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搜索文档
直播间低价“完美芦荟胶”竟是假货?背后黑幕大起底
新京报· 2025-06-20 02:35
日化护肤市场假货问题 - 完美芦荟胶凭借多年口碑成为消费者常备产品 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品牌影响力扩大 [1] - 不法分子利用品牌知名度制假售假 扰乱市场秩序 威胁消费者使用安全 [1] - 假冒产品已从芦荟胶扩展到保健品、美容日化等品类 包括"芦荟浓缩洗衣液"等 [4] 售假案件与模式 - 上海浦东警方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涉案金额250余万元 非法获利180余万元 [2] - 犯罪团伙以1.5元/支低价进货 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导致消费者皮肤过敏 [2] - 浙江非法生产窝点被查获 当场缴获3万余支假冒芦荟胶 5名嫌疑人被刑拘 [2] - 非官方直播间通过仿造二维码 以"正品促销"名义低价售假 欺骗消费者 [4] - 扬州警方曾破获涉案1.6亿元制假售假案 犯罪团伙自2017年起仿冒产品 [8] 企业打假措施 - 公司构建"刑事打击与民事诉讼双轨并行"维权体系 2012年成立专门打假小组 [8] - 累计捣毁数十个制假窝点 发起民事诉讼超千起 形成司法震慑 [8] - 配合警方调查 提供产品鉴定等专业支持 [8] - 面临取证困难 行刑衔接障碍 打假成本高等挑战 [9]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建议通过"油葱商城"及授权服务中心等正规渠道购买 [12] - 提供九步防伪鉴别方法 包括包装膜特征、防伪标签变化等具体识别标准 [15] - 提醒消费者保留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证据 通过多渠道维权 [15]
LR13祛脂化因子与消费者签订“效果契约”,90天逆转脂肪肝
江南时报· 2025-06-19 09:37
行业现状 - 中国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达40%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主要诱因包括高糖高脂饮食、久坐少动和过度饮酒 [2] - 肝脏作为"沉默器官"早期损伤难以察觉 即使受损达70%仍能通过代偿机制运转 [2] - 传统护肝产品多聚焦症状缓解 缺乏可量化干预效果 行业存在"模糊调理"痛点 [1][2] 产品技术突破 - LR13祛脂化因子采用AI长寿科技平台RevOrgan研发 整合百万级生物数据库与器官衰老模型 将成分发现周期缩短至传统方式的1/10 [2][5] - 通过深度学习锁定数万种成分中与肝脏代谢强相关的候选物质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配比协同效应 [5] - 独创"拦截-清除"双通路机制:益生菌矩阵Lactospore MTCC5856和植物乳杆菌UALP-05可吸附食源胆固醇 对高脂食物脂肪移除率极高 耐胃酸特性使90度高温下存活率达90% [6] - 氨基酸矩阵LOLAMET包含天门冬氨酸、鸟氨酸等 能促进肝脏解毒酶活性并抑制脂肪合成关键酶 临床显示90天内甘油三酯平均下降28.7% [5][6] 市场策略 - 推出"90天无效退款"政策 将产品效果置于消费者监督之下 打破行业信任壁垒 [2][9] - 以数据化护肝理念重塑行业规则 从"心理慰藉"转向效果可验证 满足消费者对科学数据的需求 [9] - 番茄红素作为抗氧化成分添加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巩固多靶点协同设计优势 [6][9] 研发成果 - 临床验证显示LR13能显著改善转氨酶指标(ASAT/ALT) 实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量化降低 [5] - 益生菌与氨基酸矩阵的黄金组合通过AI算法对成分相互作用深度解析 实现脂肪肝有效逆转 [5][6]
理疗仪“包治50多种疾病” 普通蜂胶“抗肿瘤” 这些都是违法的
每日商报· 2025-06-16 22:16
