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

搜索文档
淄博首家网约车“司机之家”建成启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7-26 05:45
网约车司机之家建设 - 淄博市建成全市首家网约车"司机之家" 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其中司机之家面积200平方米 [1] - 设施包括8个功能区 党员活动室 办公区 休闲购物区 阅览区 餐厅 淋浴室 充电区 洗车区 [1] - 配备106个充电桩 是淄博首家综合性网约车司机之家 [1] 服务设施配置 - 配有沙发 电脑 冰箱 饮水机和空调等设施 [3] - 提供休息 上网 洗车和维修车辆等服务 [3] - 网约车司机反馈良好 解决了休息难 就餐难等问题 [3] 项目意义与规划 - 通过市场化模式 依托第三方资源建成暖"新"驿站 [5] - 破解新就业群体"休息难 充电难 就餐难"等困境 [5] - 标志着张店区"双融双创"创新实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5] - 下一步将发挥党建阵地作用 优化管理服务载体 [5]
网约车立法建议 准入门槛是否过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5:11
香港网约车与出租车市场竞争现状 - 网约车运营模式为香港市民和旅客提供方便、灵活、透明的出行选择 [1] - 缺乏监管导致网约车存在安全隐患和赔付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1] - 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形成直接竞争 挤占出租车市场份额 [1] - 香港出租车行业存在高峰期打车难、服务意识不足和偏远地区拒载等问题 [1] 网约车法律监管现状 - 香港网约车服务自2014年引入 但相关法律长期缺位 [2] -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需尽快解决网约车监管问题 [2] - 现行法律下 网约车取酬载客属于"灰色地带" [3] - 平台向出租车派单合法 向私家车派单则违法 [3] - 2020年香港终审法院判决明确私家车载客需持有出租汽车许可证 [3] 香港网约车立法框架 - 运输及物流局提出规管网约车立法建议 将市民利益放在首位 [4] - 立法框架涵盖平台、车辆和司机三方面监管 [5][6][7] - 平台需为香港注册公司 牌照有效期5年 可续期但不可转让 [5] - 私家车需申领许可证 车龄不得超过7年 需每年检查 [6] - 司机需年满21岁 持有驾照1年以上 无严重交通违规记录 [7] 行业影响与政策设计 - 立法建议允许网约车与出租车并存互补 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7][8] - 政策鼓励网约车平台同时提供出租车约车服务 [8] - 出租车司机可直接申请网约车驾驶资格 无需额外考核 [8] - 政策考虑香港高密度道路资源 采取总量控制思路 [8] - 立法建议需平衡安全与便利、创新与秩序的关系 [9]
人民时评:从发展痛点中找治理突破点
快讯· 2025-07-24 23:24
中国经济新业态发展 -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1] - 即时配送、网约车等领域缺乏监管先例,需要持续探索和优化监管方式 [1] - 精准监管措施包括优化服务、建立标准、加强监管,以促进新业态持续繁荣 [1] - 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实现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的双赢 [1]
从发展痛点中找治理突破点(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8
新业态治理创新 - 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号码保护服务 以700号段作为外卖配送和网约车服务的"中间号" 替代真实手机号码以解决隐私安全问题 [1] - 上海推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 采用三色安全等级标识 新骑手需获得"绿码"方可从业 旨在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并优化配送算法 [1] 行业痛点与治理突破 - 快递物流行业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隐私面单技术成为新标配 但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仍存在营销/诈骗电话识别难题 700专用号段试点将针对性解决该问题 [1] - 共享单车行业通过"总量动态调控+网格化智慧化调度"框架解决乱停乱放问题 促使共享单车在通勤接驳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2] 治理创新方法论 - 新业态治理需把握稳与进的关系 互联网企业虽尝试号码保护技术 但缺乏统一标准 需通过试点先行实现精准治理 [2] - 即时配送和网约车等领域监管无先例 需"有形之手"通过优化服务、建立标准、强化监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治理与发展的协同效应 - 解决发展痛点能促进行业进化 如交通安全码既规范骑手行为 又倒逼企业优化算法 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2] - 治理创新需持续探索 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新业态释放动能 实现创新与规范发展的双赢 [3]
与微信达成合作,Uber这回不用再怕“系统抖动”了
36氪· 2025-07-24 12:03
