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

搜索文档
2025曹操出行招股说明书
搜狐财经· 2025-06-27 06:3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背靠吉利集团实现深度绑定,拥有31个城市部署超过3.4万辆定制车的规模优势,被第三方机构认定为中国同类最大[2] - 定制车专为共享出行场景设计,枫叶80V和曹操60每公里持有成本分别为0.53元和0.47元,较行业典型纯电动车降低33%至40%[2] - 采用换电架构实现60秒能源补给,结合吉利体系内的维修店和换电站网络大幅降低维护成本[2] - 2024年定制车完成订单占总交易金额25.1%,较2022年5.3%显著提升[2]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轻资产扩张策略,2024年新增85个运营城市均通过当地运力合作伙伴模式实现[3] - 截至2024年底已在136个城市开展业务,当年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5.4%[3] - 合作伙伴司机贡献GTV占比从2022年55%提升至2024年72.3%[3] - 来自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总GTV比例从2022年49.9%提升至2024年85.4%[3] 技术驱动优势 - "曹操大脑"系统实现订单响应率长期保持88%,高于行业70%-80%平均水平[4] - 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达35.7元,优于主要同行[4] - 2023-2024年每百万订单事故率分别为45宗和37宗,远低于行业同期的112宗和101宗[4] - 已布局自动驾驶领域,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平台并在苏州、杭州试点Robotaxi服务[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76亿元增长至147亿元,毛利率从-4.4%提升至8.1%[5] - 经调整EBITDA率从-10.1%改善至2.6%,显示规模效应下的盈利潜力[5] - 车辆销售收入快速崛起,2024年达8.67亿元占比5.9%,较2022年0.4%显著提升[5]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达3444亿元,渗透率仅4.3%,预计2029年将增至8042亿元,渗透率提升至7.6%[6] - 共享出行每公里成本约2.7元,较私家车4.5元低40%,性价比优势显著[6] - 城市交通压力加剧推动消费者转向共享模式[6]
美联储,重磅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6-27 03:29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涨0.94%至43386.84点,标普500指数涨0.8%至6141.02点,纳指涨0.97%至20167.91点并录得四连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历史收盘次高 [1][3] - 瑞银警告美股逼空行情接近尾声,其跟踪的逼空指数近期暴涨43%,但真实风险偏好指标持续走弱,历史数据显示类似逼空行情结束后3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平均跌幅分别达11%和13% [3] - 摩根大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重新点燃通胀,预计美国下半年陷入衰退概率为40% [3] 美联储动态与政策展望 - 特朗普考虑提前宣布鲍威尔接班人,潜在候选人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等,此举旨在提前影响市场利率预期 [4][5] - 美联储古尔斯比指出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关税对通胀影响可能温和,需数月时间评估关税影响 [5] - 美联储巴尔金称近期通胀数据令人鼓舞,但关税将推升通胀压力,加息不再是主要话题 [5] - 美联储戴利表示劳动力市场坚挺,秋季降息前景乐观,政治压力未影响美联储决策 [6] 科技股与行业趋势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脸书、亚马逊涨逾2%,谷歌、微软涨逾1%,苹果跌0.28%,特斯拉跌0.54% [7][8] - 巴克莱研究显示Robotaxi到2027年可能抢占10%网约车市场份额,但当前车辆供应瓶颈限制扩张,Waymo等公司需通过低成本车型提升经济性 [8] - 特斯拉Robotaxi测试中出现技术缺陷,包括错误车道行驶和突然刹车等问题 [8] - 谷歌DeepMind推出AI模型AlphaGenome,可分析百万级DNA碱基对并预测基因变异影响 [9] 国际政治事件 - 普京称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已成过去式,中东局势正在缓和 [10][11]
Uber布局自动驾驶关键棋局:拟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02:44
Uber与小马智行潜在收购 - Uber正与联合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就资助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进行初步谈判 若交易完成 Kalanick将负责运营该子公司 [1] -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 在美国和中国拥有机器人出租车和卡车运营许可 去年在美上市融资2.6亿美元 目前市值约45亿美元 已为美国子公司出售或分拆做好准备 [1] - 该交易将使2017年离职的Kalanick重新参与Uber业务 同时帮助Uber应对Waymo等自动驾驶竞争对手的威胁 [1]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发展强劲 