涉老消费欺诈案件特征 - 欺诈行为呈现专业化、链条化趋势,商家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和情感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1] - 案件涉及高价理疗仪和"蜂胶"保健品,均采用虚假宣传手段,理疗仪被包装成"包治50多种疾病",普通蜂胶被吹嘘为"天然养生"[1] - 作案手法趋同,包括租赁正规商铺营造合法假象、街头招揽物色客户、以"健康讲座""免费体验"名义引流[1] - 形成完整产业链:"前端体验引流-中端洗脑营销-后端高价销售"[1] 虚假宣传具体表现 - 医疗器械店虚假宣传产品为"百病克星、医院同款"[2] - 保健品店夸大蜂胶功效,宣称具有"抗肿瘤、抑制化疗副作用"等医疗效果[2] - 采用"温情营销"策略,通过免费体检、专家讲座获取信任后推销高价产品[2] 市场监管应对措施 - 开展"护老清源"专项排查行动,强化源头治理[3] - 简化涉老投诉证据认定流程,确保执法及时响应[3] - 呼吁子女关注父母消费动态,帮助识别"亲情营销"陷阱[3]
国泰海通 · 晨报0617|金工、美护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6 14:53
金工:短期利空因素影响有限 - A股自4月中旬处于反弹趋势,6月13日因地缘利空出现单日放量下跌,万得微盘股指数和北证50跌幅较大 [1] - 当前融资余额未显著上涨,风险指数显示A股主要指数隐含风险未处高位,短期调整幅度有限 [1] - 截至2025-6-13,医药、银行板块赚钱效应最好,食品饮料、房地产较弱 有色金属、银行、医药抛压较小,家电、建材抛压较大 [1] - 小盘股修复明显,大盘价值与小盘成长风格分化处于过去两年中枢水平,暂无显著均值回归机会 [1] - 股指期货基差高位主因5-6月上市公司分红季节性影响及投资者对冲需求增加 IM期货年化基差率达16% [1] - 中证红利指数2021年来呈现季节性规律,3-4月超额收益明显,5-6月分红实施阶段超额收益衰退,当前不建议追高 [2] 美护:新消费时代化妆品行业跟踪 - 新消费核心在于产品焕新营造情绪价值,区别于2016-2021流量红利驱动 美妆领域重组胶原成分迭代,日化功能升级(如香氛洗衣液、医研牙膏),零食健康低卡品类受捧 [3] - 渠道媒介加速产品焕新 抖音内容电商测试新品,山姆等渠道协助供应商打造爆款,社交媒体传播助力放量 [4] - 传统产业产品焕新成重点方向 日化、个护、保健品、美妆、零食等领域通过大单品突围(如绽家洗衣液、斐萃麦角硫因成分、毛戈平文化溢价) [5] 其他行业动态 - 机械:华为开发者大会受关注,工程机械板块周期性回升 [10] - 石化:地缘冲突升级推动油价大幅上涨 [10]
康养不再是中老年人专属,年轻人已成为消费主力军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01
核心观点 - 青年群体成为健康消费生力军 推动个性化、品质化商业新空间发展 带来新消费增长点 [2] 康养消费新趋势 - 保健品、微量元素食品及"轻养生"类零食在商超和电商平台持续热销 [2] - 中药材制成保健饮品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满足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需求 [4] - 90后和00后注重预防保养 追求"精细养生、即刻滋补" [4] - 慢性疾病低龄化等因素促使年轻人主动管理自我健康 [6] - 滋补养生类火锅搜索量增幅最快 25-30岁用户搜索热情最高 [6] - 身体清洁领域精油/皂、泡澡浴包、香水沐浴露销售商品数和订单量年同比翻倍增长 [6] - 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预计达9万亿元 [6] 运动消费新热点 - 户外运动爱好者年均消费达2000-5000元 80后90后为核心消费群体 [7] - 运动健身搜索量同比增长70% 20-30岁用户占比近六成 [9] - 健身房月卡、24小时健身房等新潮供给受年轻人青睐 [9] - 网球、攀岩、台球订单量增速位居新兴运动前三名 [9] - 冰雪运动成为青年消费热点领域 [9] 精神健康消费升级 - 非遗课堂、花艺、美妆等体验活动帮助年轻人舒缓精神压力 [10] - 文旅融合新业态(茶艺馆、露营地、文创工坊)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0] - 心理类书籍阅读需求增长 图书馆镇街分馆实现全覆盖 [10] - 36.5%年轻人增加旅行支出 23.1%增加学习支出 超过服饰(16.2%)和美容(13.7%) [11] - 消费习惯改变反映年轻人愈发重视精神健康的新消费观 [13]
