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陕西日报· 2025-08-26 00:06
文旅产业表现 - 陕西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4.6亿人次 [1] - 文旅产业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实景演出《长恨歌》《延安保育院》《赳赳大秦》市场反响热烈 [1] 文化消费新趋势 - 文化IP与沉浸式体验场景结合引领消费新趋势 [1] - 唐风主题演出和汉服体验营造盛唐文化沉浸式场景 [1] - 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从2021年1.4次提升至2024年3.47次,增长147.86% [4] 数字化文物保护 - 西安城墙布设3000多个变形监测点和1300多个智能传感器 [2] - 数字方舱管理平台实现从抢救式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2] - 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提升结构病害预测准确率 [2] 文化品牌建设 - 文学陕军与西部影视合作推出《主角》等改编作品 [4] - 长安画派、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文化品牌持续焕发活力 [4] - 培育40个省级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包括乡村戏曲大舞台和阅读文化节 [4] 政策支持体系 -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原则打造文化阵地 [5] - 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4] - 通过文艺创作生产服务机制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4]
截至今年4月底,相关试点城市累计实施再开发170.47万亩 低效用地如何高效盘活(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25 21:52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5.97% [1] -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累计认定低效用地320.18万亩并实施再开发170.47万亩 [1] 浙江杭州衙前镇案例 - 镇域开发边界内已建成面积达98%且工业用地占比63% [2] - 通过存量工业用地提升改造将容积率从0.8提高到2.5 [3] - 项漾小微产业园总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至7万平方米且年租金收入预计超1000万元 [3] -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使村集体年增收130余万元 [2] 福建石狮服装智能制造园案例 - 改造107亩旧工业厂房并新规划400多亩产业园 [4] - 园区招引3个纺织辅料项目、33个成衣制造项目和14个电商销售项目 [5] - 圆通速递规划170亩福建总部 [5] - 新洲服饰生产效率提升近30%且园区预计全年税收3650万元以上 [5] 湖北武汉向阳村案例 - 在110亩商业用地上建成教育产业园使村集体资产增加12.6亿元 [5] -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约2000名学生 [6] 其他地区实践 - 河北唐山运河唐人街改造为文旅消费新地标 [3] - 四川泸州盘活零星土地建成5个停车场和4处微公园 [7]
从“甲亢哥”到免签潮:中国入境旅游的流量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43
出入境旅游市场总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出入境1.7亿人次 同比增长15.9% [2] - 外国人出入境3805万人次 同比增长30.2% [2] - 中国港澳台地区出入境1.36亿人次 同比增长12.4% [2] - 免签国家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幅超过60% 成为重要驱动因素 [2] 主要入境旅游目的地表现 - 入境旅游前十城市为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昆明等 [5] - 重庆接待外国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超过80% [5] - 昆明接待外国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超过90% [5] -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和成都位居前五 [5] 主要客源地市场结构 - 前十大客源国为韩国 马来西亚 日本 美国 泰国 新加坡 俄罗斯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英国 [6] - 马来西亚游客入境旅游同比增长超过100% [6] - 上海主要客群为韩国游客 占比20%以上 [6] - 北京主要客群为美国26%和俄罗斯20% 东南亚免签国家超10% [6] - 广州主要客群来自新加坡 马来西亚和泰国 合计超40% 美国占比16% [6] - 成都核心客群为泰国游客 占比23% [6] 市场增速变化趋势 - 2025年第一 第二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 [7] - 日本和韩国游客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回落 [7] - 2024年第二 第三季度曾经历免签政策效应集中释放的高速增长 [7] 国际传播与营销体系建设 - 需构建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有机融合的国际传播机制 [9] - 直播 Vlog 短视频等KGC形态能更好契合国际受众媒介习惯 [9] - 建议设立专项传播资金和入境旅游引流激励资金 [10] - 鼓励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入境旅游IP和常态化传播项目 [10]
