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

搜索文档
香港黄金交易中心方案年内公布
新华财经· 2025-08-18 07:28
新华财经香港8月18日电 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 长陈茂波表示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陈茂波认为,大宗商品在港的贸易和交割活动,除了增加对相关航运服务的需求,还带动贸 易融资、保险和风险管理、对冲和衍生工具等金融服务的发展。"长远而言,我们将更具有利条件推动 更多大宗商品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增添新动能,为稳慎推进人民币 国际化作更积极贡献。"他说。 据悉,自今年一月香港成为LME许可交付地点以来,八个获批认可仓库已全数投入营运;至8月初,已 有超过8000吨的LME注册仓单,支持LME合约交割。 陈茂波提到,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专责小组,检视与黄金金融交易相关的各个范畴,推动香港发展成为 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包括支持实体的黄金交割,将在年内公布有关方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今年初,香港成功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球仓库和交割网络,把我国和全球最活跃的金属交易市场更 紧密地连接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陈茂波在网志文章中说。 陈茂波指出,LME认可仓库在香港设立,有助提升有色金属配置的效率、降低相关物流的时间和成 本 ...
香港贸易航运金融等迎来发展新契机
证券时报· 2025-08-17 23:57
香港贸易与供应链发展 - 供应链整合和贸易形态重塑为香港贸易、航运、金融及专业服务带来新发展契机[1][2] - 香港作为货物中转港,最近几个月商品贸易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反映国际贸易格局转变及区域贸易合作深化[1] - 上半年香港对越南和马来西亚货物出口增幅分别超过50%和30%,进口货值分别增长约70%和30%[2] - 东盟作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占比从2021年12.1%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14.8%[2] 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建设 - 香港成功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全球仓库和交割网络,成为金属交易重要里程碑[2] - LME认可仓库提升有色金属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区内关键金属资源稳定供应[3] - 大宗商品在港贸易交割活动带动航运、贸易融资、保险、风险管理及衍生工具等金融服务需求[3] - 截至8月初,香港8个LME认可仓库已全数投入营运,产生超过8000吨LME注册仓单支持合约交割[3] 国际黄金交易中心规划 - 香港成立专责小组检视黄金金融交易相关范畴,支持实体黄金交割,年内将公布发展方案[3] - 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增添新动能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3] 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 - 香港成为企业设立境外财资中心和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首选平台[4] - 投资推广署与贸发局建立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4] - 生产力促进局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为内地"出海"企业提供研发支援及法规咨询[4]
陈茂波:贸易形态重塑 会为香港的贸易、航运、金融以至专业服务等带来新发展契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2:45
国际贸易格局重塑下的香港机遇 - 香港作为货物中转港,最近几个月商品贸易录得同比双位数百分比增长,反映区域贸易合作深化带来的机遇 [1][7]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的货物出口增幅分别超过50%和30%,进口货值分别增长约70%和30% [1][7] - 东盟作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占香港贸易总额比例从2021年的12.1%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4.8% [1][7] 大宗商品交易发展 - 大宗商品(特别是有色金属)支撑全球一半航运货量,中国在全球金属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8] - 香港成功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全球仓库网络,2023年1月以来已有8个认可仓库投入运营,8月初LME注册仓单超过8,000吨 [9] - 大宗商品贸易带动香港航运、贸易融资、保险、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发展,并推动人民币计价结算 [9] 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 - 内地企业加速"出海",香港凭借资金自由、金融服务完善、物流高效等优势成为设立境外财资中心和供应链管理平台的首选 [10] - 香港已建立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支持 [10]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为内地科创企业提供研发支持、技术评估和法规咨询等服务 [10] 香港经济转型方向 - 供应链整合和贸易形态重塑为香港贸易、航运、金融及专业服务带来新发展契机 [8] - 香港正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开拓新业务领域和增长点 [2][11] - 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年内将公布支持实体黄金交割的方案 [9]
宏观经济点评:7月经济数据公布,汽车销量转负
国金证券· 2025-08-17 08:21
