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厅
icon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餐厅正在抛弃包间?包间为啥不吃香了?
36氪· 2025-08-05 05:44
行业趋势:餐厅包间使用率显著下降 - 多地餐厅包间预订率低迷:山东某餐饮店10个包间日均仅2-3桌 合肥连锁餐厅40余包间日均接待10余桌 部分门店包间预订率不足20% [3] - 包间模式餐厅营收大幅下滑:安徽徽菜私厨日营业额从7000-10000元跌至800-2000元 最高降幅达90% 成都精致川菜馆营收同比降20% 佛山潮菜馆商务宴请类餐厅营收普遍减少20-30% [3] - 传统宴席需求锐减:升学宴和谢师宴在2023年六七月高峰期几乎销声匿迹 [4] 包间模式衰落原因分析 消费习惯转变 - 年轻消费者偏好轻松社交氛围:90后/00后更倾向开放式用餐环境 对封闭包间需求降低 [8] - "反向消费"兴起:消费者从追求奢华转向注重性价比 包间最低消费和服务费被视为负担 [8] - 商务宴请需求弱化:现代商业环境更重效率 "面子消费"行为减少 [8] 经营效率问题 - 包间运营成本高企:需配备专属服务员 空间占用大 翻台率远低于大堂 [9] - 市场竞争加剧:餐厅转向高性价比套餐/网红菜品创新 包间模式投入产出比恶化 [9] 政策环境影响 - 公务接待监管趋严:政策限制宴请标准和消费额度 直接冲击包间需求 [11] - 企业成本控制强化:商务宴请预算压缩 高端包间消费频次降低 [11] 行业转型方向 - 产品创新:餐厅转向特色菜品研发 通过地方美食挖掘和创新烹饪技法建立差异化 [13] - 服务优化:重点提升大堂服务品质 优化服务流程和环境以提高整体翻台率 [13] - 资源重配置:减少包间装修维护投入 将资金转向更具客流吸引力的经营模块 [13] 核心行业洞察 - 结构性转型标志:餐饮行业从"面子经济"向"里子经济"转变 反映消费理性化/市场内卷化/监管规范化的综合影响 [15] - 业态适应性成关键:包间衰落非偶然 企业需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消费环境 [15]
翻红的漂亮饭,90后都追不动了
虎嗅· 2025-07-28 00:46
行业趋势 - "漂亮饭"成为餐饮行业新兴趋势,强调餐食视觉呈现和社交媒体传播效果,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达3.7亿次,讨论量超185万次[1] - 餐饮品牌积极布局"漂亮饭"赛道,如景德江西菜品牌"胡恰"上海首店开业后持续火爆,排队时长超3小时,深圳韩餐"NEED"开业首日排队突破1000桌,黄牛号炒至200元[2][4] - 行业呈现融合创新特点,中式菜品通过暖色系搭配天然装饰(如牛肝菌、饵块),西式菜品则突出食材丰富性(牛油果、三文鱼、羽衣甘蓝)[8] 商业模式 - 目标客群聚焦年轻白领,人均消费约百元以上,门店选址集中于城市综合商业中心,利用自然客流形成传播效应[6][13] - 服务设计强化互动体验,包括现场炙烤牛肉、气泡水倒入等"面对面服务",提升顾客拍照分享意愿[13] - 衍生出居家还原市场,年轻消费者通过素色餐具(粗陶、哑光、浮雕)和摆盘技巧实现低成本"漂亮饭自由"[13][14] 消费者行为 - 00后群体将"漂亮饭"视为生活奖励机制,实习工资首笔消费多用于网红餐厅打卡[16] - 消费动机从初期狂热转向理性反思,部分消费者警惕"仪式感溢价",戏谑解构过度包装现象(如弹幕"999块卖给上海人")[16][17] - 社交属性驱动消费决策,九宫格照片成为衡量用餐价值首要标准,但存在"表演生活"与真实需求间的矛盾[18][19] 品牌案例 - "野果yeego"作为云贵川融合菜连锁品牌,以地方特色食材(牛肝菌、饵块)结合bistro形式获得市场认可[6][8] - "胡恰"通过景德江西菜差异化定位,在上海市场形成持续排队现象,工作日午市线上排队仍超100桌[2][4] - "NEED"以创意韩料切入,开业即引爆客流,反映市场对高颜值异国料理的旺盛需求[2][6]
漂亮饭「围攻」江浙沪
36氪· 2025-07-26 14:21
核心观点 - 餐饮行业出现新物种"漂亮饭",以景德江西菜和创意韩料为代表,通过菜品创新、环境设计和体验服务吸引消费者,形成现象级排队热潮 [5][6][13] - 这些品牌打破传统餐饮思维,不追求菜品正宗性,而是提取地方菜元素进行创新融合,打造高颜值、高传播性的产品 [19][33] - 品牌采取节制扩张策略,选择高端商场开设少量门店,保持稀缺性和品牌调性,延长生命周期 [31][33] 菜品创新 - 胡恰将江西菜重新演绎,推出江西空心粉配温泉蛋、江西碎椒牛肉配吐司等创新菜品,保留江西辣味元素但形式新颖 [8][10] - NEED创意韩料推出马苏里拉芝士辣炒鸡、小龙虾麻辣奶油意面等融合菜品,突破传统韩餐范畴 [14] - 菜品大量使用芝士、肉类、面包、冰沙等元素,保证基本口味接受度,同时加入辣味增强记忆点 [19] 环境设计 - 餐厅注重整体审美呈现,胡恰采用砖窑元素和景德镇陶器装饰,营造惬意山野风 [21][23] - 环境设计遵循"不贵、点题、有质感"原则,细节把控到位,提升用餐体验 [23] 服务体验 - 增加现场制作环节,如胡恰服务员现场炒冰,NEED提供桌上现炒芝士等服务,增强互动感 [27] - 通过浇汁、搅拌等"多此一举"的步骤提升仪式感,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25][27] 经营策略 - 品牌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高端商场开设1-2家门店,保持稀缺性 [31] - 目标客群明确聚焦年轻女性消费者,人均消费较高但不追求大众化 [28][33] - 审美主导的模式提高了跟风抄袭门槛,延长品牌生命周期 [33]
