9] - 产品端改造老产品并设计新业绩基准 市场端收集渠道反馈 [9] 多资产多策略模式与核心竞争力建设 - 券商资管需夯实直接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 [10] - 资管七大门类需根据特点创新策略并相互融合 [10] - 山证资管通过精准挖掘客户需求、全市场寻找策略、数智化匹配三步骤满足投资者需求 [7] - 未来行业评价标准将转向投资者回报和多元策略供给能力 [7]
新加坡淡马锡拟进行多年来最大规模改革,或将业务“一分为三”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09:20
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正考虑进行一次数十年来最重大的业务改革,计划将其庞大的投资组合 重组为三个独立的业务部门,以期提高投资回报并简化运营。 据媒体20日报道,这项仍在公司高层讨论中的提案,计划将淡马锡的业务拆分为三大部分:一个专注于 新加坡航空等最大本土持股,另一个负责海外投资,第三个则涵盖所有基金投资业务。 尽管淡马锡净资产组合价值在今年3月31日创下4340亿新元(33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其10年期股 东总回报率仅为5%,与规模更大但投资风格更保守的同行GIC持平,且明显落后于MSCI世界指数同期 10%的年化回报率。 改革方案最早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新任董事长张志贤将于10月9日正式就职,10月初的新加坡一 级方程式大奖赛期间被视为向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解释变革的良机。 业绩压力驱动结构调整 淡马锡当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不同高管分别负责各类资产和地区投资。知情人士表示,如果重组方案 得以实施,将使关键高管能够更专注于提升公司绩效和运营效率。 根据淡马锡2025年度回顾,截至今年3月,新加坡本土投资组合公司占其净资产组合价值的41%,全球 直接投资占36%,"合作伙伴关系、基金和资产管理 ...
中国信达(01359)下跌2.41%,报1.62元/股
金融界· 2025-08-20 08:10
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下跌2.41%至1.62港元/股 成交额达3.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 在全国设有33家分公司 [1] - 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达15943.6亿元 归属于股东权益1928.29亿元 [1] - 公司员工规模约1.4万人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30.4亿元 净利润30.36亿元 [2] - 预计于8月27日披露2025财年中期报告 [2]
杰克逊霍尔会议敞开降息大门 白银td行情偏空
金投网· 2025-08-20 07:13
白银TD市场行情 - 白银TD价格暂报9010元/千克 较开盘价9181元/千克下跌1.77% [1] - 盘中最高触及9205元/千克 最低下探9008元/千克 [1] - 技术面显示短线走势偏向看跌 上方阻力位9205-9300 下方支撑位8900-9017 [4] 美联储政策预期与市场押注 - 交易员大举涌入SOFR期权押注 预期美联储下月降息超25个基点 [3] - 针对降息50个基点的未平仓合约大幅攀升 [3] - 美国国债结束连续三天抛售 各期限收益率均回落 [3] 杰克逊霍尔会议前瞻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发表关键讲话 MainSky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其将为9月降息打开大门 [3] - 本次预期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 不同于去年50个基点的激进降息 [3] - 因货币政策更接近中性利率 无需快速大幅加息实现正常化 [3] 通胀数据与市场反应 - 美国近期公布的通胀数据超出预期 导致部分交易员降低降息预期 [3] - 尽管短期出现回调 交易员仍坚信9月会实施降息 [3] - MainSky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至少还有一次降息 [3]
中邮理财高级业务专家唐倩华:ETF成资管新势力,赋能固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9
ETF市场发展 - ETF市场呈现"增长快、品类广、空间大"特征,规模增长迅猛,品类覆盖股票、债券、商品、转债等领域,股票ETF产品日益精细化 [3] - ETF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包括投资策略及金融产业链延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 ETF崛起得益于监管政策支持、资金驱动效应、公募基金资源投入以及生态健全 [3] - ETF具备成本低、效率高、透明度好的特点,与当前市场环境高度契合 [3] 固收+策略与ETF结合 - ETF为固收+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深化大类资产配置的量化维度 [4] - 通过Smart Beta量化策略清晰告知客户收益区间、持有周期及风险概率,增强客户持有信心 [4] - 未来将持续挖掘细分资产机会,提升固收+策略的有效性 [5] 低风险偏好下的资产配置 - 理财客户普遍偏好低风险资产,理财产品被视为存款替代工具,行业面临客户需求与市场趋势适配难题 [6] - 固收+行情表现向好,但理财规模增长集中在纯固收、超低回撤产品,混合型产品规模增长有限 [6] - 在股债性价比回归背景下,应聚焦低波固收+产品,适配客户需求 [6] - 中邮理财打造低波固收+产品,核心逻辑为坚持"固收+"而非"固收-",以固收资产为核心仓位,控制组合波动与回撤 [6] 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挑战 - 单一资产无法穿越周期,需通过多元资产、大类配置、丰富工具协同解决资产荒问题 [7] - 理财机构需深化大类资产研究,重塑投研文化与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7]
友山基金联席首席投资官许永斌:市场进入积极挖掘超额收益α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6:05
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低利率时代 资产配置策略需从获取票息收益转向积极挖掘超额收益α 重点关注趋势性机会和相对价值策略 [1] - 资管机构对多资产配置需求持续攀升 以提升投资组合收益稳定性 [1]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 债券市场票息收益收窄环境下 "固收+"策略仍有拓展空间 [2] - "固收+美元"组合过去两三年表现优异 受益于美元升值及中美利差变化 [2] - 美联储预期未来一年半降息150个BP 中国降息空间仅约10个BP 中美利差有望缩减140个BP [2] - 通过利率债、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实施中性策略 可精准获取利率衍生品溢价并进行充分对冲 [2] - 全球官方储备规模约15万亿美元 黄金占比达20% 若从20%提升至23%将带来可观增量资金流入 [2] - 黄金价格自2022年11月触底后持续上行 主要受新兴市场国家央行配置需求推动 [2][3] - 全球黄金总市值约15-18万亿美元 已成为重要资产配置载体 [5] - 黄金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大储备资产 在美元走弱背景下仍有向上空间 [5] 中国债券市场机遇 -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可观发展空间 [3] - 中国SDR权重超过10% 但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占比仅3%左右 远低于美国40%和日本12%的对应比例 [3] -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 但对持有美元的海外投资者通过外汇掉期交易可实现4%甚至更高的实际收益率 [3] - 通过衍生品策略可在低利率时代主动创造超额收益 [3] 风险与挑战 - "固收+美元"策略存在三大风险:久期风险、外汇风险和期限风险 其中外汇风险尤为突出 [4] - 固收市场呈现"熊陡"特征 1-3年期短期债券波动较小 5年以上中长期债券利率快速上行且期限越长上行幅度越大 [4] - 实施"固收+美元"策略时需审慎考量美元资金后续投向 [5] 低利率环境下的策略方向 - 通过全球配置购入新兴市场高票息债券弥补票息下行 主要风险在于跨国流动及汇率 [5] - 大力发展另类策略 包括大宗非标证券化(ABS/REITS)和衍生品策略 [5] - 国债期货过去五年持仓量和交易量翻近10倍 成为发展最迅速的衍生品 [6] - 市场被动接受波动放大 需重视精准久期风险管理和利率衍生品运用以实现投资风控差异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