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w Energy
icon
搜索文档
U Power Partners with Shandong Hi-Speed New Energy Group and BOCOM International to Scale Battery-Swapping in Hong Kong and Accelerate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Prnewswire· 2025-07-30 12:00
合作框架与战略目标 - 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 共同在香港建立商用电动汽车换电生态系统 合作方包括山东高速新能源集团和交银国际控股[1] - 计划在香港建设50个智能零碳换电站 山东高速新能源负责投资建设 交银国际提供专项融资解决方案[2] - 探索在泰国和葡萄牙等香港以外地区复制相同合作模式[1] 技术方案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专有UOTTA™电动汽车换电技术 提供AI驱动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1][7] - 推出Battery-Token创新方案 结合Web 3.0区块链技术和代币经济模型[3] - 负责技术运营支持 确保换电站符合香港客户服务和电动汽车运营标准[2] 市场定位与发展规划 - 目标将香港商用车辆队转化为绿色电动汽车 推动可持续城市交通体系[3] - 已建立包含出租车运营商、汽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清洁能源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生态[4] - 通过合作加速关键市场布局 同时探索现有市场强化和新市场扩张机会[4] 合作方背景与资源优势 - 山东高速新能源集团专注光伏、风电和清洁供热业务 项目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 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5] - 交银国际是交通银行在香港唯一证券及金融服务综合平台 为香港最大证券机构之一 拥有横跨内地、香港及全球的资源网络[6] - 三方合作标志着山东高速新能源拓展香港、泰国和葡萄牙等国际市场的重要里程碑[5]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硬科技研发投入与并购活跃度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3:57
科创创业ETF表现 - 科创创业ETF(588360)7月29日早盘涨超1% [1] - 该ETF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 指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2] 科创板发展现状 - 科创板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06亿元,同比增长6.4%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7%,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1] - 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产业 [1] 科创板市场机制 - 通过分层管理、专业机构参与和领域拓展化解未盈利企业融资困境 [1] - 2025年新增披露73单交易已完成,重大交易单数13起 [1] - 股权激励、分红、回购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投资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013306) [2]
38家深企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腾讯、平安最赚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9:36
深圳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中的表现 - 共有38家深圳企业上榜,8家进入前100名,包括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和深投控 [1][4] - 中国平安排名第13位,是粤港澳大湾区排名最高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586.27亿美元,利润175.96亿美元 [4] - 腾讯和中国平安上榜最赚钱企业前十名,腾讯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5%,达269.72亿美元 [4] - 3家企业首次上榜:永道控股集团、瑞声科技和广深铁路股份 [1][6] 行业分布与排名变化 - 深圳上榜企业呈多元布局,聚焦新兴产业,新能源企业表现亮眼 [2] - 比亚迪排名上升13名,跻身深企前三,欣旺达、格林美等新能源企业排名分别提升33、43名 [2][6] - 汇川技术排名从456名上升到377名,上升79个名次,是深圳名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企业 [6] - 鹏鼎控股、传音控股、汇川技术等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企业排名大幅提升 [2][6] 深圳创新"四姐妹"表现 - 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被称为深圳创新"四姐妹" [4][5][6] - 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2%,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收入20.8% [5] - 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研发投入542亿元,占营业收入6.97% [5] - 截至7月23日收盘,腾讯、比亚迪、中国平安总市值分别为5.06万亿、1.17万亿、1.09万亿港元 [6] 电子信息产业表现 - 华为、中国电子、中兴通讯分别位列第24、105、187名,年利润均超10亿美元 [9] - 深圳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超4100家,2023年产值2.52万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 [9] - 瑞声科技2024年营收273.3亿元,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6]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格林美排名上升43名,与韩国ECOPRO共建印尼IGIP园区 [10] - 欣旺达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2024年营收超560亿元,动力电池、储能业务增速分别超40%、70% [10] - 汇川技术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净利润42.9亿元 [11] - 深圳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11][12]
链群发力筑基石 项目引擎促跃升
长沙晚报· 2025-07-22 23:34
债券发行与园区经济表现 - 振望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全场认购倍数3.88倍 [1] - 望城经开区2025年上半年累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1%,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 智能终端、新型合金材料、健康食品三大产业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0%、14.7%、10.9% [2] - 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加速建设,投产后可新增年产量1000万台的产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 [2] - 利亚德长沙LED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底投产,与154家链上企业形成紧密协作 [2] - 蒙星纳米磷酸锰铁锂材料能量密度比传统产品提升10%至20%,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 [3] - 茶颜悦色项目持续推进,澳优乳业产品矩阵日趋完善,完善健康食品产业链 [3] 项目建设与投资进展 - 上半年园区共有84个项目开工建设和84个项目竣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 [4] - 金凯循环动力电池高端原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50亿元,投产后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4] -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5.1%,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9.2%,新建项目开工率76.5% [4] - 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英泰实验仪器预计年底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园区提供"一对一"服务 [6] - 蒙星纳米设备安装难题通过三方协调办公解决,松源利得项目加快审批流程 [6] - 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获亿元授信,总投资2亿元的项目基地投产后总产值将达20亿元 [6] - 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从注册到发布国内首台套光腔锁频仪仅用不到一年 [7] - 3.15平方公里的科创示范区正在规划建设,将成为创新企业的"成长乐园" [7] 招商引资策略 - 园区建立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企业"愿意来、马上落" [5] - 招商逻辑是比企业更早发现其需求,制定对接方案 [5]
