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信达相关公司新增一项110.00万元的招标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23 18:32
公司招标信息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干熄焦1炉2机年修招标公告 预算金额110万元[1] - 招标项目为设备年修维护类工程 反映公司持续进行生产设施更新[1] - 中国信达持有上海梅山钢铁26.15%股权 通过快查股权穿透数据确认[1] 股权结构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持股[1] -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出资比例为26.15% 属于重要参股股东[1] - 股权关系通过快查APP数据平台进行披露和验证[1]
中信金融资产北京分公司成功举办2025年北京区域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大会
财富在线· 2025-09-23 05:32
会议概况 - 公司于9月22日举办2025年北京区域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大会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交流研讨会 主题为聚力焕新 共赢发展 聚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政策机遇 [1] - 会议聚集80余名嘉宾 来自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 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及阿里资产等在京金融机构 [1] - 会议围绕不良资产市场现状 政策解读 业务实践与创新展开交流 并展望行业发展方向 [4] 公司战略与业绩 - 2025年是公司一三五战略中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收官之年 北京分公司立足首都资源禀赋 深耕大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3] - 2025年成功竞得不良资产债权总额超过110亿元 近年累计实施央国企低效资产盘活 非主业资产剥离 服务民生助企纾困等项目超过280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购处置 纾困盘活 股权业务等主业收入明显增长 ROE和ROA再创加入中信集团后新高 [6] 业务实践与创新 - 北京分公司坚持收购开源 管理提质 处置增效和生态赋能相结合 创新结构化 反委托 信托收益权等收购手段 [6] - 公司不断丰富资产货架 包括商办 住宅类不动产 上市公司股票 能源电站 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整合产业资源挖掘不良资产价值 [6] - 成功参与某电力央企抽水蓄能板块市场化债转股 四川九寨华美胜地度假区低效文旅资产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会议搭建在京金融机构特资条线深层次对话平台 为北京区域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注入新思路和动力 [4] - 阿里资产执行总裁陈慧明以大数据视角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现状及交易情况 [4] - 公司未来将加强与区域联盟机构深度合作 共同构建开放 共享 共赢的不良资产生态圈 [6]
大行评级|瑞银:微降中国信达目标价至1.42港元 重申“中性”评级
格隆汇· 2025-09-23 02:30
核心观点 - 瑞银重申中国信达中性评级 将12个月目标价从1.45港元下调至1.42港元 [1] - 核心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拖累公司运营 资产质量风险仍需一年时间消化 [1] - 预计净利润从2026年起恢复温和增长 主要得益于资产质量稳定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53% [1] - 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60% [1] 业务表现分析 - 不良资产处置周转不理想 受市场情绪疲弱影响 [1] - 现有业务资产质量风险持续存在 [1]
三大AMC高层变阵将收官?信达、东方高管就位,汇金系券商整合预期再升温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12
人事变动 - 中国信达新任总裁宋卫刚入职 待完成程序后正式出任 其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财政部 投资者保护基金及银河金控任职经历[1] - 中国东方执行董事 董事长由梁强出任 其拥有超25年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曾在中国华融 中国信达 中国东方 中国长城四家AMC担任高管[2] - 中国长城原董事长李均锋到龄退休离任 新任董事长人选尚未披露[2] - 中央汇金董事长由张青松接任 其曾在中国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任职[4][5] 股权划转 - 财政部将中国信达221.37亿股(占58%) 中国长城376.7亿股(占73.53%) 中国东方488.3亿股(占71.55%)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3] - 三大AMC正式纳入中投体系 财政部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 但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属性和核心职能未调整[3] - 四大AMC成立于1999年 最初为剥离国有四大银行不良资产 化解亚洲金融危机风险 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在港上市[4] 券商整合 - 中央汇金旗下拥有8家券商 包括长城国瑞证券 东兴证券 信达证券 中国银河 中金公司 申万宏源 中信建投和光大证券[5] - 中金公司总裁由王曙光接任 中国银河董事长由王晟出任 总裁由薛军就任[6] - 行业人士认为中央汇金可能推动中金与中国银河合并 或让中金和银河作为整合平台吸纳东兴证券 信达证券等AMC系券商[7][8] - 信达证券担任东兴证券2025年公司债主承销商 被视为整合前业务协同铺垫[8] - 整合可能面临利益协调 审批周期 市场波动 反垄断审查及非核心资产剥离等挑战[8]
发挥功能优势 推动上市房企重整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9-18 01:31
