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龙华区发布人才新政 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03:54
人才政策升级 - 龙华区发布"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创业资助最高达1500万元 [1][2] - 政策体系覆盖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工匠人才等群体,形成"塔尖引领、塔腰支撑、塔基稳固"的人才金字塔格局 [2] - 深化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给予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3万、5万、10万元落户补贴,青年人才最高可领取安家补贴等奖励85万元 [1][3] 产业聚焦与人才培养 - 优化升级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专项政策,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 [2] - 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与华为、中兴、英维克等龙头企业合作,构建"政校企"联合培养体系 [4] - 创新实施青年人才"百优培养计划",开展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打通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晋升通道 [3] 服务保障与创业支持 - 推出"万房筑梦""万平共享"计划,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空间 [3] - 升级"尚贤卡"服务保障办法,提供高铁出行、看病就医、住房入学、文体服务等便利 [3] - 授牌"投资龙华第一站""人才服务站",聘任"人才推介官"以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米" [4] 深圳各区人才政策比较 - 龙岗区对新引进入户的35周岁以下本科、硕士人才分别给予最高3万、5万元生活补贴,博士补贴10万元 [5][6] - 宝安区对初创企业补贴高达10000元/人,为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一次性奖励补贴 [6] - 福田区对实习基地给予大专生1000元/月、本科生1500元/月、硕士生2500元/月、博士生4500元/月的补贴 [6] 人才与产业发展 - 深圳招聘职位数在大湾区占比为35.2%,穗深地区拥有众多知名行业龙头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大 [7] - 深圳常住人口从1318万人增长到1799万人,增量近50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700万 [7] - 大湾区的流入人才与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招聘需求高度契合,产才融合程度较高 [7]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落实“2+3+4”产业链专班“七个一”工作机制,前瞻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1:27
宣城市产业体系与经济发展 -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全省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毗邻的地级市,也是安徽省距离上海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成为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桥头堡"和安徽省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1][4] -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3.5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1:44.2:46.7,呈现第二产业引领增长、第三产业稳步提升的协调发展格局[5] -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724.3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9%[7] 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创新构建"2+3+4"产业矩阵: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食品、精细化工、纺织、碳酸钙四大特色传统产业[1][18] - 汽车零部件产业2024年产值达85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5家,总数达425家,位居全省第三位[8] - 新能源产业2024年产值达750亿元,同比增长74.4%,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群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8][24] - 高技术制造业成为重要引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5.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3.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8.6%[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首次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五,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单[11] - 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7.8%[11] -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总数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总数48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13件,同比增长44%[11] - 2024年产业链招商签约项目596个,总投资2269.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3%[11] 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 - 创新构建"一屏两廊三区多中心"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差异化农业发展[20] -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重点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等跨区域合作[21] - 形成"一核两区"产业空间框架:中心城区综合发展核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郎广宁智造经济发展区打造高端制造集群,泾旌绩美丽经济发展区发展旅游、文化、大健康等美丽经济[22] 未来发展趋势 - 短期内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突破轻量化材料、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技术,新能源产业将聚焦异质结电池技术迭代[27][29] - 中长期将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依托广德通用机场资源发展无人机物流、航空旅游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30] - 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建设零碳产业园[30]
2025年四川经济“半年报”发布,透视经济发展“期中考”成绩单 “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四川日报· 2025-07-18 00:24
四川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 地区生产总值31918 2亿元 同比增长5 6%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0 3个百分点 [2][5][6] - 第二产业增加值18843 4亿元 同比增长5 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 5亿元 同比增长6 0% [2][6]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 3% 其中现代服务业表现突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4%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9% [6][7] 产业发展 工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3% 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 1个百分点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 [3][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1% 智能电视 智能手表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 4倍 1倍 63 1% [8][9]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0% 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凯翼汽车产量5 