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事故多发,中交集团被约谈
新京报· 2025-07-30 08:44
核心事件 - 交通运输部约谈中交集团及其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要求企业深刻汲取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事故教训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 约谈背景 - 今年以来中交集团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 [1] 约谈核心要求 - 企业需统筹发展和安全 正确处理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益的关系 [1] - 企业需重点防范思想认识不到位、项目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控不到位等安全风险 [1] - 企业需坚决遏制事故多发态势 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1] 具体管理措施 - 企业需从严履行主体责任 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并理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1] - 企业需深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针对高处坠落、基坑和边坡坍塌、模板支架垮塌、机械(车辆)伤害、大型临时设施垮塌等事故多发情形强化防范 [1] - 企业需强化分包和劳务合作队伍管理 坚决整治违规作业和冒险施工 [1] 公司背景 - 中交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 [2] - 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城市综合开发等业务 [2] - 公司拥有60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2]
陕西交通运输软实力建设成效显著
陕西日报· 2025-07-27 00:53
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 系统构建覆盖全省、联通全国的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强国建设提挡加速 [1] - 强化综合交通规划统筹,谋划构建覆盖全省、对接周边、直达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1] - 推动收费公路政策创新、开办运输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培育低空经济等便民惠民改革举措 [1]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 首批试点任务"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道班·宿"获评"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 [1]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代化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建设"入选中国民航局"四型机场"示范项目 [1] - "秦岭隧道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交农深度融合发展入选新一批试点项目 [1] 绿色低碳转型 - 2024年铁路货运量达5亿吨,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57.7%,大宗货物"公转铁"成效显著 [2] -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补贴资金3.44亿元,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 [2] - 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充电桩实现全覆盖,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 [2]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推动西安至永寿智慧高速示范项目建设,应用北斗系统实时监测"两客一危"营运车辆 [2] - 建筑垃圾公路综合应用关键技术与标准获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 [2] - 秦岭天台山超长隧道群安全绿色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2] 低空经济布局 - 确定低空物流5个应用场景、9条试点线路,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2] - 西咸新区无人驾驶入选全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2]
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报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大众日报· 2025-07-25 00:59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进展 - 山东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持续完善"公铁水空"统一管理的大交通体制,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 [2] - 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700公里,沿海港口年吞吐量突破20亿吨 [2] - 2022年以来建成16条高速公路,总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其中六车道及以上占比40% [2] - 计划2025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2500亿元,涵盖168个交通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 交通网络与经济联动 - 山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地区人流物流畅通 [3] -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和15%以上 [3] - 2024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余亿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约500亿元 [3] 智慧与绿色交通转型 - 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3] - 零碳港区、零碳服务区、零碳物流园、零碳高速公路等场景陆续投用 [3] - 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范"与"绿色范"在"交能融合"中显著增强 [3]
成都高新区3家企业上榜《财富》中国500强!
环球网· 2025-07-22 10:12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 成都高新区企业蜀道集团、通威集团、东方电气上榜,分列113位、122位、253位 [1]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是2021年通过重组整合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和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组建的省属国有企业 [3] - 作为四川省交通强省建设主力军,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建设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 [5] - 业务涵盖四大板块:公路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相关多元产业、智慧交通、产融结合 [5]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是总部位于成都的大型跨国集团,深耕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 [5] - 从水产饲料起家,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龙头企业 [5] - 已布局光伏全产业链,形成从高纯晶硅生产到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业务 [7]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控股的特大型企业 [8] - 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和电站工程总承包商之一 [8] - 具备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全产业链能力 [10]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 - 贯彻落实"立园满园"行动,开展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 [10] - 聚焦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 [10] - 持续打造产业生态,依托链主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 [10] - 出台"活力35条"工作方案优化营商环境 [10]
交通强国建设有力推进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正变成发展实景
