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

搜索文档
药店也调改 一心堂未来专业药房、泛健康药店“三七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4: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整体供给过剩 店均服务人数下降 需提升单店产出与坪效 [1] - 2025年医药零售行业正式进入转型期 2024年四季度出现增长拐点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大关 净减少约3000家 [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 同比下滑4.20% 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下滑11.44% [2] - 零售收入下滑超2个百分点 分销 中药原料供应及中药饮片业务大幅下滑为主动性调整 [2] - 门店数量近年来首次净减少 新开业203家 关闭241家 期末门店11372家 对比2024年净新增超千家 [2] 门店转型战略 - 启动万家门店全面转型 30%转向专业药房 70%转向多品类药店 [1][3] - 多品类药店引入美妆 个护 母婴 功能食品 潮玩等品类 保持药品核心优势 [3] - 专业药房聚焦DTP和慢病管理 配备专业药师及医疗资源 承接处方外流及医保统筹支付 [3] - 截至8月底已完成超400家门店调改 [3] 转型实施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多品类门店改造 2027年完成所有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 [4] - 专业药房计划2-3年内完成打造 2027年完成慢病用药与服务体系系统化升级 [4] - 调整店员考核指标 纳入非药销售额 复购率 客品次等服务类指标 [3] 转型初步成效 - 专业药房单店产出较高 当前调改的400余家多元化药房单店销售额略高于平均水平 [4] - 2025年很难因门店调改产生大幅财务指标改变 因净利润受多因素影响 [4] - 公司将持续控费提效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 [4]
医药板块中报总结及投资展望
2025-09-02 14:41
**医药板块中报总结及投资展望 20250902** **一 行业整体表现与子板块分化** * 医药板块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分化明显[2] * 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仿制药向创新药切换成为增长动能[2] * 流通板块业绩承压 回款周期增加[2] * 医疗器械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28% 体外诊断下滑37% 医疗耗材下滑6% 但预计已过低谷期[2] * 中药板块受院外去库存及院内影响短期承压[2] * 药店板块收入同比下滑但净利润提升 降本增效显著[2] * 医疗服务与消费医疗需求回暖 在技术升级和消费需求双重驱动下走出低迷[2] **二 创新药与Biotech公司** * 创新药公司业绩优于仿制药公司 应关注多抗 双抗 ADC 小分子赛道及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治疗领域[1][4] * 22家代表性Biotech公司累计营收从2019年77亿元增长至2024年668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54%[9] * 2025年上半年Biotech总收入389亿元 同比增长近30% 产品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9%[9][10] * 核心大单品放量受益于产品出海(如百济神州美国销售额增52% 欧洲增81%)疗效优势(如艾力斯伏美替尼增速51%)和独家适应症(如诺诚健华奥布替尼收入增53%)[11] * 研发和销售费用率持续下滑 商业化团队人均单产超300万元/每人/每年[13][14] * 国内创新药企临床管线全球竞争力提升 多家通过BD出海证明研发能力 预计进一步步入业绩收获期[12] **三 医疗器械板块** * 政策端频繁出现利好 医疗设备招标恢复 渠道库存压力减轻 头部企业份额提升[1][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约5% 利润端下滑24%[20] * 医疗设备细分领域二季度收入同比消耗约5% 归母净利润下滑28% 毛利率从53%降至49%[21] * 预计下半年迎来拐点 招标数据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加速[22] * 医疗耗材板块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3% 利润同比下降6%[23] * 体外诊断板块利润同比下滑约38% 毛利率从62.43%降至59.66%[25] * 头部企业海外市场增速快于国内市场(如迈瑞 联影 新产业 安图 南威新迈 鱼跃 三诺)[26] * 建议关注海外市场拓展领先 国内设备龙头及创新能力优秀的公司(如南威迈瑞 三诺 新迈)[28] **四 中药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承压 第二季度扩维规模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7] * 名贵中成药如片仔癀 东阿阿胶和同仁堂核心产品营收相对稳健[27] * 东阿阿胶实现双位数增长 同仁堂医药工业前五名系列收入近30亿元同比正增长 毛利率47%[29][30] * 云南白药器物剂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约21% 羚锐制药核心产品通络驱痛膏稳健增速 奇正藏药提高剂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5% 马应龙治治药品收入同比增长超7%[32] * 中药创新管线布局推进 如方盛制药选期健骨片2024年收入1.1亿元增28% 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超70%[33] * 中药企业积极布局化学及生物制品创新管线(如华润三九与博瑞医药合作减重降糖注射液 吉川与南京正祥合作玛西洛沙韦片)[34] **五 药店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持平 但二季度利润端双位数同比增长[35] * 扩张节奏放缓 关店数量超过新增门店数量[35] * 降本增效显著 