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06: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
辽参产业正当时 瓦房店开启“鲜”机遇
央广网· 2025-05-22 02:24
深谙历史底蕴,善用自然条件。瓦房店市拥有长达461千米的海岸线,水域滩涂资源丰 富,近海水域总面积达1862平方千米。这里海域盐度高、天然饵料丰富,为辽参的生长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海参体色青黑、刺突明显、体大肉厚、肉质劲道、味美鲜香, 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市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海参养殖企业采用先进 的养殖模式和技术,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海参的产量和品质, 确保产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扩宽产业链条,形成完备工序。瓦房店市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条。在育苗方面,全市现有海参育苗室近4000栋,育苗水体达500余万立方米,年苗种产量 达17亿头,产值达11.4亿元;在养殖方面,港池养殖和浅海底播两种方式并行,同时大力发 展网箱绿色生态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市海参养殖产量达到1.7万吨,产值近30.2 亿元;在加工方面,瓦房店市拥有50余家海参加工业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冻干、淡 干、盐渍、即食、速发及预制菜等多个领域,满足消费者各方向需求。 加速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瓦房店市不断涌现出"御真堂海参""源参 缘""辽海壹浩 ...
中国首个水产养殖领域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诞生
快讯· 2025-05-21 06:00
5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公布2025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 合养殖系统(简称"德清珍珠系统")成功入选,成为中国首个水产养殖领域的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其中,浙江占有6项,数量 居全国首位。(央视新闻) ...
生态种养“虾”路宽 消费赋能“红”产业——山东鱼台解锁“一只虾”的产业富民密码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08:12
中国发展网讯随着夏季来临,山东省鱼台县小龙虾消费进入旺季。 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南锣鼓巷美食街,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龙虾香气。一只只红亮油 润的麻辣小龙虾堆叠在大盘中,食客们围坐一桌,顾不上戴手套伸手抓起小龙虾轻轻一掰,虾壳应声而 开,露出雪白紧实的虾肉,蘸上香辣的汤汁放入口中,麻辣瞬间在舌尖炸开,紧接着是虾肉的鲜甜。那 独特的口感,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品尝,完全停不下来。 蒜蓉、麻辣、柠檬、椒盐、十三香……通过多种烹饪手法,鱼台小龙虾披上了千姿百态的风味外衣,从 传统红烧的醇厚,油焖的馥郁,到创新蒜蓉的细腻、冰镇的清新,每一次烹饪尝试都引领着一场味觉的 奇遇,展现了鱼台传统文化与当代美食潮流的精妙融合。 那你知道鱼台小龙虾好吃的秘密吗? 鱼台,这片被微山湖温柔环抱的沃土,自古便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这里,碧波荡漾的湖水与广袤 的绿色田野相映成趣,滋养出一方水土的独特韵味。而鱼台小龙虾,便是这方水土孕育出的珍宝。 2011年,"鱼台龙虾"被农业部登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鱼台龙虾"入选"济宁礼飨"区域品牌, 2019年鱼台县荣获"中国生态食材之乡"的美誉;2020年鱼台小龙虾特色农 ...
琼宁联手推动水产“南北合作”模式落地
海南日报· 2025-05-20 01:00
琼宁水产"南北合作"模式 - 海南与宁夏签订5个虾苗订单 涉及对虾苗2500万尾和罗氏沼虾苗5000万尾 合计7500万尾虾苗将运往宁夏养殖 [2] - 双方签署科研战略合作协议 授牌共建琼宁虾产业科技成果交流合作中心 未来将在成果转化 市场推广 产研融合 人才培育等领域深化合作 [3] 海南虾苗产业优势 - 海南是全国重要水产种苗输出地 虾苗年产量达2000亿尾 其中80%销往省外主产区 [2] - 海南虾苗具有生长快 抗性强 周期短的特点 近年来积极拓展宁夏 内蒙古等内陆市场 [2] 宁夏盐碱地养殖发展 - 宁夏利用盐碱水养殖技术突破 已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 斑节对虾 青蟹等海水品种 [2] - 宁夏水产品产量连续10年稳定增长 80%产品销往周边6省区 是西部水产品中转枢纽 [2] 合作前景 - 海南虾苗繁育优势与宁夏渔业需求高度契合 资源互补性强 [3] - "南北合作"模式将推动两地虾产业协同发展 包括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 [3]
金枪鱼吸睛 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成交近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0:26
展会概况与规模 - 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为期3天 吸引观众近10万人次 [3][8] - 现场贸易洽谈火热 展会签约和意向交易额达120亿元 成交额近7亿元 [8] - 来自中国 法国 意大利 俄罗斯 阿根廷 摩洛哥等20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参展 [6] 产品展示与消费热度 - 13家远洋捕捞企业携金枪鱼集体亮相 3天举办超10场开鱼秀 [3] - 重达400多公斤的蓝鳍金枪鱼现场展览分解 宰杀环节需30分钟以上 [1] - 俄罗斯北冰洋帝王蟹 阿根廷红虾 新西兰鳌虾等珍品引人注目 [6] - 金枪鱼肉质鲜嫩软绵 消费者排长队品尝 有人一次购买两斤作为礼物 [1] 参展企业与产业覆盖 - 中水渔业 中鲁远洋 平太荣远洋 宏东渔业等国内领军企业亮相 [6] - 茂名政府组团携百亿级罗非鱼产业参展 [6] - 汕尾政府组团带来超百款方便健康水产品 [6] - 展会涵盖远洋捕捞 智慧养殖 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领域 [6] 交易成果与平台建设 - 通过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有限公司平台 展会两天进行36场次公开竞拍 [6] - 竞拍成交鱼获1900吨 成交金额6000万元 [6] - 交易品种包括鱿鱼 阿曼带鱼 莫桑比克鳌虾等十多种鱼获 [6] - 广东省远洋渔业协会与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公司签署协议 共同推动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项目建设运营 [7]