央视网· 2025-07-21 04:48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 - 五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1][3] - "十四五"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 包括高速公路建成里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 其余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3]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交通运输综合能力 服务品质 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 2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增加1 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6]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 增加29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 [6]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 76万公里 增加1600公里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 增加379个 [6]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 增加22个 [6] -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5 2万亿元 同比增长23 3% [6] 运输服务效率提升 - 2024年平均每天约1 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运送1 6亿吨货物 揽收4 78亿件快递 [7]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 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48 5% 18 3% [7] - 铁路 水路货物周转量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17 5%和33 6%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7]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 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7] 农村交通网络建设 -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 9万亿元 投入养护资金超过1 2万亿元 [9] - 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占全国公路总里程近85% [9] - 全国3万多个乡镇 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97 3% 优良中等路率达94 8% [9] 国际运输网络发展 - 累计对外签署涵盖交通领域的270多份合作协定或文件 [12]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 亚洲100余个城市 [12] - "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12] - 我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10][12]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重大成就
快讯· 2025-07-21 02:26
交通基础设施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1] - 交通网络成为国民经济循环重要支撑 [1] 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基本贯通 [1] - 覆盖全国90%人口和经济总量 [1] - 高铁网 国家高速公路 高等级航道 航空服务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1] - 多层级交通枢纽系统加快建设 [1]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动重大工程项目 [1] -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效能 [1] - 服务国民经济和便捷出行 [1]
“两重”投资催生产业新机遇 打开增长新空间 | 上半年经济运行新趋势、新变化观察↓
央视网· 2025-07-19 03:37
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成为关键驱动力,涉及资金规模达8000亿元[1] - 国家累计安排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3600亿元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总投资额近1万亿元,预计拉动投资约3万亿元[16][20] - 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覆盖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城市地下管网等七大重点领域[17] 地下管网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各类管网改造2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7圈),南京荷花塘街区采用微型定制化设备解决文物密集区施工难题[3][4][5][7] - 产业链上游带动耐腐蚀新型材料、盾构机、管道检测机器人等需求,中游促进勘察探测及工程咨询服务,下游推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设备发展[23] - 南京水务局获得超20亿元资金支持,部署3600余套物联感知设备,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加速[11] 智能化装备与技术创新 - 管网检测机器人需求激增,深圳企业仓库使用率一年内翻倍,研发隧洞巡检机器人等新产品应对订单增长[14][15] - 浙江台州企业新建智能化塑料管道车间,首条直径1.6米实壁管下线,承接长江沿线数十个污水管网项目[15] - 参与"两重"项目的企业重大工程数量增长30%,新获专利中超半数来自项目技术转化[16] 交通基建产业链延伸 - 长江经济带内河水运项目获88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涵盖24个"两重"项目[27] - 带动建筑工程、工程机械及钢铁/水泥原材料需求,促进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下游延伸至交通运营服务领域[27] 区域项目案例与产业联动 - 南京城北污水管网整治项目采用机器人解决狭窄管道检测难题,覆盖40条道路[9] - 货运物流领域显现联动效应,长江沿线治理项目促使司机运输路线从本地小活转向跨区域大项目[15]
泰州高铁南站项目建设实现“六证齐发”
新华日报· 2025-07-17 23:19
项目进度 - 泰州高铁南站项目实现"六证齐发",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全部关键审批手续,正式转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阶段[1] - 项目须在2027年6月前具备联调联试条件,工期压力大[1] - 已完成桩基施工1300余根,完成进度50%以上,后续将进行基坑土方开挖[3] 审批创新 - 采用"六证联办"模式,将关键审批拆解成"并行办理"流程图[1][2] - 市住建局成立审图专班,专家提前介入优化设计,减少重大修改[2] - 市自规局创新"分段供地"模式,对已完成净地区域先行核发规划许可证[2] - 市数据局推出"施工许可证分阶段办理"模式,保障平行穿插施工[2] 项目规模 - 项目总投资约18.5978亿元,占地面积303亩[3] - 枢纽核心区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5层[3] - 包括公交客运中心、长途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设施[3] - 进出站道路包括站前大道、站北路、泰融路、站东路等[3] 用地协调 - 项目涉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一个乡镇2个村的土地征收[2] - 建立矛盾协调群实现"每日会商,现场办公"[2] - 仅用2个月完成用地协议签订,同步清运3.6万平方米苗木[2]
北京成功打通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28条“断头路”
北京商报· 2025-07-14 04:34
轨道站点接驳优化 - 北京全面启动523个轨道站点、1661个站口接驳优化提升工作,通过"日巡查、周帮扶、月调度、季评价、年考核"机制推进落实 [1] - 50个重点轨道站点累计完成接驳步行道修复18010平米,站前广场修复30902平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面积87901平米,清理废旧自行车834辆 [1] 桥下空间整治提升 - 市区两级交通部门已完成234座桥系环境整治,14座重点桥系完成提升,打造集交通优化、便民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区域 [1] - 海淀区联想桥通过改造增设车道和停车位,丰台区将桥下空间治理与"点靓凉水河"行动结合推进一体化提升 [1] 断头路打通工程 - 成功打通28条"断头路",如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 [1] - 西城区马连道东街"断头路"贯通后,周边居民减少800米绕行距离 [1] 道路建设进展 - 通马路改扩建工程道路段、京密路(太阳宫北街-机场南线)实现全线通车,京密路新国展段5.4公里辅路开通 [2] - 东六环改造工程(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开通试运营,通行隧道最快仅需7分钟 [2] 交通枢纽建设 -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装修工程完成至90% [2] - 望京西综合交通枢纽、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等主体工程均已完成 [2] 停车设施建设 - 中心城区新增停车场141个、停车位超2万个 [2] - 完成新增错时共享停车场133个,共享停车位10304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