九毛九(09922):九毛九(9922HK)
交银国际· 2025-07-22 0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季度整体运营压力持续,同店销售仍呈下降态势,考虑到同店恢复与门店扩张压力仍存,下调2025 - 27年盈利预测,目标价下调至2.79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6] - 同店销售跌幅逐月收窄,客单价有企稳迹象,公司正通过优化菜品结构等措施稳定客单价,有助于提升整体收入质量 [6] - 继续推进太二门店优化,对低效门店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后的门店网络有望在下半年带来更显著运营提升 [6] 相关目录总结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5.54港元,52周低位为2.19港元,市值为40.2517亿港元,日均成交量为2082万股,年初至今变化为 - 16.03%,200天平均价为2.76港元 [3] 财务数据一览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5986|6074|5615|5973|6338| |同比增长(%)|49.4|1.5|-7.6|6.4|6.1|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453|56|153|197|298| |每股盈利(人民币)|0.31|0.04|0.11|0.14|0.21| |同比增长(%)|820.9|-87.6|173.6|29.1|51.1|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15|0.17|0.23| |调整幅度(%)|/|/|-31.3|-20.9|-11.6| |市盈率(倍)|8.4|67.8|24.8|19.2|12.7|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2.30|2.19|2.26|2.35|2.49| |市账率(倍)|1.15|1.20|1.16|1.12|1.06| [5] 主要品牌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变化 - 2025年2季度太二(仅限自营)/怂火锅/九毛九(仅限自营)同店日均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3.7%/14.3%/18.5%,降幅环比收窄但未现拐点 [6] 主要品牌翻台率 - 文档未提及具体数据 [10] 主要品牌门店数 - 截至6月底,公司总门店数为729家,2季度环比净减少51家,其中太二门店净减少44家 [6] 主要品牌客单价 - 2季度太二(中国内地)、九毛九客单价环比上升1.5%/1.8%,怂火锅则环比降2.0% [6] 财务数据 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5986|6074|5615|5973|6338| |主营业务成本(百万元人民币)|(2142)|(2162)|(2002)|(2118)|(2247)| |毛利(百万元人民币)|3844|3912|3612|3855|4091| |销售及管理费用(百万元人民币)|(2767)|(3158)|(2904)|(3039)|(3208)| |经营利润(百万元人民币)|1077|754|708|816|883| |财务成本净额(百万元人民币)|(93)|(111)|(135)|(155)|(160)|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及亏损(百万元人民币)|(2)|(4)|(4)|(4)|(4)| |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百万元人民币)|(346)|(565)|(340)|(365)|(282)| |税前利润(百万元人民币)|636|74|229|293|436| |税费(百万元人民币)|(156)|(29)|(69)|(88)|(131)| |非控股权益(百万元人民币)|(27)|11|(8)|(8)|(8)|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453|56|153|197|298| |作每股收益计算的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453|56|153|197|298| [19] 