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阿联酋将对绿色氢能的投资转投人工智能领域,折射绿氢发展困境
商务部网站· 2025-08-23 03:06
公司战略调整 - 阿联酋可再生能源巨头马斯达尔将数十亿美元绿色氢能投资转向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 [2] - 公司斥资60亿美元的沙漠太阳能项目所产生电力被转用于为数据中心供电 [2] - 首席执行官表示调整源于清洁氢能需求低于预期与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 [2] 行业现状 - 全球清洁氢能需求疲软迫使企业重新评估投资方向 [2] - 受制于成本高企和需求不足 全球多家能源企业已相继退出氢能项目 [2] - 阿联酋到2031年实现年产100万吨绿氢的目标前景愈发渺茫 [2] 市场需求变化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正快速增长 [2] - 能源密集型数据中心电力消费激增 [2] - 企业借力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弥补氢能计划推进缓慢的不足 [2]
数据港获融资买入1.96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4.88亿元
金融界· 2025-08-23 00:20
融资交易活动 - 8月22日融资买入额1.96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142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99亿元 净卖出318.16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54亿元(20日)、1.38亿元(21日)、1.96亿元(22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2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净卖出0.00万股 [1]
万国数据或被外资减持 业绩预期较为悲观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20:36
股权出售动态 - STT考虑悉数出售万国数据34%持股 目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 可能分批减持或维持现状 [3][4][7] - KKR正洽谈收购STT旗下STT GDC 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 [3][5] - 万国数据股价近期上涨可能使STT难以找到买家 [3] 战略调整动因 - STT可能从"控股运营"转向"资本回收" 实现长期持仓收益兑现 [4][5] - 出售行为符合"投资—培育—退出"资本运作模式 资金或投向更高增长领域 [5] - KKR收购可能推动STT剥离非核心资产 优化资本结构并聚焦亚洲数据中心主业 [6][7]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29亿元 同比增长12.4% 净亏损7060万元 亏损率从9.0%降至2.4% [8] - 上半年营业收入56.23亿元 同比增长12.2% 毛利润13.34亿元 同比增长22.71% [8] - 净利润扭亏为盈 达到6.64亿元 [8] 机构预期分歧 - 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亏损7.5亿元 2026年亏损4.35亿元 [9] - 亏损预期反映IDC企业扩张期特征 折旧摊销与利息支出居高不下 [9] - REIT融资现金回收分期摊销 导致市场预测滞后于财务结构优化进程 [9] 业务扩张进展 - 第二季度新增数据中心签约容量246MW 总签约容量突破780MW [10] - DayOne泰国项目完成客户签约 芬兰第二个数据中心园区启动建设 [10] - 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43亿元 用于新订单交付 [10] 行业环境因素 - IDC行业需求激增叠加政策红利 推动万国数据股价处于历史高位 [3] - 人工智能浪潮推动国内一线市场新商机涌现 [8] - 批发型IDC价格战导致单机柜收入增长放缓 竞争侵蚀利润 [10]
万国数据上涨5.11%,报33.635美元/股,总市值69.4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14:46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5.11%至33.635美元/股 成交金额2320.48万美元 总市值69.42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中报收入总额56.2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1] - 归母净利润6.9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20.85% [1][2] - 基本每股收益0.44人民币 [2] 公司概况 - 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运营商 纳斯达克代码GDS 港交所代码9698 [2] - 数据中心分布中国核心经济枢纽及非一线城市 具备大规模、高电力密度、多重冗余系统 [2] - 提供托管管理服务、混合云管理平台及公有云转售服务 拥有23年行业经验 [2] - 客户涵盖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信IT服务商及跨国公司 [2]
集体大涨!这一板块,迎来两大利好
券商中国· 2025-08-22 12:29
