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开放日活动 邀请多方代表参与平台规则讨论 聚焦司机反馈改进和抽成问题[1] - 公司展示司机抽成差异案例 8月账单显示抽成比例分别为6.9%和18%[1] - 公司解释抽成计算逻辑 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强调抽成不等于利润 大部分资金用于司乘补贴和生态维护[2] 活动概况 - 滴滴开放日第三期活动于9月12日在北京举办[1] - 60多位司机 媒体和专家学者代表参与围桌讨论[1] - 活动聚焦司机反馈问题改进汇报和抽成问题意见征集[1] 抽成机制说明 - 平台通过司机和乘客分别独立计费 在基础计费外发放司机奖励和乘客优惠[2] - 供需逻辑影响抽成:热区多发司机奖励 冷区多发乘客优惠[2] - 补贴影响乘客支付金额和司机实际收入 导致计算抽成出现高低差异[2] 抽成资金用途 - 平台抽成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2] - 资金用于系统维护 支付结算安全 客服 保险理赔 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2] - 抽成用于维系整个服务生态 并非单纯进入平台利润[2] 改进建议 - 加强账单可视化展示 使账单更简约简洁[2] - 对负抽成订单进行语音播报以加深司机感知[2] - 账单自动计算展示上月司机总收入及对应乘客实际支付总金额[2] - 期待平台落实降抽成 让司机实实在在感受收益提升[2] 行业共识 - 平台和司机应共同提供更精细化服务以拓展市场需求[3] -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更多订单和更好收入[3] - 推动网约车生态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3] 平台工作模式 - 通过开放倾听机制让细微问题得到关注[3] - 增进多元身份对争议话题的理解与共情[3] - 凝聚集体智慧探寻兼顾多方诉求的解决方案[3] - 推动出行生态向更良性 和谐方向发展[3]
司机反馈问题改进、抽成公开讨论 滴滴开放日聚焦这些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