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新能源材料巨头中伟股份(300919.SZ)冲刺港交所 2024年营收超4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12:1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出货量领导者 镍系和钴系pCAM连续五年全球出货量第一 磷系pCAM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2]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覆盖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精炼至材料生产及回收的一体化运营[2]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 以及人工智能设备、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下一代高潜力应用领域[2] 全球生产布局 - 生产基地战略定位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 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设有4个生产基地 印尼3个基地 摩洛哥1个基地 另在印尼和韩国规划新生产基地[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03.44亿元 2023年342.73亿元 2024年402.23亿元[3] - 同期年度利润呈现波动:2022年15.39亿元 2023年21亿元 2024年17.88亿元[3] - 2022年毛利率为11.1% 毛利额33.81亿元 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13.4% 毛利额45.76亿元[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年9.29亿元(占收入3.1%) 2023年10.56亿元(占收入3.1%)[5] - 2022年税前利润率5.6% 2023年提升至6.9%[5]
诺德股份:签订2亿元销售合同
快讯· 2025-04-21 12:37
合同签署 - 诺德股份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签订2025年度采购合同 涉及4.5微米铜箔产品 合同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 [1] - 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预计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产品与技术 - 合同采购标的为4.5微米极薄铜箔产品 属于高端锂电铜箔技术范畴 [1] 客户关系 - 采购方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为知名储能系统集成商 本次合作体现头部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 [1]
伟明环保(603568):营收、净利润均双位数增长 新能源材料项目产能释放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1 10: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1.71亿元同比增长19% 归母净利润27.04亿元同比增长32%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1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24.30亿元同比增长5% [2] - 项目运营业务收入33.70亿元同比增长10% 毛利率59.48%提升0.1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设备、EPC及服务业务收入37.59亿元同比增长29% 毛利率44.46%大幅提升9.74个百分点 [2]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1254.38万吨 上网电量36.18亿度 [3] -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年处理量49.46万吨 粗油脂销量1.59万吨 [3] 项目拓展进展 - 新增昌黎、永康二期等4个垃圾焚烧项目正式运营 富锦等3个项目进入试运行 [3] - 期末控股垃圾焚烧项目55个(含3个试运行) 总投运规模3.73万吨/日 在建项目2个 [3] - 新增东阳、浦城等6个餐厨项目正式运营 期末控股餐厨项目19个 在建4个 [3] 新能源与绿色业务 - 累计获得核发绿证492万个 完成首单绿证交易2.35万个实现销售收入 [3] - 印尼高冰镍项目首条1万金吨产线试生产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取得81.2亩用地 [4] - 电解镍项目一期2.5万金吨产线投入试生产 装备制造新增订单总额31.7亿元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16.69亿元同比增长62.72% 2026年165.05亿元同比增长41.45%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2.20亿元同比增长19.08% 2026年37.77亿元同比增长17.31% [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182.82亿元同比增长10.76% 归母净利润41.03亿元同比增长8.63% [4]
聚合力 添活力 增动力河北邯郸“四助工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1 07:12
邯郸市市场监管部门助企发展成果 -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421个 为企业提供服务2621家次 [1] - 引进外籍质量专家42名 覆盖37家需求企业 [2] -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3笔 总金额达25.2亿元 [4] 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建立市级线上平台1个 县区中心站20个 服务站42个 形成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 [1] - 推动2026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1] - 通过质量发展大讲堂培训企业779家 人员4.3万人次 [1] 企业质量技术提升成效 - 古钟食品引进日籍专家研发两项专利技术 [2] - 金力新能源将隔膜产品宽幅提高17% 厚度降至2微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2] - 组建22个产业链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涵盖链上企业541家 科研院所52家 [3] 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 - 实施重点质量技术攻关项目51项 已解决质量问题39个 [3] - 3个产业链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 包括新兴铸管产业链/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特种气体产业链 [3] - 13家企业列为质量强省领军培育对象 3个产业链纳入省级培育名单 [3] 品牌与标准建设成就 - 4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 数量全省第一 [1] - 12家企业入围河北省智能工厂公示名单 数量全省第一 [1] - 5家企业入围河北品牌示范企业 6家入围品牌优势企业认定名单 [3] 金融支持创新措施 - 创新积分评价体系融入质量融资增信要素 推出"冀质贷"专属产品 [4] - 帮助5家企业获得贷款9700万元 [4] - 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 开展"入园惠企"活动20余次 [4]
“逆周期之王” 中伟股份,何以持续制霸新能源材料江湖|深度
24潮· 2025-04-16 22:16
在持续动荡与博弈的动储江湖,新能源材料巨擘中伟股份 (300919.SZ) 仍在持续向上成长。 Wind显示,中伟股份年营收至少已经连续7年实现高速增长,在2017-2024年期间,中伟股份年营 收规模增长了20.60倍,从季度趋势看,中伟股份已至少连续16个季度 (2021年一季度以来) 实 现持续正增长;根据可查数据,这已经是其至少连续20个季度实现盈利。展现了持续发展韧性与 强大潜力,堪称动储江湖真正的 "逆周期之王"。 而今年是中伟股份成立的第11个年头,是其登陆资本的第5年,目前公司锚定 "成为全球领先的新 能源材料科学公司" 企业愿景,已形成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多元化的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 和技术布局,且已经在多个领域成为国际顶级玩家。 也正是这一年 (2020年12月23日) ,中伟股份成功登陆创业板,实现成立6年即上市的壮举。伴 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彻底爆发,中伟股份股价也出现史诗级上扬,市值最高超过1400亿元,成为贵 州省市值仅次于茅台的上市企业,实控人邓伟明身价飙升,一跃成为贵州首富。公司还成功跻身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之列,并是贵州唯一入选 "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
