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搜索文档
我省建立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推出系列稳岗拓岗举措
海南日报· 2025-05-28 02:38
就业促进机制 - 海南省建立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推出系列稳岗拓岗举措,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10] - 202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2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31.82万人,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12] - 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和乡村匠人"三支队伍"发展壮大到7407人,带动就业21.34万人次 [13] 政策支持 - 出台"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二十条措施",通过技能培训、住房保障、法律援助等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11] - 推行档案接收、补贴申领、社保缴纳、落户手续等政策服务"一件事打包办"制度,给予落户自由、住房补贴、创业帮扶、个税优惠等支持吸引青年学子 [12] - 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晴天行动",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为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档案 [13] 就业服务体系 - 全省就业驿站已达261家,累计走访和接待劳动者近70万人次,帮助就业32万余人次 [16] - "海南好就业"小程序累计发布岗位293.08万个、登记求职者23.06万人、浏览量258.07万次 [17] - 推动就业驿站进驻全省21所高校,以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方式运行 [16]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 海南大学成立生物医药工程、信创和新能源汽车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提升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行业匹配度 [19]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建设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理想汽车产业学院等创新平台帮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实际需求 [19] - 截至今年1月,全省累计培育48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52.34万人次 [20] 招聘活动与校企合作 - 举办高校与园区人才供需对接专场招聘会,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衔接 [18] - 从"四城同办"到"五湖四海"举办招聘会,推动人才与海南"双向奔赴" [17] - 校企携手提升青年求职竞争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9]
特朗普考虑将哈佛30亿美元拨款分给全国技校,美教育界吵翻,哈佛尚未置评
环球时报· 2025-05-27 22:48
特朗普政府政策动向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提议将30亿美元拨款从哈佛大学撤出并拨给全国各地的职业技术学校[1] - 美政府将取消与哈佛大学价值约1亿美元的剩余合同并要求各部门寻找替代供应商[3] - 特朗普要求哈佛大学交出外籍学生名单以判定其中不应入境者[2] 对职业技术教育行业的影响 - 全美约有7400多所职业技术类院校其公共拨款金额与常春藤名校存在巨大差距[1] - 马萨诸塞州各职校2023财年专项资金拨款从几万到几十万美元不等部分规模较大学校拨款达百万美元[1] - 若特朗普提议成真全美每所职校平均可获约40万美元为职业教育注入强心剂[1] 对哈佛大学的直接影响 - 特朗普上周下令禁止哈佛大学录取国际生但该举措被联邦法院叫停[2] - 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全面割席一旦实施将意味着合作关系终止[3] - 校方与政府僵持导致留学生感到身处信息真空部分学生寻求休学或转学[2] 潜在的法律与实施挑战 - 部分冻结资金属于国会专项拨款特朗普的再分配举措恐面临法律审查[2] - 白宫方面未能回应特朗普将如何根据现有法律框架进行资金再分配[2] - 有媒体怀疑特朗普要求外籍学生名单是自摆乌龙因联邦政府数据库已有签证记录[2] 教育界的反应与担忧 - 美国不少教育工作者忧虑特朗普的动向是要对美国的公共教育开刀可能导致公立学校衰落和教师行业萎缩[1] - 有评论认为职业院校注重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等实用性技能培训一般不从事科研而冻结拨款中牵涉疾病科研经费[1] - 部分网民支持特朗普的提议认为这才是真正为美国的年轻人谋福利[1]
山东: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06:02
职业教育改革 - 山东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教育"新双高"改革试点省份 全口径开展试点任务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 山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学院实训基地投入1.1亿元打造"轨道交通智慧实训基地" 与8家企业合作 采用"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双师课堂模式 [1] - 实训基地以真实场景为教学场景 以企业项目为学习载体 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为行业平均水平的50% [1] 人才培养体系 - 山东职业学院首创"校企协同 人岗适配 三阶递进"人才培养体系 从招生 培养到就业各环节深度协同 [2] - 通过精准分析行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保学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2] - 毕业生反馈学校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问题高度匹配 实现校园到岗位无缝衔接 [2] 产教融合实践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1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与111家大中型企业构建紧密合作 [3] - 校企共建2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 40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近3年累计引进人才223人 "双师型"教师达449人 [3] - 建成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13项 [3] 实训基地建设 - 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与江苏润和股份有限公司 怀思科技集团共建生产线 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 [3] - 学生通过完成真实订单任务 遵守企业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 培养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3] - "真实情境化"实习实训项目支撑工匠型人才培养 [3]
Universal Technical (UTI) is an Incredible Growth Stock: 3 Reasons Why
ZACKS· 2025-05-26 17:46