资产负债简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人民币)|1327|607|934|967|1197|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人民币)|644|770|854|874|960| |存货(百万元人民币)|132|115|111|129|128|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人民币)|703|817|817|817|817| |总流动资产(百万元人民币)|2806|2309|2716|2786|3102| |物业、厂房及设备(百万元人民币)|1129|1190|1306|1431|1422| |无形资产(百万元人民币)|2034|2116|2254|2422|2376| |其他长期资产(百万元人民币)|552|874|871|871|871| |总长期资产(百万元人民币)|3715|4179|4431|4724|4669| |总资产(百万元人民币)|6521|6489|7147|7510|7771| |短期贷款(百万元人民币)|90|306|306|306|306| |应付账款(百万元人民币)|697|623|629|655|707| |其他短期负债(百万元人民币)|616|664|663|702|751| |总流动负债(百万元人民币)|1403|1593|1597|1663|1764| |其他长期负债(百万元人民币)|1761|1745|2289|2458|2411| |总长期负债(百万元人民币)|1761|1745|2289|2458|2411| |总负债(百万元人民币)|3164|3337|3887|4121|4175| |股本(百万元人民币)|0|0|0|0|0| |储备及其他资本项目(百万元人民币)|3336|3152|3253|3374|3573| |股东权益(百万元人民币)|3336|3152|3253|3374|3573| |非控股权益(百万元人民币)|21|(1)|7|15|23| |总权益(百万元人民币)|3357|3151|3260|3389|3596| [2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税前利润(百万元人民币)|636|74|229|293|436| |折旧及摊销(百万元人民币)|593|868|932|991|107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人民币)|(102)|(172)|(73)|(11)|(33)| |税费(百万元人民币)|(107)|(29)|(69)|(88)|(131)| |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8)|33|33|33|3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1012|774|1052|1217|1378| |资本开支(百万元人民币)|(587)|(500)|(500)|(500)|(400)| |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436|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150)|(500)|(500)|(500)|(400)| |负债净变动(百万元人民币)|(317)|(499)|(173)|(609)|(648)| |权益净变动(百万元人民币)|0|0|0|0|0| |股息(百万元人民币)|(13)|(196)|(51)|(76)|(99)| |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316)|(300)|0|0|0|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人民币)|(646)|(994)|(224)|(685)|(747)| |汇率收益/损失(百万元人民币)|12|0|0|0|0| |年初现金(百万元人民币)|1099|1327|607|934|967| |年末现金(百万元人民币)|1327|607|934|967|1197| [21] 财务比率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核心每股收益(人民币)|0.312|0.039|0.106|0.137|0.207|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312|0.039|0.106|0.137|0.207| |每股账面值(人民币)|2.296|2.194|2.264|2.348|2.487| |毛利率(%)|64.2|64.4|64.3|64.5|64.5| |EBITDA利润率(%)|21.9|17.2|18.5|19.5|20.0| |EBIT利润率(%)|18.0|12.4|12.6|13.7|13.9| |净利率(%)|7.6|0.9|2.7|3.3|4.7| |ROA(%)|7.0|0.9|2.1|2.6|3.8| |ROE(%)|13.5|1.8|4.7|5.8|8.3| |流动比率|2.0|1.4|1.7|1.7|1.8| |存货周转天数|22.0|22.0|22.0|22.0|22.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1.8|1.8|1.8|1.8|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1.0|41.0|41.0|41.0|41.0| [21]
藏不住了!邯郸这家餐厅让历史 “活” 成了爆款!
