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8
国信证券· 2025-07-18 02:08
报告核心观点 - 多行业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发展态势,部分公司业绩增长、业务创新,投资需关注各行业及公司具体情况把握机会[6][7][8] 行业与公司 机械行业 - 2025年6月7日工信部发布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性文件,7月9日两部委印发行动方案,政策红利将加速计量行业发展,需求侧十大重点产业有新增需求,供给侧头部企业或受益,建议关注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6][7][8] 宏观与策略 宏观经济 - 2025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有韧性,GDP同比增5.2%,新经济部门推动工业增加值维持高位,传统建筑业拖累第二产业,需求侧“内升外降”,下半年“以内补外”,预计全年增速约5.1%[8][9][10] 高技术制造业 - 截至2025年7月12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有所走弱,部分行业景气度有升降;7月16日上海印发造船基地实施方案,英伟达CEO访华推动产品落地中国[11][12] 固定收益投资 - 市场对美联储7月不降息预期一致,6月临近季末资金价格上扬,7月资金面转松,预计资金利率季节性下行[12]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 - 英国重启新能源车补贴并支持充电设施建设,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出货量同比高增,新兴市场或成重要出口方向,投资建议关注电池、材料及设备、充电桩环节相关公司[13] 医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国内外市场改善,医保和商保支持国产创新药销售放量,出海趋势加强,建议关注相关创新能力强的公司;CXO行业或反转,推荐关注CDMO龙头[13][14] 山高环能 - 2025年中报预计归母净利润4000 - 45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600 - 41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拟向高速产投定增募资不超7.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17] ROBINHOOD MARKETS - 当地时间6月30日在欧盟推出美国股票和ETF代币,未来计划用自研区块链支持代币化股票交易,加速RWA代币化,公司交易业务、AI投资助手、股票代币业务有发展,预计营收和净利润增长[18][19] 中国海油 - 南海深层获变质岩潜山勘探突破,涠洲5 - 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渤海油田半年油气产量首破2000万吨,南海东部油田超计划完成;海外圭亚那产量创新高,项目将投产;OPEC+逐步增产,短期需求旺季支撑油价,中长期中枢或下移,下调公司盈利预测但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0][21][23]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黄金收盘价775.56涨0.18%,白银收盘价9123.00跌0.12%等多种商品有不同涨跌幅[25] 全球证券市场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新收盘价44484.48涨0.519060%等各指数有不同涨跌幅和波动率[29] 资金流入流出 - A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数据暂无有效流入流出金额;港股复旦张江流入89732.57万港元等,小米集团 - W流出308629.68万港元等[31][32]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智元展示机器人工厂作业能力,关注中报业绩预告-20250714
东海证券· 2025-07-14 14: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机器人领域创新研发活跃,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关注在核心零部件或本体代工方面有技术储备的公司,如中大力德、龙溪股份、步科股份、奥比中光、天准科技、均普智能等 [2] - 检测行业处于产业整合、提升效益阶段,下游特定领域的科技创新类需求较好,关注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 [2] - 产能出海过程中,出口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关注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泉峰控股、格力博等 [2] - 出口链龙头或有望把握不确定性中的机遇,具备灵活产能基础的公司有望巩固全球竞争力,若实现份额提升,上游议价能力将得以强化,推进生产端降本 [2][18][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年7月9日,智元机器人、安努智能在富临精工工厂直播展示自研的A2 - W通用具身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稳定作业,完成两班制、单班搬运800余个周转箱任务,能实时识别障碍物、自主规划路径、纠错并持续运行,提升作业效率 [1][7] - 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要约收购上纬新材部分股份,上纬新材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等材料,产品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近年下游应用拓展至新兴领域 [1][7] 检测行业动态 - 近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检测行业正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转型 [10] - 华测检测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6 - 7.80%,全面推进“123战略”,成立跨部门业务开发小组,从管理方面提质增效,推进战略并购和国际化扩张 [10] - 华测检测在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航空、机器人等多个新兴科技领域有业务布局 [12] - 华测检测拟收购南非Safety SA公司,若收购顺利,有望提升其在非洲大陆的综合服务能力 [16] 工具行业动态 - 巨星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 15%,2025Q2约40天产能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Q2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二季度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但毛利率提升 [1][17] - 外部贸易环境有积极信息,美国“对等关税”进入新一轮暂缓期,越南和美国达成20%关税协议,巨星科技全球有23处生产基地,将持续推进多元化布局和新品研发 [17] - 巨星科技取得某国际大型零售业公司采购确认,采购标的为20V无绳锂电池电动工具系列及零配件,采购范围为全球数千家门店未来三年产品销售和服务,采购订单要求美国市场产品生产和交付地为越南 [17] - 需结合供需结构分析关税对细分行业的影响,ODM模式下关税承担情况因结算方式和市场集中度而异,OBM模式下制造商通常考虑涨价消化成本,能否传导需结合需求和产品竞争力判断 [22] 轨交设备行业动态 -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23] - 中国中车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67.22 - 75.62亿元,同比增长60% - 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16 - 70.56亿元,同比增长85% - 110%,业绩增长因产品销量增长 [23] 行情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82%,机械设备行业涨幅为1.87%,跑赢沪深300指数1.06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 [24] - 子板块中工程机械板块涨幅居前,上涨2.31%,轨交设备板块涨幅相对较小 [24]
Kiwa(琦威)与贵州绿环科技携手,共绘西南TIC行业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27
战略合作签约 - Kiwa与贵州绿环科技检测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检验、检测、认证(TIC)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始 [1] - 合作将为贵州TIC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并为"黔品出山、出黔、出海"搭建桥梁 [1] Kiwa公司概况 - Kiwa是检测、检验和认证行业的全球引领者,国际TIC理事会全球董事会成员 [3] - 公司在全球35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12000多名员工和专家 [3] - 总部位于荷兰赖斯韦克,中国区域总部设在北京 [8] - 提供实验室、检验、审核和认证业务,服务涵盖企业和公共部门几乎所有领域 [8] 贵州绿环科技 - 贵州绿环科技是深耕贵州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的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 [5] - 业务涵盖农产品、食品检测、中药材检测、环境检测、环保咨询、生物技术研发等 [5] - 在本地化服务网络和产业洞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5] 合作意义与前景 - 合作将Kiwa的国际标准体系与认证网络与贵州绿环科技的本地化服务优势相结合 [6] - 有助于将贵州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和经济优势,助力"黔品出海"突破技术瓶颈 [6] - Kiwa将引入国际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助力当地企业提升检测、检验与认证能力 [9] - 合作将推动贵州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9]
机械行业周报(20250616-20250622):关注AI相关机械设备及耗材-20250622
华创证券· 2025-06-22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催生机械设备及耗材需求,关注PCB专用设备、钻针、锡膏印刷设备等相关企业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的演进、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5%,深证成指涨幅-1.2%,沪深300涨幅-0.5%,机械(中信)板块涨幅-1.6% [11] - 机械各子板块中,锅炉设备涨幅最大为8.3%,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涨幅最小为-4.6% [11] - 全行业中本周银行涨幅最大为3.1%,医药涨幅最小为-4.2% [15]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山东墨龙(61.4%)、捷强装备(50.9%)、通源石油(42.1%)、科恒股份(30.3%)、赢合科技(25.9%) [17]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哈工智能(-84.9%)、金鹰股份(-30.8%)、合锻智能(-21.5%)、哈焊华通(-15.7%)、凯迪股份(-15.6%) [19]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博众精工是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21]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等 [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3]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思看科技是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保持在75.5%以上 [24]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 [25][26]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6]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宏观数据图表 [29][31][32] 中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中国小松开机小时数、我国挖掘机当月开工小时数、我国叉车销量、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及利润同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及同比变化、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我国铁路货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等中观数据图表 [35][40][42]
