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搜索文档
北京南城顶流商场荟聚或将易主险资,商场称“正常经营,未接到通知”
华夏时报· 2025-08-15 14:25
北京荟聚商场出售传闻 - 北京荟聚商场及全国十大荟聚商场可能被打包出售给以泰康人寿为核心的险资收购基金,首批涉及无锡、北京、武汉三座荟聚,交易金额160亿元 [2][3] - 英格卡集团未公开否认交易传闻,知情人士透露交易各方仍在沟通合作条款和细节 [5] - 北京荟聚商场目前运营正常,客服表示未接到出售通知,入驻商户苏宁易购也表示经营不受影响 [4]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图 - 英格卡集团2024年营收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8.06亿欧元(同比下滑46.5%),宜家中国营收占比从3.6%降至3.5% [7] - 业内人士分析英格卡可能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交易后运营团队保持不变,项目主体将变更为合资公司 [3] - 险资收购动力来自其良好资金状况及对核心区域优质商业资产的配置需求 [7] 北京荟聚商场运营现状 - 商场人气常年居北京前二,大众点评评论量超25400条,以"选择多""交通便利""宠物友好"等好评为主 [4] - 工作日仍保持高客流,宜家卖场及POP MART等门店人气火爆 [3] - 客流过载导致部分消费者抱怨"人挤人""空调不足""卫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4] 险资布局商业地产趋势 - 2022-2024年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规模居亚太区首位 [8] - 近期案例包括中邮保险收购上海博华广场、阳光人寿联合收购万达商管48家目标公司股权 [8] - 险资加速布局商业地产的核心逻辑是应对"资产荒"及优化长期收益结构,成熟商业地产的稳定现金流契合险资需求 [9]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专家认为商业地产虽整体过剩,但核心区域优质资产仍具投资价值,交易将保证经营稳定和现金流 [7][8] - 预计险资将持续作为商业地产存量整合的关键力量,供需两端结构性匹配将推动更多交易 [9]
皇庭国际股价微涨0.34% 核心资产面临司法拍卖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1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皇庭国际股价报2.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4% [1] - 盘中最高触及3.10元,最低下探2.86元,振幅达8.16% [1] - 成交额4.27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400.61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7474.71万元 [2] 主营业务与资产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商业地产运营及半导体业务 [1] - 旗下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因债务问题将于9月9日启动司法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较评估价折让30% [1]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和解,若达成协议或可撤销拍卖 [1] 财务状况 - 2020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 [1] - 转型半导体业务的子公司意发功率未达业绩承诺,2024年收入仅7267万元,远低于预期 [1] - 皇庭广场若被拍卖,公司可能触发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 [1]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首予中国国贸“推荐”评级,北京市场具备领先优势
格隆汇APP· 2025-08-15 10:13
公司资产与地理位置 - 资产位于北京市东二环与三环之间 是首都地标性建筑群 也是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 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商务服务设施之一 [1] - 资产由写字楼 商城 酒店 公寓等国际化商务服务设施组成 [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核心商管业务营收稳定 北京市场具备领先优势 [1] - 公司持有北京核心板块商场 写字楼 公寓及酒店等优质资产 [1] - 近年来各类资产营收及利润贡献相对稳定 [1] 公司治理与评级 - 公司股东架构稳定 [1] - 首次覆盖 给予推荐评级 [1]
吾悦广场持有型不动产ABS获批
新华财经· 2025-08-15 09:55