本月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有限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旧金山等城市自动驾驶车辆已普及且受欢迎 [2] - Uber与Waymo关系复杂 在凤凰城合作通过Uber应用订购Waymo汽车 在奥斯汀Waymo使用Uber标识 但Waymo扩张可能侵蚀Uber市场份额 [2] - Uber现任CEO已与约18家自动驾驶公司合作 包括Wayve May Mobility和WeRide 在欧洲 中东和亚洲推出无人驾驶试点项目 目标是在Uber网络部署更多自动驾驶汽车 [2] Travis Kalanick与Uber关系演变 - Kalanick离开Uber后经营虚拟餐厅初创公司CloudKitchens 过去一年对机器人技术产生兴趣 在部分门店引入机器人准备食物并试验自动化厨房 [3] - 过去一年Kalanick与Uber现任CEO频繁交流 讨论机器人技术 外卖配送 Uber Eats CloudKitchens增长及自动驾驶汽车兴起 两人关系有所缓和 [3]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627
中泰国际· 2025-06-27 02:17
港股大盘表现 - 恒生指数全周下跌1.5%,收报23,530点;恒生科指全周下跌2.0%,收报5,133点[1] - 日均成交金额按周下跌17.6%至2,112亿港元,港股通全周净流入162亿港元[1] - 仅信息科技指数逆市上升,医疗保健、能源及材料分类指数大跌7.8%、4.4%及3.2%[1] 市场趋势与风险 - A+H IPO信心或动摇,板块轮动接近尾声,预计美元无风险利率短期维持高位抑制港股估值[2] - 中东局势升温,美股与港股短期波动,一个月后表现取决于局势,港股缺乏向上催化剂[3] 行业动态 - 消费板块部分明星股下跌,泡泡玛特周五跌3.6%,蜜雪集团整周跌6.5%等[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回落7.7%,上周五回升0.5%,政策利好高价创新药销售[4] 新股分析 - 周六福珠宝获多家基石投资者认购约5.7亿港元,占已发行总股本约51.0%,评级中性[5][7] - 曹操出行获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约9.5亿港元,占发行总股本约51.3%,评级申购[8][10]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破发,难以为继的盈利和看不清的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27 01:56
公司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开盘暴跌19.4%,股价从41.94港元跌至33.8港元,最终收于36港元,市值缩水至约190亿港元 [3][6] - 公司三年累计亏损52.34亿元,2024年底总负债达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4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1.59亿元 [5][7] - IPO募资额的34%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暴露其上市融资本质是"续命" [7]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从76.31亿元增长至146.57亿元,但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 [5] - 2024年毛利率仅为8.1%,远低于滴滴同期18.15%的水平 [13] - 2024年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1%和36.7%,成本削减已触及临界点 [8] 商业模式 - 采用B2C重资产模式,运营超过3.4万辆定制车,是中国同类车队中规模最大的 [11] - 定制车型TCO较主流纯电动车降低33%-40%,但2022-2024年车服成本仍高达5.9亿元、5.28亿元和4.79亿元 [11][13] - 司机相关成本和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80%左右,2024年达107.1亿元 [13] 市场地位 - 市场份额以5.4%的GTV占比位居行业第二,远低于滴滴70.4%的统治性地位 [13] - 在136个城市运营,日均订单量不足164万单,与滴滴数千万单水平差距显著 [13]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从2022年49.9%猛增至2024年85.4%,2024年支付佣金高达10.46亿元 [14] 行业环境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444亿元增至2029年8042亿元,但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9] - 此前上市的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均已较发行价缩水80%,反映资本对二线网约车平台的悲观预期 [9] - 自动驾驶商业化仍需漫长时日,公司计划将IPO募资的17%(约2.95亿港元)用于自动驾驶研发 [14]