益丰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房租减少约7200万元 工资减少约3400万元)大参林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房租减少约2400万元 工资减少约6900万元)[37] * 中西成药销售规模波动不大 刚需属性明显[38] * 药品追溯码政策助力行业合规 政策支持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39] *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全国门店数回落至70万以下 小连锁出清明显(占比从28%降至26.5%)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40] * 看好门店调整效果 品类结构优化 政策合规及降本增效空间[41] **六 生物制品与流通企业** * 生物制品板块表现分化 14家代表性企业上半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 * 疫苗板块多数企业由盈转亏 二类疫苗核心品种HPV销售达峰值 国产创新疫苗同质化竞争严重[17][18] * 血液制品板块收入端相对稳健 但原料端供给持续双位数增长 主要产品价格中枢下行导致毛利率和净利润显著下降[19] * 流通企业收入基本持平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1.2% 毛利率小幅下滑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6] * 国控 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表现相对优异[6] **七 制剂与医疗服务** * 制剂类公司整体业绩稳健 上半年营收持平 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0% 主要受益于创新制剂产品出海(如拉西萨)[7] * 研发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高壁垒且转型快的头部企业(如恒瑞 翰森)盈利能力更强[7] * 医疗服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中个位数增长 毛利率有所下滑[42] * 消费医疗领域眼科和齿科复苏明显 屈光手术新技术带动ASP企稳 视光业务增长坚实 齿科以价换量推动证金业务高增长[45] * 严肃医疗领域企业降杠杆 稳资产负债表 控制资本开支 提升运营效率[46] * 看好AI落地应用提升服务效率与可及性的公司(如爱尔眼科 通策医疗 顾生堂 普瑞眼科 锦欣生殖 时代天使)[47]
调研速递|一心堂接受东北证券等60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89.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 同比下滑4.2% 零售收入下滑2个多点 分销及中药原料业务下滑幅度较大[2] - 净利润呈两位数下滑 现金流健康稳定 资产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2] - 仅四川本草堂子公司有银行贷款融资 其他子公司无有息负债[2]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门店总数11,372家 上半年净减少126家[2] - 新开门店导致房租人工等刚性费用增长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2] - 近三分之一门店增加医疗属性 截至8月底完成门店调改超400家[3] 业务转型战略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门店调改 2026年完成剩余70%门店的70% 2027年完成全部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3] - 推进数字化建设 通过一心数科子公司实现数据流程链通[3] - 中药业务向药食同源配方颗粒方向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3] 新兴业务发展 - 医养业务首个中心两年实现盈亏平衡 已筹备第二个中心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用[3] - 分销与原料业务主动收缩 停止有信用风险客户业务[3] - 在9省市开展11种商业保险业务 探索新模式但不重投入[4]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10-11月将进行战略复盘 规划未来3-5年发展[4] - 将非药品类销售额和顾客复购率纳入绩效考核[4] - 目标未来3-5年非药销售占比达到40% 下半年非药销售增速加快[4] 市场应对措施 - 云南四川处方药销售下滑 通过开拓新区域和扩充非药品类弥补[4] - O2O业务增长快速但医保销售占比可忽略 毛利率回归理性[4] - 省外门店调改进度较快 海南等地选品由集团统一指导[4]
一心堂(002727) - 2025年9月1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5-09-02 11: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同比下滑4.2% [2] - 零售收入下滑2个多点,分销、中药原料供应及中药饮片业务下滑幅度较大 [2] - 净利润呈两位数下滑 [2] - 非药销售占比近20%,目标未来3-5年非药占比达40% [11] - 器械及其他品类占比16.4%(2024年13%) [1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门店数量11,372家,上半年减少126家 [2] - 计划70%门店向泛健康品类的"多品类"药店转型,30%向"专业药房"转型 [4] - 截至8月底调改门店超400家 [4][6]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门店调改,2026年完成近一半门店,2027年完成所有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 [8] - 专业药房单店产出略高于平均水平 [13] 业务调整与战略 - 主动收缩分销与原料业务,停掉有信用风险的客户业务 [4] - 数字化建设由成都子公司一心数科负责 [4] - 中药业务向药食同源、配方颗粒及国标产品方向推进 [4] - 首个医养中心两年实现盈亏持平,筹备第二个中心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4] - 2025年10-11月进行战略复盘,规划未来3-5年发展战略 [4] 区域与政策影响 - 云南、四川两省处方药销售下滑十几个点,中西成药整体下滑超过4% [7] - O2O业务增长较快,医保业务销售占比可忽略 [9] - 省外海南、贵州、重庆、山西、四川调改进度快,重庆调改门店销售变化大于云南 [14] - 在9省市开展11种商保业务,近期探索与保险公司新合作 [15] 费用与成本控制 - 新开门店带来房租、人工等刚性费用增长 [3]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 [3] - 三季度将优化房租、营销费、运输费及日常办公费等费用 [10] - 运营成本略降,毛利率回归理性 [9]
