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

搜索文档
走出互联网大厂“围城”,一名烧烤料理师的新职业探索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44
职业转型与新兴业态 - 互联网从业者转型为"烧烤料理师",该新工种已被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反映职业多元化趋势[1][13] - 转型创业者通过5000元学费加三轮车等不足3万元的低成本启动,验证了小微餐饮创业的可复制性[13] - 创业者将互联网运营思维应用于传统餐饮,通过微信群运营、菜品快速迭代等方式提升经营效率[14][16] 产品与运营策略 - 主打产品"大油边"通过多轮供应商测试选定沈阳冷链直供原料,成为每桌必点爆品[7][8][10] - 采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改进模式,根据顾客反馈调整辣椒粉等调料配比[7] - 建立近500人微信群进行预售管理,熟记常客ID及口味偏好,实现精细化运营[14][16] 经营数据与商业模式 - 菜单定价策略清晰:招牌大油边8元/串,虾滑等产品6元/串,基础款统一4元/串[16] - 首月即在小红书发布经营报告,形成透明化运营风格,吸引线上"股东"关注[14] - 规划三步发展路径:短期优化供应链→中期进驻大厂聚集区开店→长期打造品牌并坚持品控[16] 行业竞争壁垒 - 强调"温度感知和经验判断"构成行业护城河,认为算法难以替代人工火候把控[13] - 坚持创始人亲自品控的经营理念,抵制扩张过程中常见的品质下降问题[17] - 投入净烟设备等提升客户体验,在细分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7][20] 消费群体特征 - 核心客群来自互联网从业者聚集区,具备较强消费能力和新品接受度[16] - 通过家庭试吃会培养种子用户,朋友转介绍形成稳定复购[21][23] - 东北顾客等目标人群对产品正宗性给予高度评价,验证区域特色餐饮的市场潜力[8]
海底捞:“户外+”创造餐饮新增长极
北京商报· 2025-08-07 12:35
海底捞露营火锅业务拓展 - 海底捞2023年开始试水露营火锅新场景 人均消费百元即可体验火锅与户外露营融合 [1] - 北京妙峰山露营店周末及节假日满座 端午假期预订量较前几周暴涨50% [1][3] - 采取预订制 设置30多个天幕帐篷 提供双人至八人多种套餐选择 [3] - 全国已布局超百家露营火锅店 采取"单店单造"非标准化复制模式 [3][5] - 形成生态露营店与城市露营店两种类型 分别满足远郊与近郊休闲需求 [5] 户外餐饮消费趋势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露营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31.9% 占露营相关消费70% [1][8] - 北京露营相关生活服务业商户达861家全国第一 平台交易额4500万元同比增长37.3% [8] - 消费者不再满足传统室内就餐 需求转向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式消费 [9][11] - 餐饮+文旅+体验融合模式打破传统餐饮空间时间边界 [4][11] - 烧烤咖啡火锅烘焙等品类与露营深度绑定 需求旺盛 [8] 行业创新案例与成效 - 烧烤品牌肉串汪举办音乐节活动 当日烤串销量超5000串 精酿销量超400杯 [7] - 活动促使会员积分使用活跃度暴涨166% 私域用户互动频率和忠诚度提升 [7] - 木屋烧烤推出海边BBQ营地 胡大饭馆开展露台驻唱 达美乐参与户外美食节 [11] - 海底捞通过泡泡屋空调、户外风扇、延长营业时间等措施应对季节挑战 [4] - 客流构成超越火锅爱好者 涵盖露营爱好者、年轻群体、亲子家庭及团建客户 [3] 运营挑战与解决方案 - 户外运营成本高昂 涉及场地租金、设备采购维护、人员培训等新增开支 [11][12] - 品牌调性融合存在难题 新场景与原有定位脱节可能稀释品牌价值 [12] - 受天气季节制约大 需解决旺季过度拥挤与淡季客流不足问题 [12] - 通过精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12] - 开发专属户外场景定制化菜单 采用环保材料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趋向餐饮+娱乐+社交复合体验 季节性产品服务组合更丰富 [13] - 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户外用餐体验 与户外装备品牌跨界合作 [13] - 探索小型化便携式餐饮解决方案 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3] - 需保持核心产品品质前提下通过场景创新创造顾客价值 [13] - 成功创新需平衡独特体验与餐饮本质 [13]