重整方案核心内容 - 金科股份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调整出资人权益 转增52.94亿股股份全部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和偿付债务 [1] - 重整计划涉及1470亿元债务 债权人超8400家 为房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的重整案 [1][2] - 重整以上市集团主体为主 协同核心子公司重庆金科 需解决股权结构、关联交易及债务担保等难题 [2] 重整实施意义 - 金科股份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司法重整成功卸下历史包袱的债务超千亿级上市房企 [2] - 为2025年A股市场首家完成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 对上市房企风险化解提供参考 [2] - 中国长城资产作为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双重身份 主导方案设计并深度参与组织实施 [2][3] 重整方案设计特点 - 采用"AMC主导型"解决方案 通过"专业服务+资本注入+主业赋能+生态共建"四维路径实施 [3] - 在出资人权益调整、债务清偿方式、信托架构设计等环节提出建设性方案 实现债权人个性化风险化解 [3] - 创新性"1+1+N"重整方案既保护中小债权人利益 又保障金融债权合理受偿 [3] 资金与风险管控 - 中国长城资产推动26.28亿元整体投资款募集到位 发挥不良资产收购主业优势与债权人沟通化解风险 [4] - 通过债务重组、追加投资、品牌注入等手段盘活停工项目 如重庆威斯勒项目复工复销 [4] - 为金科后续近600个项目盘活提供参考模板 [4] 战略实施与业务导向 - 中国长城资产自2022年以来完成3起重大重整案例 包括紫光集团、金一文化及金科股份重整 [6] - 坚持产业优先原则 聚焦国家战略产业 通过产业整合实现价值增值 [6] - 提升资产价值运营能力 引入专业团队确保重组后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6] 业务发展模式 - 确定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三部曲"原则:财务顾问参与方案设计、债权收购纾解债务、重整投资人注入资本 [7] - 全程主导破产重整全流程 而非仅后期参与财务投资竞价 [7] - 通过重组重整推动闲置资产盘活 恢复企业生产 创造新就业与税收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7]
以专业运作助力破解企业“连环欠”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9-18 01:31
核心观点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专业金融工具和综合解决方案有效破解企业间"连环欠"债务困局 实现债务重组和资金循环畅通 [1][2][3] - 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 同时保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常经营 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2][3][4] - 通过创新业务模式盘活闲置资产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支持民生工程建设 [5] 债务重组方案 - 采用"流动性支持+债务重组"综合金融方案 设立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提供5.55亿元资金定向偿还债务 [2] - 通过债务重组使H投资债务总额减少6.15亿元 债务利率下降约4个百分点 [2] - 原11.7亿元债务在偿还5.55亿元后实现全额结清 [2] 资金流向管理 - 全程设置账户监管确保资金精准用于解决上下游企业间工程欠款 [2] - 缩短资金支付周期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 - 通过解决工程款清欠问题发挥清欠资金杠杆效应 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3] 企业影响 - H投资财务状况和偿债压力得到显著改善 维护自身信用体系 [2][3] - L四川顺利收回长期逾期欠款 缓解工程款支付压力 保障40余个在建项目推进 [1][3] - 帮助下游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4]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资产收购+联合盘活"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解决企业无证房屋资产盘活问题 [5] - 设立合伙企业收购瑕疵资产收益权 提升闲置资产使用效率 [5] - 联合信达地产将瑕疵资产建设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推动民生改善和资产价值提升 [5] 区域经济作用 - 防范化解连锁信用风险 有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1][3] - 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4] - 为同类地方债务清欠提供可复制的操作范式 [3]
三大AMC纳入中投体系后,高层换防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40
股权划转与结构调整 - 财政部将持有的中国信达221.37亿股内资股(占股份总额58%)、中国长城376.7亿股(占73.53%)、中国东方488.3亿股(占71.55%)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 [5] - 股权划转完成后财政部不再持有三大AMC股份 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 三大AMC保持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属性且业务范围与核心职能不变 [5] - 股权划转是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的落实 将市场经营类机构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 [6] 高层人事变动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原总经理宋卫刚赴任中国信达总裁 将完善公司决策管理架构 [1][2] - 中国信达原总裁梁强调任中国东方执行董事、董事长 