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

搜索文档
全球提前来义乌“抢球” 出口两位数增长下挑战仍在
第一财经· 2025-09-03 13:40
世界杯赛事带动体育用品出口增长 -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推动义乌体育用品出口提前进入旺季,传统7-8月淡季出现增长迹象[1] - 2024年前7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额达67.8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对美加墨出口18.8亿元,增长10.0%[1] -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义乌制造占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70%[3]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 某公司日均生产5000只球类产品,年产量超百万只,同时拥有工厂、店铺和自主品牌[2] - 另一企业6月起为世界杯生产纪念球和广告球,日均产量4000个足球,主要销往南美和欧洲[2] - 上届世界杯期间某企业足球销量达30万个,订单量同比增70%[4] 行业需求分化表现 - 球类出口受世界杯带动明显,但部分企业反映订单仅与往年持平,未达预期增长[4] - 健身器材品类需求疲软,贴牌订单占比上升,自主品牌订单收缩[5] - 国内篮球市场受浙BA联赛带动明显,库存快速出清;羽毛球供不应求导致屡次涨价[6] 品牌建设与产品策略 - 企业通过自主设计花型和防伪标识建立品牌护城河,每月推出新品引领新兴市场潮流[7] - 坚持高质量原材料投入,开发皮料成本比市面高出一倍多,通过差异化定价保持竞争力[7] -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多档次产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匹配客户预算[8] 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 花型更新过快导致侵权认定困难,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知识产权团队[9] - 企业面临被动侵权风险,需要平台提供法律支持和专业指导[9] - 海关部门开展普法进市场活动,上线AI备案通智能助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9]
全球提前来义乌“抢球”,出口两位数增长下挑战仍在
第一财经· 2025-09-03 12:59
世界杯赛事带动效应 -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带动体育用品旺季提前 传统7-8月淡季出现增长端倪[1] - 义乌前7个月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67.8亿元 同比增长16.8% 其中对美加墨出口18.8亿元 增长10.0%[1] -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义乌制造占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70%[5]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 某公司日均生产5000只球类产品 年产量超百万只 同时拥有工厂、店铺和品牌[4] - 行业协会会长企业日均生产4000个足球 主要销往南美洲及欧洲[4] - 上届世界杯期间某企业足球订单量同比增70% 售出约30万个足球[8] 市场需求分化表现 - 部分企业反映本届世界杯订单增长不及往届 有商户称出口订单仅持平而非上届60-70%增长[6] - 健身器材领域出现"淡季特别淡"现象 贴牌订单需求增加而自主品牌订单收缩[8] - 国内篮球销量因浙江城市篮球联赛带动明显复苏 羽毛球年销量在今年一个季度完成[9] 品牌建设与产品策略 - 企业通过自主品牌开拓新兴市场 坚持皮料开发与花型自主设计 每月推出新品[10] - 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在原有价格档次中细分多个档次 包括较低价位产品[11] - 为提升耐磨度开发高价皮料 成品价格高于市场 避免低价竞争[10] 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 企业面临花型设计被动侵权风险 因更新过快难以通过权威渠道查询[12] - 行业协会认为仿品反而证明品牌影响力 有助于凸显正品价值[11] - 海关部门开展普法进市场活动 上线AI备案通智能助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2]
361度与“最快女护士”解约
第一财经· 2025-09-03 11:30
品牌代言合作调整 - 361度与马拉松运动员张水华的合作关系已终止 系双方基于发展路径调整的共同决定[3][4] - 张水华社交账号已删除所有与361度签约相关的内容[5] - 公司强调此次调整不影响与其他运动员的既有合作 秉持长期发展理念[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益达57.05亿元 同比增长11%[11] - 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8.58亿元 同比增长8.6%[11] - 中期派息每股0.187元 派息比率达45%[11]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3日收盘 361度(1361.HK)股价报6.23港元/股 单日涨幅0.32%[12] 公司背景 -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 经营范围包括服装制造、鞋制造及体育用品零售[10] - 由三六一度实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法定代表人为丁辉煌[10]
安踏的全球梦,依旧靠收购
创业邦· 2025-09-03 10:10
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通过战略性并购驱动增长 坚定执行多品牌组合战略 以实现全球市场竞争力 [5][17][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至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多品牌矩阵协同效应显著 [8][11][13] - 公司以FILA成功案例为蓝本 通过"并购+运营"方法论批量孵化高端品牌 强化供应链与零售运营能力 [20][23][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亿元(同比+14.3%) 调整后股东应占溢利65.97亿元(同比+7.1%)[8]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5.4%)毛利率54.9% FILA收入141.82亿元(同比+8.6%)毛利率68%[8][10] - 其他品牌收入74.12亿元(同比+61.1%)毛利率73.9% 主要受迪桑特和可隆驱动[8][13] - 2024年营收规模相当于2.47个李宁(286.76亿元)5.2个特步(135.77亿元)7个361度(100.74亿元)[14][1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矩阵包含安踏(营收占比44%)FILA(36.8%)及其他品牌(19.23%)形成差异化互补[10][11] - 其他品牌中可隆2025年Q2流水同比增超70% 迪桑特增超40% 均实现30%以上增长[13] - 线下门店超1.3万家 电商收入占比34.8%(2024年同期33.8%)渠道升级短期影响销售[10] 并购布局 - 2009年以6亿港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 2024年该品牌营收达266亿元 成集团现金奶牛[20][23] - 2019年联合财团56.