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虎嗅APP· 2025-08-02 10:1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级,监管部门在7月18日约谈主要平台后活动有所收敛,但行业压力未减[4] - 连锁餐饮企业如嘉和一品、西贝等公开表示平台活动挤压商家定价空间,呼吁"把定价权还回来"[5] - 夫妻店和个体小餐馆在平台规则和流量逻辑面前显得尤为被动和脆弱,难以应对价格战[5] 外卖大战对商家的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导致堂食客流量显著下降,某烧烤店周末堂食流水从1.8万-2.5万降至八九千元[9][11] - 外卖业务利润薄,平台抽成后商家实际收入仅为顾客支付金额的65%-75%,例如177元订单商家仅获133元[9] - 外卖补贴培养了消费者在家点餐习惯,冲击传统聚餐场景,进一步减少堂食需求[13] 经营数据与成本结构 - 某烧烤店日均固定成本约六七千元,包括50万年租金和10余名员工薪资[11] - 酒水贡献30%利润,但外卖订单极少包含酒水消费[9] - 2022-2023年高峰期月净利润达10万-15万,但2024年收入已无法覆盖成本[21][12] 流量运营尝试与困境 - 2024年尝试短视频平台运营和"霸王餐"引流,投入10万元但未带来有效回头客[23][24] - 观察到同行投入3-5万元请网红营销,但效果仅维持1个月左右[23] - 传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在流量时代面临挑战[22][23] 行业转型与未来思考 - 部分餐饮企业转向"科技去厨师化",但可能导致低技能员工失业[29] - 平台推出新业务模式如"七鲜小厨"、"浣熊食堂",传统小店需寻找转型方向[32] - 行业讨论食物"温度"与烟火气的价值,质疑算法和机器能否替代传统餐饮体验[32]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23:5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导致餐饮行业定价空间被挤压 连锁品牌尚能依靠供应链优势勉强应对 但个体小店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1][4] - 2025年餐饮行业整体承压 监管部门两月内多次约谈平台 但补贴活动仅短暂收敛 行业压力未根本缓解 [1] - 堂食业务受外卖冲击显著 某烧烤店周末单日流水从1.8万-2.5万降至1.2万-1.5万 近期进一步下滑至八九千 接近每日硬性支出 [2][6] 商业模式与盈利结构 - 烧烤品类天然不适合外卖 现烤产品口感与时效矛盾 炭火烤制需15-20分钟 而平台要求15-20分钟出餐 导致质量与单量难以兼顾 [8] - 酒水贡献堂食30%利润 但外卖订单酒水消费极少 某订单显示顾客实付177元 商家最终仅获133元 实际折扣达6.5-7.5折 [4] - 固定成本压力显著 50万年租金+10名员工薪资 每日需覆盖六七千硬性支出 但收入已无法支撑 [6][7] 流量竞争与运营困境 - 个体商户缺乏流量运营能力 某店尝试投入10万做短视频引流 仅带来短期薅羊毛客户 未形成有效回头客 [14][15] - 行业出现极端营销案例 新店花费2-3万请网红站台+4-5万补贴代金券 但热度仅维持一个月后倒闭 [14] - 2020-2024年上半年该店曾位列区域烧烤榜五项第一 月净利达10-15万 但2024年下半年客流断崖式下跌 [12][14] 行业趋势与结构变化 - 消费者习惯不可逆转变 朋友聚会场景被外卖替代 行业呈现"去堂食化"特征 [7] - 平台深度介入餐饮市场 出现"幽灵外卖档口"等纯外卖业态 与传统现制现售模式形成竞争 [7] - 从业人员结构老龄化 50%个体商户难以适应线上规则 关店后缺乏转型出路 [20] 典型案例经营数据 - 某订单明细显示商家承担多重补贴:单品折扣(羊肉串3.5元/鸡脆骨4.5元)+满减10元+配送费3元+神券5元 合计承担26元 [5] - 2017年创业初期日流水仅数百元 2022-2023年高峰期月净利10-15万 但2024年出现经营性亏损 [10][12][16] - 人工成本占比提升 主厨年终奖金无法发放 社保费用需店主垫付 [16]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13:4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级,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并在7月18日约谈主要平台 [2] - 连锁餐饮企业如嘉和一品、西贝公开批评平台活动挤压商家定价空间,呼吁"把定价权还回来" [3] - 小型餐饮企业尤其脆弱,堂食业务受外卖冲击严重,周末单日流水从1.8万-2.5万降至八九千,接近每日硬性支出 [3][8] 