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特稿 | 邹传伟:正视和应对美元稳定币的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6-18 01:35
稳定币的定义与现状 - 稳定币是基于法定货币储备发行的数字代币,主流方案锚定单一货币并采用足额储备模式,2025年6月总规模达2477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90倍,其中99%锚定美元[2] - 稳定币通过分布式账本实现货币代币化,不创造新货币,而是将银行体系内已有货币锁定并数字化流通,储备资产可投资于美国国债等低风险资产[3] - 主流稳定币并非私人铸币权产物,但部分储备不足的稳定币依赖发行者信用,存在挤兑风险,如泰达公司USDT早期案例[5]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与监管差异 - 美元稳定币主要服务于加密资产交易(占交易量1007亿美元),承担计价、交易媒介功能,并向跨境支付、企业结算等场景渗透,推动数字形态的"美元化"[7][8] - 稳定币与非银行支付均属预付工具,但前者具跨境匿名性且储备资产可多元投资(70%基于离岸美元),后者受央行集中监管且备付金纳入M1统计[4] - 美国通过监管宽容策略推动美元稳定币全球化,香港与中国内地分别立法规范储备资产管理和发行资格[1][2] 美元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储备资产持有1200亿美元美国国债(超德国持有量),但对缓解美国36万亿国债规模作用有限,且面临"大规模发行-长期国债投资-灵活赎回"的不可能三角[9] - 美元稳定币与SWIFT/Visa无替代关系,其技术特性(开放性、跨境性)强化美元国际地位,但可能加剧他国货币主权侵蚀和经济结构失衡[8][9] 中国的应对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潜力 - 中国需监控境内美元稳定币使用(涉及支付、资本外逃等),并通过技术手段管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回流风险[10]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由中资背景机构发行,储备资产托管于离岸清算行,境内通过IP屏蔽和兑换限制隔离风险,同时加强KYC/AML审查[11]
盘中一度涨停!拉卡拉筹划登陆港股,支付行业持续整合出清
券商中国· 2025-06-17 23:17
拉卡拉赴港上市 - 公司公告筹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打造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场景应用 [4][5] - 公告次日股价盘中一度涨停 收盘涨幅16.16% 自4月低点累计涨幅近130% 总市值接近250亿元 [1][4] - 2024年数字支付业务收入51.65亿元同比微降0.27% 科技业务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18.43%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少51.71% 营收12.99亿元同比减少13.01% [6] 支付行业整合趋势 - 年内已有6家支付机构被注销牌照 央行累计注销102张支付牌照 其中预付卡业务类牌照占比超80% [10] - 北京高汇通主动缩减业务类型 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 反映预付卡市场萎缩及监管新规对展业门槛要求趋严 [11] - 大中型支付机构持续增资 财付通注册资本增至223亿元 抖音支付等十余家机构完成增资 新规要求注册资本最低1亿元且需实缴 [12][13]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机构加速战略布局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腾讯旗下财付通获批增资70亿元 成为注册资本最高非银支付机构 [12][13] - 行业出清趋势明显 监管从准入审批转向全周期管理 强化合规检查与风险处置 头部机构业务更加聚焦 [3][14] - 分析师指出支付行业提高从业门槛是必然 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4]
支付行业冰火两重天大型机构业务持续聚焦 尾部公司不断出局
证券时报· 2025-06-17 18:11
公司动态 - 拉卡拉筹划赴港上市 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场景应用 [2] - 拉卡拉股价6月17日盘中一度涨停 收盘涨16.16% 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近130% 总市值接近250亿元 [1][2] - 公司2024年数字支付业务收入51.65亿元 同比微降0.27% 科技业务收入2.83亿元 同比下降18.43%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减少51.71% 营收12.99亿元 同比减少13.01% [3] 行业趋势 - 支付行业加速出清与整合 年内已有6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 央行发出的271张支付牌照已有102张被注销 预付卡业务类牌照注销占比超八成 [1][4] - 头部机构如财付通获准增资70亿元 注册资本从153亿元增至223亿元 抖音支付 易宝支付等十余家支付机构近年完成新一轮增资 [5][6] - 行业门槛提高是必然趋势 头部机构业务更加聚焦 尾部中小支付机构面临市场清退和淘汰 [1][6] 业务分析 - 拉卡拉主营业务分为数字支付(境内支付 跨境支付 支付服务)和科技服务(金融科技 行业数字解决方案) [3] - 行业分析师指出 国内银行卡收单市场特殊场景规模缩减 支付机构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 - 部分支付机构主动调整业务 如北京高汇通缩减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 保留Ⅰ类业务 [4]
暴涨16%!支付龙头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6:05
公司动态 - 拉卡拉宣布筹划赴港上市,股价单日大涨16 16%,收盘价31 70元/股,总市值249 82亿元 [2][5] - 公司连续3个交易日股价涨幅累计超30%,已发布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 - 赴港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构建双循环格局,打造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应用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支付交易金额9820亿元,同比下降10 51%;营业收入12 99亿元,同比减少3 01%;归母净利润1 01亿元,同比下滑51 71%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7 59亿元,同比下降2 96%;净利润3 51亿元,同比下降23 26% [4] - 2025年发生两次减资:5月注册资本由7 88亿元减至7 76亿元,1月由8亿元减至7 88亿元 [4] 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1年获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2019年成为国内首家数字支付领域上市企业 [4] - 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支付和科技服务两大类 [4]