保健品“坑老”要不得
经济日报· 2025-06-15 22:00
行业市场现状 - 保健品市场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 其中老年人消费占比超过50% [2] - 市场持续扩容主要受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全民健康意识提升驱动 [1] 行业乱象与监管行动 - 不法分子通过低价旅游 讲座学习 免费送礼品等形式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1]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 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1] - 骗局利用老年人缺乏陪伴的心理特点 通过情感攻势和专业术语故弄玄虚实施欺诈 [1] 行业发展趋势 - 加强监管旨在重塑市场规则和重构产业生态 引导企业创新产品和升级服务 [2] - 安全消费环境将释放老年人健康消费潜力 推动银发经济向教育娱乐 休闲旅游 智慧养老等领域扩展 [2] 行业技术挑战 - 保健品骗局从线下会议讲座转向电商平台和视频直播等线上渠道 [2] - 不法分子利用国学文化 中医养生 快速致富等噱头进行隐蔽营销 [2] - 需要创新技术手段对商家资质 产品信息和网络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与监测 [2]
浅谈当下食品板块投资机会&策略会反馈
2025-06-15 16:03
涉及行业和公司 行业:零食量贩、冻品、现制饮品、乳制品、保健品、啤酒、白酒、调味品 公司:盐津铺子、友友食品、甘源食品、恰恰食品、立高食品、味知香、巴比食品、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东鹏饮料、华润饮料、伊利、蒙牛、新乳业、妙可蓝多、汤臣、仙乐食品、HNH、万洲国际、怡海国际、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百润股份、中炬高新、海天味业、天味食品 [1][2][3][5][6][10][11][12][13][15][16][17][18][19][20][21][24][25][26][31][33][35][36][37] 核心观点和论据 零食量贩行业 - 一季度业绩亮眼,单店收入因春节下滑,4 - 5 月开店加快,新市场拓展多,未来两年单店收入预计平稳,门店运营有改善空间 [1][3] - 推荐一线标的盐津铺子和友友食品,二线标的西麦和劲仔,根源等公司下半年可关注 [2] - 盐津铺子魔芋产品势能上升,二季度收入预计 15 - 20 亿元;友友食品二季度收入预计增长近 50%;甘源食品二季度收入微增,下半年有望改善;恰恰食品二季度双位数增长,但利润预计下滑 [5] - 万辰集团与良品铺子毛利率差异因会计准则和门店补贴计提方式不同,2025 年补贴收窄后万辰集团利润弹性更大,两家利润率有望维持在 3.5% - 4% [7][8] 冻品板块 - 餐饮端需求未明显好转,禁酒令引担忧,但进入低基数区间,通过新渠道和新产品有望环比改善,多家公司估值低,建议底部关注 [6] - 立高食品四五月份订单发货双位数增长,来自山姆和餐饮新客户,一季度影响修复,下半年推新品盈利能力更强,2025 年收入增速约 15%,利润约 3.5 - 3.6 亿元 [6][9] 现制饮品板块 - 基本面良好,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同店销售双位数增长,外卖占比提升使利润率下降,但绝对利润额提升,加盟商开店热情增加,推荐古茗和蜜雪冰城 [13][14] 其他食品公司 - 味知香 2025 年股权激励目标 20%收入增长,上半年或持稳略增,下半年增幅大,增长点为对接山姆、拓展团餐和开拓乡镇加盟店,市值约 30 亿,目标兑现利润预计达 1.2 亿 [10] - 巴比食品华东地区单店 4 月同比转正,5 月小幅增长,全国单店同比持平,二季度收入预计增长 