本市再添35家“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单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20:47
市级"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单位 - 朝阳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通州"未来设计+大健康"融合创新示范区、京西永定河"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入选示范园区 [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成为试点企业,包括10家领跑型试点企业和22家成长型试点企业 [1][3] - 试点示范单位将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 [1] 朝阳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 - 园区占地26 9平方公里,"两业融合"领域企业年营收占比达62% [1] - 集聚十多家市级以上科研平台、北京工业大学等研发机构、华腾检测等技术平台、正大投资等金融机构、普华永道等咨询服务头部企业 [1] - CBD片区在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服务上具有优势,可赋能山河湾谷片区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精尖产业 [2] 通州"未来设计+大健康"融合创新示范区 - 园区管理统筹25 5平方公里,包含绿竹生物等医药企业研发总部、甘李药业等医药制造企业、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等医疗机构 [2] - 集聚铜牛等时尚设计企业、北建院等未来设计企业、芯能电子等智能制造企业 [2] - 探索"医药研发设计+制造+健康服务"、"时尚设计+消费场景"、"未来设计+制造+智慧城市场景"融合发展 [2] 京西永定河"两业融合"示范园区 - 园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企业和机构快速涌现 [2] - 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高端装备制造+服务+应用场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2] 企业"两业融合"案例 - 北汽福田构建国内最大商用车车联网企业平台,新品发动机平台故障率下降50%,运营成本降低13%,服务营收占比提升至9% [2] - 百普赛斯形成"检测+定制化生产"模式,遨天科技形成"卫星推进技术研发+制造+服务"模式 [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全市已累计认定8家市级示范园区、67家市级试点企业 [4] - 示范园区可获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支持 [5] - 试点企业可进入北交所上市重点企业储备库,获得上市管家式服务 [5] -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获得2 5个百分点、期限2年的贷款贴息支持 [5] - 2023年目标培育形成10家市级示范园区、100家市级试点企业 [5]
机械行业周报(20250526-20250601):5月制造业PMI回升,工程机械资金面加速好转-20250602
华创证券· 2025-06-02 0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5%,环比上升0.5pct,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和用工景气度改善 [6] - 工程机械国内市场进入淡季,5月市场指数同比增19.28%、环比降8.76%,资金面加速好转,预计下游需求带动板块向上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0%,深证成指涨幅 -0.9%,沪深300涨幅 -1.1%,机械(中信)板块涨幅 -0.5% [10] - 机械各子板块中,核电设备涨幅最大为17.2%,服务机器人涨幅最小为 -5.8% [11] - 本周涨幅最大的是国防军工为2.5%,涨幅最小的是汽车为 -4.3%,机械行业涨幅为 -0.54% [13]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合锻智能(49.3%)、云内动力(43.0%)、*ST海核(31.8%)、开勒股份(30.6%)、福龙马(30.5%) [15]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利君股份( -21.9%)、华研精机( -17.4%)、大叶股份( -12.5%)、利和兴( -11.3%)、华东重机( -11.1%) [16]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国内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多赛道布局,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18]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和低空经济 [18][1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0]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全球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超75.5% [22]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2024年工业级占比96% [23] - 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2022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在18%上下 [2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4]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展示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数据图表 [26][29][31] 中观数据 - 展示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月销量同比变化、叉车销量、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金属切削机床产量、金属成形机床产量、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等数据图表 [37][46][47]