线下演出旺季,撑起八大衍生消费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8:58
线下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演出市场总票房超34亿元 同比增长近60% 直追电影市场规模 [4] - 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演唱会、音乐节、话剧等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 衍生消费场景不断丰富 [2] - 观演人群对线下演出体验的需求升级解锁了越来越多的细分消费市场 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动能 [2] 摆摊经济 - 热门演出吸引数万人参与 在入场前等待和散场后疏导过程中形成两个明显消费高峰时段 [4] - 摊主聚焦观众即时需求:冰镇饮品、便携小吃、折叠坐垫、便携雨衣、手机支架等实用物品 [5] - 结合演出主题设计特色商品如应援扇、迷你手幅等低成本纪念物 增强参与感和仪式感 [5] - 摆摊启动成本低 回报周期极短 单场演出就能看到实际收益 社交媒体分享日入四位数经历 [4][7] 商场歌友会 - 商圈通过策划艺人歌友会、专辑签售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 将偶像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流与销售额 [9] - 采取低门槛策略联动场内商户推出粉丝专属套餐或折扣 通过赠送明星小型周边礼增加会员转化 [12] - 粉丝活动能在短时间内为商业体带来大量精准客流 增强商业体年轻化与时尚感标签 [12] 约妆服务 - 粉丝对演唱会的期待演变成包含情感表达的综合体验 妆容成为粉丝群体内的"社交货币" [15] - 消费需求高度集中在演出前2-3小时 化妆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服务 [15] - 线上预约模式打破传统服务业地域局限 实现供需两端高效匹配 [15] 约拍跟拍 - 专业摄影器材价格高昂且日常使用率低 手机拍摄难以应对复杂光线变化和远距离拍摄问题 [19] - 跟拍约拍服务与专业设备租赁市场兴起 花几百元就能得到远超手机拍摄的效果 [19] - 轻资产模式吸引不少人试水 有摄影基础的人买一套二手专业设备就能接单 [21] 住宿市场 - 观众参与演唱会产生的额外消费有61.3%集中在住宿上 [24] - 演唱会期间周边3公里范围内酒店出现3-5倍价格上浮 基础房型在演出前一个半月就会被预订一空 [26] - 酒店通过精准运营突出区位优势 打造演唱会主题场景、提供穿梭巴士和应援礼品等特色服务 [24] 餐饮消费 - 演出开始时间固定导致吃饭时间集中在散场前后几个小时 场馆周边餐饮店铺用餐人数比平时多好几倍 [29] - 餐饮商家优化流程推出线上点单、精简菜单 或直接在场馆外设点招揽客人 [29] - 演出后的"宵夜"环节满足情感需求 餐厅成为延续看演出仪式感的场所 [31] 明星周边 - 周边产品从单一纪念意义升级为消费+体验双重载体 重塑演唱会经济的盈利结构与情感连接方式 [33] - 实体快闪店精心设计互动场景 将艺人等身立牌、主题打卡墙、沉浸式音效装置等元素加入 [33] - "限时限量"策略强化稀缺感 刺激粉丝在短时间内做出消费决策 [33] 演出+文旅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的旅行动机 演出门票比景点门票更能决定目的地选择 [40] - 多地政府通过筹办大型演艺活动吸引游客 打造城市品牌 带动文旅消费 [41] - 刀郎武汉演唱会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 [41]
上海书展图书与文创销售额超7400万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8:34
销售业绩表现 - 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 同比增长31.6% [1]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 同比增长100.1% [1] - 阅界夜市6天销售收入达64.8万元 [1] 客流量与参与度 - 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28.4% [1] - 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 同比增长23.8% [1] - 出票总量39.58万张 其中现场售票2.62万张 [1] 创新运营模式 - 采用"双主场+X+N"办展模式 设置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 [1] - 吸引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 [1] - 首次发放惠民阅读券 核销率近100% [2] 跨界联动效应 - 书展票根经济放大 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等消费约1.81亿元 [1] - 推出"书展文化味蕾地图"实现商圈流量互导 [2] - 外省市来沪观众占比达25% [1] 文化消费融合 - 买书送古埃及文明大展门票等跨界活动提升情绪价值 [2] - 阅读融入城市多元生活 以文化赋能消费 [2] - 文旅商体展联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3]
