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新能: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10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二届第三十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新能源发电占比98.5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23% [1] - 绿证交易业务收入占比0.25% [1] 行业背景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行业上市公司呈现"涨"声一片态势 [1]
龙源电力(00916.HK):新能源电量持续增长 拟中期分红
格隆汇· 2025-08-26 19:16
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7亿元 同比下降18.6% [1] - 归母净利润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1] - 中期拟每股派现0.1元 分红总额8.36亿元 [1] 装机容量 - 净新增新能源装机2.05354吉瓦 其中风电0.98695吉瓦 光伏1.09659吉瓦 [1] - 截至6月末控股装机容量43.2吉瓦 风电31.4吉瓦 光伏11.8吉瓦 [1] - 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 其中风电1.04吉瓦 储能0.2吉瓦 [1] - 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 风电2.98吉瓦 光伏1.77吉瓦 [1] 发电量与电价 - 总发电量396.52亿千瓦时 风电335.0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07% [2] - 光伏发电量61.4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1.37% [2] - 风电平均上网电价422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16元/兆瓦时 [2] - 光伏平均上网电价273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5元/兆瓦时 [2] 成本与利润 - 经营开支95.67亿元 同比增长10.8% [3]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利润67.30亿元 同比下降6.2% [3] - 风电分部经营利润62.13亿元 同比下降10.5% [3] - 光伏分部经营利润5.50亿元 同比增长51.1%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9亿元/72亿元/76亿元 [3] - 对应PE估值7.6倍/7.2倍/6.9倍 [3]
银星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4: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4.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6.56% [1] 装机容量 - 截至2025年6月末风电装机容量161万千瓦,占宁夏装机规模的10.57% [1] -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9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8万千瓦 [1] 项目进展 - 太阳山一二期9.5万千瓦老旧技术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1] - 长山头4.95万千瓦老旧技术改造项目取得开工批复,计划年内完成并网发电 [1] 发展战略 - 新能源发电业务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中铝主业 [1] - 依托中铝集团高用电负荷特性,布局分布式光伏与绿电直联项目 [1] - 为中铝集团提供绿电供应与绿证支持 [1]
兆新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06%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9.99% [1] - 毛利润5603.4万元,同比增长28.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2万元,同比增长47.06% [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达1865.38万元 [1] 经营策略 - 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工艺降本及订单结构优化实现量增价稳 [1] - 采用自主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控 [1] - 实施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提升化工产品竞争力 [2] 行业动态 - 化工与光伏产业链处于价格回调与需求升级驱动的结构性重塑期 [1] 战略规划 - 巩固精细化工+新能源双主业格局 [2] - 在新能源板块探索利用数字通证(RWA)工具盘活存量电站资产 [2] - 推动新能源业务从资产持有向专业运营转型 [2] - 通过数字化通证提升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2] - 构建多元盈利渠道减少对单一发电收益的依赖 [2]
华电新能:上半年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0.2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3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9.97亿元,同比增长15.8% [1] - 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0.29% [1]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1] 运营情况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公司规模扩大及新项目投产发电 [1] - 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1]
申华控股: 申华控股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1:2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1.51亿元,同比下降3.86%,毛利率为负3.86%[1][2] - 汽车销售业务收入24.58亿元(占比超95%),但成本高于收入导致毛利率为负3.69%[2] - 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率达55.06%,但收入同比下滑22.0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931.3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2.37%[2] 分行业经营表现 - 商业(汽车销售):收入24.58亿元,成本25.49亿元,毛利率负3.69%,收入同比增长9.09%但成本增幅更高达10.48%[2] - 房地产:收入983.92万元,成本484.82万元,毛利率50.73%,收入微增1.60%[2] - 服务业:收入695.59万元,成本908.94万元,毛利率负30.67%,收入同比下降9.48%[2] - 新能源业:收入903.52万元,成本406.04万元,毛利率55.06%,收入同比下降22.01%[2] 分产品经营情况 - 汽车销售:收入24.58亿元,成本25.49亿元,毛利率负3.69%[2] - 新能源发电:收入903.52万元,成本406.04万元,毛利率55.06%[2] - 房产销售:收入983.92万元,成本484.82万元,毛利率50.73%[2] - 其他业务:收入695.59万元,成本908.94万元,毛利率负30.67%[2] 汽车业务具体举措 - 通过调节奏、强服务、扩渠道等措施抢占市场份额[2] - 在宝马中国区销量同比下滑15.5%的背景下实现销售收入稳定[2] - 渭南汽车园区累计落地35家4S店(报告期新增4家),商用车入驻28个品牌[4] - 开设二手车交易市场引进10家商户,综合展厅展车超200台[4] 地产业务进展 - 洪江"湘水国际"项目:商铺去化率28%,车位去化率41%[6] - 西安"曲江龙邸"项目:车位去化率95%,商铺去化率95%[6] - 与锦江集团合作将酒店升级为"非繁云居"品牌[6] 新能源发电数据 - 光伏发电量1225.81万千瓦时,同比减少19.70%[6] - 上网电量1211.86万千瓦时,同比减少19.64%[6] - 上网电价745.56元/兆瓦时[6]
