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扛不住了?加拿大外长火速访华,盼中方网开一面,撤回关税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9-24 22:1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这一消息是由美国彭博社当地时间9月23日率先报道的,随后得到多家媒体的证实。 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透露,她将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和印度,寻求改善与这两个亚洲大国的紧张关系。 图 | 加拿大外交部长安妮塔·阿南德 这一决定被广泛视为加拿大配合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举措,目的是在美国面前表忠心,同时保护本国销售下滑的汽车产业。 加拿大政府或许当时认为此举能够一石二鸟,既向美国展示了忠诚,又能保护本国产业。然而,这一决策忽视了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年交易额高达36亿至49亿美元,这一数字对加拿大农业部门至关重要。 图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面对加拿大的关税壁垒,中方采取了合法且对等的反制措施。3月份的时候,中国针对加拿大特定产品启动调查和反歧视措施。 阿南德在联合国大会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拿大必须"确保我们与'印太地区'的重要经济大国的双边关系"。她计划在与中方的会谈中推进加拿大在贸易、 气候变化、国防和安全方面的利益。 加拿大与前总理特鲁多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已经使加 ...
924行情满周年:全球资本纷纷购买中国资产,股市楼市或迎新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52
股市表现 - 2025年9月24日A股三大股指上涨 沪指收盘3853.64点涨0.83% 深指涨1.80% 北证50涨2.03% 创业板指涨2.28% 恒生指数涨1.37% [1] - A股总市值从68万亿增至104万亿 35股涨超500% 1508股涨超100% [4] - 北证50暴涨158% 科创50涨119% 创业板指涨103% 1400多只股票翻倍 涨幅前三股票区间涨幅分别为1734%/1145%/1062% [6] 全球资本流动 - 美联储2024年三次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2025年9月17日再度降息25个基点 全球资本转向中国资产 [3][14]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6月单月净增持达188亿美元 扭转此前两年净减持态势 [6]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市值占比约3%-4% 预计外资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6] 科技产业突破 - 电动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光伏产业领先 锂电池技术国际领先 [8]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打破美国垄断 国产芯片替代加速 寒武纪成股价最高企业 [8] - 光刻机技术采用LDP方案创新 中芯国际14nm良率稳定 长江存储232层NAND闪存量产 [8] 国防实力提升 - 2024年成功发射洲际导弹 战略威慑力量完成历史跨越 [9] - 全球首个试飞第六代战机国家 空天格局主导权转移 [9] - 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五代隐形机 完成多型号舰载机测试 进入三航母时代 [11] 国际贸易韧性 - 2025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增长3.5% 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 [14]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93万亿元+9.7%) 欧盟为第二大(3.88万亿元+4.3%) [14]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产业生态齐全不可替代 [14] 资产配置逻辑 - 中美利差收窄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增长动能强劲 [15] - A股/H股估值低于美股 优质龙头公司成长空间巨大 [15] - 芯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受资本热捧 [15] 产业投资机会 - 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母机/精密仪器领域将迎来爆发 [15] - 生物医药创新实力增强 成为全球医药投资新高地 [15] - 股市财富效应带动楼市复苏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重获避险属性 [16]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会见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莱夫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0:46
胡莱夫高度评价中国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沙特政府高度重视同中国开展工业合作,欢 迎更多中国企业在沙投资,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好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先进制造、石化、电动汽车、人 工智能、生物制药、增材制造等领域合作,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合作路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信微报"消息,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京会见沙特工业和矿 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莱夫,双方围绕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域合作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 李乐成介绍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践经验。他表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 人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工业领域合作逐渐深化,在石化、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广 阔的合作前景。中国和沙特是全面战略伙伴,工业和信息化部愿与沙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会晤重 要成果,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交流和战略对接,合力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两国工业领域合 作持续深入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中美若硬脱钩,全球蒸发7.4万亿美元?赢家浮出水面,中国留后手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41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中美两国作为两大引擎,其互动方式直接左右全球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4年报告中指出,若中美经济完全分离,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可能缩减7%,损失规模达7.4万亿美元。这数字相当于法国与德国经济总 量相加,引发广泛关注。 这个评估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假设场景。早在2018年,美国启动关税措施,涉及数千亿美元商品,此后扩展到技术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到2025年,这 种压力持续,美国对华关税维持在30%水平,中国则以10%税率回应。 相比早期仅限于贸易争端,现在的影响已渗透到科技和供应链领域,导致全球增长预期从年初3.3%下调至2.8%。 中美经济深度融合,任何强行切断都会放大中断效应,美国需重置采购渠道,成本上升,中国则需开拓新市场和技术来源。 这与2023年IMF评估类似,当时强调贸易割裂将使全球产出损失高达7.4万亿美元,远超疫情初期打击。 匈牙利同样受益。中国电池企业在当地投资80亿美元工厂,推进电动汽车产业链本土化。从规划到投产,该项目融入欧盟标准,取代部分直接进口。 到2025年,匈牙利经济增长2.4%,电动转型加速,与之前化石能源依赖不同。这种更新换代通过技术合作和本地就业整 ...