“新意”刷屏,暑期文化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日报· 2025-08-25 07:09
这个暑假,江苏各地推出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文旅项目,以"新玩法""新场景"为游客带来充满趣味和新奇 的体验,也推动着文化消费热度不断攀升。 "今年,我们新推出古装爆笑喜剧《王老虎抢亲》,暑假在常州上演多场,上座率都达到八成以上。"常 州市滑稽剧团团长张怡告诉记者。据介绍,剧团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一方面深耕传统剧目,如经 典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持续火爆,假期在全国巡演20多场;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由传统故事改 编的《王老虎抢亲》定位为古装爆笑喜剧,融入现代流行词汇和审美趣味,以顺应市场化发展趋势,吸 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这个暑假,原本的夫子庙喜剧汇正式更名为刘老根大舞台。8月22日夜晚,记者在夫子庙游船码头看到 一个矗立着的巨型广告灯箱,醒目地写着"刘老根大舞台南京剧场"。剧场运营部经理林青介绍,该灯箱 当天刚刚安装完毕。剧场专门安排了讲解员与引导员,负责向过往游客详细介绍演出具体信息。演员全 都来自东北,并定期更换,其中包括像宋晓峰、周云鹏等知名艺人。目前,剧场的日常上座率稳定在六 七成,周末上座率则达九成以上。"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借助这个品牌,我们既能吸 引更多观众,也能推动南北 ...
演艺、文旅、赛事……未来五年,温州消费潜力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8-25 04:45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4] - 消费市场热力持续提升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2] 消费政策与场景建设 - 市区体育场所可使用消费券 以旧换新补贴助力汽车消费 [2] - 全市建成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服务248.9万居民 [5] - 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在温州"行动 覆盖近3万家单位 [5] 消费升级与品牌引进 - 三年引进300多个知名品牌与时尚潮牌 [5] - 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9.6% 家电零售额增长68.8% [5] - 限上餐饮和住宿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5] 文旅与体育产业融合 - 雁荡山和楠溪江入选全省千万级大景区培育名单 [5] - 累计承办中国足协杯决赛等重大赛事百余场 [5] - 创新推出"一票通游"和主题线路 实现赛事流量向旅游消费转化 [5] 夜间经济与区域建设 - 南塘文化旅游区入选浙江首批夜经济坐标 [5] - 夜间经济活力指数跻身全国前列 [5] - 对标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 [7] 发展机遇与挑战 - 消费能级跃升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7] -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消费领域应用有待深化 [7] - 消费场景创新有待加强 [7]
深港“流量经济”:区域样本 全国镜鉴
消费日报网· 2025-08-25 02:37
深港口岸流量经济表现 - 陆路口岸单日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流量经济激活消费市场并彰显深港两地紧密交流 [1] 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 - 新皇岗口岸建设、北环线项目及深圳地铁无缝对接提升交通紧密性 [1] - 交通便利是区域消费共同体的基础 可借鉴至长三角高铁与城际轨道建设 [1] 服务优化与规则衔接 - 香港消费者在内地使用电子支付 深圳推行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2] - 京津冀可推动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全覆盖和金融服务流程统一 [2] 消费场景创新与多元化 - 深圳大型购物中心和特色餐饮街区与香港文化消费项目满足多层次需求 [2] - 成都可依托美食休闲文化建设集美食体验、民俗展示、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2] 产业协同发展 - 深港通过口岸流量带动文旅、商贸、科创等多产业协同进步 [3] - 武汉可结合高校科研资源打造科技主题旅游景点并举办科技文化节 [3]
中国消费向新而行丨走,到主题邮局打卡去
人民日报· 2025-08-25 01:18
