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

搜索文档
解禁后承诺不减持 江波龙股东以“锁仓”彰显发展信心
证券日报· 2025-07-30 14:11
公司限售股解禁及股东承诺 - 公司3亿股限售股将于8月5日开始上市流通 占总股本71.57% [2]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董事自愿承诺自2025年8月5日起12个月内不主动减持股份 [2] - 自愿不减持承诺在资本市场中具有积极信号作用 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推动股价合理反映基本面价值 [2] 业务发展及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行业 高端 海外和品牌方向推进业务布局 致力于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 [2] - 在企业级存储 高端消费类存储 海外业务 主控芯片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2] - 持续向综合型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转型 在企业级 车规级等高端存储领域投入研发 [3] - 成为国内少数具备eSSD+RDIMM产品设计 组合及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 推出多款企业级存储产品 [3] - 首创PTM(产品技术制造)和TCM(技术合约制造)商业模式 为存储行业带来全新商业思路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实现营收101.25亿元 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3] - 2024年实现营收174.64亿元 同比增长72.48% [3] 行业环境及公司前景 - 存储芯片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与需求复苏的双重驱动期 [3] - 公司通过主控芯片自主化和创新商业模式构建技术壁垒及全栈定制能力 [3] - 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3]
江波龙:今年全年自研主控芯片应用规模预计实现明显放量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0:29
公司自研主控芯片进展 - 公司自研主控芯片聚焦高端产品领域,已推出用于eMMC、SD卡、车规级USB产品的三款主控芯片,累计应用量超过3000万颗 [1] - 公司成功流片首批UFS自研主控芯片,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 [1] - 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存储产品在性能和功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1] 主控芯片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全年自研主控芯片应用规模将实现明显放量增长 [1] - 公司将继续保持与第三方主控芯片厂商的长期合作,结合独立主控芯片厂商技术优势 [1] - 通过多样化合作策略,公司将拓宽产品组合,提供更多样化的存储解决方案 [1]
超30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7-28 04:0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587 69点跌0 17% 深成指报11150 41点跌0 16% 创业板指报2342 39点涨0 1% [1] - 科创50跌0 27%至1051 37点 万得全A跌0 08%至5616 17点 北证50跌0 38%至1453 38点 [2] -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 兵装重组 影视院线 PEEK材料 PCB板块走强 煤炭开采加工 钢铁 金属锌板块走弱 [2] 资金动态 - 近期日均成交量接近2万亿关口 融资交易活跃度突破2018年以来常态区间上沿 [3] - 私募基金6月备案数创年内次高 散户净买入回暖 陆股通持股数量显著增加 险资举牌加速 [3] 行业趋势 - 科技突破与新兴产业主题交易热度持续高涨 基建财政边际发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2] - "反内卷"政策推动中游制造业供需格局改善 ROE回升预期强化 化工 电池 硅料等行业改善明显 [4] - 地产周期筑底企稳 政策窗口期临近 为市场提供支撑 [4] 投资方向 - 下一阶段主要关注科技成长相关领域 包括存储芯片 设备材料等 [4] - AI与数字经济催化不断 关注算力光模块 游戏等应用 以及机器人等 [4]
策略-中报前瞻,有哪些景气的方向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上游资源品**:工业金属、小金属、金属镨 [2][3][4] - **中游制造**:风电、摩托车、逆变器、军工、军工电子、导弹 [4][5][6][7] - **下游消费**:国补品类(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手机、电脑)、创新药 [7][8][9] - **金融地产**:保险、券商、投行 [11][12] - **TMT**:海外算力链、存储芯片、游戏 [13][14][15] - **公用事业**:电力(火电) [15] - **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11] - **美国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SK海力士、美光 [13][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披露影响市场交易**:一年有年报、中报、三季报三次业绩披露期,三季报时市场关注政策会议解读,对市场交易影响不大,年报和中报阶段,业绩面景气是市场交易关键线索 [1] 2. **关注结构性景气方向** - **上游资源品**:工业金属和小金属受益供需逻辑涨价,新能源和AI算力发展拉动需求,价格上涨带动业绩上修;金属镨供给偏紧、下游军需旺盛,价格回升支撑板块业绩 [2][3][4] - **中游制造**:风电行业周期上行;非美出口中摩托车、光伏逆变器出口高增速,新兴市场需求推动,国内企业凭优势抢占份额;军工订单持续改善,军工电子和导弹订单充足业绩有弹性 [4][5][6][7] - **下游消费**:国补品类在政策支撑和促销下延续高增速,家电同比增长超50%,消费电子弹性好,但三季度业绩或受前期高增速影响;创新药政策催化、BD订单落地,药企预增验证板块景气 [7][8][9][10] - **金融地产**:保险负债端保费收入回升、资产端投资有收益,银行红利资产配置需求、国债利率下行利好固收投资、险资南下布局港股;券商市场交投状态和投行业务改善提升业绩,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增加,政策利好投行业务 [11][12] - **TMT**:推力侧算力需求占比将超60%,北美厂商资本开支乐观;存储芯片供给收紧、需求增长,价格上涨,国内公司业绩有望量价提升;游戏行业移动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2%,AI技术助力拓展业绩空间 [13][14][15] - **公用事业**:投资者可关注火电环节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前5月港股举牌达12次,2020年全年仅14次,今年恒生高股息率指数4月8日以来涨幅超20%,保险买入港股融资余额倍增 [11] - 2026年推力侧算力需求在算力需求总量中占比将超60% [13]
估值1500亿存储芯片巨头,IPO募资用于突破DDR5良率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3 05:29
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2025年Q2 DRAM产品价格涨幅达21.3%,远超预期 [1] - DRAM市场由三星(34%)、SK海力士(36%)和美光(25%)垄断,合计占95%份额 [1] - 中国厂商长鑫存储2025年Q1市场份额达6%,预计年底提升至8%,首次以量产玩家身份参与竞争 [1] 长鑫存储基本面分析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DRAM自主设计+量产的IDM企业,成立于2016年 [2] - 2024年3月完成108亿元融资,投前估值1400亿元,2025年最新市场估值已达1500亿元 [2] - 主力产品LPDDR5性能接近国际水平,但DDR5技术仍落后头部企业3-4年 [2] - 2025年Q1月产能达20万片,预计全年产量增长68%至273万块 [2] - 客户涵盖小米、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本土化优势显著 [2] 竞争劣势分析 - 毛利率32%远低于三星61%,政府补助占利润53% [4] - 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国产化率待提升 [5] - 尚未涉足HBM领域(SK海力士HBM市占率70%),18.5nm工艺落后于国际巨头的14nm及以下 [7] - 累计专利13449项,仅为国际巨头的零头,面临美光337调查风险 [7] 主要厂商对比 - 三星:232层NAND,全产业链整合,DRAM市占36%,NAND市占35% [9] - SK海力士:HBM3E技术全球领先(市占70%),DRAM市占37%(第一) [9] - 美光:HBM3E进入NVIDIA供应链,DRAM市占22% [9] - 长鑫存储:国产唯一DRAM IDM,产能快速扩张,DRAM市占6%(2025Q1) [9] 发展前景 - IPO募资将用来重点突破DDR5良率(目前80%) [10] - 短期6%市占率目标依赖国产替代红利,长期需在存算一体芯片等前沿领域突破 [10]
佰维存储: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2025年7月制定)
证券之星· 2025-07-11 13:13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规范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管理,保障公司治理稳定性及股东权益,依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 [1] - 适用范围涵盖全体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辞任、任期届满、被解除职务等实际离职情形 [1] 离职情形与生效条件 - 董事辞任自公司收到书面通知之日生效,高级管理人员辞任自董事会收到辞职报告时生效 [1] - 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辞任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时,原董事需继续履职直至新董事就任,公司需在60日内完成补选 [2] - 法定代表人辞任视为同时辞去该职务,公司需在30日内确定新法定代表人 [2] - 股东会决议解任董事或董事会决议解任高级管理人员时,解任自决议作出之日生效 [2][3] - 存在《公司法》禁止情形、被证监会或交易所公开认定不适合任职的,相关选举或聘任无效,公司需立即解除其职务 [3] 移交手续与未结事项处理 - 离职人员需在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移交全部文件、印章、数据资产及未了结事务清单,并与公司签署确认文件 [3] - 涉及重大投资或财务决策的离职人员,审计委员会可启动离任审计并向董事会报告 [4] - 离职前未履行公开承诺(如业绩补偿)的,公司可要求制定书面履行方案,未履行则需赔偿全部损失 [4] 离职后义务与限制 - 离职后仍需履行忠实义务及保密义务,保密义务持续至商业秘密公开为止 [4]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股总数的25%(司法强制等情形除外) [4] - 需配合处理未尽事宜及法律纠纷,公司可要求签署协议明确责任 [5] - 执行职务时违反规定造成公司损失的,离职后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5] 责任追究机制 - 对未履行承诺、移交瑕疵或违反义务的离职人员,董事会可审议追责方案,追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及预期利益损失 [7] - 被追责人员可在15日内申请复核,复核期间不影响公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7] 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冲突时,以后者为准,解释权及修订权归董事会 [9]