资产证券化项目 - 国金资管-吾悦广场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批 发行规模10.64亿元 原始权益人为上海睿硕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计划管理人为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商业规模布局 - 截至2024年末在全国136个城市布局200座吾悦广场 其中已开业及委托管理在营数量达173座 [1] - 开业面积达1601.07万平方米 整体出租率提升至97.97% [1] 运营财务表现 - 2024年商业运营总收入128.08亿元 同比增长13.10% [1] - 江苏区域租金收入33.36亿元(占比26.04%)与浙江区域15.07亿元(占比11.77%)构成核心贡献区域 [1] 客流与销售数据 - 2024年客流总量17.66亿人次 同比增长19% [1] - 总销售额905亿元(含车辆为966亿元)同比增长19% [1] - 会员人数达4370万人 较2023年末增长32% [1]
民生证券:首次覆盖中国国贸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5 09:33
公司资产与股东结构 - 公司资产位于北京市东二环与三环之间 是首都地标性建筑群 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 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商务服务设施之一 由写字楼 商城 酒店 公寓等国际化商务服务设施组成 [2] - 控股股东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 截至2025年一季度持股比例为80.65% 其股东分别为中国世茂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和香港嘉里兴业有限公司(持股50%) [2] 写字楼业务表现 - 拥有四座甲级写字楼 截至2025年一季度综合租金为627元/㎡/月 2021-2024年逐渐上升 而北京写字楼2024年同比2023年降幅达23.7%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出租率为92.7% 较北京写字楼截至2024年12月整体出租率87.4%高5.7个百分点 [3] - 2024年写字楼营业收入达15.11亿元 同比下降3.16% 占总营收比重为38.63% [3] 商城业务表现 - 国贸商城于1990年开业 2024年客流量为2590万人次 位居全国第17 是北京商城客流量TOP1 [3] - 2024年销售额为191亿元 位列全国第五 在北京位列第二 仅次于北京SKP [3] - 截至2024年末商城业务实现营收12.86亿元 是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3] 公寓与酒店业务表现 - 国贸公寓由南 北两座各30层公寓楼组成 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截至2024年末实现营收1.87亿元 是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同比提升2.02% [3] - 公司经营两家酒店 分别为北京国贸大酒店和新国贸饭店 截至2024年末酒店运营营收达5.26亿元 同比下降7.59% 主要受宏观经济和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 [3] 财务业绩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现营收39.12亿元 同比微降1.05% 实现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 同比提升0.25% [4] - 有息债务规模为10.85亿元 较2023年的15.75亿元下降31.11% 且全部为银行借款 无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4] - 股利支付率为87.77% 股息率为6.54% 剔除2023年派发特别股息补偿2019-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外 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均在逐年提升 [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39.36/40.07/40.90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12.80/13.31/13.88亿元 对应PE倍数为16/15/15倍 [4]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 买入评级3家 增持评级1家 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6.56元 [6] - 多家机构2025年净利润预测集中在12.81-12.98亿元区间 中金公司预测为11.85亿元 中信证券预测为10.36亿元 [5]
中国国贸(600007):深度报告:北京核心CBD优质资产运营,助力利润穿越周期