99万辆 同比增长319% 出口量1 55万辆 同比增长314% [8]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 9% 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 6个百分点 [9] - 绿色低碳产业中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6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1 0%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 4倍 [9][10] 农业与服务业 - 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 3亿元 同比增长3 2% 夏粮产量476 2万吨 同比增加11 1万吨 [2][3]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 单位产值能耗低于工业 符合绿色转型趋势 [7]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 7%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 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 8%(工业投资增长10 9%)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 4% [3] - 民间投资由上年下降1 3%转为增长2 4%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7%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 4个百分点 [11][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0 2亿元 同比增长5 6% 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 8%(智能手机类增长51 6%) 家用电器类增长20 2% [4][11] 政策与趋势 - "两新"政策带动设备更新投资 全省有设备购置投资项目4559个 同比增长13 4% [11] -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基础持续夯实 [6][10] - 工业经济呈现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趋势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0]
高盛西湖智谷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出门就有客户 制造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35
园区启动与政策 - 高盛西湖智谷产业园举办"0"租园区启动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签约仪式 活动由惠城区政府指导 近200名企业代表参加[2] - 西湖智谷零租园区正式启动 重点引进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等产业 承接深圳 东莞优质企业外溢 服务惠州制造业转型升级[4] - 园区推出零租金政策 优先针对软件信息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 数字经济 AI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 给予超常免租期[4] - 三家企业通过"零"租金及特惠政策签约入园 包括零碳产业运营中心 高视科技 零件通等[6] 园区规划与企业入驻 - 西湖智谷项目打造A区产业启动区 B区产业加速区 C区总部聚集区 提供50年红本产权 一户一红本证[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园区已签约企业83家 进驻投产企业51家 包括10家专精特新企业 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4家规上企业[9] - 园区为企业交付钥匙和颁发红本产权证 为企业未来金融服务和资产支持提供基础[11] 产业协同发展 - 西湖智谷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A区获评惠州软件园 聚集23家软件信息类企业 专利著作超100件[14] - 园区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 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格局 助力惠州产业高质量发展[14] - 园区与广东省高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 惠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战略合作 赋能制造业发展[16] 产业生态与活动 - 活动现场进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路演和产业对接交流 展示宇树科技 科大讯飞 海康威视 商汤等企业产品[17] - 园区打造AI未来展厅 作为共享共创平台 展示企业未来科技产品并链接产业资源[19] 区域产业发展 - 2024年惠城区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918家 占全市41.6% 实现营收926.6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96.5亿元 占全市30%[21] - 2025年一季度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73.5亿元 增长8.5% 占GDP比重26.5% 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首位[21]
2025年上半年四川GDP同比增长5.6% 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产量大幅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0:53
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3.1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4]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7] - 工业生产创近三年高点,二季度当季增长7.4%,较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增加值增长13.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14.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2.2%)表现突出 [5] - "新三样"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2.4倍)、光伏电池(+1.9倍)、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53.2%) [3][5] - 智能电视(+1.4倍)、智能手表(+1倍)、工业机器人(+63.1%)等高端制造产品供给加速 [8] 能源与绿色转型 - 清洁能源生产优势显著,规模以上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11.5%),水力发电增长5.1% [5] - 动力电池(+36.5%)、新能源汽车(+11.0%)、钒钛产业(+13.8%)增加值快速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4.4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汽车整车产量比重升至27.6%(同比+16.2个百分点) [8] 消费与投资驱动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18.7%)、工业投资(+10.9%)保持高增速 [6] - 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5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0.2%)、汽车类(+2.7%)零售额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3.1% [6] - 互联网行业表现亮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线上餐饮及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20% [5] 重点产业表现 - 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6.7%,显示器(+55.6%)、集成电路(+14.0%)产量显著提升 [8]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63.3亿元(1-5月),同比增长7.0%,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 [9]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70%,市盈率20.01倍,主力资金净流入1722.4万元 [11]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3.16%,市盈率43.26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149.8万元 [11]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8.58%,市盈率108.74倍,估值分位达90.01% [12]
