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城市最新排名:世界一线四个,一线城市八个,济南二线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09
2025年,仲量联行发布的《中国城市经济竞争与发展综合评估》榜单,把全国城市重新分档:世界一线4座,中国一线8座,济南落在二线。座次简单,却是 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城市身份证"。 世界一线仍被"北、上、港、广、深"占据,但今年深圳与广州并列第4,意味着大湾区拥有双世界极核。北京、上海凭总部经济、金融、科创稳居全球前 十;香港靠离岸人民币和自由贸易港优势重回高峰;广深则靠万亿级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集群,与硅谷、东京湾同台竞技。 中国一线增至8席:武汉、杭州、成都、重庆、天津、苏州、南京、台北。它们GDP全部过1.8万亿,拥有千万级机场、国家级交易所或交易所分中心,也是 央企、独角兽、外资区域总部最密集的城市。谁想晋升世界一线,得先在这张桌子上"通关"。 二线阵容扩大到26城,济南位列其中。虽不及青岛、宁波耀眼,但济南用三年时间把GDP从1.1万亿推到1.5万亿,齐鲁科创大走廊、山东能源、中国重汽、 浪潮集团四大板块贡献了一半增量;4F级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后,洲际航线增至18条,国际旅客吞吐量三年翻番。报告特别指出,济南在"科研投入强 度"和"领事馆数量"两项指标上已逼近一线门槛,只需把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再提2个百 ...
东莞书写人:制造很酷,制造也是美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0:26
政策是"土壤培育者",人才是"种群",产业生态提供"气候与 环境"。这才是东莞从"制造"走向"创造"的底层动力。 作者: 谢良兵 封图:图虫创意 在中国制造的宏大叙事中,东莞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符号。从"三来一补"的起点,到如今OPPO、vivo、华为等品牌的集聚地,东莞的产业进化路 径,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6月份,财经作家王千马与吴诗娴合著的新书《"制造"新东莞》出版。该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深入东莞的肌理,试图呈现一座城市如何从"世界工 厂"迈向"制造美学之城"。 《"制造"新东莞》 王千马、吴诗娴|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图源|豆瓣 近日,《经济观察报》专访王千马,围绕东莞制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制造美学"概念展开讨论。 以下为访谈内容。 东莞制造史 经济观察报:你和吴诗娴合作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为何选择以"报告文学"而非纯财经或历史视角来书写东莞制造? 王千马: 我们刻意采用"从宏观带入微观"再"从微观切入宏观"的叙事策略。虽然写的是"东莞制造",但我们不希望它变成枯燥的产业报告。任何经济 现象的背后,都是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具体的选择。因此,这本书以"人"为主轴展开——通过亲 ...
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400余家
新华财经· 2025-09-25 09:46
在成果转化方面,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水平打造了成都科创生态岛,建设西部中试综合服 务共享平台,聚集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服务机构104家,引进培育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070人、 创新团队231支,打造开放共享的一流创新生态。 目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还落地了商飞软件、天府轻动、天齐锂业、天府聚变能源等重大 项目,有力支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核聚变等产业创新发展。 新华财经成都9月25日电(记者袁波)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四川省以工代赈办主任陈亮在会上介绍,目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 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400余家、瞪羚企业9家,国省专精特新企业124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速 超50%。 除了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外,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还承担着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 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等重点任务。陈亮表示,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已构建"高水平实验室 +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力量矩阵,国家实验室、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川藏铁路技术 创新中心等相继落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打造长江中游科技金融样板区 吉安“金融+科技+人才”三链融合精准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9-25 03:00
精准画像定制金融方案 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目标,将银行、担保机构等业务专业人员嵌入调研组,创新"四问 四清"工作法(问技术、问市场、问资金、问人才,清研发阶段、清融资需求、清还款来源、清增信条件),现场 推介适配金融产品,答疑解惑,并依据企业收支流水等核心数据,初步生成企业信用"画像"。活动累计收集金融 有效需求375项、融资金额49亿元。 吉安德和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利用钨废料生产厂商,是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现场走访了解企业为扩大 生产经营规模,急需资金周转。邮储银行吉安市分行针对企业情况,现场介绍了"科创E贷"产品,并指导其准备材 料,精简后续审批流程。仅用一个工作日就为企业送上了500万元金融"及时雨",极大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江西 金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某,作为985毕业生,属于吉安引进的E类优秀基础人才,交通银行吉安分行凭 在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吉安市委人才办、吉安市科学技术局联合推动下,一支200余人的专家调研组深 入吉安科技企业生产一线,通过"金融+科技+人才"三链融合新机制,精准破解融资梗阻。截至2025年7月末,吉 安市科技贷款余额736.46亿元,同比增长1 ...
