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探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系统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3:52
农业文化遗产认证 - 浙江省仙居县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于2023年11月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4][6] - 该系统采用"梅-茶-鸡-蜂"四位一体山地农业模式为核心的传统耕作体系 [8][10][12] 农业生产模式 - 农户使用艾灸烟熏技术进行蜂蜜采集作业 [4][8][12] - 养殖过程中采用杨梅树下喂养公鸡的生态养殖方式 [14] - 蜂蜜采集后使用筷子夹取切割好的蜂蜜产品 [10] 产业推广活动 -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团于8月7日在林坑村进行实地考察 [2][6][15] - 媒体记者在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拍摄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模型 [15] - 现场进行了蜂蜜品尝和养蜂种植户采访活动 [2][6]
白茶良种传“香”千里
人民日报· 2025-07-30 22:33
不久前,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鼎依山面海,云 雾蒸腾、水汽充足,形成茶叶的独特风味。"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先德介绍,福鼎保存和选育出独特优质的茶树品种,并形成调控能力强、系统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 长期种植过程中,福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适应性强,在 四川、贵州、山东等地均有种植;福鼎大毫茶则芽头肥壮、叶片绒毛多且银亮,茶青产量高。"这两个 品种是非常适合制作白茶的原料,也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 威江说。 当下,福建福鼎进入伏季休茶季,福鼎市管阳镇秀贝村茶农袁秋桃准备好好歇口气。 "今春家里茶园采了2000多斤茶青,坚持生态种植,加工出来的茶叶更香甜,卖价比普通茶叶高 30%。"袁秋桃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1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13:02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2][3] - 中国全球重要农遗数量增至25项 居世界首位 [3] 中国涉茶类全球重要农遗概况 - 中国已有4项涉茶类全球重要农遗 包括福鼎白茶、普洱古茶园、福州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 [8][9][10] - 这些遗产在茶树基因库扩充和生态种植管理模式示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0][11]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的独特性 - 系统位于福建福鼎市 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悠久历史 [13] - 包含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 保留传统有性繁殖方式 [14][15] - 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和立体景观 提升资源利用和病虫害防治效率 [15][16] 白茶产业的经济贡献 - 2024年遗产地茶叶产值达12.93亿元 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0.44% [17][18] - 带动食品加工、物流、包装、文旅等关联产业发展 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18][19] - 为全球小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功案例 [19]
南农晨读 | 美“荔”到泉城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06:36
广东"百千万工程"改革措施 - 广东省委深改委印发28条改革措施 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六大领域 [2][3][4][5][6] - 措施旨在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取得实效 [5][6]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新增 -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新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 [8][9][10][11] -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增至25项 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12] 特色农产品推广活动 - 广东仙品荔在山东济南开展推介活动 鲜食荔枝品鉴与直播带货引发消费热潮 [30][31][32][33] - 茂名荔枝嘉年华吸引大型采购及物流平台参与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全国销售 [35][36][37][38][39][40][41][42] - 高州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馆展示优质农特产品 成为荔枝产业大会焦点展区 [46][47][48][49][50] 茶产业与文化推广 - 清远英德红旗茶厂携英红九号等产品参展深圳文博会 展示现代化红茶产业 [13][14][15][16][17][18][19][20][21] - 汕尾陆丰举办首届茶文化旅游推广季 突出"岩韵丛香"特色 推动茶产业与乡村振兴结合 [52][53][54][55][56][57] 消费帮扶专项行动 - 广东启动2025年"消费帮扶仲夏行动" 为期四个月 覆盖农副产品选品和农文旅推介 [24][25][26][27][28] - 活动首日举办远方好物选品对接会 近200家优质企业参与现场对接 [26][27][28]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06: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