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所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优化新股市场建簿配售比例可平衡机构与散户分配 增强定价准确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1:08
新股定价机制优化 - 香港交易所推行新股市场定价优化措施 要求新股发售至少分配40%股份至建簿配售部分的投资者[1] - 回补机制修订后提供两种方案 发行人可选择无回补机制方案并分配最少10%股份至公开认购部分 或采用有回补机制方案维持5%初订比例[3] - 回补比例上限由建议的20%大幅提升至35% 允许发行人将最多60%发行股份分配至公开发售部分[4] 市场结构变化 - 香港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从二十年前不足50%提升至当前接近90%的交易占比[1][2] - 新股交易规模较上世纪九十年代增长5至10倍 国际投资者和海外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2] - 现行定价机制已27年未变 新规需适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变化[1][2] 定价准确性提升 - 机构投资者作为定价者与发行人直接商议定价 散户作为承价者按最终定价买入[2] - 缺乏足够定价者会导致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 新规通过增加机构配售比例提升定价准确性[2] 公众持股量改革 - 取消单一25%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 引入根据市值设定的层级式标准[4][5] - 对A+H股发行人采用更灵活的初始公众持股量标准 同步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规定[6] - 正在咨询优化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 使大型上市公司能更灵活进行资本管理[6] 制度竞争力提升 - 新规旨在为发行人和投资者建立更灵活透明的新股定价与股份分配框架[1][2] - 改革使香港上市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 提升对全球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吸引力[4][6][7] - 香港交易所将持续推进上市机制优化 预计数月后就整体竞争力提升启动新一轮咨询[7]
香港交易所刊发优化新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总结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1:06
上市规定优化 - 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并展开持续公众持股量建议的进一步咨询 [1] - 上市规定主要变化包括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公开市场规定 [1] - 新规定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 适用于所有发行人及所有在该日或之后刊发上市文件的新上市申请人 [2] 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 发行人将首次公开招股时初步拟发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最低分配比例由原建议的50%下调至40% [1] - 公开认购部分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分配机制 [1] - 机制A下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最大回拨百分比由原建议的20%上调至35% [1] - 机制B下引入新的机制选项 要求发行人事先选定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比例 下限为发售股份的10% 上限为60% 无回补机制 最大百分比由原建议的50%上调至60% [1] 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 - 适用于A+H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由原建议中占H股总数的10%改为占A+H股总数的5% [1] 改革目标 - 香港交易所希望通过改革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的稳健性 平衡不同类型本地及国际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需求 [2] - 修订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为发行人提供更大灵活性与确定性 引入新的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确保上市时有足够可交易股份 [2]
事关IPO!港交所,重磅新规
证券时报· 2025-08-01 10:48
香港交易所新股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改革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旨在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的稳健性,平衡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1][5] - 改革内容包括调整建簿配售最低比例、引入两套分配机制选项、修订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2][3][8]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适用于所有新上市申请人[3] 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 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比例从原建议50%下调至40%,确保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2] - 引入两套分配机制选项: - 机制A:公开认购部分最大回拨百分比从20%上调至35%,保留回补机制[2] - 机制B:允许发行人预先选定公开认购比例(10%-60%),取消回补机制[2][7] - 保留基石投资6个月禁售期规定,维持投资者承诺[2] - 取消上调定价灵活性机制建议[2] 公开市场规定 -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修订,联交所保留酌情豁免权[3] - 现行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过渡性修订,后续将根据咨询结果进一步调整[3][8] - 针对"A+H"发行人采用更灵活的初始公众持股量标准,同时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9] 改革背景及目的 - 现行新股定价机制27年未变,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结构(机构投资者占比从不足50%升至90%)[5][6] - 大型新股发行规模较90年代增长5-10倍,国际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5] - 新机制旨在解决散户作为"承价者"与机构投资者议价能力不匹配问题,减少上市后股价波动[6] - 通过分层式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取代单一25%标准),吸引大型企业上市[8][9] 市场影响及实施进展 - 咨询共收到1253份非重复回应意见,大部分建议被采纳[2] - 当前新股申请数量创纪录,改革将帮助申请企业把握发行时机[7] - 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结束[9]
港交所优化新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8月4日生效
新浪财经· 2025-08-01 10:15
上市规则优化 - 香港联交所于8月1日发布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优化咨询总结 [1] - 新《上市规则》将于2025年8月4日正式生效 [1] - 允许IPO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比例从50%下调至40% [1] 机制调整 - 新上市申请人可选用机制A或机制B进行招股定价 [1] - 修订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并引入新的初始自由流通量标准 [1] 改革目标 - 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的稳健性 [1] - 平衡本地及国际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需求 [1]
事关IPO!港交所,重磅新规!