济南|一座“刚刚好”城市的引才密码
大众日报· 2025-09-25 00:52
两年四届人才大会 硕博人才占比过半 两获"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一座"刚刚好"城市的引才密码 9月20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举办,2100余家用人单位带 着2.7万余个优质职位,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迎接天下英才。不论是岗位数量、质量,还是公交出行、 物资发放、政策咨询、简历打印等全流程的周到保障,大会处处体现着济南以城市之名招引人才的热情 与诚挚,"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城市人才IP更加具体地呈现在人才面前。 从企业主场到人才站C位 上午8点,大会还未正式开始,展馆门口便有大批青年人才排队入场,这种络绎不绝的场景一直持 续到下午5点多。散场时记者注意到,早晨求职者带进会场的厚厚一摞简历大多所剩无几,有些甚至一 张不剩。 "一天下来投了纸质简历21份,电子简历也有十多份,效率太高了。"山东交通学院2026届硕士应届 毕业生小陈走出会场时说,"过去在求职网站找工作要么要求短期入职,要么简历投过去石沉大海,能 聊到加微信的很少,今天我可是实打实地对接了很多公司。" 从小陈的收获不难看出,此次人才大会来的用人单位不仅多,而且质量高。他直言,虽然当前就业 形势严峻,但当天应聘的企业给出的 ...
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川需要更大更强的成都
四川日报· 2025-09-25 00:22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明确提出将支持成都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功能品质,打造超大城市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标杆。 高规格出台文件,折射成都之重。成都是我国超大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极核城市,肩负带动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重大责任。一直以来,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 三分之一的成都,为四川之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锁定路线目标,更见四川担当。在外界看来,《意见》出台是四川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 任,以四川发展之进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坚定举措。未来,四川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成都?从《意 见》首先聚焦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不难看出:四川需要一个经济体量更大更强的成都,为全 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面对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这一目标,成都如何主动而为?如何破题?观察成都近段时间的动作,"协 调发展"成为其解题的关键思路。这种协调既体现在内部,包括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23个区(市)县 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延伸至外部,与省内其他20个市(州)的协调发展。 西部经济中心的家底 根据国务院批复同意的 ...
专访 | 东莞书写人:制造很酷,制造也是美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2:57
6月份,财经作家王千马与吴诗娴合著的新书《"制造"新东莞》出版。该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深入东 莞的肌理,试图呈现一座城市如何从"世界工厂"迈向"制造美学之城"。 《"制造"新东莞》 王千马、吴诗娴|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图源|豆瓣 近日,《经济观察报》专访王千马,围绕东莞制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制造美学"概念展开讨 论。 以下为访谈内容。 东莞制造史 (原标题:专访 | 东莞书写人:制造很酷,制造也是美学) 在中国制造的宏大叙事中,东莞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符号。从"三来一补"的起点,到如今OPPO、 vivo、华为等品牌的集聚地,东莞的产业进化路径,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经济观察报:你和吴诗娴合作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为何选择以"报告文学"而非纯财经或历史视角 来书写东莞制造? 王千马:作为"吾球商业地理"的创始人,我一直着迷于"城市的生长与未来",自然不会错过对东莞这样 一座标志性城市的深入探索。东莞与苏州一样,是中国制造的代表,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路径的 一个生动缩影。吴诗娴老师在东莞生活多年,是真正的"东莞通",对这座城市有深厚的情感与洞察。再 加上广东省作协和东莞文联的支持, ...
