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

搜索文档
交控科技:2025年一季度盈利改善但现金流和应收账款需关注
证券之星· 2025-04-26 23:44
总体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4.73% [1] - 归母净利润1770.14万元,同比增长42.58% [1] - 扣非净利润1104.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3.13%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37.82%,同比增加23.2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5.68%,同比增幅18.39% [2] 费用控制与资本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5304.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16%,同比减少2.06个百分点 [3] - 有息负债3174.62万元,同比下降29.50% [3]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4元,同比减少37.26% [4] - 应收账款16.99亿元,同比增长14.73%,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2032.87% [4] 股东权益 - 每股净资产13.62元,同比增长2.64% [5] - 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长28.57% [5]
江苏必得科技2024年报解读:销售费用大增51.57%,经营现金流净额降至-50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26 17:21
营业收入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304万元,同比增长3873% [2] -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收入46973万元,占总收入9724%,同比增长3554% [2] - 动车组车辆配套产品收入19225万元,同比增长5073% [2] - 城轨地铁车辆配套产品收入12463万元,同比增长1841% [2]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6万元,同比增长2686%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14万元,同比增长6192% [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9万元 [3]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增长2500% [4] 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2115万元,同比增长5157%,主要因业务招待费增长8075% [5] - 管理费用8479万元,同比增长4175%,主要因折旧费和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5] - 财务费用-341万元,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5] - 研发费用2549万元,同比下降525% [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28% [7] - 研发人员72人,占总人数1270%,其中本科46人,专科22人,无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 [7]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16万元,主要因现金结算方式减少 [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70万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17万元,主要因归还短期借款 [8] 行业风险 - 轨道交通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 [9] - 客户集中度高,中国中车下属企业占据100%市场份额 [9] - 市场竞争加剧,需保持研发和产品质量优势 [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生产成本 [9]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税前报酬8672万元 [10] - 董事兼副总经理税前报酬6638万元 [1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秘兼财务总监税前报酬3109万元 [10]
交控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9.59%,净利润下滑6.09%,低空经济成新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4-25 15:3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1.86亿元 同比增长9 59% [1] - 归属净利润0 84亿元 同比下降6 09% [1] - 扣非净利润4740 35万元 同比增长76 10% [1] - 毛利润6 93亿元 毛利率31 7% 较2023年34%下降 [5] 市场开拓与订单 - 新增中标6条新建线路和1条改造线路 非中标方式新增2条新建线路和1条改造线路合同 [4] - 在手订单金额71 44亿元 [4] - 低空经济领域中标1219 89万元 包括天津七里海无人机巡护和建德市水域无人巡检项目 [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申请专利108件 授权302件 有效专利1244件(含海外37件) [4] - 研发投入2 67亿元 占营收12 2% [5] - CBTC系统 FAO系统 AVCOS系统取得突破 湿轨环境列车控制方案应用于北京昌平线 [4] 项目交付与质量 - 2024年助力10条城市线路高标准开通 获业主嘉奖36次 [5] - 通过ISO22163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等国际认证 [5] 业务挑战 - 净利润下滑反映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压力 [1][4] - 低空经济业务规模尚小 短期对业绩支撑有限 [4] - 研发成果转化效率需提升 技术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盈利 [5]
交控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84亿 同比下降5.6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1:3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0.44元,同比下降6.38%,2023年为0.47元,2022年为1.22元 [1] - 每股净资产2024年为13.53元,同比增长2.5%,2023年为13.2元,2022年为13.08元 [1] - 每股公积金2024年为7.79元,同比增长1.04%,2023年为7.71元,2022年为7.67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4年为4.23元,同比增长6.02%,2023年为3.99元,2022年为3.91元 [1] - 营业收入2024年为21.76亿元,同比增长9.07%,2023年为19.95亿元,2022年为24.68亿元 [1] - 净利润2024年为0.84亿元,同比下降5.62%,2023年为0.89亿元,2022年为2.29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3年为3.62%,2022年为9.71%,2024年数据缺失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1530.31万股,占流通股比61.11%,较上期减少235.22万股 [1] -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197.88万股,占总股本16.95%,持股不变 [2] - 郜春海持股1811.18万股,占总股本9.6%,持股不变 [2] -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754.49万股,占总股本9.3%,持股不变 [2] -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37.64万股,占总股本6.56%,持股不变 [2] - 张鸥持股1148.17万股,占总股本6.09%,减持193.31万股 [2] - 李开成新进持股293.19万股,占总股本1.55% [2] - 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股335.1万股,占总股本1.78%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10派2.3元(含税) [2]
