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发布24个市重点工业领域应用场景 面向全球发出投资邀约
新华财经· 2025-09-23 13:54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增速为近两年最高水平 [1] - 工业投资增长19.8% 落地重点项目1944个 投资总额超6700亿元 [1] - 上海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城市核心功能建设的重中之重 致力于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高地 [1] 产业生态与载体建设 - 发布24个市重点工业领域应用场景 覆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2] - 重点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绿色能源等产业生态圈 [2] - 临港集团通过五大模式(链主+配套/场景+服务/基金+基地/平台+转化/园区+政策)提供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2] AI+制造发展规划 - 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三年行动 推动3000家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3] - 建设工业智算云、工业语料服务等关键要素平台 [3]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建设10个示范工厂 [3]
上海外贸连续7个月增长
解放日报· 2025-09-22 09:14
由此,今年前8个月,上海已实现外贸额2.94万亿元,增长4.5%,并呈现出民企表现活跃、新兴市 场出口大增、高端与绿色产品加快出海等鲜明特点。 上海外贸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也有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如上海市商务委持续推进"百展千企,沪 连全球"活动,帮助企业出海拓市场。据悉,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商务委已集中组织245家企业,参加了 38个海外推荐展会,意向签约金额达2368万美元。这些海外展会聚焦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 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市商务委给予参展企业展位费支持。 比如,海外新兴经济体大力推进基建和工业化改造,形成了对中国制造的刚需。今年8月,上海市 对非洲、东盟、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总额达537.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装 备、工程机械两类商品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增长1060%和72.8%。 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单月,上海出口额达1830.8亿元,同比增长17.1%。这是上海 外贸历史上单月出口规模首次迈上1800亿元新台阶。整个8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874.3亿元,这是上 海外贸自今年2月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又如,随着全球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上海 ...
昆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21 22:54
经济日报昆明9月21日讯(记者管培利)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 兴市和金融活市,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自身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昆明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 在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昆明高度重视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招引工作。上半年,昆明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42个,同比增长91.9%,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464.4亿元。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为新兴产业发 展注入新动能,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昆明工业比重提升至27.4%,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集群 新格局加速形成。 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花卉、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现 代物流等,是昆明近年来打造的8条重点产业链。紧盯重点产业链,昆明建立招商引资"客商库""项目 库",开展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着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 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昆明市政府党组成员戴惠明表示,昆明将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决心 和定力,依托国家级、省级制造业集群,重点推动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工业母机、智能终端等 产业聚链成势,巩固工 ...
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 昆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9-21 22:05
本报昆明9月21日讯(记者管培利)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 和金融活市,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自身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昆明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花卉、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现 代物流等,是昆明近年来打造的8条重点产业链。紧盯重点产业链,昆明建立招商引资"客商库""项目 库",开展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着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 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昆明市政府党组成员戴惠明表示,昆明将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决心 和定力,依托国家级、省级制造业集群,重点推动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工业母机、智能终端等 产业聚链成势,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增长势头。 昆明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化工、冶金等传 统产业链提升到千亿元级,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链达到千亿元级,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链加速向 千亿元级迈进;壮大外贸市场经营主体,做强做优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积极 ...
