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施政报告利好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晋景新能助力香港建立完整电动汽车产业链闭环
格隆汇APP· 2025-09-17 05:32
行业动态 - 香港政府正推动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1] - 本地退役电池将转化为再生黑粉供应内地和周边地区 促进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1] - 该项目填补香港在规模化电池回收领域的空白 助力香港建立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闭环[1] 公司业务 - 香港上市公司晋景新能旗下公司承接香港环保园电池回收项目[1] - 该项目是香港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中心[1]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17 05:25
香港新能源政策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1] - 政府正推动香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 [1] - 该设施将把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 [1] 晋景新能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 [1] - 设施不仅服务香港本地市场 还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1] - 该工厂将成为公司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 [1] 战略合作与产能规划 - 已与国轩高科、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 [1] - 参与发起"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 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 [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1] 公司竞争优势 - 作为从传统行业成功转型绿色科技的香港企业典范 [1] - 具备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1] - 拥有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 [1] - 将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 [1]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01783)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5:13
香港新能源政策与产业布局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重点建设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1] - 回收设施将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1] 晋景新能业务规划与产能 - 公司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1] - 设施服务范围覆盖香港本地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成为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核心枢纽[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通过全球化布局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1] 战略合作与业务价值 - 公司与国轩高科 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1] - 业务布局迎来多重催化 未来数年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1] 公司竞争优势 - 凭借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1] - 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1]
湖南裕能:公司全资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3:45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1] - 通过电池回收项目实施可高效回收废旧电池中核心材料 [1] - 电池回收项目有助于丰富公司原材料供应和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1]
晋景新能集团欧洲总部正式成立 全面强化40余服务网点协同
智通财经· 2025-09-15 03:38
公司战略布局 - 晋景新能集团在德国波鸿设立欧洲总部 实现从区域性运营向全域整合的关键升级 [1] - 欧洲总部将作为战略管理中枢 政策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 全面强化对欧洲40余个服务网点的支持与协同 [1] - 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为本地及海外客户拓展欧洲市场提供强力支持 [3] 业务拓展方向 - 欧洲业务从五金回收 贵金属冶炼及数据销毁 拓展至电池回收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电池回收服务涵盖运输 检测 维修 拆解 二次利用与再生服务 [3] - 依托德国波鸿区位优势增强对欧盟《新电池法》的合规响应 提供高效可靠新能源解决方案 [3] 行业发展机遇 - 欧洲作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市场 电动车与储能产业迅速发展 [3] - 公司未来将深化与产业链伙伴战略合作 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绿色能源生态体系 [3] - 通过生态体系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3]
晋景新能集团(01783)欧洲总部正式成立 全面强化40余服务网点协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3:34
公司战略布局 - 晋景新能集团在德国波鸿设立欧洲总部 标志着公司从区域性运营转向全域整合的关键升级 [1] - 欧洲总部将作为战略管理中枢 政策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 全面强化对欧洲40余个服务网点的支持与协同 [1] - 总部将依托德国波鸿区位优势 增强对欧盟《新电池法》的合规响应能力 [3] 业务拓展方向 - 欧洲业务从五金回收 贵金属冶炼及数据销毁 拓展至电池回收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电池回收业务涵盖运输 检测 维修 拆解 二次利用与再生服务 [3] - 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为本地及海外客户拓展欧洲市场提供支持 [3] 行业发展机遇 - 欧洲作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市场 电动车与储能产业迅速发展 [3] - 公司计划深化与产业链伙伴战略合作 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绿色能源生态体系 [3] - 欧洲总部将作为服务全球能源企业的重要支点 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3]
立足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打通资源循环利用链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0:05
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优势 - 增程式电动车被定位为2030年碳达峰贡献主力 节油率高且减排效果显著 [3] - 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并联发动机用料少且容量更高 内燃机热效率超45% 增程器与电池实时互补 能量回收节油10%-15% 以及优化控制实现节能最大化 [3] - 采用两电源并联结构使发动机排量减半 车重大幅降低 实现高度节能减排 [3] 汽车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 将完善固态电池和换电等新技术标准体系 填补标准空白领域 [4] - 加强碳管理、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 加速制定进度 [4] - 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方案出海 支撑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4] 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机遇 - 2023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突破800万辆 同比增长64%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5] - 回收端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产业升级关键环节 助力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5] 动力电池回收挑战与对策 - 动力电池年使用量从100余GWh增至2024年超1000GWh 2030年预计达3000GWh 对应退役量达3000万吨 [6] - 需共建技术中心攻关拆解回收技术 提升原料纯度并降低能耗 实现产品标准化 [6] - 通过参控股整合产业链 推动电池数字身份证互通互认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海链条 [6]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发展 - EPR制度为核心抓手 旨在打通资源循环链路并完善标准体系 [7] - 强化产业协同作用 依托智库调研支撑政策制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7]