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含始祖鸟)2024年其营收51.83亿美元(同比+18%)[17][19] - 2025年4月以2.9亿美元全资收购德国狼爪 完善户外产品线 并投资韩国Musinsa平台探索时尚产业[16][19][27] - 历史收购包括迪桑特(2016年合资)可隆(2017年合资)MAIA ACTIVE(2023年控股75.13%)[17][19] 行业地位 - 连续四年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 2025年上半年营收相当于耐克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总和[8][13] - 中国运动品牌市占率从2017年8.4%提升至2024年10.5% 同期耐克从18.2%降至16.2%[26] - 通过"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策略 构建以安踏体育和亚玛芬体育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体系[17][25]
薰风KUMPOO官宣代言人与世界各国现役球员达成合作
金投网· 2025-09-03 10:07
薰风KUMPOO正式官宣代言人,全明星战队重磅升级,分别有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的国际顶尖职业选手的加入。此次范围的阵容扩 充,连同原有的核心力量,标志着薰风KUMPOO已成功组建起一支横跨亚洲与大洋洲的"国际羽毛球队伍",这一举动更加彰显了"薰风KUMPOO羽毛球第四大品 牌"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决心与深耕专业羽毛球领域的坚定承诺。 构筑多国顶尖阵容,国际化版图全面升级 在此基础上,薰风KUMPOO进一步构筑多国顶尖阵容,实现国际化版图的全面升级。本次战队的战略性升级,是薰风KUMPOO升级的重要一步。随着战略布局 的深入推进,如今的薰风代言人战队已然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的精英选手。 泰国羽球选手王高伦核心比赛装备为修罗系列、芬兰羽毛球选手卡尔·科尔约宁核心装备为厚羿G826S羽鞋。 球星装备 王高伦 Kantaphon WANGCHAROEN � 磅数: 球拍: 32/32 修罗|| 羽线: 球鞋: JS-67 KH-G828 服装: 方胜大赛系列 2025年中国澳门羽毛球公开赛8强 2025年苏迪曼杯混合团体锦标赛8强 世界最高 2024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8强 排名:12 除了原有成员的持续发 ...
361度与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解约,系双方协商共同决定
36氪· 2025-09-03 08:29
合作调整 - 361度与被称为"最快女护士"的马拉松跑者张水华的合作已暂告一段落 [1] - 此次调整系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后的共同决定 基于双方发展路径的调整 [1] - 公司表示此次调整不影响品牌与其他运动员的既有合作 [1] 行业背景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合作调整是基于双方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作出的相应调整 [1] - 361度在运动员合作中始终秉持长期发展理念 [1] - 随着合作关系的调整 相关讨论预计将逐渐平息 [1]
运动品牌冰火两重天:特步、361度双增长 安踏李宁盈利下滑
新京报· 2025-09-03 04:4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大体育用品企业合计营收659亿元 盈利116亿元 [2] - 行业营收端实现稳健增长 但盈利端表现分化显著 [2] - 线下渠道形势严峻 各品牌均放缓开店步伐并转向提升门店面积与店效 [2] - 运动品牌集体押注奥莱战场 奥莱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2.8% 客流同比增长16.3% [12] 安踏体育 - 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滑8.9% [3] - 毛利率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 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电商业务和鞋类产品贡献增加 [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14天增加至136天 库存压力隐现 [5] - 服装品类营收占比54.2%位居首位 配饰品类营收增幅最高达24.6% [6] - 门店总数超1.3万家 安踏及斐乐品牌采取放缓开店节奏策略 安踏及安踏儿童门店较去年年末减少10家至9909家 斐乐门店减少6家至2054家 [10] 李宁 - 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 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滑11% 净利润增幅在四家企业中垫底 [3] - 中期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跌 行业激烈竞争影响业绩增速 [3] - 鞋类营收占比55.6%成为营收支柱 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5% 超轻/赤兔/飞电三大系列跑鞋半年销售量突破526万双 [6] - 研发投入3.45亿元同比增长8.7% 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7] - 优化门店结构净关闭51家店铺 其中李宁Young门店减少33家 资源向核心商圈大型旗舰店和高效奥莱店集中 [11] 特步国际 - 营收68.38亿元同比增长7.1% 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增速位居四家企业首位 [3] - 净利润已连续两个报告期保持20%以上增长 与2024年剥离亏损业务有关 [3] - 鞋类营收占比60.8% 但6.3%的营收增幅不及服装品类的9.5% [6] - 拥有超过8000家门店 特步成人品牌门店6360家较去年年末减少22家 特步少年门店1564家减少20家 [10] - 索康尼品牌门店数量增加10家至155家 计划新开30-50家线下门店聚焦一二线城市高质量商圈 [11] 361度 - 营收57.05亿元同比增长11% 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 但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创近五年最低 [3][4] - 服装品类表现较弱 成人服装平均批发售价下降4.5% 营收仅同比增长1.6% 儿童服装平均售价下降6.3% 营收同比下降7.6% [7] - 研发投入1.6亿元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机器人穿戴装备及智能材料研发 [7][8] - 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1家至5669家 约76%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11] - 单店平均面积达156平方米同比净增加7平方米 新零售业态"超品门店"已累计开设49家 [11] 产品品类表现 - 安踏体育器材配件营收增幅24.6% 李宁器材及配件营收增幅23.7% 在总营收中占比从7.8%增至9.4% [6] - 除安踏体育外 另外三家运动品牌的研发开支比率均保持增长或持平 [7]