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济南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9-19 00:55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到9.86万亿元 增长5.7% 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增长5.6% 年底将迈上10万亿元大关 [2] - 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到4.8万亿元 比2019年增长39.3% [4] 产业结构与转型 - 传统产业占工业七成左右 累计退出粗钢产能近2000万吨 压减化工园区110多个 [6] - 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 "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7% [6][7] - 生物产业领域小麦玉米花生海洋生物等育种能力全国领先 低聚木糖木糖等生产能力全球第一 [5] - 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十强产业"之一 去年能源投资突破2100亿元 [5][8] 对外贸易与物流 - 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38万亿元 占沿黄九省区的54.8% [3] - 连续4年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万列 [3] -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 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3] 能源结构与绿色转型 - 光伏装机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年发电量1000多亿度绿电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00万吨 [8] - 依托沿海地质水文条件加快发展核电 海陆并进开发风电 核电项目按不低于10%比例引入民间投资 [5][8] - 午间出现电价异常波动现象 正通过政策调整能源结构解决消纳压力 [8] 生态保护成效 - PM2.5平均浓度改善30.4% 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10.8个百分点 [4] - 盐碱滩涂地占全国15% 年日照时长超过2200小时区域占省域面积2/3以上 [8]
中科环保石家庄项目展现绿色能源魅力 引领区域低碳发展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2:41
公司调研活动与项目展示 - 9月17日公司在石家庄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举办机构调研活动 吸引数十家国内知名券商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及媒体代表参与实地考察[1] - 石家庄项目负责人详细解读绿色热能高效利用方案 展示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卓越成就 投资者肯定公司在供热方面的领先优势并对未来拓展充满期待[1] 行业转型趋势与公司战略定位 - 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聚焦提质增效和技术创新 供热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增厚盈利 带来稳定现金流 已成为行业转型共识[1] - 公司供热比行业排名前列 石家庄项目通过绿色热能和精细化运营等创新途径提质增效 并购后首年净利润同比大幅攀升[1] - 公司推进"短期靠绿能做优"核心战略 通过"规模化+多场景应用"发展路径 巩固工业供热领先优势 并向移动供热 民用供热 压缩空气及制冷等多领域拓展[4] - 公司正全力构建浙江 河北 四川 广西四大绿色能源中心 强化行业领导地位[4] 石家庄项目运营详情 - 石家庄项目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200吨 以绿色热能模式为赵县经济开发区及居民区提供清洁能源[2] - 项目年供热能力达70万吨 居民供暖面积约50万平方米 工业热用户达50余家[2] - 项目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成为河北省绿色经济标杆项目 目前正积极推进热力提升工程3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 2025年晋州项目完成交割 首月扭亏为盈 与石家庄项目形成区域协同[3] - 公司在浙江宁波地区实现慈溪项目与宁波项目联网供热 赋能周边工业园区内企业[3] - 河北片区是公司成功复制供热模式的典型案例 公司正重点推进石家庄项目3机组建设和晋州项目升级改造 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绿色热能中心之一[3] 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通过绿色热能 并购整合 能源结构优化等举措 深度融入并赋能客户绿色价值链建设[5] - 公司以绿色能源打造新质生产力 引领行业向绿色能源科技型企业转型 为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支撑双碳战略贡献力量[5]
“菜小西”出圈、风机“起舞”、灵芝“生金”……看阳山产业“变形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0:50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阳山县农业产值持续增长 通过土地 链条 主体 品牌四轮驱动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 融合化发展[4] - 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76万亩 整治整合土地19.22万亩 土地利用率极大提升[7] - 清远(阳山)鸡年出栏1703.55万羽 产值约13.04亿元 阳山西洋菜种植面积1.8万亩 产值13.5亿元 阳山丝苗米种植面积16万亩 综合产值6亿元 阳山淮山种植面积0.6万亩 综合产值2.7亿元 阳山玉米种植面积9.9万亩 产值约1.6亿元[7] - 登记在册农业经营主体1634家 包括农民合作社678家 家庭农场700家 农业企业256家[11] - 成功打造阳山鸡 西洋菜 淮山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阳山西洋菜AI推广大使促成超亿元产销合作签约[11] 林下经济发展 - 充分发挥402.5万亩林地资源和73.53%森林覆盖率的禀赋优势 系统布局林下产业[15] - 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16.66万亩 同比增长9.17%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1亿元 抵押林地面积13.57万亩[18] - 秤架瑶族乡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年产干灵芝近1万斤 市场均价每斤800元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00多亩[18] -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6.56亿元 同比增长28.9%[21] - 与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 推广优质品种 累计培训林农和技术骨干4.5万人次[22] 文旅融合发展 - 阳山是广东省旅游强县 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3] - 投入200万元打造非遗陈展馆 推动非遗展示与文化活动相结合[26] -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 匹克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40多场[31] - 全县登记在册民宿达126家 大崀镇松林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试营业即爆红网络[34] - 小江镇下坪村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红色教育产值约60万元[38] 绿色能源发展 - 阳山是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年均风速6.5米/秒以上 常年日照平均时数1700小时左右[39] - 石羊楼风电项目年均上网绿色清洁电能达1.2亿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12.8万吨[43] - 14个风电项目列入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 其中5个项目建成并网 累计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43] - 与中国能建西南院签署协议 投资20亿元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和20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44] - 中核阳山3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是广东省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10.