宏观经济格局 - 7月经济数据呈现外需强于内需、生产强于消费、不变价强于现价的格局,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不变价同比分别增长5.7%和5.8%[4] - 7月GDP不变价增速估算为5%左右,平减指数为-1.4%,现价GDP增速为3.6%,均低于2季度水平[4] - 7月社零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月累计同比下滑至1.6%,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12%[4] 行业表现 - 8月1-1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5.2万辆,同比下降4%,7月汽车零售同比-1.5%[7] - 8月上旬焦炭、焦煤价格环比7月下旬分别上涨9.6%和3.6%,天然橡胶、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回落3.9%和3.5%[16] - 8月前两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为3.3%和0.3%,低于7月的10.9%和5.6%[1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6月美国关税税率上升至10%,对中国关税税率从5月的48.2%降至40.3%,较2024年提高29.3%[11] - 8月韩国前10日出口同比-4.3%,对美出口同比从7月的6.2%下滑至-14.2%[13] - 自中国出发前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量8月1-16日均值环比7月下滑10.6%[13]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和关税上调可能导致出口波动及企业利润下滑[3] -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可能持续影响大宗商品价格[3] - 出口下滑压力加剧或造成行业景气度回落[3]
冠通期货宏观与大宗商品周报-20250811
冠通期货· 2025-08-11 14: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承受住非农数据爆冷冲击,风险偏好回暖,宏观逻辑切换到降息交易,风险资产价格普遍收涨;海外美联储成员动荡,降息预期强化,全球主要股市多数收涨,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国内“反内卷”行情再起,7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通胀环比改善,债市、股指、商品表现各异 [6] - 未来全球需收敛情绪与现实的劈叉,关税压力或使风险资产重新定价;国内“反内卷”行情将暂告段落,股市和商品面临回调压力,但宏观政策有灵活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类资产 - 海外美联储成员动荡,降息预期强化,全球主要股市多数收涨,VIX指数暴跌,BDI指数连续上涨,美元指数下行,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国内“反内卷”行情再起,7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通胀环比改善 [6][10] 板块速递 - 国内债市全线小涨近弱远强,股指普涨,成长型风格涨幅高于价值型股指,大盘站上3600;商品大类板块涨跌互现,Wind商品指数周度涨跌幅1.86%,10个板块指数中5个收涨5个收跌,延续内强外弱风格 [6][16] 资金流向 - 上周商品期货市场资金整体小幅流入,能源、煤焦钢矿等板块资金流入明显,有色和软商品板块资金流出明显 [19] 品种表现 - 国内主要商品期货多数收涨,焦煤、碳酸锂与焦炭涨幅居前,燃油、低硫燃料油和沥青跌幅居前 [23] 波动特征 - 上周国际CRB商品指数、国内Wind商品指数与南华商品指数波动率均大幅下行;商品期货大类板块波动率多数下降,贵金属等板块大幅降波,农副产品和谷物板块逆势升波明显 [29] 数据追踪 - 国际主要商品多数收涨,原油玉米大跌,铜豆与BDI上涨,黄金白银联袂大涨,金银比大幅回落 [31] 宏观逻辑(股指) - 上一周国内四大股指冲高回落高位震荡,成长股与价值股表现联袂走高,市场情绪回暖;股指估值集体抬升,风险溢价ERP整体承压 [44] 宏观逻辑(大宗商品) -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震荡承压,通胀预期回升,预期和现实走势纠结 [46] 股市与商品的“资金跷跷板”效应与商品的内外盘价差 - 上一周股市与商品联袂走高,商品 - 股票收益差小幅回落;南华商品指数和CRB商品指数走势均小幅震荡,国内定价商品更抗跌,内外商品期货收益差变动不大,“反内卷”行情延续,商品内强外弱风格依旧 [54] 数据追踪(经济指标) - 沥青开工率震荡,地产销售弱势探底,运价继续回落,短期资金利率低位震荡 [56] 宏观逻辑(美债) - 美债收益率反弹近弱远强,期限结构熊峭,期限利差平稳,实际利率承压,金价震荡走高 [64] 数据追踪(美债与汇率) - 美债利率小升,中美利差承压,通胀预期延续回升,金融条件宽松,美元走势震荡,人民币稳韧小升 [70] 宏观逻辑(美国经济) - 美国高频“衰退指标”表现韧性,关税对经济冲击初步明显,美债利差10Y - 3M在0上下摆动 [72] 美联储降息预期 - 9月降息概率大增,10或12月继续降息,年内降50 - 75bp;9月降息25bp到4 - 4.25%的概率为86.6%,较一周前大幅增加;10月或12月预期进一步降息,但概率不高,年内降息2次到3次概率约40% [81]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 - 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7.3万人,预期增11万人,前值修正为增1.4万人;失业率4.2%,预期4.2%,前值4.1%;U6失业率7.9%,前值7.7%;就业参与率62.2%,预期62.3%,前值62.3%;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3.9%,预期增3.8%,前值修正为增3.8%;美元指数短线跳水,非美货币跳涨,现货黄金跳涨,美股三大期指小幅反弹,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 [88][91] 美联储人事变动 - 8月1日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宣布8月8日辞职,8月7日特朗普提名米兰接替库格勒;8月5日特朗普缩小未来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范围;若米兰提名通过,FOMC鸽派话语权将增强,美联储可能转向降息;特朗普干预货币政策,美联储独立性遭遇挑战 [93][94] 美元走势 - 疲弱的非农数据打压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大幅跳水,短中长期均遭受压力;短期美欧利差收缩拐点将至,中期美债问题和经济转弱担忧削弱美元吸引力,长期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元衰落 [95] 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 - 7月进出口数据双双超预期;以美元计,进出口总值5453.2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出口总值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总值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以人民币计,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出口总值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0%,进口总值1.60万亿元,同比增长4.8%,贸易顺差7051.0亿元;前7个月,东盟、欧盟和美国为前三大贸易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加快 [101][105] 2025年7月通胀数据 - CPI与PPI联袂环比改善,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 [108][110] “反内卷”行情 - 国内“反内卷”行情将暂告段落,股市和商品面临回调压力,但降温不等于转向,行情在矛盾和分歧中发展,把握行情需理解“反内卷” [7][114] “内卷式”竞争 - 一般特征为经济主体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却无整体收益增长,包括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地方政府存在制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产业、设置市场壁垒等问题 [119][121] “内卷”的危害 - 宏观层面使落后产能挤出先进产能,抑制创新活力,扭曲资源配置,导致市场淘汰机制失灵;中观层面破坏行业生态,挤压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微观层面损害消费者利益 [125][127] “内卷式”竞争的形成 - 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供需失衡,新兴行业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模式路径依赖和短期主义倾向明显 [131] “内卷”如何“反” -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扩大对外开放;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招商行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 [136][141][148][154] 本周关注 - 8月12日关注澳洲联储利率决议、欧佩克月度原油市场报告、美国7月未季调CPI年率等;8月13日关注IEA月度原油市场报告、德国7月CPI月率终值等;8月14日关注芝加哥联储主席讲话、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等;8月15日关注里奇蒙德联储主席网络研讨会、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率等 [163]
【大宗周刊】通过大宗商品平台经济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平台“孵化器”
期货日报· 2025-08-03 00:00
大宗商品平台经济课程体系建设 - 期报传媒大宗商学院围绕大宗商品平台经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讨,从平台经济的宏观微观理论、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供应链体系建设、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四个方面明确核心命题 [1] - 课程体系旨在为大宗商品现货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努力成为大宗商品平台的"孵化器" [1] - 聚焦"理论指导、平台建设运营、供应链体系、期现结合"四大维度构建的课程框架,精准对接国务院《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 [2] 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展现状 - 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其稳定运行与价格发现功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 市场亟须建立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的专业智库,围绕大宗商品平台建设研发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为行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 [3] - 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涵盖生产、物流、仓储、金融等多个环节,要求高端从业人员具备跨领域、跨专业的知识储备 [3] 产能预售与订单交易模式创新 - 今年以来,产能预售与订单交易模式在政策层面获得持续关注,商务部工作部署和地方政府专项条例均明确提出支持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进行交易模式创新 [6]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鼓励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鲜切花、茶叶、咖啡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产能预售、订单交易等创新交易模式 [6] - 产能预售和订单交易是通过交易平台提前签订远期购销协议,锁定未来产量和价格的交易模式,涵盖产能发售、订单转让及现货交收三个阶段 [7] 云南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 云南鲜切花产业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产业生态体系,2024年全省鲜切花产量突破206亿枝,持续保持全国70%的市场占有率 [8] - 斗南花卉市场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中心,年交易量突破141亿枝,配合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数字化交易平台,形成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产业引擎 [8] - 云南已形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的茶产业体系,茶叶有机认证面积居全国首位 [9] - 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占全国的98%以上,已构建起"线上电子交易+线下集散中心"的双轨模式 [9] 7月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动态 - 三亚市政协副主席许克峥主持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12] - 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广西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将在跨境结算、通关报关、物流监管等环节深化合作 [12] -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在新疆设立首个煤炭交易专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新疆准东交易专区"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13] -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全国小麦大数据中心,打造大蒜等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14]
三亚:聚力创新,挑大梁、当先锋
海南日报· 2025-07-23 02:15
