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

搜索文档
三安光电(600703):SICMOSFET打入全球领先AI服务器电源供应链
新浪财经· 2025-08-14 08:24
公司业务进展 - 子公司湖南三安SiC MOSFET产品已向台达、光宝、长城、维谛技术等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电源客户批量供货 [1] - 车规主驱逆变器用SiC MOSFET在国内头部电动车企业客户处验证完成 [2] - 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安意法已于2025年2月实现通线 配套重庆三安开始逐步释放产能 [2] 行业市场机遇 - 单台AI服务器电源系统半导体器件BOM成本达12,000-15,000美元 [2] -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AI服务器电压和功率增长需求下占比有望提升 [2] - SiC器件在高电压高功率场景具有替代优势 已通过国际头部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商验证 [2] 财务表现 - 2024年LED应用品业务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12.5% 毛利率10.1%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3] - 2024年LED外延片业务收入60.37亿元同比增长6.6% 毛利率20.6%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 [3] - 1Q25营收43.12亿元同比增长21.23%环比增长1.44% 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78.46%环比增长3,632.33% [3] 业绩预测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期5.9%至179.97亿元(同比增长12%) 下调归母净利润38.2%至11.43亿元(同比增长352%) [4] - 引入2026年收入预期210.51亿元(同比增长17%) 归母净利润预期19.27亿元(同比增长69%) [4] - 维持目标价13.42元不变 对应折现至2026年669亿元市值 有3.6%上涨空间 [4]
“吃肉没跟上,挨打没落下!” 午后跳水,超4600只个股下跌,沪指终结8连阳!后市怎么看?
雪球· 2025-08-14 07:52
市场表现 - 沪指3700点得而复失,收盘跌0.46%,深成指跌0.87%,创业板指跌1.08%,终结8连阳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3亿元 [2]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个股跌多涨少 [2] 板块表现 - 军工、CPO、光刻胶等概念跌幅居前 [3] - 半导体、保险等板块活跃 [4] - 保险板块涨幅超2%,位居行业板块涨幅第一,中国太保涨近5%,中国人保涨近3% [18] 个股表现 - 长城军工10天7板后闪崩大跌,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收盘跌7.12%,总市值456.19亿元 [7][8][9] - 寒武纪-U盘中涨超14%报985元,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 [15] - 寒武纪8月12日实现20%涨停,8月13日收涨1.31%报860元 [16][17] 公司公告 - 长城军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10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超100%,市净率22.6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70 [11][12] - 寒武纪澄清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订单、收入预测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16] 行业分析 - 半导体行业:AI芯片因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呈现寡头格局 [17] - 保险行业: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有助于减轻利差损压力 [21][22] 市场观点 - 上证指数突破3683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成交额突破2.1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提升 [26] - 融资余额达2.032万亿元,M1增速达5.6%显著超过上月水平 [26] - 当前行情类似"增强版2013",小盘和成长风格仍占优 [26]
汇通能源拟掷近2亿,与“芯片教父”做光罩
36氪· 2025-08-13 08:46
交易概况 - 汇通能源以1.95亿元总对价获得兴华芯7.43%股权 包括4500万元受让1.82%股权和1.5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 [1] - 公司计划在兴华芯月交货量达满产后进一步增资或收购 增资价格不高于2元/股 [1] - 这是汇通能源首次直接投资半导体行业实体公司 [1] 公司背景与转型动因 - 公司主营业务已从风电、房地产转为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轻资产业务 2023年置出房地产业务收回6.16亿元现金 [2] - 2024年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5.03%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00-2400万元同比减少70.76%-79.29% 主因去年同期房屋征迁补贴缺失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6.50亿元 去年末达14.60亿元 资金充裕并通过理财管理资产 [2][3] 新实控人与投资布局 - 2024年底实控人变更为黄颖 其曾任韦豪创芯合伙人 该公司专注泛半导体领域投资 累计投资43个项目共21.68亿元 [3] - 2024年二季度起通过子公司汇德芯源投向半导体产业基金 包括4月投资元禾璞华基金3000万元 6月完成备案 [3][4] - 5月宣布投资国仪投资旗下基金3000万元 布局半导体关键材料和先进封装领域 [4] 合作方实力 - 元禾璞华管理规模超150亿元 累计投资超200个集成电路项目 培育5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韦尔股份、华大九天等 [5] - 国仪投资管理规模近百亿元 聚焦半导体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关键材料、软件及设备投资 [5] 行业背景与光罩领域 - 半导体行业面临政策、库存和创新三重周期共振 行业高景气吸引资本涌入 [6] - 光罩作为半导体第三大耗材 全球市场被日美企业垄断 国内高阶产品国产化率不足20% [6] - 兴华芯由张汝京于2022年11月创立 2024年4月产出首张样片 年底进入生产阶段 已实现40nm及以上全制程研发生产 [7] 兴华芯发展现状与规划 - 当前月产能超千片 预计2024年底实现首期满产 二期规划完成后月产能达3000片 [7] - 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3.6万片 实现年销售17亿元、利润5亿元 [7] - 公司位于长三角地区 该区域占全国超60%集成电路产业份额 集群优势显著 [8] 战略协同价值 - 投资契合公司转型需求 光罩领域市场潜力大且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8] - 借助张汝京团队技术资源可快速切入半导体核心环节 降低自主研发周期与风险 [8]