微信与Uber合作 - Uber官方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用户可直接在微信内打车 无需下载额外应用或绑定国际银行卡 支持微信支付 [1] - 小程序自动适配中文界面 支持本地化中文检索 行程可实时同步微信好友 率先在中国香港和日本提供服务 未来数月扩展至美国、英国等9个境外目的地 [3] - Uber网约车业务负责人表示 合作旨在解决中国用户境外打车难、支付繁、沟通累的痛点 打通出境游"最后三公里" [3] 历史竞争背景 - 十年前滴滴与Uber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展开"烧钱大战" 获淡马锡、贝莱德、腾讯等巨头支持 投入数十亿美元 [6] - 2015年微信屏蔽Uber相关链接和公众号 官方解释为"系统抖动" 但Uber质疑腾讯技术实力 称屏蔽持续3个月 [9][11] - 腾讯间接持有滴滴6.4%股份 Uber与滴滴合并后退出中国市场 2017年Uber管理层大换血 现任CEO为达拉·科斯罗萨西 [13] 合作驱动因素 - 滴滴在海外8个国家推出聚合出行服务 接入Grab等当地运力 日均单量近千万 已实现盈利 威胁Uber海外利益 [16] - 滴滴海外服务主打"中文界面+中文司机+微信支付"组合 2024年五一假期通过包车服务抢夺中国游客订单 [19] - 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预计达1.3亿 Uber需通过微信合作提供本地化服务以应对滴滴竞争 [16][19]
要做中国版Uber,如祺启动“Robotaxi+”战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00:17
战略发布 - 公司正式启动"Robotaxi+"战略,计划凭借平台资源聚合优势和运营服务经验,面向监管机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等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加速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1] - 战略核心是升级开放性"Robotaxi+"平台,聚合产业链资源并提供规模化运营解决方案,包括资产运营方案、运维方案等,实现车辆资产效益最大化 [4] - 战略包含"星火计划"和"星河计划",分别在车队规模和基础设施两方面投入发展,拟推动10亿级投资计划 [4][6] 发展规划 - 未来5年目标覆盖100个核心城市,构建超万辆规模Robotaxi车队,形成支撑每年10万辆Robotaxi线下运维的综合能力 [1][5] - "星火计划"重点扩大运营范围与车队规模,拟复制标准化运营模式至100城,与合作伙伴共建超万辆车队 [5] - "星河计划"将在100城建1000个三级运维网络(速应场/维保站/枢纽中心),投资规模达10亿级 [6] 行业竞争 - 行业已进入比拼落地能力阶段,规模化运营成为竞争焦点,犹豫不决的企业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掉队 [2] - 公司作为率先实现有人驾驶与Robotaxi混合运营的平台,推出战略旨在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创共赢 [2] - 全球移动出行企业如Uber正积极扩充Robotaxi合作伙伴,公司此次战略发布展现扩大"Robotaxi朋友圈"的决心 [8]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底,平台运营Robotaxi超300辆,覆盖大湾区多个区域,运营站点超4000个,安全运营超400万公里 [7] - 广州南沙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80% [7] - 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2035年达470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700倍),贡献超25%共享出行运力 [7] 合作进展 - 已与广汽商贸、广汽能源及4家资产战略伙伴签署协议,在车队及运维网络建设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6] - 正推进与主流自动驾驶公司战略合作,将接入多种先进Robotaxi以扩大运力规模 [5] - 公司被视为Robotaxi时代的中国版Uber,具备运营能力的平台将获更多关注 [8]
直连卫星!曹操出行放大招,Robotaxi将实现厘米级定位
证券时报· 2025-07-23 12:34
战略合作与技术升级 - 公司与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吉利星座"30颗在轨卫星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实现车辆"永远在线,永不失联"[1][3] - 计划将全球卫星通信与高精定位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车队管理,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整合低轨卫星通信与厘米级高精定位技术的Robotaxi平台[3] - 合作后车辆将获得卫星通信安全冗余和厘米级定位精度能力,确保偏远地区实时数据传输及复杂区域车道级精准定位[4][5] Robotaxi业务进展 - 公司已构建国内首个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在苏杭两地开启Robotaxi运营试点,投放搭载吉利最新智驾系统的车辆[4] - 2023年及2024年订单事故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硬件冗余和专业司机保障使其有人驾驶网约车安全领先行业[4] -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预装自动驾驶组件并优化TCO,同时构建全场景自动化运营系统[7] 资本市场与生态协同 - 战略合作公布次日股价上涨4.56%,反映市场对其Robotaxi业务潜力的认可[3] - 作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公司背靠吉利集团,形成"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生态,国内唯一具备类似特斯拉全链条能力的出行企业[6][7] - 与时空道宇合作体现吉利生态协同优势,解决传统供应链数据协同壁垒,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生态融合[7] 技术细节与行业定位 - 卫星直连技术使车辆具备抗干扰能力,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仍保持定位信号稳定[5] - 国内布局5000余个高精定位地基数据站点,硬件设施规模及运维能力居行业领先[7] - CEO龚昕强调通过"天-地"一体技术整合构建多重安全冗余体系,引领未来安全出行方式[5]