加强经贸合作 共享“上合机遇”
科技日报· 2025-07-21 00:36
经贸合作成果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举办,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汇聚上合组织各国政府、企业及机构代表 [1] - 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吸引约360家参展商,特色商品展区吸引近3000名采购商洽谈合作 [2] - 巴基斯坦展馆的盐灯、骆驼皮灯、羊绒围巾等产品销售表现突出 [2]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2] 产业合作与创新 - 大会设置机械装备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等五大专业展,推动技术、产品输出与项目落地 [2][4] - 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接会展示数字赋能新能源、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先进解决方案 [4] -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希望中国企业家、投资者及技术专家参与该国新能源项目建设 [4] - 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对接会探讨海岸带污染监测、海洋牧场、海洋预报与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 [5] 区域合作展望 - 上合组织秘书长指出各国在市场、经济结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等领域合作 [3] - 商务部欧亚司强调地方合作是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吁加强经贸交流和项目对接 [3] - 吉尔吉斯斯坦国会议员期待上合组织推动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项目以深化区域合作 [3] - 青岛计划从技术突破、基建升级、产业集聚等方面深化全球海洋物联网产业合作 [5]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发布,聚焦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关键领域(附申报建议及案例)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04:08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核心分析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旨在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被列为核心方向,重点关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 - 申报需突出技术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和成果落地潜力,并具备高水平科研团队 [4] 2 申报重点领域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通信等 [1] - **医药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 [1] - **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1] - **新能源**:清洁能源、储能技术、碳中和相关技术等 [1] 3 申报条件与要求 - 依托单位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主体 [3] - 企业单位需满足销售收入和研发投入等条件 [3] - 联合建设实验室需明确依托单位并签署共建协议 [3] - 研究方向需凝练科学问题,团队需具备扎实研究基础或成果积累 [4] 4 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 申报通知已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具体截止时间需关注后续官方通知 [6] - 需提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及单位资质、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6] - 评审由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考察创新性、可行性及产业价值 [6] 5 智能制造领域政策支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筹)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目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7] 6 申报建议 - 聚焦卡脖子技术如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精密加工装备等 [8] - 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8] - 突出专利布局、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产业化潜力 [8] - 可联系专业机构获取申报指导以提升材料质量 [8] 7 参考案例 - **高熵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焦能源材料研发,开放课题申报截止2025年7月31日 [9] - **数智中医慢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展示人工智能与中医药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范例 [9]
中天科技: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6-11 10:28
公司概况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从光纤通信起步,2002年进入智能电网领域,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产品出口至16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一带一路"业务全覆盖[4] - 公司业务涵盖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是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805亿元,研发投入194亿元,员工总数15110人[14] 核心业务与行业地位 - 通信领域:连续7年入选全球十大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电信基础设施品牌,光纤光缆业务服务全球100多家电信运营商[5] - 海洋业务:中国最早研发海底光缆的企业,创造了40多项国内和行业第一,2项世界第一,为深海风电、海洋油气等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7] - 新能源业务: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太阳能、风能、储能和氢能产品组合,提供"新能源+"定制化解决方案[5] - 电力业务:形成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重点项目,高压、超高压领域市场份额稳步增长[6] ESG战略与绩效 环境管理 - 2024年新增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13家,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1.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3] - 自主研发"能源与碳云平台",实现能源实时监测、能效分析和碳核算功能,形成数字化绿色运营管理体系[3] -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7类出口产品完成碳足迹认证,部分产品碳足迹降至0.0026吨CO2/万米[29] 社会责任 - 雇佣70多名残疾人员工,为残疾和贫困员工家庭提供278次帮扶,总支出约18万美元[3] - 员工培训总时长157万小时,人均培训104小时,员工绩效评估参与率100%[3] - 供应链管理:对100%供应商进行ESG评估,800多家供应商签署绿色低碳倡议[4] 公司治理 - 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治理架构,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将ESG纳入高管绩效考核[50] - 2024年实施2期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943万股,支付现金分红1.05亿美元[51] - 风险管理:建立覆盖战略、市场、财务等维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24年识别40个风险点并实现100%整改[52] 技术创新与荣誉 - 全球专利布局:累计申请专利230项,主导或参与制定140项国际国内标准[8] - 创新机制:2011年首创"知识产权银行"平台,吸引11000多人参与,沉淀数十万知识产权资产[3] - 行业荣誉:连续9年荣获"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称号,2024年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10]