国金证券:终端需求逐步复苏 医药健康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3:41
行业景气度与业绩展望 - 2025年上半年部分左侧板块如眼科、齿科、药店等景气度有所改善 2024年业绩基数前高后低 基数压力逐季度下降 [1] - 中药公司院外库存持续消化 中成药集采多地已公布执行时间 中选产品院内有望逐步进入放量期 整体业绩表现有望向好 [1] - 2025年下半年左侧板块业绩端呈改善趋势 景气度有望上行 [1] 中药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体表现为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均承压 上半年流感发病率整体同比更低 [2] - 抗病毒/呼吸/消化类中成药相关公司短期业绩受去库存或消化基数影响较大 药品零售环境相对疲软 院外OTC产品销售有所波动 [2] - 全国中成药集采及首批扩围接续中选结果实际执行进展较慢 中选产品院内放量有限 [2] - 展望下半年院外库存持续消化 基数压力相对较小 中成药集采多地已公布执行时间 整体业绩有望呈现环比改善 [2] 药店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体表现为收入同比略承压、利润同比有所回暖 收入承压因同店增长偏弱及扩张节奏放缓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关闭较多门店 [3] - 利润表现好于收入 降本增效成果逐步体现 部分公司通过降租、提高人效等手段优化职工薪酬+房租费用占比 [3] - 中西成药展现刚需属性波动不大 非药品类有所下滑 政策端对非药销售有望逐步放开 部分公司积极尝试非药品类拓展 [3] - 政策端推行药品追溯码 医保资质授予趋严 行业向更合规发展 不合规门店有望被淘汰 行业处于出清阶段 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3] 医药流通与医疗服务 - 医药流通业绩有所承压 收入端整体表现平稳 利润略有下滑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有所提升 未来随着政策推进回款情况有望好转 [3] - 2025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板块在消费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驱动下逐步走出低迷 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但细分领域业绩呈现分化 [4] - 消费属性较强的眼科和口腔领域出现复苏 眼科屈光新术式上市推动行业屈光ASP企稳并小幅增长 视光业务需求韧性提供支撑 [4] - 口腔正畸业务在终端以价换量策略下实现高速增长 严肃医疗领域受DRG支付改革和医保控费政策影响仍面临压力 [4] - 企业普遍降低杠杆增强资产负债表稳定性 通过降本增效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AI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加快业务周转 [4] - 建议关注AI、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疗技术为传统医疗服务带来的赋能机会 [4] 重点标的 - 重点标的包括爱尔眼科(300015 SZ)、上海医药(601607 SH/02607)、华润三九(000999 SZ)、东阿阿胶(000423 SZ) [1] - 补充重点标的包括益丰药房、通策医疗、羚锐制药、太极集团、固生堂、美年健康、时代天使、昆药集团、大参林 [4]
华人健康:公司已成立专门的商保业务部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11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推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构建与基本医保目录并行的双目录机制 [1] - 政策倡导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多创新药和新特药与医保目录形成互补 为药店行业开辟重要支付新渠道 [1] - 医-药-险生态融合被公司视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已成立专门商保业务部门 负责与保险公司及三方公司的合作洽谈、系统对接和产品上线 [1] - 积极对接保险公司惠民保项目 与多家保险公司签署直付协议 [1] - 在药房门店实现直付理赔服务 全面覆盖商保目录药品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设计保险+药品+服务套餐模式 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1] - 与商保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优化处方核验、快速理赔及用药明细共享流程 [1] - 通过流程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推动医-药-险生态深度融合 [1]
华人健康:公司上半年整体客流增长较为明显、客单同环比均略有下降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9:52
公司经营表现 - 上半年整体客流增长较为明显但客单价同环比均略有下降 [1] - 医保政策改革导致慢性病长期处方的单次购买量受限 对药店客单和销售产生直接影响 [1] - O2O平台等新零售渠道通过价格补贴和30分钟送达服务分流传统药店客流 [1] 行业竞争环境 - 全国药店数量高峰值突破70万家 店均服务人数降至2000左右 [1]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单店运营效率承压 [1] - 消费者趋于理性化 对价格敏感度提升且更注重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 [1] 政策环境影响 - 医保个账资金减少与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导致客流回流至医院及社区门诊 [1] - 医保改革对零售药店客流结构和销售模式形成持续性影响 [1]