吉林国资旗下亚东投资拟入主*ST华微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股权转让交易 - 上海鹏盛拟转让2.14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2.32%)予亚东投资 [1] - 转让价款优先用于偿还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余额及利息共计15.56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亚东投资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1] 资金占用问题整改 - 吉林证监局要求公司6个月内清收14.91亿元被占用资金 [2] - 上海鹏盛提出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共计15.67亿元 其中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 以股份转让所得资金清偿15.56亿元 [2] - 交易实施完成后公司被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事宜将完成整改 [2]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亚东投资为实现上市公司纾困 推动吉林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1] - 上海鹏盛已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质押给麦吉柯作为归还占用资金的担保 [2]
正帆科技拟现金收购 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收购交易概述 - 正帆科技拟以现金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 交易完成后汉京半导体成为控股子公司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各方同意汉京半导体100%股权估值18亿元 对应62.23%股权交易 [2] - 出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93亿元 未达承诺需现金补偿 [3]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汉京半导体主营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 产品包括石英管/舟/环及碳化硅陶瓷舟/管/保温筒等 [1] - 公司为国内首家碳化硅耗材生产商 石英制品产业头部供应商 是东京电子(TEL)/日立国际电气(KE)等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核心供应商 [1] - 产品已导入台积电(TSMC)等国内外一线晶圆厂 以及北方华创/拓荆/中微等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 [1] - 正在建设国内首条极高纯石英生产线(对应10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及首条半导体碳化硅零部件生产线 突破"卡脖子"产品 [1] 财务与估值分析 - 汉京半导体2024年一季度营收8822.2万元 净利润2320.23万元 截至一季度末净资产2.57亿元 [2] - 按2024年净利润8401.83万元计算 收购对应市盈率21.4倍 处于同业可比非上市公司估值区间(15-36.8倍) [2] - 按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3.93亿元(年均1.31亿元)计算 对应市盈率13.7倍 [2]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客户群体高度一致 整合客户资源将推动市场拓展 扩大国内外半导体市场影响力 [2] - 交易将拓展公司高耗零部件产品线 推动OPEX类业务发展 [2] - 技术研发与生产运营经验融合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公司业务表现 - 正帆科技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跃升至50.8% 新兴市场(新能源/新材料)收入占比达11.5%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14.94%) 净利润3442.3万元(同比增长38.23%) [3]
5年累计亏损超44亿,000056或触发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第一财经· 2025-08-13 05:20
核心资产拍卖 - 公司全资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将于2025年9月被司法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 [2] - 深圳皇庭广场账面价值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71.57%,2024年营收3.7亿元,占总营收56.03% [3] - 拍卖源于2016年抵押融资逾期,截至2021年剩余27.5亿元本息未偿还,触发司法查封 [3] 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2022年两次挂牌转让融发投资100%股权未果,挂牌价从74.93亿元降至56.2亿元 [3] - 2022年与丰翰益港签订债权置换股权框架协议,但截至2024年7月仍未达成一致 [3][4] - 债权人选择7折拍卖抵押资产,评估价43.6亿元,起拍价30.5亿元 [4] 财务状况恶化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6.4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预亏1.4亿至2亿元,财务费用达2.94亿元 [4]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仅9193万元,短期负债40.13亿元,资产负债率97.12% [5] 业务经营情况 - 房地产主业持续萎缩:2024年商业运营收入3.5亿元(同比降1.95%),物业管理收入2.3亿元(同比降21.43%) [4] - 半导体转型失败:收购的意发功率2023-2024年合计亏损2523万元,收入从2022年1.51亿元骤降至2024年7267万元 [5] - 融资能力枯竭: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49亿元,同比下滑128% [5]
5年累计亏损超44亿,000056或触发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第一财经· 2025-08-13 05:01
核心资产拍卖 - 皇庭国际全资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 [3] - 深圳皇庭广场账面价值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71.57%,2024年营收3.7亿元,占总营收56.03% [5] - 拍卖源于2016年抵押融资逾期27.5亿元本息,评估价43.6亿元,起拍价较评估价折价30% [6] 债务与财务危机 - 近5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亿、-11.57亿、-12.31亿、-11.27亿、-6.4亿 [9]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4亿至2亿元,财务费用达2.94亿元 [9] - 截至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仅9193万元,短期负债40.13亿元,资产负债率97.12%,净资产2.76亿元 [10] 业务经营恶化 - 房地产主业持续萎缩,2024年商业运营收入3.5亿元(同比-1.95%),物业管理收入2.3亿元(同比-21.43%) [9] - 半导体转型失败:收购的意发功率2023-2024年合计亏损2523万元,收入从2022年1.51亿元骤降至2024年7267万元,商誉减值1.54亿元 [9]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49亿元,同比下滑128%,融资能力枯竭 [10] 重组进展 - 2022年两次挂牌转让融发投资100%股权未果,挂牌价从74.93亿元降至56.2亿元 [6] - 与丰翰益港的债权转股权谈判截至2025年7月31日仍未达成一致 [6] - 公司称正与债权人协商和解方案,若成功或可撤销拍卖 [7]