成长型投资策略 - 成长型投资者关注财务增长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 这些股票能吸引市场注意力并带来稳健回报 [1] - 寻找优质成长股具有挑战性 因其通常伴随较高风险和波动性 [1] - 最佳成长股需同时具备Zacks成长评分A/B级和Zacks评级1-2级 此类组合历史表现优于市场 [3] Universal Technical Institute成长驱动因素 - 预计今年EPS增长41% 显著超越行业平均23 8%的增速 [4] - 当前现金流同比增长60 3% 远超同行3 2%的水平 近3-5年现金流年化增长率达63 3% 行业平均仅9 2% [5][6] - 当前年度盈利预测过去一个月上调5 2% 显示分析师持续调高预期 [8] 核心财务指标优势 - 历史EPS增长率达36 8% 体现持续盈利能力 [4] - 高现金流积累使公司能启动新项目而无需外部融资 [5] - 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与股价短期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当前修正趋势积极 [7] 综合评级表现 - 公司获得Zacks成长评分B级 并因盈利预测上修被列为Zacks 2级(买入)评级 [10] - 财务指标与评级组合表明该公司是成长型投资者的优质选择 [10]
十堰国资委拟11.42亿入主科德教育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07:33
股权转让交易 - 控股股东吴贤良拟将其持有的科德教育77,584,267股无限售流通股以每股14.72元、合计11.42亿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中经和道 [1] - 交易完成后中经和道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十堰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职业教育和油墨两大板块 教育板块涵盖中职学校、全日制学校及职业技能培训 油墨板块主要为胶印油墨和UV油墨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油墨业务安排 - 油墨业务设三年过渡期(2025-2027) 相关资产人员业务将整合至色彩科技独立核算 [2] - 过渡期内油墨业务仍由吴贤良管理 需保持团队稳定和客户关系 财务负责人由上市公司委派 [2] - 过渡期内油墨业务若出现亏损 吴贤良需以现金补足差额 [2] - 吴贤良承诺三年内完成油墨业务剥离 由其或指定第三方现金收购相关资产债务 [3] 教育业务安排 - 过渡期内教育业务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不变 吴贤良需协助保持团队和业务稳定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集中资源剥离油墨资产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教育业务发展 [3] 行业现状 - 油墨行业环保门槛提高 新型环保产品加速替代传统油墨 [1] - 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上涨和市场份额竞争双重压力 [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民宿兴村”烹热“蓝田味” 产教融合“链”动发展新引擎
央广网· 2025-05-25 07:31
乡村振兴与民宿经济 - 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依托荞麦特色产业实现农旅融合 2024年荞麦岭接待游客105万人次 带动村集体增收110余万元 累计旅游综合收入近7000万元 [3] -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荞麦酒 咖啡等8类26种产品 带动周边民宿 餐饮等业态60余家 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3] - 云涧凡尘民宿等24座精品民宿节假日入住率超九成 带动村民租金+工资双收入及就业 200余返乡人才激活山乡经济 [3]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蓝田厨师学校作为陕西首家标准化烹饪类公办中职 采用"双元育人"模式 与西安38家星级酒店定向培养 累计输送200余名专业人才 [6] - 学校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设立12位高级技师授课的进阶课程 年均开展3-4期社会培训 累计培养烹饪人才3000余人次 [7] - 西安市已打造28个劳务品牌 每年输送技能人才6 7万余人 "蓝田厨师"成为重点培育的劳务品牌 [7] 银发经济与康养产业 - 西安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构建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配备七大专业团队 开设20余类课程 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 [8][10] - 中心建立三级医疗体系 从基础诊疗到三甲医院绿色通道 目前一 二期已全面开放 [11] - 西安市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885个 老年助餐点864个 形成医养康养结合的服务体系 [11] 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 - 蓝田县布局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双赛道 2024年实现航空器安全飞行3900小时 智造园区入驻企业59家 [12] - 蓝田三元科技创新园总投资19 8亿元 建成69栋厂房 形成航空航天 电子元器件集群 祥达电子预计年产值增长40% 新增岗位150个 [14] - 蓝田通用机场自2023年10月试运行以来入驻企业23家 安全飞行1 3万架次 西安将推进无人机试飞 物流运输等商业应用 [14]
江苏职教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能人才产教融合,让热爱技术的人不迷路
新华日报· 2025-05-24 23:37
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 江苏已建立从技能实训到产教融合的立体培养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能人才 [1]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小班教学,师生比控制在1:5以内,通过分阶段培养(新手→熟手→能手→高手)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1] - "王春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南京职业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团队用5年时间验证"技能成才"路径 [1] 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斩获114个金奖,中职、高职金奖数均居全国第一 [1]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上,江苏16所高职院校揽获24金,金奖总数领跑全国 [1] -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举办临床技能大赛,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医生相关技能,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 [2] 产教融合与产业需求 - 苏州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实施《苏州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2] - 全国养老护理员需求量达600万名,实际从业人员仅约50万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针对性培养"精医养、懂智能、会照护"的复合型人才 [2] - 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2.3%,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3年超85% [3] 