高端装备:2024&2025Q1业绩回顾及展望
2025-05-18 15: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高端装备制造、机械、复合集流体、机床、数控系统及相关滚动元件硬件、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纺织机械、船舶、轨道交通、检测、工程机械、五金工具、锂电设备、锂电结构件、刀具、数控刀具、协作机器人、注塑机、军工 - **公司**:春风动力、捷昌驱动、隆鑫通用、宗申动力、东威科技、华中数控、豪尔达、浩志机电、杰瑞股份、海天注塑机、新时达、海尔、杰克股份、泰坦、浙江鼎力、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动力、中国中车、时代电气、通号、华策、广电、苏日试验、广电计量、三一、徐工、柳工、中联、先导智能、科达利、正裕科技、中钨高新、华锐精密、欧科 E、沃尔德、楚江新材、航天电器、菲利华、北方导航、中力弘建国科军工、紫光国微、振华科技、宏源电子、宏达电子、火炬电子、数字试验、中航沈飞、中航成飞、航天南湖、中国电科院、中国人寿、航天彩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机械行业** - **出口链和油气设备板块业绩超预期**: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出口链中四轮车、升降桌线性驱动系统、大排量摩托车等细分行业显著增长,如春风动力一季报同比增幅近 50%,捷昌驱动升降办公桌线性驱动系统同比增长 60%,隆鑫通用大排量摩托车业绩同比翻倍,宗申动力同比增长 88%,主要因去年 11 月抢出口潮流和中美关税谈判缓和效应,预计二季度仍可能超预期;油气设备方面,杰瑞股份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订单自去年三季度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陆续确认收入,预计二季度继续超预期,虽因中美关税冲突股价调整,但目前油价反弹,交易估值约 11 倍,预计全年增长 20%以上[1][2][3] - **注塑机行业龙头表现符合预期**:2024 - 2025 年一季度,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 20% - 30%,全球制造业转移使海外增速拉动板块增长,有望平滑国内周期特征,龙头公司订单 1 - 5 月双位数增长,直接对美出口暴露度 3%左右,今年注塑机周期特征有望进一步平滑,龙头企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毛利率 30% - 35%,预计稳定或小幅提升,估值低位,上半年表现或超预期[2][30][31] - **军工板块业绩下滑但细分赛道有亮点**: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下滑,24 年全年收入同比下滑约 4%,利润同比下降 4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17%,利润同比下降 40%,但高端装备制造、光电红外、新材料等细分赛道收入增速为正,雷达赛道利润增速为正[2][32] 2. **复合集流体产业链**:新国标将推动其发展,复合集流体具经济性且易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头部电池厂 3 - 4 家具备稳定供货能力,总产能约 27 瓦,材料商二季度末将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扩产量约百万千瓦,推荐设备龙头东威科技[1][4] 3. **机床链**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超预期**:下游汽车零部件领域资本开支踊跃,前三个月中国汽车固定资产增速约 25%,虽有国际贸易壁垒扰动,但头部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与 AI 相关的 AIDC 服务器加工及人工机器人产业拉动订单需求;供给侧头部企业排位稳定,全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市占率提升至 23%,国产公司通过平台化战略等获客户反馈并优化管理,外资日本企业订单增速 40%以上,板块 PETTM 略高于中值水平约 10%,二季度核心机会在政策信号修复、下游需求强劲和头部企业稳定发展[1][5][6] - **需求增量机会**:集中在与 AI 业务暴露度高的企业,如创燃气成立人形机器人营销团队,管理改善方面,纽威数控和津上机床中国因分红比例高和改革激励机制提升值得关注[8] 4. **数控系统及相关滚动元件硬件**:参与企业机会集中在内需市场开拓,如华中数控因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拓展国内市场,豪尔达和浩志机电等公司配套机床产品 2024 年和 2025 年有望双高位数增长[7] 5. **工业机器人市场**:2025 年前景更乐观,虽 2024 年增长放缓,新能源领域拖累显著,但汽车和 3C 电子仍是主要拉动领域,24 年价格战使企业财务恶化,今年一季度销售回暖,电子行业和长尾消费市场需求回升,传统工业机械厂商营收和净利润率提升,若与华为等 AI 大厂深度合作将受关注,企业管理层变更事件如新时达股份转让给海尔也是重要线索[9][10] 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2025 年 5 月行情核心关注点从特斯拉供应链转向新技术突破,如新材料工艺等技术进展及产业链签单消息支撑行情,华为新品发布是重要催化剂,目前工业和行情估值达历史高位,资金博弈会导致快速涨跌和分化,需兼顾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性和估值[11] 7. **纺织机械板块**:2025 年一季度营收国内放缓、海外市场波动分化,内需不及预期但外需弥补增量,优秀公司如杰克股份毛利率提升,得益于结构性优化,板块估值回落至三年前水平,后方环节自动化率低,推荐杰克股份,关注泰坦[12] 8. **高端装备制造**:以浙江鼎力为代表,2024 年四季度因费用前置业绩低于预期,2025 年一季度恢复高速增长,内外销分化,24 年出口同比增长 22%,一季度延续,内销同比下滑 34%,受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开工影响,一季度下滑趋势收窄,中小租赁商招标恢复,头部企业如鼎力做好库存备货并恢复美国产线生产,关注超跌机会[13] 