核心观点 - 多地邮政部门通过打造主题邮局创新消费场景 促进文旅消费市场发展 [1] - 主题邮局结合地域文化和邮政服务 实现从信息传递向文化传播的转型 [1][5] - 全国主题邮局已达838家 2024年实现收入3.55亿元 其中159家位于5A级景区 [11] 北京地安门主题邮局案例 - 邮局始建于1906年 2016年底开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改造 [1] - 创新设计"中国印的二十四节气""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等系列邮品 包括封片戳折卡等多种形式 [1] - 2023年起进行一年多翻新 2024年底重新开放 [3] - 改造后融合北京中轴线和大运河文化 设计系列邮品 外立面采用红墙浮雕体现节气主题 [5] - 设有时光邮局功能 游客可邮寄特色明信片和"给未来的信" [5] 青岛海洋研学主题邮局案例 - 位于青岛即墨区蓝谷创业中心 以"蛟龙"号深海探测为主题 [6] - 设有螺旋楼梯 深海邮筒和7062米台阶标记 对应"蛟龙"号下潜深度纪录 [6][7] - 2012年"蛟龙"号下潜成功时成立深海邮局 2022年与国家深海基地合作迁入现址 [7] - 联合科研院所开发"'蛟龙'号科考日记"研学课程 [7] - 推出个性化邮票海洋研学证书 联名邮票手账本和非遗烧箔画等文创产品 [7] 成都熊猫主题邮局案例 - 以熊猫YOYO为IP形象 配备邮政帽和绿围巾造型 [8] - 暑袜街旗舰店日均客流量近3000人 单店年营业额超千万元 [10] - 店内提供100多枚印章和1000多张样式各异的明信片 [9] - 开发明信片 集邮品和周边衍生品等2000余款特色产品 [9] - 开设熊猫餐厅提供主题套餐和熊猫拉花咖啡 [9] - 6家直营店70%客群为年轻人 [10] 全国主题邮局发展概况 - 自2009年首家主题邮局成立以来持续发展 [11] - 各地主题邮局结合历史文化 自然风光或民俗风情特色 [11] - 广西柳州螺蛳粉主题邮局 青海"长江1号"主题邮局和新疆雪都邮局等各具特色 [11] - 主题邮局成为"交+旅+邮"服务实践平台 [11]
蜀山秀水间的生态价值转化之道
四川日报· 2025-08-24 22:15
生态屏障建设 - 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干流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及以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 [2] - 创新建设"森林四库"示范省,推进"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通过特许经营提供公益性岗位6500余个,若尔盖湿地实施退牧还湿形成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 [2] 清洁能源发展 -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3亿千瓦占比88%,发电量持续领跑全国 [3]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3] - 首创"水火风光同台竞价"机制,通过水电消纳园区培育大数据、新型电池、电制氢等绿色载能产业 [3] 公园城市建设 - 成都累计建成1500余座公园、9600公里天府绿道、400公里天府蓝网,森林覆盖率达40.5% [4] - 首创"场景营城"理念打造六大生态宜居场景,构建GEP核算体系激活城市生态资产价值 [4] - 创新"绿道+"经济模式释放乘数效应,建立都市圈跨域产业协作与生态补偿机制 [4] 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 三州地区打造"净土阿坝""圣洁甘孜""大凉山"区域品牌实现特色农产品增值 [5] - 凉山州普格县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贡献约40万收益,稻城亚丁创新"天文+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5][6] - 形成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探索出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共富新路 [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实现全省21个市(州)GEP核算全覆盖,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创新林业碳汇、水权交易等多元化交易品种 [6] - 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推动绿色信贷总量突破万亿元 [6] - 发放全国首笔CCER开发挂钩贷款、发行全国首单区县级碳中和绿色中期票据 [6]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 建成覆盖全省实景三维数据库,试点自然资源确权"三维登记"实现生态资源可量化可交易 [7] - 大熊猫国家公园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AI识别"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观测栖息地变化 [7] - 都江堰渠首数字孪生系统缩短洪涝预警响应时间,开发"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碳汇评估平台 [7] 绿色产业发展 - 组建天府永兴实验室等绿色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8] - 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产业,联合重庆打造"成渝氢走廊" [8] - 创新绿色金融发行绿色债券,加强绿色人才队伍建设设立绿色人才专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