丽水以主战场担当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1: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丽水市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 成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 形成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模式 成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标杆 [2][6][10][14] 生态保护成就 - 森林覆盖率高达80.3%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3% 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6] - 将全市75.67%国土面积规划为生态优先保护空间 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31.8% [6] - 建立"天眼+地眼+人眼"全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生态产品信息数据库 [6] -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7年位居全省前列 2024年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 [10] - 全国首创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权益交易 松阳县横岗村项目以938万元成交 [9] - 森林植被碳储量达6589万吨 碳汇能力全省领先 [10] - 构建"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农产品近三年销售额160亿元 "丽水山居"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11] 绿色产业发展 - 聚焦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 [13] - 引进半导体项目96个 产业连续四年保持25%以上增长 [1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98.6% 6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729.7万千瓦 [14] - 绿色信贷余额1160.82亿元 同比增长20.7% 其中气候融资余额占比85.59% [11] 创新机制建设 - 全国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落地 首创"生态信用"体系 [10] - 建成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 通过"飞地"机制在杭州、上海累计落地企业超200家 [14] - 出台20余项气候投融资政策 建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的金融体系 [11] - 形成智能短途交通产业集群 聚集27家规上企业 年产值近70亿元 [14]
台积电退出六英寸代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3 01:38
台积电退出6吋晶圆制造业务 - 台积电将在2027年结束最后一座6吋厂营运,将产线转投入先进封装业务 [2] - 公司声明未来两年逐步退出6吋晶圆制造,并整合8吋产能以提升效益,不影响财务目标 [2] - 电源IC设计客户将面临转单潮,台积电子公司世界先进可能优先受惠 [2] - 台积电在台湾仅剩最后一座6吋厂,此前已整合三座8吋厂,显示资源向先进制程/封装集中 [3] 全球硅片厂商缩减小尺寸晶圆产能 - 德国Siltronic AG计划2025年7月停止生产直径小于150mm的晶圆,因需求转向大尺寸晶圆 [5] - Siltronic的SD晶圆业务近年收益显著下降,300mm晶圆年增长率达6% [5] - 日本SUMCO重组宮崎工厂,200mm生产2026年底结束,125/150mm晶圆因盈利不足撤出 [6] - SUMCO重组导致2024财年非经常性损失58亿日元(含库存减值46亿日元) [6] 行业技术转型与竞争格局 - 技术趋势推动300mm晶圆成为主流,小尺寸晶圆经济效益丧失 [9] - 国内厂商如华润微(6吋产能23万片/月)、士兰微加速布局,加剧6吋市场竞争 [10] - SiC领域Wolfspeed/意法半导体/罗姆已量产8吋晶圆,Wolfspeed此前关闭2座6吋厂并裁员20% [9] - 大陆厂商向8/12吋扩张,进一步挤压国际大厂市场份额 [10]
创投人“入主”后,汇通能源拟近2亿携手“芯片教父”布局光罩,投资标的还没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8-13 00:05
交易概述 - 汇通能源拟以1.95亿元获得兴华芯7.43%股权,包括4500万元受让1.82%股权和1.5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 [1] - 公司计划在兴华芯一期产线满产后进一步增资或收购,增资价格不高于2元/股 [1] - 这是汇通能源首次直接投资半导体行业实体公司 [1][11] 兴华芯背景 - 兴华芯成立于2022年11月,从事半导体光罩制造,项目入选2024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 [1] - 公司由"芯片教父"张汝京主导成立,控股股东为绍兴芯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 2024年Q4开始生产销售,目前产能爬坡中,预计年底一期满产,二期规划完成后月产能将达3000片 [10] - 已实现40nm及以上全制程光罩研发生产,预计全部达产后年销售17亿元、利润5亿元 [10] 汇通能源战略转型 - 公司原主营房地产,2023年置出开发业务收回6.16亿元现金,现仅保留房屋租赁等轻资产业务 [4] - 2024年营收1.37亿元(+5.03%),2025H1归母净利润1700-2400万元(-70.76%至-79.29%) [4] - 截至2025Q1货币资金6.50亿元,2024年末曾达14.60亿元 [4] - 2024年底实控人变更为黄颖,其曾任韦豪创芯合伙人,专注半导体领域投资 [5] 半导体领域布局 - 2024年4月投资3000万元于元禾璞华基金,聚焦半导体和智能制造 [6] - 2024年5月投资3000万元于国仪投资基金,布局半导体关键材料和先进封装 [7] - 合作方元禾璞华管理规模超150亿元,投资过200个集成电路项目 [8] - 国仪投资管理规模近百亿,专注半导体和高端装备领域 [8] 行业背景 - 半导体行业迎来"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三重共振 [9] - 全球光罩市场被日本凸版、美国Photronics垄断,国内高阶光罩国产化率不足20% [10] - 行业进入并购+创新综合时代,北方华创、华大九天等企业近期均有重大收购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