直连卫星!曹操出行放大招,Robotaxi将实现厘米级定位
证券时报· 2025-07-23 12:29
战略合作与卫星技术应用 - 公司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吉利星座"30颗在轨卫星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实现车辆"永远在线,永不失联"[1][3] - 计划将全球卫星通信与高精定位技术整合至Robotaxi运营,成为全球首个全面采用低轨卫星通信与厘米级定位的出行平台[3] - 合作后股价上涨4.56%,反映市场对Robotaxi业务潜力的认可[3] Robotaxi安全与技术进展 - 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构建国内首个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并在苏杭开展Robotaxi试点[5] - 2023-2024年订单事故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依托硬件冗余和专业司机保障安全[5] - 卫星直连赋予车辆两大能力:卫星通信安全冗余(确保偏远地区实时连接)和厘米级定位精度(城市复杂区域误差极低)[6][7] 生态协同与吉利集团支持 - 作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背靠吉利集团资源,形成"定制车+自动驾驶+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生态,国内唯一具备类似特斯拉全链条能力的企业[9] - 时空道宇为吉利旗下公司,拥有30颗在轨卫星及5000余个高精定位地基站点,合作消除技术标准差异导致的数据协同壁垒[10] - 计划2026年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预装自动驾驶组件并优化TCO,同步构建全场景自动化运营系统[10]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CEO龚昕强调"天地一体"技术整合构建多重安全冗余体系,引领未来安全出行方式[8] - 董事会主席杨健指出公司将深度参与网约车定制研发,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上市,重塑行业竞争格局[9] - 此次合作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从技术整合迈向生态融合新阶段[10]
广州的士司机最新收入公布,出租汽车市场供给趋于饱和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1:27
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数量则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5年6月底,广州市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 司共120家,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209607张,较2024年12月底增加10957张;核发《网络预 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343091张,较2024年12月底增加19515张。 出租车单车日均营收607元 南都讯 记者蒋臻 日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广州市出租汽车行业2025年上半年度市场运行监测指 标信息发布报告》(下称《报告》)。数据显示,广州巡游出租车车辆、驾驶员数量以及单车日均收入 均呈下降趋势,单车日均营收约607.40元。与之相反,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持续增多,至6月底,核发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343091张,较2024年12月底增加19515张。 巡游出租车和驾驶员数量持续减少 网约车增多 广州市出租汽车行业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信息每半年公布一次,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共有巡游 车企业72家、巡游车14252辆、巡游车在岗驾驶员27841人,较2024年12月底,巡游车减少1655辆。记者 查询以往报告发现,近年来广州巡游出租车车辆、驾驶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三年前2022年上 ...
滴滴暑期打车活动上线
每日商报· 2025-07-23 10:49
滴滴出行暑期跨境游促销活动 - 公司推出暑期打车7折起活动 时间从即日起至7月31日 [1] - 用户可领取海外打车专属券包 包含2张7折券(每张最高减20元)和1张8折券(最高抵10元) [1] - 针对韩国用户提供2张专属打车券 包含满70元减15元券和8折最高抵扣10元券(限周六日使用) [1] - 日本用户可通过兑换码OTOKU获取10张优惠券 单笔订单最高减500日元 [1] - 东京/成田/关西机场订单享7折起优惠 单笔最高减1500日元 [1] - 香港用户可领取最高减50港元优惠券 [1] - 每日可参与两次抽奖活动 奖品包含打车折扣券和立减券 [1] 滴滴海外出行服务特点 - 海外出行服务已覆盖春节/五一/端午等多个假期 [2] - 用户无需额外下载软件 只需升级滴滴App即可使用海外服务 [2] - 支持中英文地点输入 提供中文客服和即时沟通功能 [2] - 支持支付宝/微信预付车费 自动计算汇率 [2] 暑期跨境游市场数据 - 暑期出行热门地点包括东京/首尔/新加坡等 [2] - 海外出行用户主要来自国内一二线城市 [2] - 出行目的以旅游度假为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