证券时报· 2025-08-01 10:11
香港交易所新股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改革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优化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引入两套分配机制供发行人选择,提升灵活性与透明度 [1][3][4] - 调整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采用层级式标准以适应不同市值公司需求 [5][6][13] - 改革旨在平衡机构与散户投资者利益,增强香港市场国际竞争力 [9][10][11] 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 **建簿配售最低份额**:发行人须将至少40%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原建议50%下调至40%)[3] - **分配机制选项**: - **机制A**:采用回补机制,公开认购部分初始分配5%,根据超额认购倍数(15-50倍、50-100倍、≥100倍)分别上调至15%、25%、35%(回拨上限由20%上调至35%)[3][4] - **机制B**:无回补机制,发行人预先选定公开认购比例(下限10%,上限60%,原建议50%上调至60%)[4] - **基石投资**:维持6个月禁售期规定,不实施定价灵活性机制调整 [4] 公开市场规定 -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 - **单一股份类别发行人**:公众持股量10%-25%且自由流通量达5,000万港元或6亿港元市值 [6] - **A+H发行人**:公众持股量10%或30亿港元市值,自由流通量5%且达5,000万港元或6亿港元市值 [6] - **GEM发行人**:自由流通量门槛为1,500万港元 [6] - **过渡安排**:新规2025年8月4日生效,现行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暂修订以兼容新规 [7] 改革背景与目的 - **市场变化**:过去27年新股规模增长5-10倍,机构投资者占比从不足50%升至90%,需调整机制以适应国际资本需求 [9][10] - **定价机制问题**:散户为承价者,机构为定价者,原机制缺乏足够定价者导致上市后股价波动 [10] - **灵活性提升**:新机制允许发行人选择更高比例(60%)分配给散户,或通过回补机制动态调整分配 [11] 持续公众持股量咨询 - **现行问题**:25%持续公众持股量要求对大型公司不灵活,高于其他国际交易所 [13] - **建议调整**: - 引入层级式门槛(如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替代单一比例 [14] - A+H发行人需维持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 [14] - 公众持股量不足不会直接停牌,但需18个月内恢复(GEM为12个月)[14] - **咨询进展**:公众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 [15]
港交所拟出新规:IPO可在两套发行分配机制中“二选一”
快讯· 2025-08-01 09:30
香港交易所IPO市场机制优化 - 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发布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总结 [1] - 拟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IPO发售分配机制 [1] - 机制A下公开认购部分最大回拨百分比由20%上调至35% [1] - 机制B引入新选项要求发行人事先选定公开认购比例 下限10%上限60%且无回补机制 [1] 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 - 香港交易所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 [1]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履新,前阿里CEO张勇加盟港交所
第一财经· 2025-08-01 09:21
人事任命 - 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成员 [1] - 张勇现任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 [1] - 张勇加入后,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将增至九名 [1] 委员会构成 -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成员包括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业界专家 [1] - 香港交易所非执行董事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㦤宸担任委员会主席 [1] - 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及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现任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及招商银行前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TPG中国的合伙人兼董事长孙强、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以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 [1]
港交所优化IPO定价机制:公开认购回拨比例调整至35% 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
智通财经· 2025-08-01 09:15
香港交易所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宣布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新规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旨在提升市场灵活性并加强股东权益保护 [1][2] - 改革包括调整散户回拨比例上限至35%(原建议20%),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并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 [1][2][3] - 联交所收到1,253份非重复回应意见,采纳咨询文件中的大部分建议,同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展开进一步咨询 [2][7] 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 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份额从原建议的50%下调至40%,要求发行人将首次公开招股时初步拟发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2] - 引入两种分配机制: - 机制A:公开认购部分分配比例根据超额认购倍数动态调整(5%-35%),最大回拨百分比由原建议20%上调至35% [2] - 机制B:发行人可事先选定公开认购部分比例(下限10%,上限60%),无回补机制,上限由原建议50%上调至60% [3] - 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规定,未放宽限制 [1][3] 公开市场规定 -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 - 非中国内地注册发行人需满足10%公众持股量或达30亿港元市值门槛 [5] - 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为5%及达5,000万港元市值(GEM:1,500万港元) [5] - A+H发行人需满足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 [5] - 联交所保留酌情豁免权,新规适用于2025年8月4日及之后刊发上市文件的申请人 [5] 持续公众持股量建议 - 现行规定要求维持上市时公众持股量百分比,建议新增替代门槛: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 [8] - 建议取消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强制停牌的规定,但会标记股票;若18个月(GEM:12个月)内未恢复公众持股量可除牌 [9] - 发行人需在月度报告和年报中确认公众持股量充足,并作额外披露 [9] - 公众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结束 [9]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加盟港交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1 09:09
张勇加入香港交易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 - 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成员 [2] -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张勇对于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拥有丰富经验及深刻认识 可为港交所董事会提供宝贵意见 帮助香港交易所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2] - 张勇加入后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将增至九名 该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 成员包括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业界专家 [4]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构成 - 委员会主席由香港交易所非执行董事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㦤宸担任 [4] - 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等资深人士 [5] -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以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也是委员会成员 [5] 张勇的职业背景 - 张勇曾在2015年出任阿里巴巴CEO 2019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5] - 在阿里期间 张勇打造了双十一购物节 带领天猫吸引品牌企业互联网化 推动阿里进入无线时代 [5] - 2023年推动阿里巴巴24年来最大的"1+6+N"组织变革 同年9月卸任阿里所有管理职务 [5] - 2024年3月加盟晨壹基金 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 [5]
牵手港交所,阿里前董事会主席张勇有新职务!
证券时报· 2025-08-01 09:01
据介绍,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成员包括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业界专家,担任香港交易所 董事会的顾问。张勇加入后,委员会成员将增至九名,香港交易所非执行董事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担任委员会主席。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说:"我很高兴张勇先生加入我们的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他对于内地企业和金 融市场都拥有丰富经验及深刻的认识,可以为香港交易所董事会提供宝贵意见,帮助香港交易所发 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落实各项战略目标。" 8月1日午间,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交易所)宣布,委任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及阿 里巴巴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张勇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成员。 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 究院院长及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现任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及招商银行前行 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TPG中国的合伙人兼董事长孙强、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以及香港交易所集团 行政总裁陈翊庭。 据晨壹基金此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在2024年3月,张勇正式宣布加盟晨壹基金,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