5% - 10%,利润增速更快,未来或并购提升效率 [11] - 安井食品四五月份双位数增长,二季度收入或维持双位数;千味央厨四五月份收入同比持平,大 B 客户优,开拓商超和新品,下半年有望改善 [12] - 康师傅一二月微增,三月起提价销量下滑,上半年收入微跌,但利润率好,全年利润增速好于收入,估值合理股息率高;统一五月饮料中等个位数增长,面高个位数增长,产品力提升,适合长期投资 [15] - 农夫山泉五月收入增速好,水类产品和东方树叶表现优,四月红瓶水补贴后包装水市占率提升 [16] - 东方树叶“1 元开开有奖”活动扫码率待提高,去年收入亮眼,今年利润受 PET 价格影响正向,基本面有望恢复,估值或回 30 倍以上 [17] - 东鹏饮料 5 月动销增速环比提升,出货端增长超 30%,补水和果汁茶动销加速,全年收入及利润高增长确定性高 [18] - 华润饮料 1 - 5 月水销量增长,价格有压力,饮料动销好,收入稳健,上半年利润优于收入,渠道调整影响待察 [19] 乳制品行业 - 上游奶牛存栏量减少速度 5 月收窄,下半年供需或平衡,明年奶价可能上涨,二季度液奶动销略降,伊利、蒙牛出货端受去库存低基数影响好于动销端 [20] - 伊利低温正增长,冷饮增速转正,奶粉和成人粉维持趋势,二季度毛销差改善,全年净利润目标 9%;蒙牛加大高端奶投入,两家库存和费用可控 [20] - 新乳业年初至 5 月底低温收入双位数增长,新品酸奶增速优异,二季度低温增速改善,常温企稳,利润率提升显著 [20] - 妙可蓝多二季度 C 端个位数增长,B 端较快增速,通过多渠道扩展 C 端,性价比抢占 B 端国产替代份额 [20] 保健品行业 - 关注汤臣、仙乐食品和 HNH,抖音和跨境电商领域活跃,麦角硫因概念火热 [21] - 汤臣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下半年有望转正,注重内部提效;仙乐食品中国区二季度增速改善,下半年延续,欧洲高个位数到低双位数增长,美国视出口而定;BF 个护外保健品业务四五月份盈利,美国区基本面改善;HNH 上半年按预期发展,中国保健品业务全年高个位数增速,奶粉业务增长不错,宠物业务稳健,财务费用将下降 [21][22] - HNH 估值低,有提升空间,建议布局 [23] 其他公司 - 万洲国际二季度核心业务同比增长,美国猪价和肉制品吨利表现好,中国区四五月份销量和吨利小幅增长,分红率约 50%,股息率预计 6%左右 [24] - 怡海国际四五月份增速较一季度持平且显著提升,全年第三方双位数增长目标不变,收入稳健,估值低,股息率超 90% [25] 啤酒行业 - 推荐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和百润股份,今年南方天气、成本和赛事费用因素使业绩确定性高,资本开支或降,分红率有望提升 [26] - 燕京啤酒 1 - 5 月增长良好,U8 增长快,占比超 23%,利润率有望提升,部分地区增量显著 [27][28] - 珠江啤酒 5 月增速环比提升,97 纯生高增长;华润雪花 4 - 5 月增长,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利润增长 10%,产品结构优化 [29] - 青啤南方市场增长快,优于整体 [32] - 百润预调酒 5 月下滑,库存降低,全年收入目标增长,8 - 9 月将推新款调酒产品 [33] - 威士忌业务一季度末放开招商发货,已进入多个终端,1 - 5 月发货额约五六千万,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34] 调味品行业 - 中炬高新四五月下滑收窄,渠道库存优化至两个月左右,核心关注渠道梳理和稳定性 [35] - 海天味业 4 - 5 月收入同比中单增长,库存两个半月至三个月,成本下行费用率或提升,全年利润增长预计超 10% [36] - 天味食品预计到 5 月收入双位数以上增长,二季度收入环比改善,利润看收入改善程度 [3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省钱超市新店型在调整,新加入品类表现一般,名创优品推出潮玩计划吸引核心客户群体 [3][4] - 福建、广东整体表现良好,广东部分产品增速超 20%,深圳增长更好,华东地区表现不错 [30] - 白酒消费疲软,公司库存约五个月,同比上升,管理层谣言和白酒经营拖累估值 [31]
保健品直播间陷阱揭秘:“高纯度鱼油”中的有效成分去哪儿了?