2025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启幕:全链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5-19 07:39
2025年5月17日,第三届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在 "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 无为大地农产品综合 大市场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 "生态、创新、科技、融合" 为核心,通过标准化引领、荣誉体系激励、 文化体验赋能,构建起从养殖到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吸引行业精英、企业代表及消费者共赴这场 小龙虾产业盛宴。 来自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等多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场龙虾盛宴增添光彩与活力。安徽省渔 业协会会长陈静宏,中国渔业协会安徽办事处主任蒋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 唐建清,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吴义鸿,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何吉祥,合 肥工业大学教授、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陆剑锋,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张云龙,安徽农业大学副教 授何天良,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鲍蓓蓓,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赖年悦, 芜湖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炜平,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上海沪小胖龙虾总经理王继红,北京胡大 餐饮有限公司顾问王超,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平,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 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安徽金邦紫约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德忠,安 ...
气温升高消费增幅受限,猪价或震荡偏弱
国投证券· 2025-05-19 06: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农林牧渔板块+0.05%,各子板块涨跌不一,动保板块表现较好 [14][17] - 生猪养殖因气温升高消费增幅受限,猪价或震荡偏弱;家禽养殖白羽肉鸡久稳小跌,分割品强硬挺价;种植板块降雨致使春播延后,玉米价格走高;水产板块价格持稳 [2][20][28][38][42] - 养殖板块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后周期板块饲料关注邦基科技、海大集团等,动保关注科前生物、中牧股份等;种植种业板块关注北大荒、苏垦农发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总体分析 - 最新交易周(2025 年 5 月 12 日 - 2025 年 5 月 16 日),农林牧渔行业+0.05%,同期沪深 300、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变动分别为+1.12%、+0.52%、+0.76%,本周农林牧渔行业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0 [14] 子板块和个股分析 - 农业细分子板块中动保板块表现喜人,涨幅靠前的有路斯股份(+20.80%)、驱动力(+18.61%)等,跌幅靠前的是天邦食品(-5.17%)、荃银高科(-4.30%)等 [17] 本周各行业行情回顾 生猪养殖 - 价格端:本周生猪均价 14.77 元/kg,周环比 - 0.27%,两周环比 - 0.07%;仔猪价格 630 元/头,周环比 - 2.63%,两周环比 - 1.47%;本周猪肉批发价格 20.84 元/kg,周环比 + 0.07% [2][20] - 供给端:本周生猪日均屠宰量为 16.91 万头,周环比变动 - 2.49% [2][20] - 周观点:周内全国均价震荡偏弱,终端需求平淡,屠企走货难,下压价格,供应端未明显加快,屠企竞价谨慎,价格波动小;短期气温升高拖累消费,供给有增量空间,供给端议价话语权或下降,行情偏弱运行 [2][20] 家禽养殖 - 价格端:本周白羽肉鸡均价为 7.40 元/公斤,周环比 - 0.67%,两周环比 - 0.54%;肉鸡苗价格为 2.85 元/羽,周环比 - 2.06%,两周环比 - 0.87%;2025 年第 16 周父母代鸡苗价格为 39.76 元/套,周环比 - 1.39%,两周环比 - 2.52% [28] - 周观点:本周种蛋价格弱势,鸡苗价格先稳后落,白羽肉鸡价格稳后小跌,鸡源增量但企业库存压力大,分割品议价成交 [28] 种植板块 - 蔬菜:本周菌菇类价格指数 140.06,周环比 - 2.91%;本周叶菜类价格指数 79.21,周环比 - 8.22% [38] - 玉米:本周玉米现货均价为 2373.26 元/吨,周环比 + 1.71% [41] - 小麦:本周国内小麦均价 2426.69 元/吨,周环比 + 0.16% [41] - 大豆:本周国产大豆均价 3881.01 元/吨,周环比 + 0.15% [41] - 糖价:本周国内糖价均价为 6071.00 元/吨,周环比 - 0.20% [41] 水产板块 - 鲤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18.