9. **船舶板块**:整体交付稳步增长,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2%,全年交付量提升,高价船兑现使毛利率改善、费用率下降,2025 年一季度毛利改善明显,预计全年毛利提升幅度扩大,费用端保持良好态势,2025 年民船新签订单可能下滑,特种船需求有望较快增长,关注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和动力等公司[14][15] 10. **轨道交通板块**:2024 年整体业绩增长良好,动车组招标快速增长,国铁集团 350 公里动车组累计招标增长 49%,交付推进,但城轨车辆交付受地方政府资金和地铁建设进度影响放缓,2025 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预计同比增长,城轨需求边际改善,关注中国中车、时代电气和通号等公司[16] 11. **检测行业**:2023 年以来整体业绩承压,2024 年及一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医学检测下滑显著,非头部企业增长乏力,但龙头公司如华策、广电毛利率同比提升,2025 年一季度新兴行业如电子电器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关注订单好的特种检测公司如苏日试验、广电计量[17] 12. **工程机械板块**:长期看点是出口增长与国际化拓展,内需因保有量多贡献业绩增长空间有限,但边际交易频率和幅度大,今年春季内需有短期交易机会,目前内需预期低是买点,各主机厂如三一、徐工、柳工、中联各具特色,在出口背景下都能增长,三一经营性利润连续三个季度超 50%增速,徐工和柳工稳健增长,中联收入端增速稍弱但分红突出[19] 13. **五金工具板块**:四月份前推荐海外产能多的中国厂商,四月份后行业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龙头企业竞争力强,长期投资价值存在,二季度对美出口减少,收入可能处于低点,随着中美关税降温,后续出口出货有望好转,但需盘点过程[20] 14. **锂电设备行业**:2024 年三四季度订单增速回升,2025 年一季度国内锂电厂开工率加速提升,龙头企业资本开支需求回暖,虽 2024 年全年及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利润同比下滑,但一季度环比触底反弹,如先导智能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一季度环比提升 200% - 300%,预计 2025 年国内设备需求增速 20% - 30%,海外订单同样增速[22] 15. **锂电结构件行业**:竞争格局有价格下降压力,但龙头企业如科达利和正裕科技通过提高自动化率等实现稳健增长,2024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 20% - 30%,毛利率同比提升,人形机器人第二成长曲线带来估值弹性,关注科达利和先导智能[23][24] 16. **刀具板块**:2024 - 2025 年一季度财务指标分化,中钨高新因并购矿山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 - 20%,华锐精密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30%和 70%,欧科 E 受出口减值计提影响业绩较弱,2025 年需求略好于 2024 年,由汽车零部件、电力能源等细分赛道拉动,美国关税暂缓可能使二季度刀具加工耗材量增加[25] 17. **数控刀具板块**:对美直接出口暴露度 1% - 2%左右,关税预期降低直接弹性影响不大,但二季度美国关税暂缓窗口期,下游制造业可能加速恢复对美交易并抢出口布局,拉动刀具加工耗材量增加,预计五月份后显现积极影响[26] 18. **协作机器人赛道**:各公司布局策略不同,如沃尔德专注超硬切削刀具,龙头公司加强粗车刀等产品布局,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和推动发展[27][28] 19. **华锐精密**:在数控系统四轴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布局较早,已与头部客户对接,2025 年通过新产品和新客户开拓展现强劲业绩增长,预计二季度行业抢出口和自身增长共振,目前市值对应 PE 约 28 倍,关注业绩上修机会[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船舶板块扣非净利率约为 2.56%,预计 2025 年该指标将继续提升[14] - 未来几个月中国和东南亚关税变化将影响企业出货价格,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中国工厂恢复出货面临高关税,部分企业六月实施新定价,终端产品涨价但涨幅和时间点不确定,短期内企业收入和利润指引难明确,但中国五金工具板块长期具投资价值[21]
Q1环保超预期,火电盈利有望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5-11 0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评级为增持(维持),环保评级为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回顾公用环保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火电受益煤价下行盈利或提升,水电业绩分化,绿电业绩低于预期,核电审批加快但业绩受计提影响,燃气盈利承压,环保公司自由现金流或因化债政策改善 [2] 各行业总结 电力行业 - 2024年以来煤价下跌使多数火电公司度电净利同比提升,1Q25暖冬使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迎峰度夏来临后火电盈利能力或提升;水电4Q24业绩分化,Q2业绩取决于来水及水库调度;绿电4Q24&1Q25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低于预期,但部分公司自由现金流改善,2025年业绩看点是风/光资源及国补回款节奏 [3] - 火电行业4Q24归母净利超预期,2H24(港股样本公司)与1Q25低于预期,部分公司因煤价、资金成本、资产减值、装机、投资收益、上网电量等因素影响业绩;从度电利润看,多数样本火电公司2024年度电净利或度电利润总额同比提升;截至2025年5月8日,火电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为5%,2025年3月1日以来市场一致预期多下调 [12][14][15] - 核电龙头公司4Q24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主要因计提增值税返还费用增加,1Q25中国核电归母净利符合预期 [16] - 