砥砺前行 贝特瑞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贝特瑞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通过提升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能力、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等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0亿元,总资产333.47亿元,同比增长13.49%,净资产122.27亿元,同比增长5.67% [2]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5%,需求增速仅为20%,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60%,价格同比下跌30% [3]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等材料创新进入深水区,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纷纷加码专利布局 [3] 负极材料业务 - 公司负极材料销量连续十五年全球领先,2024年销量超过43万吨,全球市占率超过21%,实现营收106.92亿元 [3] - 公司推进降本增效及精益管理,营业成本109.6亿元,同比下降47.01%,整体毛利率23.02%,同比提升5.36个百分点 [3] 创新研发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42%达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授权国内、国际专利692项,主导及参与49项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4] - 硅基负极材料形成“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模式,有效产能5000吨/年,产能与出货量居行业之首,产品开发至超高容量第六代,拥有三条技术路线,2024年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4] - 固态电池领域优先开发半固态关键材料,布局全固态关键材料,储备工艺技术,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已开发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吨级出货 [5]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形成以印尼基地、摩洛哥基地及日、韩、欧洲分子公司等海外布局为支撑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6] - 2024年加速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并投产,增资建设二期项目,启动摩洛哥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再次选址摩洛哥拟布局6万吨负极产能 [6]
中伟股份2024年营收突破400亿,净利润下滑24.64%
搜狐财经· 2025-04-14 20: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伟股份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双重挑战,虽有技术优势但提升盈利能力是主要挑战 [1][4][7]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4.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9.26% [1][4] - 2023年净利润增速26.15%,2022年高达64.33%,2024年下滑突兀 [4] -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5.17%,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分别下降22.12%和19.78% [4] 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 - 主要业务为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研发、生产和销售,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带来成本压力 [5] - 采用“以销定产、集中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2024年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6] - 2024年印尼、摩洛哥等地生产基地投产,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增加69.89%,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0.05% [6] 技术优势与未来展望 - 研发投入11.09亿元,同比增长5.08%,在多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奠定竞争基础 [7] - 镍系材料2024年市占率20.3%,钴系材料四氧化三钴市场占有率28%,均连续5年行业第一 [7] - 磷系和钠系材料领域有进展,磷酸铁和钠系产品批量销售成新增长点 [7] - 未来有望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巩固地位,但需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7]
丰元股份:全资子公司与比亚迪电池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
快讯· 2025-04-14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丰元股份全资子公司与比亚迪电池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将在2025 - 2028年度开展合作,但协议无强制法律约束,后续实施有不确定性 [1] 分组1 - 丰元股份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 [1] - 双方将在2025 - 2028年度进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合作 [1] - 合作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快速发展 [1] - 该协议不构成强制法律约束,后续合作事项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机构风向标 | 中伟股份(300919)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00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4-12 01:21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1日共有389个机构投资者持有中伟股份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6.54亿股占总股本的69.78%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63.65%包括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跌1.00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2个包括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南方中证新能源ETF联接A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3个包括农银新能源混合A易方达创业板ETF信澳新材料精选混合A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377个主要包括南方中证500ETF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等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5个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富国稳健双盈债券发起式A等 [2] 外资持仓变动 - 本期外资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0.35% [2]
格林美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发货
高工锂电· 2025-04-08 10:35
技术创新与材料突破 -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推动超高镍三元材料增长空间[1][6] - 高镍三元材料长期主导高端动力市场,适配长续航电池、大圆柱电池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2] - 格林美实现全球首个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大规模量产,技术突破包括微米级三段式结构设计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2][3] 格林美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前驱体月出货量达3000吨,可装配20000辆高端新能源汽车,100%供应国际头部企业[3] - 2025年一季度镍金属出货超25000吨,产能利用率超95%,高质量订单锁定日韩及欧洲市场且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4] - 核壳材料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循环寿命痛点,推动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实施[3][4]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 高镍三元材料加速渗透VR/AR设备、人形机器人及航天飞行器(eVTOL)等新兴领域,满足高能量密度与长续航需求[4] - 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推进有望提升高镍材料装车比例[5] 技术趋势与行业前景 - 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重塑材料需求格局,高镍三元凭借适配高电压体系保持领先地位[5] - 未来三年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将持续打开超高镍三元材料增长空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