安踏体育(02020.HK):户外品牌增长靓丽 精细化运营管理效果显现
格隆汇· 2025-09-03 03: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1] - 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但剔除Amer上市一次性收益影响后实际同比增长14.5% [1] - 拟派中期股息137港分/股,派息率达50.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31亿元,期末净现金余额315.39亿元 [4] 分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7.6%,占集团收入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至34.8% [1] - 安踏品牌电商收入61.3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该品牌收入36.2% [2] - 安踏DTC渠道收入94.13亿元,同比增长5.3%,传统批发渠道收入下降10.6% [2] 品牌细分表现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4%,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23.3% [2]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经营利润率27.7% [3] - 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等)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61.1%,经营利润率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至33.2% [3]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整体毛利率63.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电商业务及鞋类产品占比提升影响 [4] - 销售费用率34.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广告推广费用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6.6% [4] - 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 [4] - 安踏品牌毛利率54.9%(降1.7个百分点),FILA毛利率68.0%(降2.2个百分点),其他品牌毛利率73.9%(升1.2个百分点) [2][3] 门店网络布局 - 安踏成人门店7187家(净增52家),儿童门店2722家(净减62家) [2] - FILA门店2054家(净减6家),其中大货门店1266家(净增2家) [3] - 迪桑特门店241家(净增15家),可隆门店199家(净增8家) [3]
安踏体育(2020.HK):H1户外品牌表现优异 多品牌拓展细分市场
格隆汇· 2025-09-03 03: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0%至101.3亿元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 [1] - 可比口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不包含分占联营公司损益和亚玛芬上市一次性利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至66.0亿元 [1] - 集团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 归母净利率18.2%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可比口径下持平 [2] 品牌运营 - 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 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21.0% [1] - 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0%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25.3% [1] - 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1.1%至74.1亿元 毛利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73.9% 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33.2% [1] 渠道发展 - 电商收入同比增长17.6% 占比34.8%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2] - 安踏成人门店7187家较年初增加52家 儿童门店2722家较年初减少62家 [2] - FILA大货门店1266家较年初增加2家 FILA Fusion门店198家减少8家 FILA Kids门店590家持平 [2] 费用管理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员工成本比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5.7% 广宣开支比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6.6% 研发成本比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2.6%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89.9亿元、870.8亿元、953.8亿元 同比增长11.5%、10.2%、9.5%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0亿元、151.1亿元、170.3亿元 同比变化-13.4%、+11.9%、+12.7% [3] - 预计EPS分别为4.81元、5.38元、6.07元 [3]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0:21
沽空比率排行 - 华润啤酒-R 安踏体育-R 李宁-R 长城汽车-R四只股票沽空比率均达100% [1][2] - 腾讯控股-R 商汤-WR 联想集团-R 京东集团-SWR 中银香港-R沽空比率在83.07%-91.63%之间 [2] - 比亚迪股份-R沽空比率为81.78%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沽空金额43.08亿港元居首 [1][2] - 小米集团-W沽空金额21.15亿港元位列第二 [1][2] -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13.55亿港元排名第三 [1][2] - 比亚迪股份 快手-W 山东黄金沽空金额分别为13.04亿 12.56亿 11.75亿港元 [2] - 美团-W 中芯国际 中国宏桥 地平线沽空金额在5.54-10.96亿港元区间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远东发展偏离值63.12%最高 [1][2] - 华润啤酒-R偏离值54.10%位列第二 [1][2] - 腾讯控股-R偏离值50.51%排名第三 [1][2] - 山东黄金偏离值48.56% 李宁-R偏离值43.21% [2] - 中银香港-R 商汤-WR 京东集团-SWR偏离值在35.75%-40.15%之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