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5万吨[46] - 风电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876兆瓦 新能源年发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 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超22亿元[49] 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 江英镇旱地西洋菜2024年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0% 七拱镇丝苗米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5.67万亩 产值1.56亿元[50] - 青莲镇蚕桑产业种植户达300多户 面积从2000多亩扩至4000多亩 产业总值提升至2000多万元[50] - 黄坌镇茶叶产业2024年种植达2300多亩 产值超500万元 秤架瑶族乡灵芝种植面积从30亩扩至1833亩[50] - 黎埠镇农光互补项目累计收入超1400万元 缴税近400万元[51] - 阳城镇枸杞叶产业形成6000亩种植规模 1.5亿元年产值产业带[51] - 杜步镇澳洲坚果产业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 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破1亿元[51] - 太平镇"灵芝鸡"2024年出栏约4万羽 产值近400万元 岭背镇蒲芦洲村沙田柚今年预计产量3000吨 收入突破3000万元[55]
截至2025年8月,延庆“两区”建设入库项目已达1219个
新京报· 2025-09-17 07:08
项目落地与产业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延庆"两区"入库项目总数达1219个 落地出库项目740个 落地率60.7% 累计入库项目总数在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二 [1] - 中关村延庆园企业营收突破千亿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居全市第二 [2] - 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绿色能源、体育科技、现代园艺等产业协同发展 [2] 文旅产业建设成果 - 八达岭长城打造世界级大景区 世园园区2024年接待游客140.8万人次 实现四季不打烊运营 [1] - 冬奥场馆转型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五年来举办74场冰雪赛事含22场国际国家级赛事 带动24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1] - 延庆区作为全市唯一获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督查激励的区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1] 低空经济发展 - 依托全国首批北京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集聚超百家企业 建成全市首个低空技术产业园和无人机科技馆 [2] - 开通八达岭长城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部署全国首个5G-A+北斗低空通感组网 [2] - 低空经济成为延庆特色标杆产业 [2] 未来发展规划 - 延庆区将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长城世园冬奥资源优势 [2] - 加强招商引资 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延庆 [2]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举办
北京晚报· 2025-09-16 05:42
论坛概况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 包含19场专项活动[1] - 专项活动包括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 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及13场平行论坛[1] 论坛定位与目标 - 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 打造五大平台:政策成果发布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产业发展赋能平台 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及城市形象传播平台[2] - 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 为京津冀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提供新动能[2] - 邀请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及河北雄安新区交流绿色发展经验[2] 参与主体与活动安排 - 邀请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房山区 平谷区举办城市会客厅 共同开展推介活动[3] - 联合18家社会机构开展平行论坛 绿色科普及低碳生活等系列活动[3] - 系统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重大成果 举办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仪式[3] - 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和《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3] 绿色产业博览会 - 绿色产业博览会在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 展示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方向[4] - 博览会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是去年面积的3倍 预计日均参观量达1万人次[4] - 外地企业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 覆盖七大绿色产业方向[4] - 北京绿色交易所 北京ESG研究院等绿色专业服务机构亮相博览会[4] - 华夏银行 邮储银行 民生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分享绿色金融转型实践[4] - 北投集团展示绿色建筑 绿色能源等技术应用[4]
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多方共议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02:18
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围绕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开展交流研讨 重点包括产业绿色转型 资源循环利用 节能降碳与环保产业 AI赋能等新业态新模式 [1] - 强制碳市场扩容可满足碳市场发展需求 构建碳减排激励约束新格局 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催生碳核查 碳金融等新兴领域 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点 [1] - 企业需提前规划并主动适应强制碳市场扩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循环经济实践与规划 -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循环经济实践经验 未来将建设一体化绿色产业平台 全面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1] - 园区重点聚焦城市矿产开发 废弃物零填埋 再生资源跨境流通等领域 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 [1] 能源集团绿色转型路径 - 国家能源集团绿色低碳转型围绕四方面开展:参与零碳园区建设 分区域级 园区级 企业级推进低碳项目 推动传统能源转型 落地生物质耦合与污泥掺烧技术项目 [2] - 能源转型需统筹多学科技术 低碳建设需集成技术转化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2] AI与绿色能源融合 - AI作为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核心引擎 可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 推动全链条智能化 实现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 [2] - 华电集团正在构建AI+应用创新体系 推动AI与能源深度融合 [2] 国际合作与ESG发展 - ESG中环境是关键要素 中国是最早推动低碳发展的国家之一 [2] - 一带一路被定位为低碳项目孵化器 期待中法企业在绿色经济领域共享技术与利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