技术创新与未来布局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智能机器人课程,探索AI自动编程技术,计划将智能导览机器人等创新项目投入实际应用 [1] - 王春峰团队瞄准智能制造趋势,布局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强调"从身边小事让学生感受技术变革" [1] - 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提出"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需求",通过跨界协同将人才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3] 就业与行业适配 - 职业院校学生通过机械、电气、编程、调试全流程训练,成为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多面手",缓解"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不了业"的结构性矛盾 [3]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案例显示,一名数学不及格但擅长机器人编程的学生毕业后能独立设计立体仓储系统,体现职业教育对个体潜能的挖掘 [1]
常州工程学院:练好职教“出海”内功
科技日报· 2025-05-23 02:20
原标题:常州工程学院: 练好职教"出海"内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程学院")与马来西亚双溪毛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 —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于今年1月揭牌成立。成立以来,双方围绕智能焊接领域,开发了符合产 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这是我国在马来西亚落地的第一个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双方将共同培养适应马来西亚经济发展 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的成立是常州工程学院深化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常 州工程学院已建有巴基斯坦"郑和中心"、匈牙利海外分校等10个交流合作载体,职教"出海"跑出"加速 度"。 常州工程学院校长基国林介绍,中国—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采取随企"出海"方式,以中资企 业用工需求为核心,通过发挥多方力量,开发符合马来西亚产业发展需求的完整、成体系的教育教学资 源,加大资源应用和推广,实现建设一门、应用一门、推广一门的实际目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境外办 学项目、职教"出海"新范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职教力量。 形成"互鉴共享"办学格局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面向海外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经 ...
教育早餐荟|教育部拟同意设32所本科高校;BOSS直聘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11.9%
北京商报· 2025-05-23 02:19
高等教育资源扩张 - 教育部拟同意新设32所本科高等学校包括安徽第二医学院和天津警察学院等[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引入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2] -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全面投用 北京服装学院同年下半年迁入[2] 企业财务表现 - BOSS直聘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23亿元 同比增长12.9%[3] - 公司同期净利润达5.1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1.9%[3] 股权变动事件 - ST东时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209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拟被司法拍卖[4] - 拟拍卖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总股本7.15亿股的2.92%[4]
【省教育厅】“定制”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陕西日报· 2025-05-22 22:47
职业教育改革进展 - 陕西36所高校上榜"2025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100万人,建立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46个,实施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03个 [1] - 陕西通过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协同、推动职教"出海"等方式持续深化职教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 全省职业院校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陕西职教改革发展的政策供给更加有力、体系建设持续完善 [8] 专业布局优化 - 陕西积极引导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布局,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2] -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产业需求于2023年新开设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培养产品数字化设计、增材制造工艺制订与实施人才 [2] - 学院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老牌专业进行升级,增加智能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新课程,淘汰5个与产业脱节专业,调整8个专业方向,增设7个新兴专业 [3] 校企合作模式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会计产业学院,共同打造智慧实训中心,开设智慧财经卓越班 [5] - 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产业拓展课+岗位实践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地区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 - 学校建立由295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高校教授参与的外聘教师库,381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6] 国际化办学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中泰"秦岭工坊",为泰国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 [7] - 中泰高校联合编写双语教材51本,为比亚迪泰国分公司编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6本教材,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 [8] - 学校22名师生赴泰国访学,24名泰方师生来校学习,学生海外实践就业与短期交流培训共计198人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