绿电样本公司4Q24/1Q25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30/+1%,低于预期,除吉电股份、福能股份外多数公司1Q25归母净利低于预期;港股京能清洁能源2H24归母净利超预期;2025/3/1以来大部分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下调;样本公司除中闽能源外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超50%样本公司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部分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正或改善明显 [20][22] - 水电样本公司4Q24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58%,低于预期,1Q25同比增速中值26%,高于预期;4Q24业绩分化,桂冠电力受益来水修复,湖北能源因计提减值低于预期;1Q25除湖北能源外公司均同比增长,华能水电受益蓄能释放和投产;截至2025年5月8日,水电样本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为13%,2025年3月1日以来市场一致预期多下调 [23][25] 燃气行业 - 2024年以来多地顺价机制落地,但燃气公司4Q24&1Q25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低于预期,主因供需与季节因素、毛差低于预期、其他业务承压;燃气公司盈利预测2025/3/1以来下调幅度中值3%;天然气需求改善及居民顺价执行效果是Q2业绩看点 [4] - 燃气行业4Q24/2H24与1Q25归母净利均低于预期,除港华智慧能源2H24归母净利高于预期,其他样本公司符合或低于预期;截至2025/5/8,燃气样本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为8%,2025年3月1日以来市场一致预期多下调,估值相对合理 [54][58] 环保行业 - 环保公司盈利预测2025/3/1以来下调幅度中值2%;2024年样本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18%,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同比+10%,部分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正;425政治局会议强调化债政策,环保公司应收账款回收率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相关,期待化债政策支撑盈利和现金流改善 [5] - 环保行业4Q24归母净利低于预期,1Q25高于预期;侨银股份均低于预期且归母净利同比下滑;截至2025年5月8日,环保样本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中值为9%,2025年3月1日以来市场一致预期多为个位数小幅调整;市场关注现金流,2024年样本公司现金流表现良好,随财政支付能力改善,现金流有望继续改善 [59][61][65] 检测行业 - 检测行业4Q24与1Q25归母净利均低于预期,2025年3月1日以来Wind一致预期下调多数检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整体下调幅度中值为4%,谱尼测试下调幅度达79% [69] - 检测公司2024年现金流表现分化,截至2024年末,部分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正,考虑财务费用后部分公司仍为正 [70] 重点推荐公司 - 报告重点推荐申能股份、昆仑能源、华能国际等多家公司,给出目标价和投资评级 [10]
华测检测(300012):营收、业绩稳健增长,检测龙头有望跨越周期
中邮证券· 2025-04-21 0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60.84亿元,同增8.55%;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增1.19%;扣非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同增9.79%。2025Q1营收12.87亿元,同增7.96%;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增2.75%;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增11% [3] - 生命科学、工业测试、贸易保障板块带动整体收入端增长,医药医学仍有一定拖累。2024年生命科学板块营收28.41亿元,同增13.75%;工业测试板块营收12.04亿元,同增10.32%;消费品测试板块营收9.88亿元,同增0.88%;贸易保障板块营收7.64亿元,同增9.19%;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营收2.87亿元,同减14.71% [4] - 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健。2024年毛利率49.47%,同比增加1.42pct。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增0.26pct至31.95% [5] - 2025年公司深化推进“123战略”,升级大客户服务体系,积极布局AI检测等新兴领域,推进数字化、自动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2024年成功收购多家公司完善战略布局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6.98、74.08、81.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10.61%、10.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8、11.97、13.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3%、13.19%、12.70%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1.23元,总股本16.83亿股,流通股本14.32亿股,总市值189亿元,流通市值16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6.64 / 9.54元,资产负债率24.2%,市盈率20.42,第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6.98、74.08、81.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10.61%、10.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8、11.97、13.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3%、13.19%、12.70%。