民生证券· 2025-08-15 08: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PE为16/15/15倍 [3][75] 核心资产优势 - 持有北京CBD核心地标建筑群,总规模112万方,含写字楼、商城、酒店、公寓等综合设施 [1][9] - 地理位置优越,地铁1/10号线交汇,毗邻北京站及首都机场,客群覆盖四大主城区 [9][12] - 股东架构稳定,控股股东持股80.65%,国资背景股东占比50% [1][13] 商管业务表现 写字楼 - 四座甲级写字楼2024年营收15.11亿元(占比38.63%),租金627元/㎡/月超北京均值149% [2][18][22] - 出租率92.7%领先北京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获"七星顶级楼宇"认证 [2][18][22] 商城 - 国贸商城2024年销售额191亿元全国第五,客流量2590万人次北京第一 [2][25][29] - 租金1345元/㎡/月五年增长36%,出租率95%持续高于行业均值 [2][32][33] 公寓与酒店 - 公寓营收1.87亿元创五年新高,租金365元/㎡/月降幅小于行业 [2][36][39] - 酒店营收5.26亿元受商务需求影响下降7.59%,占营收13.44% [2][44][46]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收39.12亿元(-1.05%),归母净利12.62亿元(+0.25%) [3][47] - 有息债务下降31%至10.85亿元,财务费用锐减73%至1120万元 [3][51][53] - 股利支付率87.77%,股息率6.54%位居行业前列 [3][57][5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9.36/40.07/40.90亿元,CAGR 1.5% [3][68][70] - 归母净利预测12.80/13.31/13.88亿元,对应EPS 1.27/1.32/1.38元 [3][75][79] - 毛利率有望从58.14%提升至60.48%,成本压降成效显著 [69][70]
深圳核心商业“砍掉25亿元”后再上货架,港人消费热潮难掩皇庭国际债务危机
华夏时报· 2025-08-15 05:07
皇庭广场司法拍卖 - 深圳市福田区皇庭广场项目将于9月9日启动司法拍卖 起拍价30.53亿元 评估价43.61亿元 较评估价折让30% [2] - 本次为第三次处置 起拍价较三年前下调超过25亿元 降幅超25% [2][9] - 截至公告日 累计1.08万人次关注 340人设置提醒 暂无人报名竞拍 [2] 项目历史与运营困境 - 项目前身为2002年深国商竞得的福田CBD地块 初始预算4亿元 原定2005年竣工但多次停滞 2013年以"皇庭广场"名义开业 [3][5] - 开业一年后开业率仅74% 2014年深国商亏损3.35亿元 五年累计融资超118亿元 其中15亿元直接用于该项目 [5] - 2020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客流量近3000万人次 但未能缓解债务压力 [8] 债务危机形成过程 - 2016年子公司融发投资以皇庭广场抵押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 期限五年 年利率6.7% [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仅归还2.5亿元本金 剩余27.5亿元逾期未还 导致法院查封不动产36个月 [7] - 2022年首次挂牌转让时股权参考价74.93亿元 五日后下调25%至56.2亿元 [9] 皇庭国际财务风险 - 皇庭广场2024年收入3.69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56.03% 若资产剥离可能导致年收入低于3亿元 [11][12] - 公司2019-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 累计亏损44.44亿元 2024年亏损6.40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4-2亿元 连续17个季度亏损 财务费用达2.94亿元 [12] 半导体转型失利 - 2021年战略转型半导体 以6097万元收购意发产投基金 间接持有意发功率66.67%股权 [13] - 2022年以3.9亿元取得意发功率27.81%股权和85.56%表决权 业绩承诺要求2022-2024年累计收入5.7亿元 [13] - 实际半导体业务收入连续下滑:2022年1.51亿元 2023年1.29亿元 2024年0.72亿元 远未达承诺目标 [16][17] - 因未完成业绩 业绩承诺方需补偿7979.11万元 [17] 区位价值与市场影响 - 项目位于深圳福田CBD核心 紧邻市民中心与会展中心 为地铁1号线和4号线上盖物业 [8] - 2025年日均客流约25万人次 港人占比超50% 福田商圈租金较2024年初反弹5%-8% 首层租金重回1000元/平方米·月以上 [10] - 法拍价被视作商办资产"窗口价" 核心地段现楼租金≥5%的项目法拍价可能形成未来3年底部区间 [10]
看似“宫斗”实则共赢,这些商圈是怎么靠竞合“套牢”消费者的?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32
核心观点 - 商业地产行业通过错位竞争、集群联动和资本合作实现竞合生态 提升商圈整体吸引力和运营效率 [2][4][15]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国3万方以上已开业零售商业项目总数超6700个 总建筑面积达5.9亿平方米 [2] - 全国拥有超1万个大中型商圈 单个商业项目难以实现垄断格局 [2] - 同一商圈常因客群重叠和业态交叉形成直接竞争 过度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攀升 [4] 错位竞争策略 - 南京西路商圈形成高端-潮流-大众-特色分层格局 17个商业项目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客群互补 [7] - 高端奢侈品领域由兴业太古汇等争夺高净值客群 时尚板块由芮欧百货等争夺年轻消费群体 [7] - 错位经营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 是维持商圈健康动态平衡的关键 [4] 集群联动效应 - 元界Neo