美联储,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00:29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涨0.94%至43386.84点,标普500指数涨0.8%至6141.02点,纳指涨0.97%至20167.91点,录得四连涨 [3][4] -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历史收盘次高 [3] - 道指上涨404.41点(+0.94%),纳指上涨194.36点(+0.97%),标普500上涨48.86点(+0.8%) [4] 机构观点 - 瑞银警告美股逼空行情接近尾声,其跟踪的逼空指数近期暴涨43%,但真实风险偏好指标持续走弱 [5] - 历史数据显示类似强度的逼空行情结束后3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平均跌幅分别达11%和13% [5] - 摩根大通认为美国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为40%,关税政策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重新点燃通胀 [5] 美联储动态 - 特朗普考虑提前宣布鲍威尔接班人,可能最早在今年夏季或秋季公布人选 [6][7] - 美联储古尔斯比表示就业市场稳定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关税对通胀影响可能仅限于温和程度 [7] - 美联储巴尔金指出近期通胀数据令人鼓舞,就业市场状况良好,但认为疫情时期的通胀不会再现 [7] - 美联储柯林斯认为7月降息可能为时过早,基线展望是今年晚些时候恢复降息 [8] - 美联储戴利表示劳动力市场坚挺,秋季降息看起来有希望 [8]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脸书、亚马逊涨逾2%,谷歌、微软涨逾1%,英伟达涨0.46%,苹果跌0.28%,特斯拉跌0.54% [10][11] - 巴克莱研究预计到2027年Robotaxi将实质性威胁传统网约车行业,每11000辆Robotaxi可抢占10%市场份额 [11] - 特斯拉Robotaxi在测试中出现多项技术问题,包括进入错误车道、突然刹车、超速等 [11] 人工智能进展 - 谷歌DeepMind推出AI模型AlphaGenome,可分析最多一百万个DNA碱基对并预测基因变异影响 [12]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暴跌近15%,还可以看好它吗?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4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02643 HK)于2025年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1][3]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不佳 开盘价33 8港元 收盘价35 75港元 较发行价下跌14 76% 总市值195亿港元[1][2] - 当日交易数据:最高价36 8港元 最低价32 85港元 成交量1353 79万股 成交额4 85亿港元 换手率2 49%[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76 31亿元→106 68亿元→146 5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8 5%[9] - 亏损持续收窄:2022年亏损20 07亿元→2024年12 46亿元 三年累计减亏38%[9] - 当前财务指标:每股收益-2 44港元 每股净资产-10 61港元 市净率3 39倍[2] 行业地位 - 在滴滴缺席港股市场情况下 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3] - 国内网约车行业第二梯队领导者 领先T3 首汽出行 哈啰出行等竞争对手[5] - 采用差异化B2C自营模式 强调车辆标准化和司机专业化管理[9] 战略优势 - 背靠吉利控股集团 获得强大产业协同和资本运作支持 吉利系多家企业已成功上市[5]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深度绑定吉利系新能源车[7] - 选择2025年上市时机恰当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向好[8] 发展挑战 - 订单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如高德 百度地图 支付宝等)存在渠道风险[13] - 网约车行业增速放缓 监管趋严 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11] - 需平衡增长与盈利 避免盲目扩张和价格战 守住财务健康底线[11] 未来展望 - 坚持稳健经营策略 聚焦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提升[11] - 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阶段 需建立效率 服务 成本和合规性核心竞争力[11] - 虽非行业巨头 但凭借现有基础和吉利支持 具备持续发展潜力[14]
还有一年半,美国网约车司机将感受Robotaxi冲击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0:11
美国网约车市场与Robotaxi竞争格局 - 美国网约车市场正面临Robotaxi的潜在威胁,预计2027年Robotaxi的大规模部署将对传统网约车行业构成实质性冲击 [1] - 每11000辆Robotaxi投入运营可夺取美国网约车10%的城市-机场市场份额,达到20%和50%的市场份额分别需要22000辆和55400辆Robotaxi [1] - 2027年被视为Robotaxi对网约车市场带来"轻微"冲击的起点,网约车司机和平台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 [1] 网约车市场渗透率与增长潜力 - 美国网约车在个人出行市场的渗透率不足2%,2026年预计个人车辆出行达1454亿次,网约车出行仅占29.1亿次 [2] - 2025年Uber美国出行预计完成17亿次行程(占比1.2%),Lyft预计完成8.4亿次(占比0.6%),两大平台每日合计完成约710万次行程 [3] - 网约车行程高度集中在前20大城市,贡献了Uber和Lyft总预订量的80% [9] Robotaxi运营现状与市场集中度 - Waymo在加州运营超过730辆捷豹I-PACE,占其全球车队的一半,2025年3月创下70.8万次行程的月度新高,环比增长14% [4] - Waymo车辆平均每天完成约24次行程,但仅运营13小时,峰值利用率可达36次/天 [8] - Robotaxi瞄准的市场高度集中,旧金山市中心7×7英里的运营区域加上机场占据了该地区总行程的40% [8] Robotaxi经济性与成本挑战 - Waymo的盈亏平衡定价高达每次行程32美元,远超当前收费,目前可能每次行程亏损约12美元 [8] - 