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突破、引领、赋能,从三个关键词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5-28 13:05
鸿蒙操作系统与国产技术突破 - 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 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的重要突破[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Qwen3在全球大模型基准测试中创下开源模型性能多个新高[1]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集 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 部署节点突破200个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2]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 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 充电时间从1-2小时压缩至15分钟[3] - 前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 同比增长52.6%[3]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10多年 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 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新药筛选效率提升至毫秒级[5]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空发电功率超100千瓦 创世界纪录[6] - 微琪生物万吨级PHA生产线调试中 该生物材料为合成生物代表性成果[6]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3-5天一台下线 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7]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 普宙科技无人机基于百度飞桨平台 车流量识别准确率96% 烟火识别95%[7]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成立1年即走到具身智能前沿[7]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7] 产学研合作与金融支持 - 视源股份与清华、浙大建立联合实验室 全球每3台电视有1台搭载"视源芯"[10]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贷款支持 保持"一年迭代一颗芯片"发展速度[11] - 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向民企开放 森瑞斯生物借此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效率[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苏州亿创特牵头 攻关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10] - 金融资源加速投入民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持续优化[11]
A股科技航母欲横空出世,传递了什么信号?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0:35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同时发布公告 宣布筹划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重组 并配套募集资金 [1] - 海光信息拟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股东发行股票完成吸收合并 交易需经双方董事会 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1][3] 合并后市场影响 - 合并后公司总市值将超4000亿元 海光信息当前市值3164亿元 中科曙光市值905 7亿元 [3] - 市场预期合并将打造A股"英伟达"级科技航母 刺激信创概念股普涨 中科信息20CM涨停 中邮科技 武汉凡谷等跟涨 [3] 企业业务协同性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 存储 云计算领域积累深厚 海光信息专注国产CPU DCU芯片设计 合并实现芯片-软件-系统全产业链整合 [3] - 双方均为信息产业头部企业 合并将汇聚上下游资源 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3] 政策与行业背景 - 此次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例跨板并购案例 科创板与主板企业合并符合"国九条"产业链整合导向 [4] - 美国技术封锁加剧背景下 中科曙光面临供应链风险 海光信息需应对英特尔 AMD竞争 合并增强技术协同与国产替代能力 [4] 潜在挑战 - 合并需通过反垄断审查 双方在服务器 芯片市场领先地位可能引发监管关注 [6] - 后续需解决组织整合 资源优化问题 以应对与国际巨头的长期竞争 [6] 市场情绪与行业趋势 - 科技自强成为国民共识 华为 中芯国际等技术突破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科技航母概念受投资者追捧 [5] - 合并反映外部压力与内部战略双重驱动 展现中国科技产业链整合决心 [4][5]
新规后首单!688041、603019,拟合并重组!
证券时报· 2025-05-25 11:49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吸收合并交易 - 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并计划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两家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该交易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案例 [2] 企业整合的产业协同效应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领域具备优势 海光信息专注国产CPU/DCU芯片设计 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 实现"强链补链延链"目标 [8] - 全球科技产业重构背景下 此次整合符合产业链延伸趋势 有望推动公司发展升级 [8] 政策环境与市场动态 - 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明确鼓励头部公司通过吸收合并整合产业链 科创板八条支持上市公司主业并购 并购六条细化非同一控制下同行业吸收合并规则 [10] - 修订后的《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将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纳入适用情形 [10] - 政策推动下科创板并购活跃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并购交易102单 总金额超260亿元 2024年以来新增40单并购交易 其中14单涉及发行股份 [10] 科创板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 亚信安全收购港股亚信科技 成为2024年网络安全行业规模前列交易 交易后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3 56%至35 95亿元 [13] - 美埃科技私有化港股捷芯隆 增强洁净室解决方案全链条能力 [14] - 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17 9%股权实现控股 双方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形成刻蚀/薄膜沉积与涂胶显影设备的互补协同 [14]
【西安】着力培育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链群
陕西日报· 2025-05-24 23:49
西安市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西安市将以数字政府建设场景需求为牵引,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链,推动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适配应用,培育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全覆盖,带动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2] 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需求侧管理 - 建立行业部门需求分析机制,制定智慧系统规划、产品需求清单和解决方案 [1] - 2025年优先在交通、水务、城管、燃气等12个领域开展示范建设 [2] 技术研发体系 - 组建技术联盟开展根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提供全周期技术咨询服务 [1] - 统筹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适配中心,建立标准化认证流程形成产品适配清单 [1] 产业链协同 - 推动"芯片-模组-板卡-整机"全链条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壮大 [2] - 促进芯片设计、器件制造、终端集成等环节协同创新 [1] 应用推广措施 - 编制创新产品推荐清单,鼓励市属国企优先采购并替换老旧设备 [2] - 搭建供需对接渠道,为适配企业提供验证环境和试点支持 [2] - 通过数字政府场景开放带动先进技术与本地制造深度融合 [1]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人民网· 2025-05-21 22:04
鸿蒙生态与国产操作系统突破 - 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重要突破[1] - 华为鸿蒙生态补上重要一环[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Qwen3在全球大模型基准测试中创下开源模型性能多个新高[1]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处理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2]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10多年,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仍有90%可用电量[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3] - 信泰飞织独有的经纬织技术将在下半年量产应用,已获多个品牌订单[4] - 驭势科技一季度无人驾驶里程超58万公里,同比增长45%[5] 前沿技术领域突破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新药研制筛选效率大幅提升[5]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度发电功率超100千瓦,创世界纪录[6] - 微琪生物万吨级PHA生产线安装调试,将降低生产成本[6] - 蓝箭航天每3到5天下线一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7] - 普宙科技无人机基于百度飞桨平台,在智慧城市等领域服务全球100多个城市[7]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走到具身智能产业前沿[7]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7] 创新资源与政策支持 -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民营企业提供尖端研究设备[9] - 苏州亿创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9] - 视源股份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0]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研发[12]
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市场月报(2025年4月)
搜狐财经· 2025-05-12 18:27
市场速览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月报共摘录媒体发布相关资讯8条,涵盖私募股权、保险资金、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2] 热点事件 耶鲁大学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 - 耶鲁大学通过二级市场出售高达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组合,首次大规模出清私募持仓,报价存在15%的折价 [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新规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保险机构通过特殊目的实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企业股权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尤其是构成重大股权投资的情况 [2][3]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 [3] 北京市顺义区10亿元双基金落地 - 顺义区两只基金先后完成备案,总规模10亿元,重点关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信息产业等领域 - 北京中瀛盈科幼麟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4亿元,中银资本主导投资决策 [5] - 北京盈科中鑫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6亿元,由顺创产投担任管理人 [5] 60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将开展投资布局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600.6亿元人民币,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环节 [5] 北京市海淀区第2只AIC基金落地 - 北京海淀中瀛扶摇芯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落户海淀,注册资金10050万元,由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市场化机构共同出资 [6] 北京市顺义区首只"市-区-镇"三级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 顺义领新基金认缴规模5.25亿元,募集管理规模将达6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三大主导产业,同步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6]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 -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具体规模未披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