A股市场表现 - 8月22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深证成指涨超2%,创业板指涨超3%,科创50指数大涨超8% [1] - 半导体、券商、AI、算力等板块领涨,数据中心概念股近20只涨停或涨超10% [1][2] - 寒武纪涨停后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浙大网新尾盘10分钟内拉升至涨停 [1] 数据中心概念股涨幅详情 - 寒武纪-U涨20%现价1243.20元,顺网科技涨20%现价27.24元,胜蓝股份涨16%现价56.62元 [3] - 深信服涨15.17%现价119.85元,安博通涨14.04%现价88.95元,盤科通信-U涨12.82%现价130.00元 [3] - 中兴通讯涨9.38%现价46.55元,首都在线涨9.00%现价23.98元,澜起科技涨8.70%现价99.11元 [3] 行业利好事件 - 谷歌与Meta签署六年云计算协议总金额超100亿美元,Meta将使用谷歌云服务 [5] - 数据中心开发商Crusoe估值从去年12月28亿美元猛增至100亿美元,计划融资至少10亿美元 [1][5] - Crusoe预计营收从2023年2.5亿美元增至2024年5亿美元,2025年跃升至22亿美元 [6]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贵州在建和投运49个重点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92.60Eflops,其中智算89.76Eflops [3] - 长三角正建设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与芜湖集群共同组成国家算力枢纽 [4] - 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以2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9年超大规模云厂商将占1.2万亿美元支出的50% [4] 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 - 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第二季度合计资本开支958.4亿美元,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24% [4] - 谷歌云第二季度营收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Meta上调资本支出指引至660-720亿美元 [5] - Crusoe云租赁销售额预计从2023年1亿美元增至2025年13亿美元,2030年达180亿美元 [6]
汇丰:关税冲击下AI助力美企降本增效 或支撑标普500年底涨至7000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8:06
AI采用加速 - AI可能成为企业应对关税压力、节约成本的催化剂 帮助抵消20%有效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中约四分之一的影响 [1] - 美国企业AI采用率自特朗普胜选以来上升50% 从6%提升至9%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60%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提到使用AI [2] - 样本中44家标普500公司通过AI实现运营成本中位数下降1.5% 平均效率提升达24% [3] 关税影响分析 - 当前平均有效关税约为18.7% 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若实施20%有效关税且企业完全承担成本 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可能减少近10% [2] -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约四分之一的运营成本依赖进口 人工成本占总运营费用的17% [2][3] 市场影响与行业扩散 - AI推动美国股市创新高 大型科技股表现强劲 但对数据中心和电力的需求提振公用事业板块 企业资本支出加速可能支撑工业板块 [1] - AI可能推动标普500指数在牛市情景下年底达到7000点 若采用持续加速可能引发市场有意义重新评级 [3] - 企业正经历生产率制度性转变 过去两年收入增长明显快于销售成本增长 [3]
香港首发企业代币化票据 山高控股冲刺“AI算力+数据资产”构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7:57
公司战略举措 - 成功发行香港首个企业票据代币化产品 总额4000万美元 部署于HashKey Chain平台 [2] - 通过代币化推动优质实体资产上链 形成电算底座与AI生态双循环战略模式 [2][3] - 战略持股世纪互联 拥有573MW IDC运营容量 超5万个城市机柜 及G瓦级AIDC乌兰察布基地 [3] - 控股山高新能源 装机规模达4.7GW 年发电量超65亿度 持有绿色电力证书资产 [3] - 内蒙古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现绿电直供智算中心 预计年增经济效益13亿元 [3] - 布局AI算力+数据资产+场景应用数字经济生态圈 从能源底座到数据价值激活全链条 [4] 行业政策与基础设施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生效 成为全球首个稳定币全面监管司法管辖区 [2] - 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推出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 提供资产代币化全流程服务体系 [2] - 代币化聚焦RWA领域 涵盖国债/贷款/基金/房地产/应收账款/碳信用等可编程资产 [2] 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 - 代币化技术将传统金融及实体资产映射为区块链可交易数字化代币 [2] - 公司掌握AI算力与绿色能源两种RWA核心硬通货 占据实体产业与数字金融交汇节点 [3] - 此次发行标志香港债券市场数字化关键突破 为企业资产上链提供实践案例 [2][3]