外卖平台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导致顾客实付100元,商家仅获七八十元,折扣幅度达6.5折-7.5折 [6] - 商家需承担大部分补贴成本,如某订单显示商家承担26元活动补贴,美团仅承担2元配送费 [7] - 外卖业务利润薄,仅够支付水电费,而酒水等堂食高利润项目占比下降30% [6][8] 经营策略困境 - 传统夫妻店难以适应线上流量规则,尝试短视频运营和免费试活动投入10万但未获新客 [18][19] - 行业出现"幽灵外卖档口"现象,专注外卖的店铺使用半成品快速出餐,与传统现烤模式形成竞争 [9][10] - 新店营销成本高企,如某店花费2-3万请网红并推出9.9元代100元券,半年内倒闭 [16] 财务数据变化 - 2022-2023年高峰期月净利润达10-15万,但2024年下半年收入锐减 [13][20] - 固定成本压力大:年房租50多万,日均硬性支出六七千,社保需店主垫付 [8][9] - 外卖占比长期偏低,在1.5万日流水中外卖仅占1-2千,未能成为增长点 [6] 行业转型趋势 - 头部平台推出"七鲜小厨"、"浣熊食堂"等新业态,挤压传统小店生存空间 [28] - 行业出现"用科技去厨师化"倾向,导致低技能员工就业困难 [24] - 消费者习惯改变,社交聚会场景从堂食转向外卖,进一步削弱实体店优势 [9][22] 典型案例分析 - 受访店铺曾位列区域烧烤榜榜首,2020年后实现口碑与业绩双增长 [2][13] - 店铺坚持现烤工艺,炭烤鲜腰子需15-20分钟,与外卖要求的快速出餐形成矛盾 [10] - 店主尝试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但仅增收几千元且人力成本过高 [10]
烧烤师傅迎来职业“转正” 烧烤料理师该如何评?
央视新闻· 2025-08-01 06:22
行业政策与职业认证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目录 新增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其中中式烹调师职业下增设烧烤料理师工种 [1] - 烧烤料理师需掌握火候控制 食材处理 创新菜式研发及食品安全管理等核心技能 [3] - 岳阳烧烤研究院揭牌 为全国首个烧烤学院 计划推出多样化培训课程并为职业评定做准备 [3] 人才培养与产业规划 - 中职教育计划自明年起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 三年内力争培养1000名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 [3] - 岳阳烧烤研究院将制定当地行业标准 人才评定标准及产业发展规划 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5] 从业者影响与社会认同 - 新工种设立为从业者带来身份认同和职业新机遇 例如从业十二年的烧烤师傅获得职业转正机会 [1] - 从业者表示新工种设立使其从摆摊卖烧烤转变为有职称的专业人员 [1]
被“苏超”带火的“草根”小店
中国青年报· 2025-07-13 23:2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赞助现象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吸引了包括肯德基、京东、海澜之家等知名大品牌以及众多"草根"小店作为广告赞助商 [2] - 赞助商中包括常州街边烧烤店、卤鸭脖店、扬州炒饭店、连云港奶茶店、徐州煎饼店等个体工商户和初创餐饮企业 [2] - 这些小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在"苏超"起步时以"试试看"的心态成为赞助商 [2] 小店赞助效果 -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赞助后生意火爆,周末等位排到100多号,当地政府协助维持秩序 [3][4] - "何小雷鲜卤"赞助后外卖订单增长30%,每天销量从2锅增至3锅且提前售罄 [5][6] - "饭冲冲"扬州炒饭店赞助后客流量翻倍,厨房改造增加两个灶台 [7][8] - 左心房奶茶赞助后品牌知名度提升,在连云港已开6家分店 [10] 小店经营状况 -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老板2024年春节时仅剩1000元,靠借款5000元维持 [3] - "何小雷鲜卤"最初一年持续亏损,2023年底生意好转后扩大门店 [5] - "饭冲冲"是注册资本10万元的小微企业,扬州仅一家门店 [9] - 左心房奶茶2019年从20平方米阁楼店面起步 [10] 赞助费用与回报 - 左心房奶茶以"3万元5场"的价格获得电子屏广告位 [10] - 赞助费随赛事热度上涨,已飙升至小店难以承担的水平 [7] - 小店获得与大品牌相同的广告位展示机会 [2] 行业发展 - 江苏是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的省份,约90%从事第三产业 [4] - 湖塘镇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比例超过70% [4] - "苏超"已汇集近30家商业赞助商,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7] 品牌营销策略 - 小店通过体育赛事赞助实现品牌曝光和客流增长 [2][3][5][7][10] - 赛事主办方为小店降低赞助门槛,提供展示机会 [7] - 小店通过赞助回馈当地社区,如免费提供300份炒饭 [8]