金投网· 2025-07-17 06:44
公司业务模式 - 邯郸赵都礼宴提供沉浸式战国文化餐饮体验 将历史场景与现代餐饮结合创造独特消费场景 [1] - 每道菜品均设计为剧情表演环节 通过演员互动和光影效果实现"餐剧联动" 如"琥珀炆玉环"对应完璧归赵典故 [3] - 服务人员着古装执礼 环境布置包含编钟 青铜战马雕塑等仿古元素 强化时空穿越感 [1] 产品特色 - 餐饮与演艺深度融合 食客可同步观赏胡服骑射 完璧归赵等历史典故的舞台重现 [3] - 菜品造型呼应剧情 如太极八卦龟苓膏配合太极舞蹈 形成视觉味觉双重体验 [3] - 定位为"网红打卡地" 兼具文化体验与社交分享属性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5] 市场反馈 - 当前预约火爆 暑期档出现席位紧张现象 显示较强市场热度 [5] - 消费者评价呈现"参与历史剧"的沉浸式体验特征 突破传统餐饮边界 [3] 运营信息 - 选址邯郸市丛台区中华北大街149号 毗邻展览馆 具备文化区位优势 [5]
2025广州米其林指南揭晓,新晋一星餐厅人均消费近千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1:47
2025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更新 - 一星餐厅新增1家,二星餐厅维持3家不变,三星餐厅仍空缺 [1] - 21家米其林星级餐厅中20家蝉联,包括3家二星餐厅(御宝轩、江、泰安门)和18家一星餐厅 [1] - 必比登推介榜单新增4家首次上榜餐厅:松苑(传统粤菜)、七寸飝 × 大头辉(定制汤品)、周门传承(手工竹竿面)、咏作(潮汕鱼粥) [1] 年轻餐饮人表现突出 - 3项个人奖项得主均为90后:谭华显(年轻厨师奖/Chōwa主厨)、何晓榆(服务奖/彤堂序)、罗铭罡(侍酒师奖/兰亭永) [2] - Chōwa餐厅从入选榜单晋升为一星餐厅,主厨谭华显拥有香港及海外星级餐厅经验,该店人均消费达945元/人 [2] 新晋餐厅趋势 - 5家新入选餐厅包括笑意轩、彤堂序(粤菜)、谷缘(时令蔬食)、罗威(创新菜)、知竹植物厨房(创意素食) [2] - 素食餐厅和时令鲜蔬概念正成为广州餐饮市场新趋势 [2] 行业合作与定位 - 马爹利作为官方合作伙伴持续支持米其林指南,推动创新餐饮标准 [2] - 广州餐饮市场被评价为兼具传统与创新("靓、正、新"),与米其林指南理念高度契合 [1]
多平台社交账号已停更!网红餐厅品牌TARENTUM萄木多家门店被曝关闭
犀牛财经· 2025-06-16 08:59
公司经营状况 - 网红餐厅品牌TARENTUM萄木在深圳、北京、杭州等多地门店处于关闭或"暂停营业"状态 [2] - 公司首家门店于2020年在深圳南山区航天科技大厦开业 主打希腊风格西餐品牌 [2] - 门店实行"一店一主题、一店一风格"的多元场景设计 经营时段覆盖10:30-02:00的全天候消费场景 [2] - 截至2023年11月 门店数量增至12家(含筹备中门店) [2] - 2024年门店数量开始收缩 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账号已于2023年停更 [2] - 2025年1月 母公司萄木(深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是未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 [3] 行业发展特点 - 公司凭借差异化特色快速成为深圳知名网红餐厅 并扩张至北京、武汉、无锡、杭州、南京等地 [2] - 业内分析指出网红餐饮存在"重营销轻运营"的通病 忽视产品、服务、供应链等核心竞争力建设 [3] - 行业普遍面临吸引消费者但难以提高复购率的问题 最终导致被市场淘汰 [3]
餐厅小份菜:控制住了浪费,亏了利润?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45
小份菜流行的原因 - 顾客需求推动:单人用餐或多人尝鲜场景下,小份菜解决了大份菜浪费和选择受限的问题,分量合适且花费更少 [3] - 社会节约风气: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促使餐厅通过小份菜减少食物丢弃,改善品牌形象 [4] - 餐厅市场试探:部分餐厅将小份菜作为吸引单人食客或新顾客的卖点,测试市场接受度 [5] 小份菜带来的好处 - 减少食材浪费:厨房备货更精准,顾客食用更彻底,食材损耗率下降显著 [7] - 扩大客群覆盖:吸引单人顾客、老年人及饮食控制者,提升顾客尝鲜意愿,增加菜品组合多样性 [8] - 提升运营效率:小份菜可能缩短用餐时间,午餐时段翻台率加快 [8] 小份菜的潜在挑战 - 客单价下降风险:小份菜总消费金额可能低于大份菜(例如100元大份菜替换为80元两份小份菜),拉低营业额 [10] - 成本占比升高:固定成本(如人工、能源)在小份菜中分摊比例更高,导致利润率受压(如红烧肉小份成本占比从40%升至60%) [11] - 厨房运营压力:小份菜订单增加切配、烹饪频次,高峰时段可能降低出餐效率并增加出错率 [12] - 品牌定位冲突:高端餐厅可能因小份菜被顾客认为"小气",影响消费体验 [13] 优化小份菜经营的策略 - 