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进展 - 三亚锚定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目标,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包括全国首单隔离期间同步DUS测试便利化、海南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等创新案例 [6] - 封关运作项目高效推进,天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通过科技手段实现25公里海岸线及310艘船舶的动态监管,建立全覆盖管理服务模式 [7] - 三亚凤凰邮轮港口岸查验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配备卫检/旅检智能闸机、行李CT机等设备,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2024年接待国际邮轮旅客5.46万人次(全国首位),游艇出海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 [8][9] 制度创新与首单业务突破 - 全国首创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模式,草莓苗通关时间压缩至1-2天,隔离检疫同步DUS测试使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缩短新品种审查周期 [10] - 三亚晨海实业完成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利用崖州中心渔港优势将进口牛肉加工增值超30%后内销 [11] - 城市聚焦打造"一标杆、五个区"发展定位,推动从"政策试验田"升级为"制度创新策源地",加速首单效应向规模效应转化 [12] 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 - 五年实际使用外资超31亿美元,引进285家"三类500强"企业,包括鹏瑞利外商独资医院、日本企业孵化中心、中意会客厅等项目 [13] - 英特尔、恒力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以三亚为出海总部开展国际业务,地中海蓝鳍等外资企业实现当年落地投产盈利,境外投资手续时间缩短50% [13] - 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等外向型业务 [14]
东盟大宗商品“入市”中国 线上通道日益顺畅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5:47
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完成交易额876亿元人民币、现货交收量2190.1万吨,吸引中马两国400余家企业注册 [1] - 平台定位为跨境数智化供应链协同生态圈,构建"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下与线上"四维互联互通体系 [1] - 核心功能包括交易交收、供应链金融、期现联动、跨境结算等,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 [2] 东盟特色商品跨境贸易布局 - 重点发展燕窝、榴莲、棕榈油、再生铝等东盟特色产品跨境产业链 [2] - 泰国碎米作为特约品种,上线3个月累计成交80.85万吨,配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锁汇服务 [3] - 通过金融监管仓集群降低企业30%融资成本,实现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闭环 [3] 钦州区域战略定位 -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城市,依托中马产业园和自贸试验区双重政策优势 [2] - 平台创新"交易+结算+物流"模式,建立海外供应商与国内客户直联机制 [3] - 目标建成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交易枢纽,2024年新增碎米等跨境交易品种 [1][3]
香港加快打造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期货日报网· 2025-07-07 00:44
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建设 - 香港以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为切入点,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重点布局黄金和有色金属领域 [1] - 2024年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建设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并推动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发展 [2] - 2024年10月香港机场管理局计划扩建贵金属储存库,支持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建设 [2] - 2024年年底成立黄金市场发展工作组,全面检视黄金金融交易相关范畴,拟订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建设方案 [2] - 2025年6月2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在香港启用首个离岸黄金交割仓库,并上市香港交割黄金合约,推动人民币计价黄金交易全球化 [2] 有色金属及大宗商品布局 - 2025年1月20日LME将香港纳入全球仓库网络,4月15日核准首批4家仓储设施,5月新增3家,总计7家LME认可仓库 [3] - 首批4家仓储设施于2025年7月15日开始运营 [3] - 香港酝酿大宗商品交易税减半政策,拟为合资格贸易活动提供50%利得税宽减 [3]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推动黄金、有色金属等实物资产代币化 [3]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为实物资产代币化提供法律框架 [3] 战略布局的意义与创新 - 香港举措与金融科技及全球供应链竞争相关,旨在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 布局满足传统交易需求,同时通过代币化提供新投资工具,顺应市场趋势 [4] - LME认可仓和黄金仓储设施为大宗商品交割提供物质基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便利性 [4] - 黄金代币化借助金融科技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是传统设施的数字化升级 [4] - 代币化实现资产数字化、分割化,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和安全性 [5] - 代币化结合区块链技术,推动大宗商品交易智能化、高效化 [5] - 商品数字资产化改变期货市场流动性模式,香港有望成为全球大宗商品流动性中心 [5] - 香港新布局可能改变大宗商品全球定价格局,提升中国定价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