小店赞助、光头免票、“恐龙”当拉拉队,“苏超”带动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涨42%
财富在线· 2025-06-24 10:47
苏超赛事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 常州队0:4败于南京队但赛事衍生话题显著提升本地消费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6月21日至22日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增长42% 餐饮订单同比增长56% [1] - "土味"赞助商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搜索量同比激增3074倍 环比增长732倍 中华恐龙园和天目湖景区借势营销热度飙升 [1] - 江苏商圈休闲运动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225% 到店消费金额环比增长181% 抖音生活服务发起"跟着苏超逛吃江苏"活动助推商家增长 [6] 东哈烧烤品牌爆红现象 - 场边广告牌因"接地气"风格引发抖音热议 带动"东哈烧烤店因赞助苏超爆火"话题登上社会榜 门店搜索量飙升数千倍 [2][3] - 创始人张女士回应走红称通过常州体育局招商审核 相关视频获23万点赞 网友称赞常州营商环境 [2] - 该品牌从2023年摆摊起步 借势赛事实现品牌曝光度几何级增长 [2] 中华恐龙园借势营销效果 - 仿真恐龙拉拉队雨中故障事件引发关注 网友创作"气死恐龙"视频获38万点赞 [4][5] - 事件带动景区周末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25% 登顶常州市热门打卡榜 [4] - 恐龙元素与赛事结合形成差异化传播亮点 [4] 天目湖景区创意促销活动 - 针对球队连续零进球推出"光头免门票"活动 6月21日至8月31日实施 同步推出0.1元儿童票等特惠 [6][7] - 活动带动景区直播订单同比增长456% 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6] - 将体育赛事与景区特色结合 通过自嘲式营销转化流量 [6]
一块广告牌背后的守信践诺(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23 22:10
赛事赞助与营商环境 - 常州"苏超"赛事中一家普通街边烧烤店作为个体工商户成功获得赞助资格,与多家知名品牌并列展示广告牌[1] - 赛事初期赞助费用较低,随着赛事热度攀升,赞助金额水涨船高,但组织方仍为小店保留展示位置[1][2] - 烧烤店赞助案例体现了赛事组织方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的开放态度[2] 城市信用建设 - 常州通过坚守信用和尊重秩序,展现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层思考[1] - 地方招商引资中"重大轻小"的做法会损害政府公信力,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2] - 公平公正对待所有经营主体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1][2] 商业价值变化 - "苏超"赛事商业价值随着热度攀升而飙升,赞助门槛相应提高[1][2] - 烧烤店因早期参与赞助而获得持续曝光机会,被网友评价"赚大了"[1] - 赛事组织方守信践诺的行为为城市赢得了经营主体的长期信任[2]
重庆通报“游客吃烧烤3人花780元”调查情况:商家修改结算单欺诈消费者
快讯· 2025-06-08 12:02
商家行为调查 - 商家结算价格高于周边市场均价50% [1] - 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 [1] - 无持刀威胁付款情况发生 [1] 监管处罚措施 - 责令商家停止经营 [1] - 处以违法所得十倍罚款 [1] - 要求商家全额退还消费金额并致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