World通过产业集群协同 联合腾讯等游戏企业推出"次元漫游季"活动 [8] - 多个项目聚集形成商业集群效应 显著提升对远距离客群的覆盖能力 [10] - 政企合作开展区域主题活动 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余个夏夜特色活动覆盖7个维度 [10] 跨区域合作案例 - 深圳东门老街与澳门官也街开展跨城市合作 覆盖旅游推广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13] - 粤港澳大湾区三街联动举办中秋美食文化嘉年华 通过三地同设会场强化协同 [15] - 北京联合5大商圈开展夏日美食节 通过千万嗨吃券包激发暑期消费 [12] 资本联合开发模式 - 当前商业地产联合开发呈现三种类型:港资与国企合作、跨境资本合作、央企与港资协同 [16] - 7个待开业项目中港资参与率达100% 包括K11 ECOAST和陆家嘴太古源等重点项目 [16][17] - 苏州中環项目总建面19.1万㎡ 要求引进3家超一线奢侈品品牌和17家一线品牌 [19] 竞合生态价值 - 合作能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有效分摊拿地成本和开发风险 [15] - 项目在品牌招商和服务体验上竞争 但通过联合营销共同做大区域商业蛋糕 [19] - 竞争倒逼个体进化 合作实现生态共荣 形成动态平衡的健康发展模式 [20]
“生活”变成了动词 从“卖空间”转向“造内容” 消费场所变成“疗愈基地”
杭州日报· 2025-08-15 02:30
行业趋势 - 2024年杭州新增17个商业项目中非标商业占比超半数 多元非标化成为城市商业转型显著标签 [1] - 非标商业通过盘活闲置物业和智慧规划 为年轻人提供可逛 可社交 可体验的消费新天地 [4] - 非标商业共生式体验 新鲜话题 宠物友好设施等标签成为年轻人反复打卡理由 [4] - 消费对情绪价值 社交互动和体验式消费需求攀升 剧本杀 盲盒经济等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4] - 2025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 其中沉浸式体验 非遗手作等新型消费场景增速超20% [5] - 实体商业核心竞争力已从卖空间转向造内容 [3] 商业模式创新 - 非标商业创新场景即消费逻辑 通过稳定内容迭代成功打入消费者心智 [5] - 杭州注重商业与文化 生态融合发展 打造白天逛街 夜间赏秀 全天体验的立体消费场景 [6] - 非标商业激活集社交 娱乐 运动于一体的特色商业空间 完善城市商业配置布局 [6] - 非标商业与周边写字楼 酒店 住宅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提升城市商业体系 [6] 项目运营表现 - 天目里2024年营收突破15亿元 零售坪效提升40% [4] - 茑屋书店年均客流超80万 B1OCK买手店年销售额破亿元 [4] - 美团数据显示带地域文化标签的非标商业体复购率比普通商场高38% [4] - 天目里国际街区预计全年人流量达180万 全年营收预计超60亿元 达之前3倍 [4] 消费市场数据 - 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 达48.8万亿元 [5]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提升至44.5% [5] 政策支持 - 2024年11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推动百货 购物中心等多业态迎来全方位改造契机 [5] - 2025年3月杭州市商务局发布通知打造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的品质消费地标 [5] 发展前景 - 非标商业让商业回归人的需求本质 [6] - 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城市更新政策深化 非标商业或将从青年聚集地升级为全龄友好空间 [6]
王健林又迎噩耗,刚还完6000亿,又迎24亿强执,万达还能撑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25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于8月11日被北京金融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为24亿元 [1] - 公司累计被执行人记录达10条 累计被执行金额超过76亿元 [1][3] - 公司存在多项股权冻结记录 具体业务及冻结比例尚未披露 [1] - 公司曾通过出售酒店及文旅资产等方式偿还约6000亿元债务 [3][5] - 当前被执行金额性质为法院强制划扣 反映债务协商余地有限 [3] - 公司核心资产包括多地万达广场 现金流相对稳定 [7] 行业环境与市场影响 - 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整体收紧 销售回款速度放缓 [4] - 公司主营业务仍以房地产相关业务为主 [4] - 被执行记录可能导致银行续贷更谨慎 合作伙伴重新评估履约能力 [3] - 负面消息可能影响消费者购房及商铺租赁决策 [3] - 行业正经历从扩张到去杠杆的转型阶段 [8] 公司战略与挑战 - 资产变现模式面临瓶颈 可处置资产规模有限 [5] - 当前问题可能反映深层经营困境 包括项目盈利不及预期或资金调度断层 [7] - 公司需应对股权冻结导致的融资受限问题 [7] - 市场关注公司能否再次获得新资金支持 [8] - 公司体量及行业影响力使其经营状况受到广泛关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