长虹携多款“高精尖” 科技产品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央广网· 2025-07-17 10:2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六链一展区" [1] - 展会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聚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1] 绵阳数字科技链展区 - 绵阳以"绵阳智造 链动世界"为主题展示五大产业新赛道 [2] - 长虹作为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参展,展示多项自主研发产品 [2] FLASH放疗系统 - 长虹FLASH放疗系统采用毫秒级超高剂量率射线技术 [3][5] - 相比传统放疗可降低30%~80%毒副作用,单次照射时间缩短至1秒以内 [7] - X-Flash设备预计2025年型检,e-Flash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7] AI TV产品 - 长虹100Q10Art Ultra是全球首台AI TV,搭载电视端AI大模型 [10] - 产品融合多家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强大搜索功能和多媒体优势 [10] 航空电子领域产品 - 长虹华丰科技展出多种高性能连接器,包括高压、抗干扰、深海等类型 [13][14] - 复合材料连接器比铝合金轻25%~40%,耐盐雾2000小时 [14] - 深海连接器可在水下3000-7000米工作,脱落连接器用于航天器发射 [14] 航空电源系统 - 长虹主/APU蓄电池为C919专用,国内首款取得CTSOA证书 [17] - 产品可在零下40度工作,瞬时放电电流达800安以上 [17] -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障大飞机供电安全 [17]
PCB概念走强,创业板指数半日上涨1.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7:30
市场表现 - A股7月17日上午震荡走高,创业板指涨1.13%,上证指数涨0.09%报3506.94点,深证成指涨0.87%,北证50涨0.76%,科创50涨0.17%,中证A500涨0.47%,半日成交额达9109.88亿元 [1] - 央行开展4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4505亿元 [1] 国际机构评级 - 花旗将中国和韩国股市评级上调至增持,同时将印度股市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2] 绿色低碳技术 -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活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宁德时代进入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 [2] 板块热点 - 算力产业链爆发,CPO概念板块领涨2.68%,PCB概念涨2.51%,远程办公涨2.04%,AI手机PC涨2.00%,华为海思涨1.97% [3][4] - 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零售股异动拉升 [3] AI-PCB行业动态 - AI-PCB行业需求共振,多家公司订单强劲且满产满销,正在扩产,预计二三季度业绩持续高增长 [5] - 英伟达GB200及ASIC放量推动AI服务器及交换机转向M8材料,国内覆铜板龙头厂商受益于海外扩产缓慢 [5] 重点公司分析 - 生益电子加速扩充国内AI算力高多层及HDI产能,推进泰国基地扩产,有望提升ASIC供应链和高速交换机市场份额 [6] - 本川智能采用"模块化"战略,专注高频高速板、挠性板等细分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7] - 东山精密通过索尔思光电技术切入光通信市场,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8] - 广合科技加大算力产品市场开拓,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结构优化,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9]
“山东制造”出海!山东工业品出口超万亿元,境内自主品牌占比26.1%
齐鲁晚报· 2025-07-17 03: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介绍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 [1] 工业领域出口表现 - 山东省工业品出口1 04万亿元 增长6 1% 规模列全国第四位 [3] - 工业品出口重心向产业链上游攀升 上半年出口工业中间品4980 2亿元 增长5 9%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高端装备出口451 8亿元 增长36 3% 电子信息出口248 8亿元 增长24 5% 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95 8亿元 增长6 8% [3] 品牌战略成效 - 山东工业品出口中境内自主品牌占比达26 1% 提升1 3个百分点 [4] - 山东推出"好品山东"等区域公共品牌 促进工业企业由"无品牌"转向"自主品牌" [4] 政策支持 - 海关将落实《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2025年行动方案》 研究支持山东工业经济措施 健全"关企直通车"服务机制 [4]
江西工融国控“1269”科创领航基金在赣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7-17 01:57
战略合作与基金启动 - 工行江西省分行携手工银投资与江西国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江西工融国控'1269'科创领航基金" [1] - 基金总规模拟为100亿元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本土优质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3] - 基金已储备一批优质拟投项目旨在发挥国有大行耐心资本作用赋能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3] 江西省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江西省推进科技兴赣"六大行动"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实施"1269"行动计划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增幅居全国第二 [3] - 工行江西省分行围绕"1269"行动计划打造金融"五专"体系提供"股+贷+债+顾"一站式服务覆盖超万户科创企业覆盖率近50% [3] -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科技企业融资余额超580亿元"小巨人"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有贷户覆盖率分别达70%和80% [3] - 该行是省内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破千亿元的国有金融机构 [3] 合作模式与未来规划 - 合作开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地方机构共同支持科技股权投资的新模式通过"投贷联动""商投互动"激活长期资本 [4] - 工行江西省分行将依托江西国控平台优势及工银集团"投商行一体化"优势撬动千亿产业生态 [4] - 云眼视界洪城环境华勤电子晶安高科联创光电赣锋锂业等6家企业参与签约 [4]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营山专场 三个“山”的特质讲述营山发展故事
四川日报· 2025-07-17 00:24
地理位置与战略优势 - 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与渠江之间,是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 [1] - 作为南充市"东大门",东邻达州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北上巴中抵陕西,高铁1小时通达成都、高速公路2小时通达重庆 [1] - 战略机遇交汇,是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桥头堡" [1] 经济发展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位居南充市首位 [1] 产业基础与规模 - 全县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 [2] - 近5年每年新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新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新升规工业企业15家以上 [2] - 经开区建成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 [2] 产业能级与特色 - 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电摩生产基地,年产新能源专用车、摩托车200万台 [2] - 汽配、电摩、阀门等"六大产业园"不断壮大,机械汽配产业产值超过60亿元 [2] 产业协同与配套 - 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链 [2] - 县内40余家企业为赛力斯、吉利、长安等头部企业提供优质配套 [2] - 百余种"营山造"产品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 [2] 城市配套与特色 - 2016年营山一环路建成通车 [2] - 2020年营山县人民医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 [2] -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营山BMX运动中心运动员邓雅文夺得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冠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