EV用金属的价格低迷看不到出口
日经中文网· 2025-09-24 02:58
用于纯电动汽车(EV)车载电池的矿产资源价格低迷。随着押注EV需求而迅速扩大生产,市场陷入供应过剩。锂是代表性的"EV金属"。中国政府对于锂 虽然提出了抑制生产的措施,但效果有限,预计疲软的市场行情将长期化。 英国调查公司阿格斯媒体(Argus Media)的数据显示,成为锂价格指标的碳酸锂的价格截至9月15日为每吨7.25万元。处于比2024年3月创出的高点下跌37% 的水平。 8月中旬,中国最大的车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以采矿许可到期为由,宣布暂停在江西省的锂矿开采。这助推了行情的反弹。 但这一轮久违的上涨局面很快就显露疲态。背后原因是持续存在的供给过剩。阿格斯媒体的亚洲金属价格部门负责人Chi Hin Ling介绍说:"虽然中国国内 的生产隐忧在扩大,但非洲等地的供应来源正在多样化"。 矿产资源市场调查公司Project Blue的高级分析师Jordan Roberts认为:"除非出现大规模减产,否则预计锂过剩要持续到2032年"。 在向EV转型的预期升温的2022年,投机性资金流入。同年11月碳酸锂的价格达到现在的近8倍的每吨56万8500元,除了中国和非洲之外,智利等南美国家 的生 ...
21社论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成就中国创新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0:28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 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 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位 [1] - 创新产出排名全球第5位 较2024年上升2位 创新投入排名全球第19位 较2024年上升4位 [1] - 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1] 知识产权与创新指标 - 多项知识产权细分指标位居全球第一 [1] - 单位GDP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二 [1] - 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排名全球第二 企业供资研发总支出占比排名全球第二 [1] 创新集群发展 - 创新集群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连续四年领先 [1]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跃居全球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1] - 北京集群排名第4位 上海—苏州集群排名第6位 均位居全球前十 [1] 研发投入与产出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 [2]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2] - 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增长接近1% 占2024年全球申请量的四分之一 [2] 企业研发表现 - 全球1510家企业研发支出达1.3万亿美元 为2010年以来年名义增长最慢的一年 [3] -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增长34.4% 东方盛虹增长23.9% 美的集团增长11.3% 腾讯增长10.3% [3] 全球创新趋势 - 全球研发支出2024年增长2.9% 低于2023年4.4%的增长率 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国际专利申请2024年同比增长0.5% 远低于过去十年2.5%的年均增长率 [2] 产业优势领域 - 在机器人 电动汽车 高速铁路等领域具备投资与回报优势 [4] - 在电动化 智能产业与创新药等领域构筑全球优势 [4] - 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速技术迭代进化 [4]
大韩商工会议所报告:过去十年,中企营收增速6倍于韩企
环球时报· 2025-09-23 23:02
全球2000强企业格局变化 - 过去十年全球2000强中国企业数量从180家增至275家增长52.7% 韩国企业数量从66家降至62家减少6.1% 美国企业数量从575家增至612家增长6.5% [1] 企业营收增长对比 - 韩国全球2000强企业合计营收从1.5万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增长15% 中国企业营收从4万亿美元增至7.8万亿美元增长95% 中国企业营收增速达韩国的6.3倍 [2] 行业增长驱动差异 - 中美两国增长主要由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引领 中国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比亚迪快速扩张 能源和制造业领域涌现新全球领军企业 [2] - 韩国增长主要来自制造和金融领域企业 包括SK海力士KB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LG化学 新入选企业以金融公司为主如三星证券 [2] 中国企业成长动因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 为本土企业提供成长土壤和试错空间 支持企业通过规模化及成本效率优势走向全球 [4] - 中国通过强有力产业政策对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大规模支持 依托完整全产业链优势催生具全球竞争力颠覆性企业 [4] 产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催生世界级企业 技术实力正挑战韩国关键产业包括钢铁和显示器 [3] - 中国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 有望在这一未来关键产业领域超越美国 [3] 韩国企业生态挑战 - 韩国每年仅0.04%小企业能成长为中型企业 1%至2%中型企业能发展为大型企业 需调整政策推动各行业快速涌现颠覆性初创企业 [3] - 政策应更多奖励企业增长而非施加监管限制 优先扶持具发展潜力项目为韩企生态系统注入活力 [3]