新筑股份:2024年报净利润-4.09亿 同比下降19.5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08:3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5319元,较2023年的 -0.4452元减少19.47%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1.33元,较2023年的1.85元减少28.11%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为2.24元,较2023年的2.22元增加0.9%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为 -1.98元,较2023年的 -1.44元减少37.5% [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4.83亿元,较2023年的25.09亿元减少1.04% [1] - 2024年净利润为 -4.09亿元,较2023年的 -3.42亿元减少19.59%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 -33.51%,较2023年的 -21.50%减少55.8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3421.74万股,占流通股比43.52%,较上期增加162.49万股 [2] - 四川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持股数量不变,邵雨田、林智军为新进股东,谢爱林增持26.10万股,芜湖长元股权投资基金减持74.18万股 [3] - 四川荣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吴永玉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不分配不转增 [4]
中国中车助力墨西哥城地铁焕新再出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5 02:32
项目进展 - 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第二路段B区间(夸乌特莫克站—查普特佩克站)实现开通运营[1] - 项目采用分段建设方案 路段1于2023年10月29日开通运营 路段2A于2024年9月13日开通运营[6] - 目前1号线的20个车站中已有17个车站投入运营 19个站完成交付 线路运营比例达到85%[6] 项目规模与技术 - 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全长18.83公里 设站20座 年运送旅客约2.43亿人次[5] - 项目全面更新了轨道、电力系统和车站等设施 引入29列全新列车[5] - 该项目是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 涉及投融资、车辆新造及全面现代化升级改造 服务期长达19年[5] 项目意义 - 新开通路段与已开通路段完成串联 并与墨西哥城多条地铁线路实现互联互通 缓解交通压力[6] - 重新开通运营的4个车站位于墨西哥城心脏地带 将缩短通勤时间 提供更优质出行服务[3] - 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5] 政企合作 - 墨西哥总统高度肯定项目改造工作 特别感谢中国中车团队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完成17个站开通运营[2] - 墨西哥城地铁局长表示中国中车为改造工程付出巨大努力 期待未来深化合作[5] - 墨西哥城市政府表示将继续推动地铁更新换代 建设大都会区公共交通网络[3] 社会效益 - 市民反馈显示新线路节省近一半通勤时间 列车运行平稳快捷 出行体验舒适[6] - 项目将为市民提供更加现代、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提升幸福感[3] - 项目对完善墨西哥首都路网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6]
中国中车“绿驰”交流空间(墨西哥)正式启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4 03:30
公司全球战略布局 - 公司在墨西哥城正式启用美洲首个"绿驰"交流空间 这是继奥地利和印尼后全球第三个此类中心[1] - 空间面积约120平方米 设有10个展区 包括绿驰印象 影音视画 车行天下等 集中展示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2] - 该中心定位为与当地政府 客户 社区和媒体互动的商务与文化交流平台[2]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大国重器列车模型墙和工匠作品展[2] - 通过AI同框展区让体验者虚拟体验中国磁浮等数字技术[2] - 英文名称为CRRC Eco-Connect Center 体现6G绿色发展理念 聚焦绿色制造和低碳可持续发展[4] 本地化运营与文化融合 - 产品已覆盖墨西哥城 蒙特雷 瓜达拉哈拉三大城市[5] - 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7] - 举办公众开放日 社区足球赛 文化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增强文化融合[7] 市场影响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执行董事表示该中心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海外的实践和中墨友谊的见证[4] - 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称该中心是技术与创新的展示窗口和中墨文化对话平台[5] - 当地车迷路易斯获颁首个车迷体验者证书 表示希望分享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成果[5]
众合科技:战略深化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开启“空天地立体交通”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01:44
文章核心观点 - 众合科技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可观且中期有现金分红,战略深化、资本运作和新业务开拓成果显著,为“十五五”规划打下基础,产品技术革新助力业务增长,未来将继续优化发展巩固地位 [1][5] 持续战略深化 构筑“空天地立体交通”新生态 - 公司以核心自主工业软件为底座,依托轨交技术沉淀发展出核心技术,构建技术壁垒 [2] - 2024年将“1+2+N”体系深化为空间信息战略,以“空天地立体交通”为主场景打造交通网络 [2] - 以关键装备及材料等为产品服务,构筑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提供控制系统等能力 [2] - 借力CVC产业基金和双产业基地,打造“数智能力双螺旋”能力架构,形成生态发展格局 [3] 产品技术革新 引领未来交通发展 - 2024年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路径,全面升级技术与产品架构 [4] - 打造两大技术基座,实现“技术标准化 - 平台模块化 - 场景敏捷化”协同闭环 [4] - 聚焦核心优势,夯实全栈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根基,推动核心装备迭代和系统级适配 [4] 业务成果与未来展望 - 2024年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相关业务新增订单大幅增长,智慧轨交业务新增订单约31.5亿元创历史最好业绩 [5] - 公司信号系统以23.46%的市占率行业排名第二 [5] - 未来将继续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路径,优化架构,深化技术,巩固行业地位 [5]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119.33%,净利润下滑32.45%
