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制造业投资上行,券商详解提速的三重逻辑
环球网· 2025-09-22 01:30
全球制造业投资趋势 - 全球制造业投资上行受三大驱动逻辑支撑:全球货币政策从加息周期转向降息周期、欧美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回流带动欧美PMI重回扩张区间、美国库存水位处于历史低位且建筑机械和工业机械等子品类新订单已率先转正[1] - 美国通过对外加征关税和对内降税方式推动制造业回流 驱动建造支出显著增加 本轮回流更突出金属制造等传统行业 上轮则注重芯片等科技行业[1] 制造业大会成果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 聚焦无人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数字经济及高端装备等核心展示板块[1] - 大会促成合作项目735个 投资总额达3802亿元人民币[1] 投资机会领域 - 看好全球制造业投资上行趋势 建议关注海外资源品、欧美工业品、欧美消费品以及供应链企业[3] - 重点关注具有全球定价能力的资源品资产 包括油气、海工、采矿和造船等板块[3]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0:19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 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 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 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同时,聚焦国家需求,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了纳米前沿、催化科学、物态调控等重点研发任 务,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例如,基于信息超材料的新架构无线通信系统,为6G技术提供了前瞻性 的基础支撑;建立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采集、精选和冶炼理论,为稀土材料引领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纳 米限域催化理论用于煤炭、天然气的高效清洁转化,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在人才队伍方面,中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2021年的47.2万人年增长 ...
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人民日报· 2025-09-21 21:12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 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5G通信实现 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 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 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5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亮眼成绩,重大科技成果加速 涌现。 阴和俊介绍,在高端装备领域,"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不仅突破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录,更 实现了对地面建筑的无扰动,目前已在工程中成功应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 式入列,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万米。在先进制造领域,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 占比超40%;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单个矿山百台级、 ...
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超10万人 技术研发类人才成中坚力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14:09
在人才优势支撑下,安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协同日益深化的良好趋势。在企业数量方面,2019年至 今,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2618家增长到7221家,"小巨人"企业从19家增长到690家。创新成效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均发明专利8.2件、 研发强度达到5.1%,是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近2倍。在企业发展地位方面,70%以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80%以上 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重点企业。 (原标题: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超10万人 技术研发类人才成中坚力量)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力量,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报告预测,2025年全省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约2.3万人,未来5年年均增速约10.8%,到2030年累计需求将达到15.9万人。从产业分布来看,未来五年高端装备、新 材料、集成电路等3个产业需求占比超过52%。从人才类别看,技术研发类高层次人才需求预计将达到51.3%,技能工艺类、经营管理类人才需求 分别为36.1%、12.6%;从紧缺岗位来看,光学研发、数字IC设计、海 ...
向新而行 创新浙江活力奔涌
央视网· 2025-09-20 12:47
人才与科技创新机制 - 浙江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 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全省流动共享高科技人才数量超3700人 [2] - 省市联动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首创科技成果在企业先用后转模式 [2] - 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科创项目脱颖而出落地浙江 [2]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浙江绿色石化智能物联高端软件现代纺织与服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5个集群规模突破万亿级 [4]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3196.4亿元 较2020年增长97.9%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为代表 [4]
东博会155个项目签约:“人工智能+”领衔,中国—东盟“数智”合作升温
央视网· 2025-09-20 03:09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 陈柏珲:东盟的人口非常年轻化,人口平均中位数是30岁左右,所以他们对新兴科技、新兴事物的接 受程度非常高,中国可以凭借自己在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东盟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找 到更好的落地应用场景。 央视网消息:在本届东博会的现场签约仪式上,155个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多个东盟国家和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在迈 入"数智"新阶段。 总台央视记者 易扬:本届东博会现场签约的155个项目涉及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6个东盟国家,包括了94个产业项目和44 个"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项目,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AI能量。 已签约的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共45个,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细分行业,其中2个项目规模达到百 亿元以上。今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将正式签署,本届东博会明确将自贸区3.0、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与人工智能作为 未来合作四大支点。 东盟秘书长 高金洪:升级为3.0版,我认为将使双方经贸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不仅巩固已有合作,还将不断拓展。在当今复杂的 全球经济形势下,这对中国和东盟都非常重要。 ...
我国科技创新实现多项全球第一!“十五五”该怎么做?一文读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0 01:32
多个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系统介绍了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的亮眼成绩。 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10 1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2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 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4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 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5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跻身世界前10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 ...
刚刚,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新浪财经· 2025-09-19 16:28
(来源:抗衰老产业联盟) 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在脑机 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临床已帮助3万名帕金 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加快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高端装备领域,"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不仅突破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 录,更实现了对地面建筑的无扰动,已在工程中成功应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 入列,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 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 第一,占比超40%;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大型露天矿机器人运输装卸系统,实现单个矿山百台级、总量达 3000台级规模化应用,为全球矿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中国方案"。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持续深化科技和产业融 ...
“京华号”深挖隧道、“梦想”号大洋钻探 我国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显著
央视新闻· 2025-09-19 02:3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科技部部长 阴和俊: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在人形机 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 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自主研发"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先进制造 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科技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信息 领域,我国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全国新能源汽车 累计销售 ...
向新向上!透过“硬核”数据看“十四五”期间我国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显著
央视网· 2025-09-19 01:27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称:"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 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 擎。" 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自主研发"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 想"号。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科技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信息领域,我国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光伏、风电新 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全球减碳目标作出中国贡献。未来产 业方面,我国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