21社论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成就中国创新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22:12
我国创新集群数量排名全球第一,连续四年领先。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首次跃居全球榜首。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位居前十,这些集群是全球专利申请、 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在高科技出口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加强,特别是人工智能、 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战略性行业。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中国排名 提升至全球第1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 位,显示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产出方面2025年排名第5位,较2024年上升2位;创新投入排名全球第19位, 较2024年上升4位。在分收入组的排名中,中国作为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我国在诸多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包括多项知识产权相关细分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企业供资研发总支出(GERD)占比等相关细分 指标方面排名全球第二。 中国的成绩还来自于市场创新的澎湃动力。在我国推动市场资源转向实 ...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4:04
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股份事件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出售其持有的全部比亚迪股份 该美国投资公司自2008年开始投资比亚迪 但近年来持续减持[1] - 伯克希尔自2022年8月起开始出售比亚迪股份 截至2024年7月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持股比例低于5%后无需再披露出售情况[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传出后比亚迪港股跌至109.1港元盘中低点 较9月19日收盘价下跌4% 深市跌至107.15元人民币盘中低点 下跌近2%[3] 历史投资背景 - 2008年伯克希尔在芒格建议下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2.25亿股港股 持股比例约10% 原计划增持至20%但遭创始人拒绝[3][4] - 巴菲特从该投资中获得2000%回报 比亚迪从手机电池供应商发展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之一[4] 其他早期投资者动态 - 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曾持有7500万股比亚迪股票 持股比例约8.2% 2021年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4] - 喜马拉雅资本董事长李录将比亚迪推荐给查理·芒格 促成伯克希尔投资[4]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开盘涨超3%,机构:储能电池需求持续性超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3:55
今日,20cm标的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开盘涨超3%,机构表示,关注储能电池需求持续性 超预期 东吴证券指出,储能电池需求持续性超预期,盈利具备改善弹性。国内容量电价补偿拉动需求超预 期,欧洲和新兴市场持续高增,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25%至500-550GWh,同比增60%,26年预 计全球储能需求上修至35%+增长。供给端看,25年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高达86%,26年新增产能释 放,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预计仍在82%,头部公司可达85%-90%。价格端,储能价格底部回升0.01-0.03 元/Wh,盈利改善明显。技术上,储能电芯大电芯化,龙头电芯稳定性强,同等情况下IRR可高8- 10pct,预计份额可持续提升。固态电池产业链技术持续突破,进入中试关键期,硫化物为主流量产趋 势,预计25H2-26H1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的是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最大涨跌幅达20%,该指数 从市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重点关注具有技术 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