采用成本为3万美元的"理想化"Robotaxi车型可将盈亏平衡定价降至每次15.88美元,显著改善经济性 [19] - Waymo的捷豹I-PACE单车成本超过20万美元,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自动驾驶技术 [19] Robotaxi扩张瓶颈与未来展望 - 车辆供应是Robotaxi增长的最大瓶颈,Waymo计划2026年增加2000辆捷豹I-PACE,但2027年前不会有额外车辆供应 [18]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计划几个月内增至1000辆,但面临技术、基础设施和产能等多重瓶颈 [18] - 2027年Robotaxi车队规模预计占Uber和Lyft在美国城市/机场总行程的约4% [13]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破发:苏州相城基金浮亏2亿港元 三川资本陪跑近八年IRR低至1.2%
新浪证券· 2025-06-26 08:5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港股最大科技出行企业,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发行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 [1] - 香港发售部分获2.5万份有效申请,超额认购21.14倍,国际发售获2.78倍超额认购 [1] - 暗盘交易股价跌幅一度超30%,首日收盘价36.0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14.2%,市值缩水至195.90亿港元 [1] 投资者表现 - 基石投资者韩国未来资产证券和无极资本分别浮亏14%,国轩高科账面亏损2668.70万港元 [2] - 速腾聚创、亿纬锂能、梅赛德斯奔驰首日收益分别比投资成本低0.2%、21.6%、20.2% [2] - 苏州相城基金为最大外部机构投资者,上市首日浮亏超2亿港元,农银国际和东吴证券浮亏比例超2% [3] - A轮投资者陪跑近八年,内部投资收益率IRR仅约2.1%,三川资本IRR低至1.2% [3] 财务与业务问题 - 2021-2024年累计经营亏损70.43亿元,单笔订单净亏损1.34元,流动负债96.82亿元,现金储备仅1.59亿元 [5] - 重资产模式导致刚性运营成本高,司机收入及补贴占比超70%总营收 [5] - 依赖聚合平台佣金支出年复合增长率超66%,毛利率偏低,自有流量沉淀困难 [5] 行业环境 - 港股对出行平台估值悲观,嘀嗒出行首日暴跌22.5%,如祺出行上市首日破发且股价下滑73% [6] - 投资者对网约车"烧钱换规模"模式失去耐心 [6]
曹操出行港交所上市,从定制车到Robotaxi构建差异化壁垒
第一财经· 2025-06-26 08:49
上市与行业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体量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1][3] - 网约车行业受地域、合规性等因素影响,上市流程较为繁琐,公司经受住了多重考验 [3] - 近年来多个出行平台在港交所上市或进入IPO流程,行业竞争加剧 [3] 定制车战略与生态 - 公司由吉利集团孵化,用十年时间打造了以定制车为核心的网约车生态 [4] - 2024年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占司机平均总收入约55%,降低TCO成为行业关键 [4] - 自2022年起公司投入定制车业务,推出"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深度参与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4] - 定制车已完成订单占2024年GTV的25.1%,整体毛利率持续改善,2023年由负转正达5.8%,2024年提升至8.1% [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31个城市的定制车车队已超3.4万辆,为行业最大同类车队 [7] 司机收入与体验 - 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的30.9元增至2024的35.7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7元 [6][10] - 定制车改善了司机健康困境,集成座椅通风、可调节护腰等功能,优化司乘体验 [6] - 经调整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84.2%下降至2024年的79.0% [10]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枫叶80V和曹操60是共享出行领域最具成本效益的车型,平均TCO预计可降低36.4%至约每公里0.5元 [8] - 换电模式减少充电等待时间,378个换电站覆盖26个城市,支持60秒内换电 [10] - 133家吉利授权维修店使车辆平均保养及维修时间和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5%和54% [11] - 2024年GTV为170亿元,同比增长38.8%,2025年一季度GTV增速达54.9% [11] Robotaxi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的闭环生态,与特斯拉类似 [12][14] - 2024年2月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上线,在苏州、杭州启动示范运营 [15] - 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Robotaxi车型 [15] - 依托吉利集团技术支持,有望解决Robotaxi单车成本过高及规模化运营难题 [14] 服务与口碑 - 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五次独立调查中,公司获评为"服务口碑最佳" [11] - 通过全面司机管理协议激励司机提供规范化服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