美光科技(MU):2HFY25收入和净利符合预期,FY2026-27E收入超预期难度加大
华兴证券· 2025-07-10 11: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美光科技“持有”评级,目标价从 84 美元上调至 107 美元 [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HFY25 DRAM 和 NAND 收入表现或符合市场预期 [10] - 市场对公司 2026 - 27 财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期过高 [6][8][10] - 维持“持有”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07 美元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美光科技当前股价 122.24 美元,目标价 107 美元,股价下行空间 12%,市值 1372.76 亿美元,当前发行数量 11.23 亿股,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 15.88 亿美元,流通盘占比 82% [1] - 主要股东中,Vanguard Group 占 8%,BlackRock 占 5%,SSgA fund 占 4% [1] 主要调整 - 评级维持“持有”,目标价从 84 美元上调 27%至 107 美元 [2] - 2025E - 2027E EPS 分别上调 11%、31%、12%至 7.14 美元、10.42 美元、6.29 美元 [2] 股价表现 - 展示了美光科技与纳斯达克指数自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7 月的股价走势 [4] 华兴对比市场预测 - 2025E 营收预测 366.56 亿美元与市场一致,EPS 预测 7.04 美元高于市场 2% [5] - 2026E 营收预测 480 亿美元高于市场 4%,EPS 预测 11.51 美元低于市场 9% [5] 核心观点分析 - 2HFY25 DRAM 收入表现符合预期,主流厂商产能向高端倾斜使传统 DDR4 供应收紧,利于美光科技提高价格和出货量 [7] - 市场对 2026 - 27 财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期过高,HBM 新增订单可预见性变弱,传统 DRAM 和 NAND 业务 3QFY25 合约价环比下降,当前估值或已反映涨价预期 [8] 财务数据摘要 - 2023A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55.4 亿、251.11 亿、367.66 亿、499.92 亿、460.45 亿美元 [10] - 每股收益分别为 - 5.34 美元、0.7 美元、7.14 美元、10.42 美元、6.29 美元 [10] 盈利预测修正 - 因美光等厂商退出传统 DDR4 市场,DDR4 价格上涨拉动 DRAM 整体价格和收入,上调 2025 - 2026 财年收入预测 4.7% - 16.7% [11] - 2026 - 27 财年,NAND 价格或转弱,新增 DRAM 产能投放或使供需恶化,仅上调 2027 财年收入预测 8.2% [12] - 2026 - 27 财年传统 DRAM 和 NAND 毛利率或下降,对整体毛利率不利,预估净利润较市场一致预期低 10.1% - 48.2% [13] 业绩表现 - 3QFY25 实际总收入 93.01 亿美元,超华兴预测 6%,各业务收入及利润指标均超预测 [14] - 4QFY25 管理层指引收入 107 亿美元,与 FactSet 一致预期差 - 0.1%,毛利润、毛利率、稀释每股收益低于预期 [17] 预测修正 - 上调 2025 - 2027 财年总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预测,同比增长率有相应变化 [17] 华兴预测 vs 一致预期 - 2025E - 2027E 总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与 FactSet 一致预期有差异,2026 - 2027E 部分指标低于市场预期 [18] 估值 - 维持“持有”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107 美元,采用 SOTP 估值,DRAM 业务 10 倍 2026 财年 P/E 估值 1165.33 亿美元,NAND 业务 5 倍 2026 财年 P/E 估值 131 亿美元,叠加净现金 132 亿美元,总估值 1168.36 亿美元 [19] 财务报表 - 展示了 2024A - 2027E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关键假设、财务比率 [25][27]
德明利: 德明利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6:13
