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H1定增市场回顾暨2025H2展望:参与升温压低折扣,行业上行推高收益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3 14:14
市场表现 - 2025H1沪深A股上市定增项目76个,同比降7%、环比增23%,募资6959.19亿元,同比、环比均翻六倍以上,占股权融资比重升至91%[3] - 2025H1共43个竞价项目解禁,平均绝对收益率24.88%,同、环比回升超29pct,破发率不足20%,65%跑赢申万一级行业,平均超额收益11.60%[3] 项目特征 - 2025H1存量竞价项目314宗,拟募资3750亿元,平均募资14亿元,58%总市值不到50亿元,中证2000、国证2000指数成份股占比超40%[3] - 2025H1募资额不及10亿元的竞价项目占比降至61.9%,[10,20)亿元区间占比升至23.8%;定价项目10亿以下占比降至38.2%,50亿及以上占比升至35.3%[25] 收益因素 - 2025H1解禁的竞价项目中,77%的项目“发行 - 解禁”期间行业上行,平均涨幅回升至13.28%,同比+26.07pct、环比+15.83pct[66] - 2025H1个股α收益率均值收窄至 - 3.82%,升至23年至今半年度峰值,47%竞价项目“发行 - 解禁”期间个股上行[66]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H2发审节奏稳中小升,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定增项目加速落地[3] - 预计2025H2竞价折价率维持10% - 15%甚至收窄,定价定增从“大股东诉求”转向“市场供需与风险定价结合”[3] 风险提示 - 定增发行及审核进度不及预期、定增报价市场环境变化、定增政策变化、二级市场股价波动、行业及个股下行等[3]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苏州日报· 2025-06-25 00:32
暑期技能大培训启动 -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整合资源实施十大培训专项计划 支持劳动者技能成才就业增收[1] - 暑期为培训资源集中释放窗口期 市委市政府推出培训计划 贯彻中央部署并回应社会需求[1] -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跨部门联动开发产业适配课程[1] 培训专项计划与资源整合 - 培训覆盖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 针对农村转移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施十大专项计划[2] - 整合73所高校职校、194家民办机构、102家市级实训基地资源 扩大社会化培训规模[2] - 发布省级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 启动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 成立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2] 校企合作案例 - 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与小米集团签约 联合产教融合基地开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课程 融合企业技术优势与学校硬件资源[3] - 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为企业输送人才[3]
广西承担开发7个职业国家题库通过验收
广西日报· 2025-05-21 03:04
国家题库开发与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 广西成功开发人工智能训练师等7个职业国家题库并通过国家终审验收 标志着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1] - 7个职业题库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物流服务师 连锁经营管理师 物业管理师 其中前4个属于数字经济领域新兴职业 [1] - 21名全国权威专家对数字技能类职业题库进行全面审查 认定考评蓝图 试题内容 评分标准等体系科学规范 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1] 题库应用与人才培养 - 题库落地应用将为职业资格认证提供标准化支撑 预计每年可为行业输送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1] - 广西创新将题库建设与"新八级工"制度相衔接 构建覆盖初 中 高技能人才的完整评价体系 [1] - 通过将企业岗位要求转化为考核标准 实现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已在汽车制造 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形成示范效应 [1] 广西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进展 - 广西持续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 已累计组织90多家单位开发省级题库190余个 涵盖机械制造 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 [2] - 国家题库的成功开发标志着广西命题能力跃居全国前列 为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2]
着力稳就业与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7:32
政策接续与增量储备 - 政策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3月全国两会部署形成接续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存量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 增量储备政策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2] 稳就业与经济目标 - 将"稳就业"置于首要位置 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对外贸部门的不确定影响 [1] - 2025年目标包括经济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1] - 优先确保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3]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包括适时降准降息 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精准支持稳就业、稳增长领域 [2] -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加力稳外贸、促消费、扩投资 [2] 内需与消费提振 -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 [2]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3] - 扩大汽车消费为重点 解决限号、停车位及充电桩短缺问题 [3] 投资与产业升级 - 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 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 - 扩围提质"两新"政策 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2] - 服务业消费升级和产业智能化升级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支持 [3] 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培训 - 加大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 [4] - 强化政策激励 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培训积极性 [4] - 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