“星际之门”供应商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100亿
硬AI· 2025-08-22 07:46
核心观点 - AI军备竞赛推动数据中心开发商Crusoe寻求百亿美元估值融资 计划以100亿美元估值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 估值在不到一年内增长超过三倍[1][2] - 公司从数据中心开发商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 直接与亚马逊AWS、甲骨文和CoreWeave等巨头竞争[2][7] - 业务增长预期强劲 营收预计从去年2.5亿美元增至今年5亿美元 明年跃升至22亿美元[5] 融资与估值 - 正商谈以100亿美元估值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 用于采购更多AI芯片[1] - 估值较去年12月28亿美元增长超过三倍 反映投资者对AI增长潜力的预期[1][9] - 估值达去年营收40倍 高于竞争对手CoreWeave的30倍[5] 业务转型与战略 - 收购云计算初创公司Atero 其软件可提高GPU利用率和效率[1] - 从数据中心出租转向自有数据中心所有权 通过直接出租芯片创造收入[7] - 云业务占比提升 云租赁销售额预计从去年1亿美元增至明年13亿美元 2030年达180亿美元[7] 财务与资金压力 - 去年营收2.5亿美元 今年预计5亿美元 明年22亿美元[5] - 每年资金消耗预计20亿至40亿美元 持续融资成为扩张必要环节[9] - 投资者包括Founders Fund、Valor Equity Partners、英伟达、穆巴达拉和富达[9] 行业竞争与定位 - 为OpenAI"星际之门"超级计算机项目开发首个数据中心[1] - 与甲骨文合作 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站点部署英伟达芯片供OpenAI使用[7] - 目标成为"强大云服务提供商" 直接挑战亚马逊AWS等巨头[1][7]
大行评级|美银:上调万国数据目标价至50.6美元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2 07:23
业务表现 - 第二季度客户迁移速度与第一季度相似 受152兆瓦超大规模订单交付推动 [1] - 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客户迁移速度可能加快 [1] - 国际业务DayOne第二季度新增承诺装置容量246兆瓦 包括泰国和芬兰新订单 [1] - DayOne第三季度获得芬兰第二个站点 [1] - DayOne提前实现三年内承诺装置容量1吉瓦目标 [1] - 未来几年每年新增承诺装置容量预计达300至500兆瓦 [1] 财务预测与评级 - 2026年至2027年调整后EBITDA预测下调2% [1] - 美股目标价由47.6美元上调至50.6美元 [1] - H股目标价由46.7港元上调至49.7港元 [1] - 重申买入评级 [1]
对话居静:算力行业卷「地产」?All in大同做全产业链玩家丨智算想象力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8-22 07:2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算力行业存在供需错配和同质化竞争 开发商对用户真实需求了解不足 导致在资源条件不合适地区盲目上马项目[14] - 行业地产属性被过度放大 科技属性被忽视 许多公司采用复制粘贴的房地产打法[13] - 数据中心园区物理外壳投资仅占算力产业链成本的2% 成本占比极低[21] 用户核心需求 - 用户真实需求包括TCO长期使用成本最优 要求算力基础设施开发商将商业模式聚焦到IT设备上[14] - 需要极致敏捷交付以满足急迫业务需求 以及强弹性满足技术迭代下的基础设施升级[14] - 长期可持续性需求 包括能源可持续 属地生态可持续和产业链可持续[14] 垂直整合模式 - 采用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 涵盖能源 园区 硬件 服务并行发展[17][19] - 已签约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资源接近2GW 年供应超过30亿度绿色电力[19] - 布局七大装备模块包括电力模块 预制化暖通模块 预制化备用电源 预制化增程储能 预制化业务模块和集装箱式变电站[19] 大同模式优势 - 大同具备14个方面优势包括地理位置独特 气候环境适宜 风光条件充足 电力资源充沛 电网互联互通 高产能低负荷等[41] - 物理距离靠近北京 装备制造遵循300公里产业逻辑 确保产业链可行性[38][39] - 园区周边二十公里范围内部署自建自持绿电 实现技术上的绿电消纳[43] 产业发展成果 - 大同已落地5家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企业 累计产业投资超600亿元[46] - 到2026年底将建成高密度机架超过10万架 折合标准机架超过40万架 投运服务器近百万台 年用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46] - 数据产业实现就业3万多人 其中高校毕业生占比超过1/4 显著改变县域产业面貌[46] 企业能力建设 - 具备跨专业整合能力 包括装备集成 研发 部署 以及规划设计能力[34] - 100%自持所有产业包括工厂 园区 能源 网络 实现商业闭环[30][48] - 在大同有近60家缴税实体 所有运营收入在本地缴税 直接或间接雇佣近千人本地人员[50] 创新与差异化 - 采用成本定价而非市场定价 让数据中心回归真实价值[28] - 通过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开发 换取更可持续和自主的竞争力[18] - 推动水资源梯级利用 算电协同装备研发生产落地等产业全链垂直整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