央视新闻· 2025-06-15 07:30
鱼油产品虚假宣传 - 直播间宣称鱼油核心指标Omega-3纯度超过95%且添加虾青素 [1] - 实际检测显示产品未检出EPA和DHA特征性成分 [5] - 产品实际使用植物油而非鱼油 [7] - 生产企业为安徽谷素元制药有限公司而非宣称的广药集团下属花城药业 [7] - 产品执行标准为糖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7399而非鱼油相关标准 [9] 行业监管现状 - 鱼油行业仅有农业部门发布的《鱼油》和《多烯鱼油制品》两项推荐标准 [11] - 《鱼油》标准未对EPA和DHA含量标注作出要求 [12] - 《多烯鱼油制品》标准仅要求EPA和DHA含量不小于标示量 [12] - 缺乏强制性约束导致虚假宣传空间较大 [14] 产品功效问题 -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EPA和DHA摄入量为250-2000毫克 [16] - 市场上部分鱼油产品EPA和DHA含量过低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18] 直播间其他问题产品 - "控瑭复合片"通过暗示可替代降糖药进行宣传 [19] - 产品名称使用近似汉字"瑭"规避监管 [25] - 海藻油产品宣称不含香精但配料表显示含草莓香精 [27] - 婴幼儿食品违规添加香精违反国家标准GB2760-2024 [28] - 部分产品宣称含"太空育种灵芝"等神奇成分但缺乏科学证据 [29][31] 行业调查结果 - 监测的100个直播间中有69件食品存在信息误导行为 [31] - 问题已反馈至各直播平台 [31]
永安药业(002365) - 002365永安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01:20
公司战略规划 - 致力于节能降耗,夯实主业,探索下游,形成协同 [12] - 着力打造自有原料、自有配方的产品,营销力度随阶段推进调整 [9] - 目标是发展成为从原料端到消费端的产业链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品牌 [21] 牛磺酸业务 - 2024 年年报显示,牛磺酸产量 5.12 万吨,销量 4.97 万吨,国内外销售占比约 20%、80% [9] - 牛磺酸价格 5 月止跌反弹,因客户需求不同存在差异 [5] - 通过积极开拓市场、深挖需求、研发投入、精细化管理等巩固牛磺酸行业龙头地位 [15] - 采用独创“环氧乙烷”工艺,拥有多项专利,关键技术涵盖合成、提取、纯化工等,具成本、质量等优势 [17][18] 易加能品牌 发展现状 - 自去年年底启动,以线上渠道为突破口,同时布局线下渠道,销量稳步增长,好评率和复购率较高 [6][7] 市场策略 - 采用大单品策略,围绕牛磺酸打造系列不同功能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 [12] - 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先立足再突围,未来形成全渠道营销和品牌推广格局 [3][4][7][8] 渠道布局 - 目标渠道包括药房连锁、便利店、加油站,已在部分地区连锁药房铺货推广 [5] - 会根据品牌发展规划,在合适时机与 KOL、网红大 V、知名 IP、明星艺人合作 [21][26] 产品规划 - 后续将围绕牛磺酸生理功能推出不同功能产品,如抗疲劳、护肝等 [12] - 考虑研发牛磺酸花茶、奶茶等产品,分享新颖玩法和体验 [13][14] 营销建议回应 - 食用香精香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18] - 800mg 产品配方选择有严格要求,不能擅自变更;600mg 产品配方选择灵活 [19] 政策与合作 - 关注大健康产业政策,借助牛磺酸原料和制造优势,实现从原料端到品牌消费端跨越 [21] - 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对有利的中试平台建设重点研究实施 [23] 投资者建议 - 建议引入农夫山泉等企业做好线下渠道建设,公司表示先寻找差异化优势 [4] - 建议易加能产品不加香精、用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替代蔗糖和阿斯巴甜等,公司作出相应回应 [18][19] - 建议公司申请参与中试平台、加强新兴渠道合作、策划朗朗上口口号等,公司表示会关注和考虑 [23][24]
2025年枸杞子类保健食品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6-12 1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枸杞子类保健食品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有多种保健功效,市场应用前景广,产品剂型丰富、功能多元,行业监管严格,市场规模受多重需求因素推动,未来将持续扩大 [5] - 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与质量控制是保障中游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满足下游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与关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 - 枸杞子类保健食品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有3000余年用药历史,有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用价值和保健效果,开发应用前景广泛 [6] - 