C优优上市首日融资余额4869.1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1:27
公司上市表现 - C优优(301590)上市首日上涨68.64%,换手率达79.54%,成交额为10.22亿元 [1] - 上市首日融资买入额为5498.74万元,占全天交易额的5.38%,最新融资余额为4869.1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3.95% [1] - 上市首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43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1.67亿元,大单净流入1.76亿元 [1] 龙虎榜交易数据 - 上市首日龙虎榜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1.16亿元,买入成交额为9170.51万元,卖出成交额为2462.42万元,合计净买入6708.08万元 [1] - 有1家机构专用席位上榜,合计净卖出777.41万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功率等级充电模块 [1] 近期新股上市表现对比 - 近期上市新股中,C中策(603049)上市首日涨6.84%,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20% [1] - 古麒绒材(001390)上市首日涨164.90%,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82% [1] - 太力科技(301595)上市首日涨218.48%,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66% [1] - 汉邦科技(688755)上市首日涨102.46%,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5.48% [1] - 天工股份(920068)上市首日涨411.93%,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0.54% [1] 其他新股数据 - 众捷汽车(301560)上市首日涨179.39%,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01% [2] - 江顺科技(001400)上市首日涨78.53%,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92% [2] - 宏工科技(301662)上市首日涨165.08%,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74% [2] - 肯特催化(603120)上市首日涨226.00%,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09% [2] - 信凯科技(001335)上市首日涨312.58%,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55% [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30日
新华财经· 2025-05-29 23:47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 [1] - 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新消费投资趋势 - 泡泡玛特股价超十倍神话吸引原贵州茅台"铁粉"基金经理转战 [2] - A股、港股中新消费特征公司表现突出,诞生一批"翻倍股" [2] - 押注新消费的权益类基金最高回报率超50%,20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回报率超20% [2]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人形机器人展示场景从"走跑跳"向家庭场景、商业服务等全面升级 [3] - 具备感知定位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运球、射门、绕障、物品分类等任务 [3] 公募基金发行 -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超4000亿元,共成立515只新基金 [4] - 权益类基金成立384只,发行规模1870.82亿元,49只规模超10亿元 [4] - 产品布局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及低波固收类 [4] 新能源电力市场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6月1日为存量增量项目节点 [5] - 新能源企业咨询电力交易服务业务量大幅上升,积极提升运营能力 [5] 上市公司经营动态 - 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透露二季度经营暖意 [6][7] - 公司通过项目建设进展、新技术订单、并购重组等传递产业升级信号 [6][7] 算力产业发展 - 全国算力资源统一化及基础设施整合迈入新阶段,政策催动千亿级产业发展 [8] - 至少12家上市公司披露算力业务订单,合计金额超80亿元 [8] AI智能体应用 - AI智能体在医院、金融、汽车等领域加速涌现,2025年或为爆发元年 [9] - 当前存在同质化、投入高、回报难、技术适配性不足等问题 [9] 私募市场回暖 - 大中华区私募股权投资总额2024年增长7%至470亿美元 [10] - 资金募集规模回升、港股IPO活跃度提升、机构投资动作增加 [10] A股H股双重上市 - 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国际资金,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11] - 港股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估值中枢上移 [11] 北交所机构调研 - 5月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240次,环比增长126% [12] - 硬科技与新兴消费领域企业受关注,机构聚焦产能及盈利增长点 [12] 钨价上涨 - 钨矿价格突破17万元/吨,APT价格站上25万元/吨,刷新历史纪录 [14] - 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减少6.45%,预计供需缺口4679吨 [14] 上市公司分红 - 五芳斋拟派发现金红利9675.72万元,并推出"送粽子"股东福利 [15] - 上市公司立足主业花式回馈股东成为常态化举措 [15]
珠海崛起科创型国资“巨头” 设最高5亿元“算力券”最高1亿元“模型券”为企业降本
广州日报· 2025-05-29 19:45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 珠海科技集团正式揭牌亮相 注册规模达500亿元 整合华发 格力两大珠海龙头国企 [1] - 公司已累计投资约2000家科创企业 其中上市或过会企业近200家 [1] - 投资领域覆盖智谱华章 智元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壁仞科技 跃昉科技等"卡脖子"技术企业 以及高景太阳能 珠海冠宇等产业链链主企业 [1] - 公司将构建"天使/VC+PE+母基金"全周期多元化投资体系 布局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 珠海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 - 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智能算力使用成本 [1][2] - 设立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大模型使用成本 [1][2] - 支持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 包括运动控制算法 灵巧手 高精度传感器 柔性关节 高功率密度电机等领域 [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示 - 展示区集中展示108件珠海人工智能芯片 大模型 机器人及零部件 智能终端等创新产品与服务 [2] - 云上智城公司 千寻位置 金山办公等9家企业发布数字底座 大模型 芯片 智能终端 应用场景等新产品新服务 [2] - 珠海云上智城公司发布业内首个算力 数据和场景应用一站式服务"超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