三天亏完1600万,电池上下游比卖车还惨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4 23:08
锂行业供需格局与价格变动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近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暴跌至2025年中的6万元/吨关口,直接击穿锂矿企业成本线[13] - 2025年1-6月中国碳酸锂产量同比增长32%,表观消费量仅增长25%,供给过剩量达2.8万吨[13] - 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全年均价约9.1万元/吨,较2023年均价下跌约65%,行业普遍进入亏损通道[21] 企业财务状况表现 - 天齐锂业2024年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下降67.75%,归母净利润-79.05亿元同比下降208.32%,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1] - 赣锋锂业2024年营业收入189.06亿元同比下降42.66%,归母净利润-20.74亿元同比下降141.93%,同样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1] - 2025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归母净利润8441.0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2.06亿元;赣锋锂业亏损5.31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大幅减亏[21] 政策监管与行业自律 - 工信部7月3日召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4家锂电企业会谈,要求依法依规治理无序竞争,杜绝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13] - 33家头部企业签署《行业自律公约》,签字起即开始阶段性减产控产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13]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7月14日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因矿权存在"规避审批权限、越权办理手续"等问题[14]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8月12日发布倡议书,呼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共同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16][17] 市场事件与价格波动 - 宁德时代8月11日公告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到期后暂停开采,引发锂板块集体大涨,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封死涨停[10]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从6月下旬5.84万元/吨飙升至7月下旬7.71万元/吨,30天内暴涨32%[23] - 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报价突破7万元/吨,半个月内累计上涨超20%[23] - 8月1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强势逼近9万元/吨大关[23] 机构观点与价格预测 - 瑞银8月上旬上调锂价格预期,将2025-2028年锂辉石价格预测上调16%-27%,锂化工品价格预测上调5%-14%[23] - 高盛持谨慎态度,认为中国锂市场扰动是局部可逆的,全球锂供应充裕,锂价反弹脆弱且下行风险依然存在[23] 电池回收行业现状 - 电池回收行业包含梯次利用、湿法回收及正极材料再生三类业态,均面临不同程度经营压力[25] - 截至2025年8月18日,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8.83万家,今年已注册2.77万家相关企业[27] - 前七月注册量达2.6万家,同比增长7.51%,但行业开工率普遍不足30%[27][28] - 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远高于电池退役增速,形成僧多粥少局面[28]
破解“小电驴”废旧锂电池回收难题 南京征集锂电池回收试点企业
扬子晚报网· 2025-09-03 14:03
行业背景与问题 -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出行重要交通工具 锂电池作为核心动力部件使用寿命通常为3至5年 早期投入使用的车辆正陆续进入电池更换周期[1][3] - 大量废旧锂电池若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电解液泄漏和短路 造成环境污染并存在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3] - 废旧锂电池含有锂钴镍等金属资源 通过专业渠道回收具备极高再生利用价值[3] 回收体系现状与挑战 - 消费者对回收路径认知不足 部分回收网点分布零散 规范回收体系尚未完全覆盖 这些问题影响回收效率[3] - 如何实现废旧电池环保安全处理成为全行业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3] 政策举措与申报要求 - 南京市工信局公开征集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回收试点企业 截止日期为9月8日 旨在加强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并规范行业发展[1] - 征集范围涵盖锂离子电池综合利用企业 生产企业 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 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利用企业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及换电租赁企业等[3] - 申报条件要求企业依法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贮存区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需建立应急安全培训制度和功能区域 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和专业放电设备[4] - 必须建立完整清晰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台账 定期报送统计台账至工信主管部门备案[4] 实施流程与材料要求 - 申报材料包括企业申请表 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证明扫描件 安全贮存专用场地和消防设施照片等佐证材料[4] - 各区工信局需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初审 于9月8日前将纸质申报材料 推荐行文和汇总表报送至市工信局绿色制造处 后期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现场复核[4]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瞄准国际电池回收市场
36氪· 2025-09-02 10:57
行业背景 - 中国"新三样"出口2023年首破万亿元大关 带动电池产业出海浪潮[1] - 中国拥有全球70%电池产能 超过1/4用于出口[1] - 欧盟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要求生产者承担回收责任[4] 市场差异 - 中国废旧电池属于资源市场 可交易买卖并逐级加价[1][8] - 欧美废旧电池属于补贴市场 需要付费处置且政府提供补贴[1][8] - 欧美人工费用 电力成本和化学品价格远高于国内 部分品类价格达国内数倍[8] - 中国电池循环产业链已实现完整闭环 欧美产业链暂未闭环[8] 技术优势 -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电池制造方 在回收技术方面具有先发优势[1] - 更清楚电池生产主体 制造工艺与材料构成 能精准解决回收技术问题[1] - 技术服务覆盖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3] - 为不同类型电池和原料定制回收解决方案[3] 企业战略 - 定位为技术服务商而非回收厂 提供"技术+完整产线+关键材料+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3][4] - 海外客户数量已达国内3倍多[4] - 通过技术服务建立合作 再探讨合资等深度合作形式[9] - 在西班牙建设年处理量6000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厂 投资规模达千万欧元[11] 业务布局 - 已在亚太 欧洲 北美 中东等十余个国家开展业务[11] - 为十余家能源领域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11] - 执行项目超过60个[11] - 欧洲市场为重点市场 同时围绕电池装机本地化逻辑进行全球布局[12] 资金支持 - 已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重点投向海外项目合作与核心技术研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