申华控股: 申华控股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1: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长3.13%,但净利润亏损5931.35万元,同比扩大52.37%,主要受汽车市场下滑及未获主机厂返利影响[2][5]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汽车消费服务、新能源、房地产及类金融四大板块,其中宝马品牌汽车销售是核心业务,拥有13家宝马4S店,是宝马在国内合作最早、规模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2][4] - 面对宝马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5.5%的不利局面,公司通过精准市场预判、调整销售节奏、强化服务等措施稳定销售规模,并在新能源电站运营、汽车文化产业园招商等方面取得进展[3][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长3.13%;营业成本22.47亿元,同比增长6.0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1.35万元,同比减少52.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179.67万元,同比改善4.8%[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2.94万元,同比减少80.7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9.12万元,同比改善8.95%[2][5] - 总资产29.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1亿元,减少7.33%[2]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销售业务:在宝马品牌中国市场销量下滑15.5%的背景下,通过调节奏、强服务、扩渠道等措施稳定销售规模[3][4] - 汽车文化产业园:渭南汽博园累计落地品牌35家,开业30家,报告期新增4个品牌;开封汽博园推进土地盘活[3] - 新能源业务:楚雄长翔光伏电站上网电量903.52万千瓦时[4] - 房地产业务:洪江项目商铺去化率28%,车位去化率41%;西安项目车位去化率达95%[4] - 物业租赁:申华金融大厦通过优化服务实现营收利润超预期[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63亿元,较年初减少31.25%,主要因偿还融资借款[6] - 存货7.43亿元,减少13.26%,因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周转效率[6] - 短期借款3.66亿元,减少25.93%,因优化融资结构压缩银行借款[6] - 长期借款7.33亿元,较年初减少1.84%[6] - 受限资产合计15.42亿元,包括票据保证金、抵押、质押资产[6] 投资情况 - 证券投资:持有金杯汽车120.92万元、第一医药693.59万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7.35万元[6] - 主要子公司:上海申华晨宝汽车亏损462.85万元,宣城宝利丰亏损262.26万元,重庆宝盛盈利28.96万元[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高新刚当选董事长兼总裁,新增都波、范凯为董事,金永利、李卓、俞奕鉴为独立董事[8] - 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8]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8] 重大事项 - 与华晨汽租、陆金申华的担保诉讼经调解结案,确认华晨汽租欠付2338.28万元,申华控股对2217.95万元承担连带担保责任[9] - 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签署长期租赁合同,出租申华金融大厦部分办公用地(2025年4月至2040年12月)[11] - 批准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1]
申华控股(600653) - 申华控股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6 10:49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3.13%[2] - 归母净利润 -5931.35万元,同比减52.37%[2] - 扣非归母净利润 -6179.67万元,同比增4.8%[2] - 商业营业收入24.58亿元,毛利率 -3.69%[1] - 房地产营业收入983.92万元,毛利率50.73%[1] - 新能源业营业收入903.52万元,毛利率55.06%[1] - 内部抵消营业收入和成本均为3.33亿元,同比增52.08%[1] 用户数据 - 2025年1 - 6月宝马品牌销售6711辆,同比增17.6%[3] 市场情况 - 渭南汽博园乘用车4S店落地35家,开业30家,新增4家落地2家开业[4] - 商用车市场入驻28个品牌[4] 项目销售 - 洪江“湘水国际”上半年商铺售1套、车位售2个[5] - 西安“曲江龙邸”上半年车位售32个[5] 发电数据 - 云南1 - 6月光伏发电量1225.81万千瓦时,同比减19.70%[6] - 上网电量1211.86万千瓦时,同比减19.64%[6] - 上网电价745.56元/兆瓦时[6]
新天绿色能源(00956) - 海外监管公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及半年度报告
2025-08-26 10:14
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总资产882.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7%[14][44]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7.6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57%[14][44] - 报告期营业收入109.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16%[14][44] - 报告期利润总额20.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3%[14][44] -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3%[15][44] -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03%[15][44] - 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4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46] - 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9%,较上年同期减少0.28个百分点[46] - 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35.44万元[48]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66.23%,上年末为67.73%[21] - 报告期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6.87,上年同期为6.14[21] 用户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38,572户,其中A股股东37,444户,H股股东1,128户[1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各类天然气终端用户23667户,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拥有用户745828户[71] 未来展望 -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收官之年和基建“大年”[111] - 2024 - 2026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44%、41.12%、60.17%[129] - 2024 - 2026年度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0.60元/股、0.66元/股、0.72元/股[129] - 2024 - 202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不低于90%[12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加快氢能试点示范,推进项目申报[1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开辟售气增量,推进区县城燃市场整合,拓宽市场渠道[112] - 高安景安新能源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对整体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03] 其他新策略 - 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压缩制度冗余存量,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深化法务案例复盘[111] - 加快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贵州省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及山海关一期等项目建设[111] - 加快燃机项目布局,推进抚宁2*480MW、北戴河2*480MW燃机项目进度[11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以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新华社· 2025-08-26 09:26
非化石能源发展 -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1] - 风电光伏成为能源转型主力军 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2] 用电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1]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 [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7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 规模世界领先 [1] 绿色电力服务创新 - 通过绿证绿电交易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 [1] - 组织车网互动应用试点 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支持用电削峰填谷 [1] 未来政策导向 - 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原则 引导合理能源消费和绿色能源消费 [2] -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