2025 - 2027年业绩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87、15.79、14.01 [7][9]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84|6698|7408|8150| |增长率(%)|8.55|10.08|10.61|10.02| |EBITDA(百万元)|1500.67|1854.65|2063.13|2284.5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1.07|1057.67|1197.20|1349.29| |增长率(%)|1.19|14.83|13.19|12.70| |EPS(元/股)|0.55|0.63|0.71|0.80| |市盈率(P/E)|20.52|17.87|15.79|14.01| |市净率(P/B)|2.73|2.48|2.25|2.04| |EV/EBITDA|13.59|9.85|8.68|7.69|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084|6698|7408|8150|营业收入增长率|8.6%|10.1%|10.6%|10.0%| |营业成本|3074|3352|3695|4049|营业利润增长率|1.1%|15.0%|13.2%|12.8%| |税金及附加|38|40|44|4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2%|14.8%|13.2%|12.7%| |销售费用|1040|1139|1252|1369|毛利率|49.5%|50.0%|50.1%|50.3%| |管理费用|370|402|437|473|净利率|15.1%|15.8%|16.2%|16.6%| |研发费用|529|576|630|685|ROE|13.3%|13.9%|14.2%|14.6%| |财务费用|4|1|0|-4|ROIC|12.1%|14.7%|15.0%|15.3%| |资产减值损失|-34|-36|-38|-40|资产负债率|24.2%|23.1%|23.0%|22.3%| |营业利润|1019|1171|1326|1495|流动比率|2.34|2.46|2.53|2.70| |营业外收入|6|7|8|7|应收账款周转率|3.41|3.20|3.17|3.10| |营业外支出|6|5|6|6|存货周转率|30.87|32.53|31.59|28.73| |利润总额|1019|1174|1328|1497|总资产周转率|0.67|0.68|0.69|0.69| |所得税|86|100|113|127|每股收益(元)|0.55|0.63|0.71|0.80| |净利润|933|1074|1215|1370|每股净资产(元)|4.11|4.53|5.00|5.50| |归母净利润|921|1058|1197|1349|PE|20.52|17.87|15.79|14.01| |每股收益(元)|0.55|0.63|0.71|0.80|PB|2.73|2.48|2.25|2.04| |货币资金|883|988|1349|1690|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443|443|443|443|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004|2235|2497|2813| | | | | | |预付款项|32|40|44|49| | | | | | |存货|101|106|128|154| | | | | | |流动资产合计|4227|4636|5325|6063| | | | | | |固定资产|2646|2814|2939|3015| | | | | | |在建工程|102|135|144|137| | | | | | |无形资产|186|207|229|250|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5226|5626|5959|6224| | | | | | |资产总计|9453|10262|11284|12287| | | | | | |短期借款|2|2|2|2|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822|858|993|1036| | | | | | |其他流动负债|980|1021|1113|1209| | | | | | |流动负债合计|1804|1881|2108|2247| | | | | | |其他|488|488|488|488|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488|488|488|488| | | | | | |负债合计|2292|2369|2596|2734| | | | | | |股本|1683|1682|1682|1682| | | | | | |资本公积金|414|410|410|410| | | | | | |未分配利润|4549|5112|5709|6351| | | | | | |少数股东权益|247|264|282|302| | | | | | |其他|267|426|605|808|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7161|7893|8688|9553| | |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9453|10262|11284|12287| | | | | | [14]
Mistras (MG)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06 18:3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综合收入7.296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4% [27] - 全年毛利润增至2.131亿美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扩大30个基点至29.2% [29] - 2024年全年SG&A为1.564亿美元,较2023年的1.668亿美元下降6.2%,占收入的21.4%,较上一年减少220个基点,为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 [29][30] - 2024年全年运营收入3980万美元,而2023年运营亏损190万美元;非GAAP基础上,2024年全年运营收入4620万美元,较上一年的2520万美元增长83.3% [31] - 第四季度利息支出39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同期的470万美元;预计2025年利息支出约为1500万美元,较2024年减少约200万美元 [32] - 2024年全年有效所得税率为21.8%,低于法定税率;预计2025年有效所得税率约为25% [33] - 2024年全年净利润19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60美元;非GAAP基础上,2024年全年净利润227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72美元,为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34] - 2024年全年调整后EBITDA为8250万美元,较上一年的6580万美元增加1670万美元,增幅25.3% [35] - 