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阅读+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书展图书与文创销售额超7400万元
销售业绩表现 - 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 同比增长31.6% [1]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 同比增长100.1% [1] - 阅界夜市6天销售收入达64.8万元 [1] 客流量与参与度 - 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28.4% [1] - 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 同比增长23.8% [1] - 出票总量39.58万张 其中现场售票2.62万张 [1] 创新运营模式 - 采用"双主场+X+N"办展模式 设置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 [1] - 吸引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 [1] - 首次发放惠民阅读券 核销率近100% [2] 跨界联动效应 - 书展票根经济放大 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等消费约1.81亿元 [1] - 推出"书展文化味蕾地图"实现商圈流量互导 [2] - 外省市来沪观众占比达25% [1] 文化消费融合 - 买书送古埃及文明大展门票等跨界活动提升情绪价值 [2] - 阅读融入城市多元生活 以文化赋能消费 [2] - 文旅商体展联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3]
2025上海书展收官,“阅读+”推动书香气和烟火气“双向奔赴”
新华财经· 2025-08-20 06:55
核心观点 - 2025上海书展创新办展模式并实现多项数据显著增长 通过双主场联动和多元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消费和产业链整合[1][2] 参展规模与模式创新 - 采用"双主场+X+N"办展模式 首次设立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 延伸至16个区分会场、100家实体书店和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 - 吸引全国371家出版单位参展 展出图书达16万种[1] - 首次集结中宣部首批"旧书新知"试点8省市全阵容 汇聚古旧图书兼具业界交流与市民展销功能[1] - 江浙沪皖四地20家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首次进驻书展 延伸图书终端零售业态至书展场景[1] 参观与销售数据 - 接待市民读者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28.4%[1] - 图书销售总码洋6472.7万元 同比增长31.6%[1]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 同比增长100.1%[1] 业态融合与消费带动 - 通过"阅读+"联动文旅商体 文创经济成为引流利器 涵盖非遗产品、国风创意、动漫IP及作家周边[2] - 放大票根经济效应 推出购书赠古埃及文明大展门票、票根兑换乌镇阅读分会场景区门票等活动[2] - 首次推出"阅界夜市"提供晚间文化休闲选择 实现烟火气与书香气融合[2] - 双主场与周边商圈联动形成"书展文化味蕾地图" 串联书店、百货文具展、运动场馆和老字号餐饮[2] 经济拉动效应 - 书展活动直接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及票务消费约1.81亿元[2] - 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56.8万人 线下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9.07%[2] - 南京东路商圈日均客流63.5万人 线下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3.95%[2]
第21届上海书展今开幕 迎接五湖四海“爱书人”感受阅读之美
解放日报· 2025-08-13 01:35
书展规模与创新 - 2025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双主场模式并首次开设阅界夜市 拓展文旅商体展融合新场景 [2] - 参展出版社质量与数量保持高位 展商结构优化覆盖主题出版、学术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科普、少儿读物及数字出版领域 [3] - 首次开设长三角方志文化周特设江苏日、浙江日、安徽日 举办新书发布、非遗体验及专家讲座活动 [4] 内容特色与首发项目 - 主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及《上海抗日战争史》新书 首发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平装本及2025敦煌学主题图书 [3] - 设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并举办首批成果研讨会 展现理论社科界研究成果 [4] - 首次举办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及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区 邀请全国古旧书店与精品书店集体亮相 [5] 跨界融合与体验升级 - 印发《2025上海书展阅读生活手册》系统收录论坛、好书推介及购票指南 同步解锁城市联动新玩法 [6] - 阅界夜市提供夜间休闲体验 上海书城作为双主场之一免门票开放 [6] - 中信书店打造播客会客厅声音书店 静安区推出数字化剧情式CityWalk项目覆盖14个AR点位 [7] 行业影响与读者参与 - 书展设立专柜专架反映主办方引领阅读风尚的用心 通过交流了解大众对图书阅读的见解 [5] - 出版业通过书展调整定位以适应读者消费习惯变化 达成传播优质内容与服务读者需求的目标 [7] - 书展巩固集体参与感与个人阅读习惯 形成稳定的精神力量与文化节日期待 [7]
西湖区发布十大举措打造“阅读第一区”
杭州日报· 2025-07-14 03:30
西湖区打造"阅读第一区"的阶段性成果 - 西湖区作为省会文教大区,拥有4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阅读人群规模大且文化资源丰富 [1] - 累计建设阅读空间290个,总面积达19.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1家镇街特色阅读空间 [1] - 已形成11个镇街特色子品牌,组成西湖阅读联盟并培育24支公益阅读团队 [1] 数字化阅读创新举措 - 西湖数字图书馆2024年浏览量达273.57万次,上线"西湖阅读联盟数字地图"实现空间可视化查询 [2] - 整合喜马拉雅、咪咕数媒等有声资源,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服务140余家科技企业技术研发 [2] - 推动"足不出户图书一键借阅、通借通还、快递到家"等智慧阅读服务升级 [3] "书香西湖"十大举措亮点 - 创设每月23日为"西湖读书日",推出"阅读+研学/非遗/科技"等跨界体验 [3] - 推动阅读空间进菜场、商场等高频生活场景,组建"西湖阅读共同体"联动多方资源 [3] - 重点建设"种地吧"麦香书局、戴敦邦艺术中心等新型阅读空间 [3] "走读西湖"文旅融合项目 - 首发阅读护照覆盖30余处特色阅读空间,串联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等多元业态 [3] - 创新"阅读+旅游/休闲"模式,首批向中小学发放6000本护照实现盖章打卡互动 [3]
翠苑街道擦亮“翠阅”品牌
杭州日报· 2025-06-10 03:05
自习室行业发展趋势 - 王知之社区自习室在翠苑辖区两年内开设第三家门店,覆盖产业园区、小区及街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不同场景,新店面积130余平方米,设40个座位,配备人体工学椅、护眼台灯等设备,24小时营业且基本满座 [5] - 自习室主要客群为备考年轻人,日卡定价约20元,月卡约300元,吸引点包括独立隔间、免费零食茶水及专注氛围 [5] - 品牌针对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免费开放,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管理,已有17名快递员等使用该服务 [5] 阅读空间运营模式创新 - 文三晓森林升级为复合型阅读空间,工作日作为自习室服务周边企业员工,周末举办手作课、插画工作坊等文体活动,形成"阅读+"生态 [6] - 翠苑街道推动"翠阅"品牌建设,新增十余家阅读空间包括自习室、书店等,目标构建15分钟阅读圈,强化文化阵地网络 [6] 区域文化政策支持 - 翠苑街道配合西湖区打造"阅读第一区"战略,通过联盟单位服务等方式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旨在形成全国领先的阅读文化标杆案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