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供应链标准化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供应链研究报告:野火烧三好鸡翅解决方案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8-17 08: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烤串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面临标准化不足与高人工依赖问题 野火烧三好鸡翅通过标准化解决方案有效破解行业痛点 提升效率与利润 [2][4][13] 烤串行业市场规模与门店情况 - 烤串市场规模从2021年1,128亿元增长至2024年1,540亿元 年均增速12.2% 预计2025年达1,660亿元 [2][3] - 全国烤串门店数从2025年1月29.2万家波动增长至2025年6月30.7万家 [2][3] 行业痛点与制约因素 - 烤串连锁化率低 主要因口味差异大 标准化难 上游供应链分散缺乏统一标准 [4] - 制作环节高度依赖人工 包括清洗 穿串 腌制 烤制 导致效率低 成本高 口味不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 [4] - 供应链分散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库存管理困难 物流配送效率低 [5] 鸡肉类食材优势与鸡翅单品表现 - 鸡肉占我国肉类人均消费量25.2% 仅次于猪肉57.2% 采购价格稳定 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8][9] - 鸡翅成为烤串门店热门单品 部分品牌如疯狂烤翅 管氏翅吧专注烤鸡翅拓店 [10] - 抖音话题烤翅播放量达8.2亿次 显示较高热度 [11] 野火烧三好鸡翅解决方案优势 - 提供免腌标准化产品三好鸡翅 通过全链条数字化追溯原料 与圣农 凤祥等20多家头部鸡肉企业合作 [13][14] - 采用AI智能化生产 日均产能:穿串20吨 调理40吨 油炸20吨 [14] - 冷链物流覆盖20多个省级行政区 1,749个县市 拥有25,000+可调配冷藏车 2,890条干/支线网络 日订单处理量80万件 [14] - 产品优势:好料(A+级白羽鸡 A级切割标准 出品率83%) 好做(无需腌制 解冻即用) 好吃(外焦里嫩 秘制酱料) [14] 烧烤场景效率与利润提升实证 - 出餐时间从传统腌制2小时+烤制9分钟缩短至解冻即烤总耗时≤10分钟 [16][19] - 单串人工成本从1.2元降至0.2元 降幅83.3% 毛利率达59.6% 高于行业平均45%-50% [18][19] - 口味波动率从20%降至3%以下 减少对师傅经验依赖 [18][19] - 推荐定价9.9元/串 成本4.0元/串 [19] 应用门槛与运营成本降低 - 空间要求仅1m²操作台 传统需3-5m²独立空间 [20] - 设备要求仅常规烧烤炉和冷藏设备 传统需额外腌制容器和穿串工具 [20] - 人员要求1名员工经15分钟培训上岗 传统需2-3名包括有经验烤制人员 [20] 跨赛道适配与应用案例 - 解决方案适配油炸 烤肉及中式正餐场景 如油炸即炸即走 烤肉定制规格 中式正餐干锅品类 [24][25][27] - 客户案例:郑喜旺烧烤后厨人效提升25% 单店鸡翅日均销量200串 小杨烤肉口味稳定性提升40% 鸡翅月销2,000串 战友蚝情单串毛利率稳定60% [23] 野火烧食品公司概况 - 专注鸡类深加工产品 形成调理 串 生炸 油炸四大系列 国内调理鸡翅头部品牌 [29] - 2024年调理鸡翅销量近4,000吨 与超3万家餐饮门店合作 [29][30] - 合作客户包括百胜中国 锅圈食汇 夸父炸串 郑喜旺烧烤 小杨烤肉等 [29]
在美国开餐厅,「中国经验」可以弥合碎片化供应链吗?(下)|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2025-08-01 10:04
美国餐饮供应链现状 - 美国供应链极度碎片化,前三大供应商Sysco、US Foods、Performance Food Group合计市场份额仅28%,但年营收达数千亿美元[17][24] - 单店运营需对接5-6个供应商,每周处理多个订单,跨州运输面临复杂审批和包装要求[17][21][28] - 冷链物流环节多且封闭,从进口到餐厅需经FDA/USDA认证及多层分销商,成本远高于中国[21][24] 中美市场差异与扩张策略 - 美国下沉市场标准化程度高于大城市,人工成本优势显著(德州服务员时薪2.13美元 vs 加州16-20美元)[8][11] -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更有效,避开高竞争的纽约/洛杉矶,聚焦德州-佛罗里达区域[8][11] - 美国3亿中产阶级主要分布在郊区,消费习惯与中国截然不同[10][11] 数字化转型挑战 - 美国POS系统疫情后才实现云端化,此前30年依赖本地服务器存储数据[15] - 现金管理漏洞普遍存在,门店经理可通过优惠券/礼品卡系统截留数万美元现金[15][16] - 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落后,仍广泛使用电话订货和纸质单据[33][37] 本地化运营实践 - 通过收购区域性供应商构建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美48州[29][30] - 建立小型中央厨房实现"去大厨化",将重复工序集中处理[37] - 借鉴中国预制菜模式但调整为"预备菜"概念,适应美国法规[28] 行业整合机会 - 冷链仓储成为关键资源,现有仓库利用率不足但新建成本高昂[32][36] - 参照中国2008年后餐饮爆发路径,美国正处于标准化扩张前夜[31][33] - 亚餐品牌通过收并购小型供应链企业加速扩张,年增长率达20-30家店[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