暴涨16%!支付龙头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5:55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宣布筹划赴港上市后股价单日大涨16 16%至31 70元/股 总市值达249 82亿元[2] - 赴港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 构建双循环格局 打造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应用[4] - 具体方案需经董事会 股东大会审议 并获央行 证监会 香港联交所批准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支付交易金额9820亿元 同比下降10 51% 营收12 99亿元 同比降3 01%[6]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 01亿元 同比下滑51 71% 扣非净利润8468万元 同比降62 97%[6] - 2024年全年营收57 59亿元 同比降2 96% 净利润3 51亿元 同比下滑23 26%[6] 资本变动 - 2025年两次减资 注册资本从8亿元降至7 88亿元 再降至7 76亿元[7] - 公司为国内首家数字支付领域上市企业 拥有央行颁发的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6]
拉卡拉: 关于公司股价异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1:3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13日出现异常波动,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 [1] 公司核实情况 - 公司董事会通过电话、网络通讯等方式对第一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核实 [1] - 核实结果显示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目前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 相关核查对象均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1]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确认目前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意向、协议 [1] - 董事会未获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1]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1] H股上市进展 - 公司正在与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具体推进工作 [2] - H股上市方案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并需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审核 [2]
拉卡拉:本次H股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快讯· 2025-06-17 10:54
拉卡拉H股上市进展 - 公司发布异动公告 确认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 [1] -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具体推进工作 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1] - 后续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审核 [1] - H股上市能否通过全部审议备案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今年1-5月境外人士在深圳非现金支付交易近97.4亿元 同比增长37%
快讯· 2025-06-17 10:28
境外人士在深圳非现金支付交易情况 - 2025年1-5月境外人士在深圳非现金支付交易7109 5万笔 金额达97 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1% 37% [1] - 港人是来深消费主力 交易笔数占比68% 金额占比60% 同比分别增长25% 27% [1] - 韩国 美国 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 合计贡献超4成消费额 [1]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2072.22亿元,四方精创成交额居首
快讯· 2025-06-17 07:04
市场成交概况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2072.22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78.66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4580.38亿元 环比减少235.56亿元 成交量3.9亿手环比减少0.15亿手 [1] - 深市成交额7491.84亿元 环比增加156.9亿元 成交量5.97亿手环比增加0.28亿手 [1] 个股成交表现 - 四方精创成交额居首达74.47亿元 [1] - 拉卡拉成交额74.15亿元位列第二 [1] - 光线传媒成交额71.35亿元位列第三 [1] - 恒生电子成交额50.96亿元位列第四 [1] - 立讯精密成交额49.98亿元位列第五 [1]
财付通增资至223亿元,年内至少5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
华夏时报· 2025-06-17 07:03
财付通增资事件 - 财付通注册资本获准增至223亿元,为2024年第二次增资 [2][3] - 2024年3月首次增资从10亿元增至153亿元(增幅1430%),本轮累计增幅达2130% [3] - 增资后与第二名注册资本差距扩大至178亿元,稳居非银支付机构首位 [3] 行业增资动态 - 年内至少5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抖音支付(1.5亿→31.5亿)、盛迪嘉支付(1亿→2.2亿,+120%)、瑞祥支付(1亿→1.15亿) [4] - 头部机构密集增资与中小机构牌照注销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 [5] 监管政策驱动因素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2024年5月实施,要求注册资本最低1亿元且实缴 [4] - 实施细则明确备付金日均余额与净资产挂钩(如500-2000亿部分按4%计算) [4] - 增资主要满足合规要求并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2][3] 行业竞争格局 - 财付通与支付宝合计占据90%市场份额 [5] - 抖音支付等依托股东场景资源,中小机构面临银行费率、聚合抽佣压力 [5] - 年内6家机构被注销牌照(如上海润通实业、得仕股份),多为预付卡企业 [5] 未来发展趋势 - 跨境支付或成重点投入方向 [6] - 行业分化持续,机构需拓展"支付+"解决方案及创新合作模式 [6] - 头部支付入口争夺仍是竞争焦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