梁强拥有25年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且曾在四家全国性AMC担任高管 [3] - 中国长城原董事长李均锋2024年12月到龄退休 新任董事长人选尚未披露 [3]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四大全国性AMC成立于1999年 初衷为剥离国有四大银行不良资产并化解金融体系风险 [5] - 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分别于2013年、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市场化运营的金融机构 [5] - 三大AMC并入中投公司体系后与中国银河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组成中投系金融架构 [4] 主业聚焦与战略调整 - 全国性AMC聚焦不良资产主业的思路日益明确 中国长城资产以43.3亿元清仓转让所持长城华西银行40.92%股权以回归主业 [6] - 股权与人事调整同步推进 标志着AMC行业治理结构优化与战略重心转移 [4][6]
中国信达新总裁落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2:17
近日,财政部将控股的包括中国信达在内的三家AMC股权划转至中投公司旗下中央汇金公司 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6389.60亿元,归属于 股东权益1941.83亿元,员工约1.4万人。 中国银河金控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 发起,于2005年8月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28.91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89.04亿元,出资比例为69.07%,财政部出资37.80亿元, 出资比例为29.3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7亿元,出资比例为1.61%。公司经营范围包 括从事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银行等行业的投资和管理。 9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银河金控) 原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卫刚已经赴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 信达)。 在走完必要的程序后,宋卫刚将成为中国信达的新任总裁。 中国银河金控官网显示,宋卫刚是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在调任中国信达前,宋卫刚任中 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执 ...
21独家|中国信达新总裁落定,中国银河金控宋卫刚到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1:01
人事变动 - 中国银河金控原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卫刚已赴任中国信达并将成为新任总裁[1] - 宋卫刚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此前在中国银河金控担任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及中国银河证券董事[1] - 宋卫刚历任财政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副处级、正处级秘书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调研员、处长、副司长级干部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副董事长、党委委员 中国银河金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1] 公司背景 - 中国信达为四大AMC之一 前身成立于1999年4月 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 - 公司2010年6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4月引进全国社保基金、瑞银、中信资本和渣打银行四家战略投资者 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 - 中国银河金控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共同发起 2005年8月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128.91亿元人民币 中央汇金持股69.07% 财政部持股29.32% 全国社保基金持股1.61%[3] 股权结构 - 财政部原持有中国信达221.37亿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58%) 2024年2月公告拟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2] - 股权划转完成后财政部不再持有股份 中央汇金直接持有221.37亿股成为控股股东[2] - 财政部将控股的三家AMC股权划转至中投公司旗下中央汇金的工作已全部完成[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6389.60亿元 归属于股东权益1941.83亿元[2] - 公司员工约1.4万人[2] 管理层架构 - 中国信达现任董事长、执行董事为张卫东[3] - 高级管理层包括高级管理层成员凌敢、副总裁赵立民、李洪江 总裁助理酒正超、王正民 首席风险官罗振宏 董事会秘书艾久超 首席财务官杨英勛[3] 业务范围 - 中国银河金控经营范围包括证券、基金、保险、信托、银行等行业的投资和管理[3]
统一股份: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完成
新浪财经· 2025-09-05 09:00
股权结构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之控股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更已完成 [1] - 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国信达股权全部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1] 变更完成时间 - 相关过户登记手续已于2025年9月4日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