第四季度运营现金流257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2080万美元;全年运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501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710万美元 [25][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债务为1.696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04亿美元减少2080万美元;净债务为1.513亿美元,而2023年12月31日为1.728亿美元 [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第四季度 - 北美业务收入1369万美元,较上一年的1480万美元下降7.5%;毛利润389万美元,毛利率28.4%,较上一年同期下降60个基点 [37] - 国际业务收入3500万美元,较上一年的3380万美元增长3.6%;毛利润1010万美元,毛利率29%,高于上一年同期的27.7% [38][39] - 产品与系统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300万美元增长5.2%至2024年的1370万美元,运营收入从30万美元增长840%至250万美元 [40] 全年 - 国际业务收入全年增长9.3%,毛利润为398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620万美元,增幅18.5%,毛利率从27%提高至29.3% [38][3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各报告细分市场和所服务的所有行业收入均增长,其中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全年收入大幅增长13%,达到8700万美元 [28] - 国际能源、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 [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高级领导团队将继续审查业务组合,聚焦持续增长调整后EBITDA和每股收益,改善利润率 [47] - 评估外汇风险和美国外国关税对2025财年业务和财务结果的潜在影响,完成评估后将发布2025财年指引 [48][49] - 继续投资工业物联网、连接数字软件和数据分析领域,利用相关能力实现增长;PCMS软件和服务仍是OneSource应用的核心 [49][50] - 持续增加对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解决方案的投资,扩大服务范围,包括增材制造和机械工作;拓展私人航天行业业务 [50] - 应对油气行业挑战,通过提供完整的完整性服务套件获取市场份额,并计划将业务多元化拓展至其他终端市场;投资新技术,扩大现场检查业务 [5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关键一年,公司实现多项重要里程碑,执行Project Phoenix成功,业务模式更高效,成本控制良好,为有机增长提供运营杠杆 [22][23] - 对2025年及以后充满信心,将继续实施利用公司人才和能力的举措,推动盈利增长 [45] - 尽管美元兑欧元汇率走强带来外汇风险,以及美国外国关税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将评估影响,目标是继续推动盈利增长、扩大利润率和提高每股收益 [48][49] - 部分细分市场和终端市场表现值得期待,如工业物联网、航空航天和国防、私人航天行业等;油气行业虽面临挑战,但当前投标活动积极,有望获取市场份额 [49][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创始人Sotirios J. Vahaviolos于2025年2月6日去世,他为公司、股东和社区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遗产将激励公司前进 [7][8][9] - 公司新任命Natalia Shuman为首席执行官,她拥有超20年高管领导经验,在测试、检验和认证行业有超8年经验,有望带领公司进入下一阶段增长 [16][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客户对公司的反馈以及公司可改进之处 - 回答:客户对公司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感到兴奋,公司在软件分析、工程服务、测试检验等方面有很大价值待挖掘 [57] 问题2:过去的应收账款问题是否解决,是否需要重新定价部分合同 - 回答:公司认为应收账款问题已得到控制,这是管理层的首要任务之一,对进入2025年的情况感到乐观 [59] 问题3:2025年周转季与去年上半年相比的情况 - 回答:预计2025年周转季将正常化,与2024年相反,春季较弱,秋季更强劲,但全年业务量相近 [69][70] 问题4:数据分析业务是否仍有延迟以及是否有额外延迟需要关注 - 回答:2024年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是由于某些项目的时间安排和实施延迟;公司将对该业务进行投资,预计2025年实现增长,PCMS软件需求持续,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72][73] 问题5: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回答:目前判断关税影响还为时过早,公司正在评估,目前暂无影响 [82] 问题6:未发布指引是否仅因关税不确定性 - 回答: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团队正在评估所有业务线,待评估完成后将发布指引,并非仅取决于关税 [84] 问题7:中游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的原因 - 回答:2024年中游业务出现项目延迟,但预计2025年将增长,监管变化带来更严格的管道完整性要求,增加了对公司先进在线检测技术的需求 [89] 问题8: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业务销售下降的原因及战略是否改变 - 回答:业务销售下降是由于实施延迟,公司将继续投资该业务;目前采用协作销售方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不改变战略,目标是扩展到油气行业以外并扩大在该行业的市场份额 [91][92][93] 问题9:第四季度SG&A水平是否可持续 - 回答:这是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可作为未来建模的基础,公司将继续严格控制间接费用、销售成本和SG&A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