菜品选择:优先推广固定成本占比低的菜品(如蔬菜、凉菜),避免高耗时硬菜的小份化 [15] - 动态定价:小份菜定价需考虑固定成本,250克小份菜定价60-65元(对比500克大份100元)以维持毛利率 [16] - 套餐设计:推出"一人食"组合套餐,捆绑高毛利饮品或小食,提升整体利润 [16] - 点单引导:通过菜单提示和服务员推荐,鼓励顾客混合点选小份菜与招牌大份菜 [17] - 比例控制:保留经典大份菜,小份菜作为补充选项,避免菜单过度复杂化 [19] 经营效果评估维度 - 食材损耗对比:量化推行小份菜前后每月废弃食材的成本节省金额 [20] - 客单价变化:分析同类顾客(如两人用餐)在小份菜推出前后的平均消费金额变动 [20] - 单菜利润率:核算小份菜的实际成本(食材+人工+能源)与售价,对比大份菜利润水平 [20] - 翻台率影响:验证小份菜是否真正加速餐桌周转,以及新增客流能否弥补客单价下降 [22]
凭预制菜狂卖38亿,上市首日股价暴跌12%,绿茶餐厅能续命成功吗?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20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但上市首日股价暴跌超12% [1] - 主要私募股东Panasoma出售5050.92万股股份,占股本总额7.5%,套现约3.49亿港元 [1] - 公司年销售额达38亿元,但需五次递交申请才成功上市 [1] 经营状况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增长完全依赖新开门店 [3] - 整体翻台率从2023年的3.3次降至2024年的3次 [6] - 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61.8元降至2024年的56.2元,但客流量反而减少 [6] - 单日翻台率4次是保本线,最高曾达7次,但目前仅3次 [7] 品牌与产品问题 - 品牌老化严重,无新爆款、无差异化心智、无流行元素 [5] - 社交媒体平台不再关注,既无高级感又缺乏辨识度 [5] - 招牌菜"绿茶烤鸡"翻台率曾达单日14次,至今仍是中国餐饮业标杆 [3] - 消费者吐槽"分量缩水"和"预制菜"问题,性价比下降 [9] 食品安全与供应链 - 2022年南京门店被曝后厨蟑螂横行,2023年杭州门店因使用过期酱料遭处罚 [9] - 合作的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高达205家,无自有产业和中央工厂 [9] - 上市募集资金的26.3%将用于建设自营中央食材加工设施 [9] 扩张策略 - 2021年起加速扩张导致品控失控 [9] - 未来三年计划再开超500家门店 [11] - 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门店越开越多但单店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11]
“装货”带火了Bistro
36氪· 2025-05-27 09:19
云贵川Bistro行业趋势 - 云贵川Bistro在2022年进入爆发期 上海 成都等城市门店数量年增长超过150% 部分品牌如"山野板扎"已成为现象级[6] - 小红书平台"云贵川Bistro"话题浏览量达1726.2万次 7.4万人参与讨论 美团/大众点评搜索"Bistro"显示单城超100家相关餐厅[7] - 该业态起源于法国街头餐馆 2015-2018年云贵川地方菜开始与西式场景结合 早期表现为"云贵川Brunch"形态[4] 消费行为特征 - 目标客群为20-35岁都市青年 人均消费约150元 消费者愿意为酸汤鱼(¥108)等招牌菜支付溢价 但会纠结4元柠檬水比价[2][11] - 00后消费者中近70%更愿为兴趣买单 "取悦自我"是核心动机 形成"体验>产品"的消费共识[16] - 消费者追求"安全地探索新鲜感" 既需地域饮食基因(如贵州酸汤鱼传统工艺) 又需创新元素(折耳根柠檬茶等)[19][26] 产品创新策略 - 构建完整风味体系:贵州酸汤鱼+四川麻辣兔头组合 木姜子油与折耳根DIY蘸水成为社交媒介 取代传统Brunch标准化酱料[5] - 菜品研发遵循"熟悉的陌生感"原则 保留云贵川经典美食(如薄荷炸排骨¥48) 同时融入怀石料理等跨界元素[14][19] - 推出3L装百香果酒桶等互动性餐酒 方言酒单(如"天胡""杠上花")融入四川麻将文化 提升社交属性[5][19] 场景化运营模式 - 环境设计融合"烛光+绿植+民族壁画" 光线昏暗到需开闪光灯拍摄 激发社交平台分享欲[11] - 打造"第三空间"概念:设置吧台独酌区 隔音商务包厢 爵士乐演出等场景 满足从闺蜜聚会到商务洽谈多元需求[21] - 通过蘸水配方交换等互动仪式 将就餐过程转化为社交货币 形成"吃完发朋友圈"的完整消费闭环[13] 行业潜在问题 - 部分门店过度追求"洞穴风"设计 导致高脚凳舒适度差 空间利用率低等实用性问题[24] - 存在"摆盘优先于味道"现象 网友吐槽酸汤鱼用袋装料 鸡枞菌为罐头产品 仅绿植保持鲜活[24] - 需平衡网红属性与餐饮本质 避免因过度依赖拍照场景而稀释菜品核心竞争力[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