2025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重庆第3,合肥第11,佛山第15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12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最新榜单显示,2025年"新一线"15强座次排定:重庆跃居第3,合肥守住第11,佛山列第15。三城性格迥异,却用同一张答卷证明——谁 能把产业、人口、消费三个轮子一起转起来,谁就能抢先升舱。 佛山守住门槛,秘诀在"制造+家居"双轮驱动。工业规模居全国第五,家电、陶瓷出口火热;南海、顺德两条地铁接通广州,广佛日均跨城客流170万,同城 红利让佛山得以跻身"一线俱乐部"。 榜单年年变,核心不变:产业兴,人口聚,消费旺。重庆、合肥、佛山已各显其招,下一程就看谁能把优势跑成胜势。 重庆连升两位,靠的是"智造"提速。西永微电园、两江新区连片成势,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每四台就有一台"重庆造";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把 千万人口半小时内拉到解放碑打卡,商业魅力指数随之飙升。 合肥继续当"最强风投城市"。京东方、蔚来、长鑫存储扎堆,战新产业产值突破万亿;中国科大每年输送上万名硕博,年轻人净流入率连续三年全国前三, 房价却仍是长三角洼地,留人成本更低,排名自然稳。 | 17 100 | | 2025 | | | | | --- | --- | --- | --- | --- | --- | | 新一线成 ...
ST新亚: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公司股份数量为556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0:31
公司股权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公司股份数量为5560万股 [1] - 质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24% [1] 公司业务结构 - 营业收入构成中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服务占比70.74% [1] - 化工材料制造占比26.97% [1] - 大宗商品贸易占比2.19% [1] - 物业租赁占比0.11%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7亿元 [1]
站在成渝“双圈”,重新认知产业西进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13
文章核心观点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主动布局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生态和深化区域协同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网联和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 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1][2][3][4][5][6][7][8][9][10][11][12] 交通与物流发展 - 成渝双城高铁日均开行102对 单日超13万人次跨省流动 [1][11] - 中老铁路国际班列3天可从成都直达老挝万象 [1] - 中欧班列助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进入跨国车企和国际头部开发商市场 [7] 经济与产业规模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6.3万亿元跃升至8.7万亿元 [1] - 32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6个月完成投资2529.1亿元 [1] - 汽车产量占全国1/10以上 年产全国1/7汽车和超1/5动力电池 [1][3] - 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10以上 年产全球2/3 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和超1亿台智能手机 [1][3] 产业承接与升级 - 成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3] - 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采用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体系 平均每分钟一台新能源车下线 [2] - 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焊接喷涂100%自动化 每30秒一台问界M9下线 [3] - 中创新航成都公司建设"零碳电池"基地 二期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规划年产能30GWh [7]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重庆华峰突破近200项技术难题 己二腈年产能达20万吨 打破国外垄断 [6] - 阿加犀智能科技研发融合架构端侧AI技术 单芯片驱动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 [9] - 联合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11项 [11]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成都市构建"双核六区多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空间布局 [2] - 当地政府10天内为四川领克招聘1164人 支持产线扩张 [2] - 川渝高竹新区实行"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跨省协同机制 [11] 产业链生态建设 - 重庆华峰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 如重庆同辉天有气体利用其二氧化碳废气生产干冰和食品添加剂 [6] - 中创新航带动东部供应链伙伴向成渝聚集 形成以成渝为圆心的产业链聚集圈 [7] - 川渝高竹新区200多户企业形成协作密切、供销畅通的产业集群 [11] 人才与资本流动 - 2024年川渝两地人口净流入30万人 规模堪比东部沿海经济大省 [9] -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2024年达317万人次 [11] - 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所等院所集聚专业人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