业绩预告 - 预计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12,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8,764.72万元,同比减少120.64%-130.9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450万元–12,4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6,997.57万元,同比减少122.84%-133.65% [1] - 营业收入预计380,000万元–420,000万元,上年同期217,608.82万元,同比增长74.63%-93.01%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9元/股-0.74元/股,上年同期盈利2.63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存储芯片市场供需结构改善推动价格回升,公司积极拓展企业级存储、嵌入式存储等业务,经营规模大幅提升 [2] - 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导致期间费用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0%至13,000万元(上年同期8,664.06万元) [2] - 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向"硬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升级,在企业级存储、嵌入式存储领域实现快速突破 [2] - 二季度以来存储芯片市场供需改善,行业价格企稳回升,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财务数据说明 - 本期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2]
存储芯片市场回暖 德明利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预增最高约九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4: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 63%至93 01%,达38亿元至42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1 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 88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 41%,归母净利润亏损6909万元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7 73亿元,同比增长168 74%,归母净利润3 51亿元,同比增长约13倍 [3] 业务发展 - 从单一产品供应向"硬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升级 [2] - 企业级存储和嵌入式存储业务实现快速突破,规模显著增长 [1][2] - 已进入头部互联网厂商及服务器厂商供应商体系,部分产品通过客户验证 [3] - 嵌入式存储成功导入知名手机厂商和智能终端品牌供应链 [3] - 工规级产品矩阵加速完善,全系列工业级存储解决方案完成技术验证,计划年内上市 [3] 市场与行业 - 存储芯片市场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企稳回升 [1][2] - 数据中心需求增长推动行业复苏 [1] - 二季度营业收入预计25 48亿元至29 48亿元,同比增86 67%,环比增103 51% [2] - 聚焦AI服务器、数据中心、智能终端、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 [2] 研发与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1 3亿元,同比增50%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2] - 采用"自研主控+第三方主控"相结合模式 [2]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约2490 94万元 [1] 战略规划 - 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 [2] - 深化在AI、边缘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适配与市场拓展 [2] - 计划实现全系列工业级产品上市,布局边缘智能机遇 [2]
时隔7个月,沪指重回3500点,银行板块走高
搜狐财经· 2025-07-09 05:07
市场表现 - 沪指时隔7个月重回3500点并创年内新高 报3507 69 涨0 29% 深证成指报10626 87 涨0 36% 创业板指报2198 44 涨0 80%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691亿元 较上日放量838亿元 2083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 多元金融 短剧游戏 托育服务 银行 猪肉板块涨幅居前 渝农商行涨3 30%领涨银行板块 兰州银行 紫金银行 浙商银行 厦门银行涨超2%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再创新高 分别涨1 80% 1 96% [2] - 机器人板块活跃 上纬新材20CM涨停 因智元机器人将通过持股平台取得控制权 恒工精密20CM涨停 豪森智能 格力博涨超10% [2] - 中船系 存储芯片 稀土永磁 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存储芯片板块集体回调 有方科技跌8 97% 诚邦股份跌5 98% [2]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6月以来市场由银行 医药 算力权重抱团主导 指数可能震荡或小幅上行 [2] -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核能复苏推动铀需求稳增 铀价易涨难跌 第三轮牛市将长期持续 [3] - 中金公司称大众食品基本面自3月起改善 看好休闲零食 软饮料子板块 白酒估值已反映悲观预期 配置价值渐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