行业按剂型可分为胶囊、口服液、酒剂、片剂等类别,各剂型有不同特点和优势,反映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7][8][9][10][11] - 行业特征为产品剂型丰富、功能多元、监管严格,多样化剂型扩大消费群体,多种功效满足各年龄段需求,企业需提升生产标准和技术创新 [12][14][15][16]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6 - 2003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发布,首批枸杞子类保健食品获批注册,枸杞子列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单,为行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18] - 启动期(2004 - 2013年):2004年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274%,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强化保健食品安全监管 [19] - 高速发展期(2014 - 2025年):2016年开启“注册 + 备案”双轨制,2021年甘肃枸杞子种植面积逾70万亩,2023年相关文件发布,支持传统药材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20][21]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以枸杞子种植与原料供应为核心,其产量、品质及价格波动影响中游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规范化与质量控制对产业链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23] - 2025年1月枸杞子原料价格同比2024年减少4.61%,同比2023年减少2.19%,价格下调降低成本,也引发供应链稳定性担忧 [29] - 产量与种植状况影响中游原材料供应、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种植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大可提升产量和质量 [30] 中游 - 以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与品牌建设为核心,产品创新力、生产效率与市场推广策略决定市场竞争力,需挖掘潜在价值,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 [24] - 截至2025年2月,胶囊剂型占比40.39%领先,其次是口服液、酒剂等,各剂型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需求 [32] - 功能构成上,增强免疫力功能占47.97%领先,其次是缓解体力疲劳等,各功能有其作用和适用人群 [32] 下游 - 线下传统药店重要性显著,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咨询与服务,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36] - 电商平台成为不可或缺的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 [37]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市场规模由172.47亿元增长至196.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27%,预计2025 - 2029年由202.71亿元增长至239.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6% [38] - 历史增长原因是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和行业供给能力提升,2022年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115% [39][41] - 未来增长原因是老年人口增长和产品认可度提升,以及研发创新、品质提升和政策支持,2020 - 2024年累计注册数量占比由7.9239%升至8.0612% [42][43] 政策梳理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人参 西洋参 灵芝》等多个政策均为规范类政策,涉及原料备案、标志标注、新功能评价、中药监管、广告审查等方面 [48] 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呈现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华润三九、同仁堂等,第二梯队有汤臣倍健等,第三梯队有交大昂立等 [49] - 同仁堂因历史积淀和综合实力强占据龙头地位,2023年营收178.61亿元,获批注册数量达15件 [50] - 中医药企业入局加剧竞争,带来成本和质量优势,未来企业成本控制与战略投资结合能力是竞争核心要素,更多企业将入局 [51][52][53]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北京同仁堂、华润三九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55] 公司竞争优势 - 同仁堂集团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