一心堂: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33
公司财务与经营 - 公司第六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 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等文件 [1]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零售业务占比73.14% 批发业务占比23.68% 其他业务占比3.17% [1] 行业动态 - 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在西南地区开幕 涵盖近120个品牌和1600辆展车 [1] - 新能源领域被描述为"第三极" 预计将改写汽车市场格局 [1]
益丰药房: 益丰药房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80,045,883.20元 [2] - 营业收入达11,721,819,634.46元,同比微降0.35% [3] - 利润总额为1,263,589,794.94元,同比增长11.67%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7,117,299.17元,同比增长9.08% [3] - 总资产26,318,216,437.33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92% [3] - 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5,761,758,753.44元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具体金额未披露) [2] - 前三大股东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厚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1.6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58%)、高毅(持股11.67%) [4] - 实际控制人高毅通过厚信、益之丰、益仁堂等关联企业合计持股超33% [4][5] - 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615户 [4] 门店网络拓展 - 坚持直营为主的营销模式,以"巩固中南华东华北,拓展全国市场"为战略 [7] - 期末门店总数14,701家,较期初净增17家 [7] - 中南地区门店7,197家(净增24家),华东地区5,350家(净增20家),华北地区2,154家(净减42家) [7] - 关闭门店272家,主因位置优化、旧城改造及租赁到期等因素 [7] 门店经营效率 - 直营门店总数10,681家,日均坪效53.73元/平方米 [7][8] - 旗舰店坪效最高(131.51元/平方米),小型社区店占比最高(9,717家) [8] - 95.37%直营门店取得医保定点资格(10,186家) [9] - 门店经营总面积达1,064,678.24平方米 [8] 会员与互联网业务 - 累计会员数1.1亿人,会员销售占比84.93% [10] - O2O/B2C双引擎驱动,互联网业务销售收入13.55亿元(含税) [10] - O2O销售收入9.44亿元(含税),覆盖超10,000家直营门店 [10] - B2C销售收入4.11亿元(含税) [10] - 持续推进慢病管理、线上诊疗及健康管家服务生态 [9]
益丰药房: 益丰药房关于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35%至117.2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32%至8.80亿元,盈利能力提升 [1]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经营效率,在营收持平背景下实现净利润增长,毛利率改善0.60个百分点至38.80% [1][2] - 门店网络持续优化,净增17家至14,701家,医保定点门店覆盖率高达95.37%,强化医疗服务属性 [2] 主要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117.22亿元(同比-0.35%),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10.3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0亿元(同比-13.84%),总资产263.18亿元(同比-5.92%) [1] -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10.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4%(同比+0.15个百分点) [1] 分行业经营表现 - 零售业务收入101.99亿元(同比-1.91%),毛利率41.99%(同比+1.04个百分点) [1] - 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未单独披露,但合计业务毛利率38.80%(同比+0.60个百分点) [1] 分产品经营表现 - 中西成药收入88.99亿元(同比+0.24%),毛利率35.62%(同比+0.77个百分点) [1] - 中药收入11.49亿元(同比-1.34%),毛利率48.53%(同比-0.21个百分点) [2] - 非药品收入13.20亿元(同比-2.44%),毛利率51.78%(同比+0.69个百分点) [2] 分地区经营表现 - 中南地区收入53.44亿元(同比+0.45%),毛利率42.26%(同比+0.92个百分点) [2] - 华东地区收入45.01亿元(同比-2.49%),毛利率36.27%(同比+0.30个百分点) [2] - 华北地区收入15.23亿元(同比+4.39%),毛利率34.12%(同比+0.35个百分点) [2] 门店网络发展 - 总门店14,701家(含加盟店4,020家),净增17家,经营面积106.47万平方米 [2] - 中南地区门店7,197家(净增24家),华东地区5,350家(净增35家),华北地区2,154家(净减42家) [2] - 医保定点门店10,186家,覆盖率95.37%,其中华东地区覆盖率最高达96.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