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 5.26% [42] - 鲫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25.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 16.67% [42] - 鲈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44.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 8.33% [42] - 草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19.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 5.56% [42] - 梭子蟹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200.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0.00% [42] - 对虾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280.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 6.67% [42] - 人工甲鱼本周大宗价均价为 60.00 元/公斤,周环比 0.00%,同比 0.00% [42] 本周行业事件 - 成功构建融合表达 ASFVp30 蛋白的乳酸杆菌,为 ASFV 新型疫苗研发提供思路 [53] - 即日起允许符合要求的法国猪源性蛋白饲料进口 [54] - 5 月 15 日 CBOT 大豆期货从 10 个月高点暴跌,豆油封跌停板 [54] 本周重要公司公告 - 益生股份 2025 年 04 月白羽肉鸡苗等销售数量和收入有不同变动 [55] - 仙坛股份 2025 年 4 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有变动 [55] - 巨星农牧 2025 年 4 月新增担保金额合计 17,342.75 万元 [55] - 亚盛集团增持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增持股份 48,800,000 股 [55] - 民和股份计划开展 1 亿元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业务 [55] - 天马科技 2025 年 4 月鳗鱼出池情况及 1 - 4 月累计出池情况 [55] - 华资实业控股股东质押股份 48,493,200 股 [55] - 欧福蛋业 135,188,506 股股票 5 月 22 日解除限售 [55]
四川泸县“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粮渔双赢”
行业动态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稻虾种养基地迎来小龙虾捕捞旺季,价格稳定在28元/斤 [1] - 石桥镇建成500亩核心基地,联动周边村镇形成6000余亩种养规模,目标打造"万亩稻渔" [1] - 毗卢镇稻虾种养规模达7800亩,年总产量780吨、产值约3000万元 [1] - 泸县2024年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亩,小龙虾产量1.38万吨、产值6亿元,2025年预计产量增至1.5万吨 [2] 经营模式 - 采用"稻虾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1] - 基地依托优质水源,养殖户凌晨起捕保障鲜活度,大虾批发价稳定在28元/斤 [1] 发展规划 - 石桥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擦亮"稻虾贡米"品牌,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辐射区 [1] - 毗卢镇将完善冷库等产业链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1] - 泸县未来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稻虾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迈进 [2] 经济效益 - 石桥镇新屋咀村基地每日可收获约1000斤小龙虾 [1] - 毗卢镇何氏家庭农场每日捕捞1500-2000斤,毛收入达2万元 [1] - "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粮渔双赢",激活农田"绿色动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
关于海大5000万拿下“无刺草鱼”技术的几个猜想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12:01
行业技术动态 - 海大集团以5000万元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无肌间刺草鱼技术"20年独占使用权 [2][3] - 该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敲除控制草鱼肌间刺的关键基因,解决食用时卡喉问题 [5][6][7] - 中国基因编辑水产研究种类位居世界第一,已培育无刺武昌鱼、鲫鱼等品种 [9][10][11] - 目前中国尚未批准任何基因编辑动物上市,相关产品仅限科研用途 [12][13] 国际政策环境 - 日本、美国已对食用基因编辑鱼类政策放宽,如红鲷鱼、比目鱼获上市批准 [17] - 中国农业农村部2022年批准首个主粮作物(矮杆玉米)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18] 战略布局分析 - 交易可能预示公司在提前布局前沿育种技术,等待政策放开 [19][20] - 若实现商业化,无刺草鱼将解决最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消费痛点 [23][24][25] - 技术可延伸至无刺鲫鱼、鳊鱼等品种,构建种业技术壁垒 [26][27][28] - 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全球水产业核心竞争力,该交易是技术储备 [29][30][31] 市场影响预测 - 无刺特性将显著提升草鱼附加值和市场接受度 [24][25] - 技术可能引领水产育种革命,成为首个上市基因编辑鱼种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