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网约车

搜索文档
司机反馈问题改进、抽成公开讨论 滴滴开放日聚焦这些核心问题
央广网· 2025-09-15 09:58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开放日活动 邀请多方代表参与平台规则讨论 聚焦司机反馈改进和抽成问题[1] - 公司展示司机抽成差异案例 8月账单显示抽成比例分别为6.9%和18%[1] - 公司解释抽成计算逻辑 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强调抽成不等于利润 大部分资金用于司乘补贴和生态维护[2] 活动概况 - 滴滴开放日第三期活动于9月12日在北京举办[1] - 60多位司机 媒体和专家学者代表参与围桌讨论[1] - 活动聚焦司机反馈问题改进汇报和抽成问题意见征集[1] 抽成机制说明 - 平台通过司机和乘客分别独立计费 在基础计费外发放司机奖励和乘客优惠[2] - 供需逻辑影响抽成:热区多发司机奖励 冷区多发乘客优惠[2] - 补贴影响乘客支付金额和司机实际收入 导致计算抽成出现高低差异[2] 抽成资金用途 - 平台抽成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2] - 资金用于系统维护 支付结算安全 客服 保险理赔 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2] - 抽成用于维系整个服务生态 并非单纯进入平台利润[2] 改进建议 - 加强账单可视化展示 使账单更简约简洁[2] - 对负抽成订单进行语音播报以加深司机感知[2] - 账单自动计算展示上月司机总收入及对应乘客实际支付总金额[2] - 期待平台落实降抽成 让司机实实在在感受收益提升[2] 行业共识 - 平台和司机应共同提供更精细化服务以拓展市场需求[3] -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更多订单和更好收入[3] - 推动网约车生态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3] 平台工作模式 - 通过开放倾听机制让细微问题得到关注[3] - 增进多元身份对争议话题的理解与共情[3] - 凝聚集体智慧探寻兼顾多方诉求的解决方案[3] - 推动出行生态向更良性 和谐方向发展[3]
汽车视点 | 司机抽成、作弊治理、返程费改进,滴滴披露平台治理最新进展
新华财经· 2025-09-13 08:32
平台治理与规则优化 - 滴滴举办第三期开放日司机评审会 聚焦司机反馈问题改进和抽成议题 60多位各界代表参与平台规则讨论与完善[1] - 平台成立场站作弊治理专项项目 2025年配合警方刑事立案10起 打击14个犯罪团伙 逮捕43名违法嫌疑人 涉及数十款作弊软件和外接设备[2] - 试点升级场站接单规则 包括司机需保持听单页面 加强人脸核验 多重算法派单等措施维护接单公平性[2] 跨城订单费用机制 - 推行两种跨城订单返程费方案:深圳至中山固定返程费模式 以及行程前司机与乘客协商模式 金额不得高于去程高速费[2] - 推出App内议价功能 展示路线高速费作为参考并提供三档金额由乘客选择 费用全额归司机弥补返程成本[2] - 试点方案将扩展至江门 肇庆 开封 泉州 济南等城市 后续逐步全国推广[2] 抽成机制透明化 - 7月上线"返佣宝"功能 当月接单超50单可查看平均抽成比例 西安司机展示8月抽成6.9% 深圳司机展示18%[3] - 抽成计算采用乘客支付价格减去司机劳务报酬费补贴后除以乘客支付价格 平台通过独立计费体系发放司机奖励和乘客优惠调节供需[3] - 早晚高峰等热区提高抽成多发司机奖励 需求冷区降低抽成多发乘客优惠 司机月度平均抽成基本保持在25%以内[3] 抽成资金流向说明 - 平台抽成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 其余用于系统维护 支付安全 客服 保险理赔 合规与税费等生态维护费用[4] - 抽成不等于利润 是维系整个服务生态的必要支出[4] 司机功能优化建议 - 代表建议加强账单可视化展示 使预估里程和计费更清晰 对负抽成订单进行语音播报增强司机感知[4] - 建议账单自动计算展示上月司机总收入及对应乘客实际支付总金额 期待通过订单量提升带动整体收入增长而非单纯降抽成[4] - 平台表示将持续优化这些功能体验[4] 生态建设长期规划 - 开放日活动通过多方讨论增进理解与共情 凝聚集体智慧寻求兼顾多方诉求的解决方案[5] - 滴滴网约车CTO表示将持续举办评审会 坚持开放倾听进步初心 恳请外界持续监督帮助改进[5]
滴滴: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抽成不等于利润,大部分通过补贴反馈司乘和服务生态建设
新浪科技· 2025-09-13 03:32
场站作弊治理 - 公司联动多部门成立专项治理团队 对系统规则漏洞进行加固修复 [2] - 自2015年起成立打击黑产专项团队 2016年联合警方破获全国首例网约车抢单作弊器案件 [2] - 2025年配合多地警方刑事立案10起 消灭犯罪团伙14个 涉及数十款作弊软件 43名违法嫌疑人被捕 [2] - 在部分城市试点升级场站接单规则 要求司机保持听单页面并加强人脸核验 [2] 跨城订单返程费优化 - 当前采用两种模式:深圳至中山固定返程费模式 及行程前司乘协商模式(不得高于去程高速费) [3] - 推出App内议价功能 平台展示路线高速费作为参考并提供三档金额由乘客自主选择 [3] - 返程费全额归司机所有 司机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单 [3] - 试点城市包括江门 肇庆 开封 泉州 济南 后续将推广至全国 [3] 抽成机制披露 - 西安司机8月账单显示抽成比例6.9% 深圳司机显示18% [3] - 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5] - 抽成计算采用司乘独立计费模式 通过司机奖励和乘客优惠调节供需关系 [4] - 抽成资金用于司乘补贴 系统维护 支付安全 客服 保险理赔 合规税费等生态维护 [5] 司机反馈与平台响应 - 建议加强账单可视化展示 简化账单结构 [5] - 提议对负抽成订单进行语音播报以提升司机感知 [5] - 要求账单自动展示上月总收入与乘客实际支付总金额对比 [5] - 平台承诺持续举办开放日评审会 通过开放倾听机制推动问题改进 [5]
平台企业加快数字技术更新迭代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不断完善
央广网· 2025-06-07 01:39
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 - 平台企业加速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并开拓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持续扩大[1] - 我国网约配送员已超1200万,外卖骑手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成为重要就业渠道[1] 平台企业就业支持举措 - 货拉拉启动2025年"全民就业季",提供65万个灵活就业岗位(司机、搬家小哥、跑腿骑手等),优化接单与收入分配公平性[1] - 滴滴4月以来全国招募新司机超77万,其中广东、福建等6省市占28万,同步增加司机补贴与福利保障投入[1] 劳动者权益保障进展 - 国家将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扩至17个,多家平台试点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1] - 美团已为近700万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计划为全国全职/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为首批试点城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