新浪财经· 2025-04-22 16:2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3979万元,同比微增006%,近乎持平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8万元,同比减少3245%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0434万元降至-2017万元,降幅119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5093元/股,同比下降3311% [4] 业务结构 - 智慧交通业务收入46753万元,占比7308%,同比减少1281% [2] - 废固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15395万元,占比2406%,同比增长5404% [2] - 业务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优势业务下滑,新兴业务增长显著 [2] 费用与研发 - 销售费用3103万元,同比增长151% [6] - 管理费用4772万元,同比减少101% [7] - 研发费用7381万元,占营收1154%,虽同比减少148%但仍保持高投入 [9] - 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减少导致增长3466% [8]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长4008%,主要因采购支出增加及上年特殊资金流入不可持续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8102%,固定资产购建增加导致现金流出 [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3487%,主要来自股东投资和借款增加 [13] 管理层与风险 - 董事长陈唐龙税前报酬248万元,总经理佘朝富5018万元,薪酬与业绩挂钩 [15] - 面临产业政策调整、毛利率下降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14]
[公司]运达科技扣非净利增超15%背后:业务优化与费用管控 技术优势引领“数智化”新趋势
全景网· 2025-04-22 09: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22% 收入结构优化 毛利率提升至37.20% 费用率降至7年最低水平 现金流创历史最佳[1][3][6][10][11] - 公司贯彻"3351"战略 聚焦轨道交通智能化 智慧培训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智能运维业务快速增长 多项业务取得市场突破[2][3][4][5] -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 研发投入占比超8% 拥有450人研发团队 受益于轨交数智化趋势 未来将通过"同心多元"策略拓展新机遇[12][13][15][1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85亿元 同比有所下滑 但收入结构优化[3] - 智慧培训业务收入3.54亿元 同比增长39.61% 占比提升至35.96% 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3] - 智能运维业务收入2.30亿元 同比增长11.13% 占比23.34%[3] - 整体毛利率37.20% 较2023年提升2.23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智慧车辆段业务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6] - 期间费用合计2.61亿元 费用率26.56% 处于过去7年最低水平[6] - 销售费用7954万元 同比下降11.65% 管理费用1.14亿元 同比下降14.51% 财务费用124万元 同比下降73.21% 研发费用6673万元 同比下降32.2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80.71万元 扣非净利润4290.65万元 同比增长15.22%[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亿元 同比增长10.84% 创历史最佳水平[11] - 拟每10股派现0.58元 合计分红2513.70万元 股利支付率超50% 近5年累计分红超9000万元[11] 业务发展 - 产品线覆盖智慧培训 智能运维 智慧车辆段 智能牵引供电 智能货运和运维服务 填补产业链多个细分领域空白[2] - 业务遍布国内50多个城市 应用于全国所有铁路局 机务段 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职业院校 拥有超200家服务网点[2] - 智慧培训业务中标全国首个市域铁路综合性培训基地 首个院校跨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取得国铁领域联合演练场景首单突破[4] - 智能运维业务完成多个路局6A高清视频试装 外资车型CMD设备试装 中标地铁轨旁设备千万级改造项目[4] - 智慧车辆段业务建成全国首个智慧整备场 累计实现机车整备超8500台次 作业时间缩短至少30%[4] - 智能牵引供电业务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RTU保持市场领先 中标箱式分区所千万级改造项目 装配式分区所首次在高原极寒线路批量应用[5] - 运维服务业务快速增长 随着市场向存量转变和产品生命周期迭代 将形成稳定增长态势[5] 战略与技术 - 贯彻"3351"战略规划 面向国铁 城轨 院校三大客户群体 深入探索机车车辆 牵引供电 铁路运输三大业务板块[2] - 核心团队拥有30余年行业积淀 起源于西南交通大学 设立院士工作站 拥有8个博士团队和众多专业人才[12] - 研发人员超450人 占比近50% 2024年研发投入7885.60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超8%[12]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13] - 2024年在数智化创新方面取得多项里程碑进展 包括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法定化 车载6A高清视频2.0智能识别技术获得001号认证等[16]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 同比增长11.3% 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953.04公里 累计运营里程12168.77公里 居全球前列[15] - 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 同比增长1.9% 连续8年增长[15] - 政策推动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转型 设备更新改造 数字交通"十四五"规划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15] - 智能运维 智慧培训等解决方案将迎来黄金发展期[15]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轨道交通智能化 同时通过"同心多元"策略探索轨道交通以外的新行业发展机会[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