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

搜索文档
雅迪(01585.HK)如何用"长期韧性"穿越行业周期?
格隆汇· 2025-08-27 09:5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新国标政策推动行业销量增长与集中度提升 [1] - 以旧换新政策作为新增量因素有效刺激市场需求 [1]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1] 公司行业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全球累计销量超1亿台,连续八年全球销量第一,全球市占率长期保持第一 [2]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1.9亿元,同比增长33.1%,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59.5% [5] - 在行业调整期仍保持超过20%的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 [4] - 上半年以26.3%的绝对领先份额稳居市场第一,内销增速达41.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线 [17] 规模与品质优势 - 规模优势带来强大供应链管控能力,强化盈利韧性并优先承接政策红利 [4] - 建立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CNAS实验室,应用航空级铝合金车架和汽车级烤漆工艺等跨行业技术 [4] - 获得欧盟CE、美国UL等多个国际认证,构筑出海通行证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自2016年上市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9.3亿元,领跑行业 [7] - 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 [8] - 雅迪"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新车型冠能S白鲨引发抢购热销 [8]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06亿元、11.92亿元和11.47亿元,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出海战略以"研、产、供、销、服"一体化为核心,实现精细化海外扩张 [9] - 全球布局十大智能产研基地,产品远销100个国家和地区 [11] - 通过本地化生产实现供应链成本优化,并对区域市场痛点进行产品适应性改造 [11] 品牌建设与服务网络 - 以年轻化战略为核心,签约王鹤棣为全球品牌大使,联名迪士尼草莓熊、三丽鸥等IP [12] - 构建覆盖全球的4万+终端门店渠道网络,形成广泛服务网络覆盖 [16] - 持续加强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效服务响应机制 [16]
九号公司发布M5系列智能电摩,首发价7499元起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33
产品发布 - 公司于8月26日推出M5系列智能电摩与自研凌波OS短途交通操作系统 [1] - M5系列包括M5 100、M5 125、M5 200及M5P初号机联名限量款四个版本 [1] - 产品主打长续航、大空间、强性能与满配智能 [1] 销售安排 - M5 100与M5 125已开启销售,首发价7499元起 [1] - M5 200与M5P初号机联名款将于2025年11月上市 [1]
爱玛科技(603529)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5 01: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0.31亿元,同比增长23.04%,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27.5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7.98亿元,同比增长20.59%,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30.08% [1] - 毛利率19.25%,同比提升7.97个百分点,净利率9.49%,同比提升4.23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1.44元,同比增长28.5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98元,同比增长121.2% [1] 盈利能力分析 - 三费总额7.38亿元,占营收比例5.66%,同比增长10.14%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79%,主要因渠道推广与营销宣传投入增加 [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9%,主要因土地使用权及信息系统摊销费用增加 [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4.28%,主要因理财及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7]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29.67亿元,较期初减少11.11% [1] - 应收账款8亿元,同比增长70.58%,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 [1][4] - 有息负债18.51亿元,较期初增长6.5% [1]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53.76%,主要因业务扩大导致原材料采购款增加 [4]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67.31%,主要因今日阳光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3.03%,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现金流入增加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9.07%,主要因低风险理财产品购买净额减少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0.32%,主要因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 [7] 重大资产变动说明 - 其他非流动资产下降33.15%,因一年内到期定期存款重分类 [3] - 投资性房地产增长73.4%,因浙江车业原厂区整体对外出租 [4] - 商誉下降48.95%,因出售今日阳光股权 [4] - 库存股增长57.49%,因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4] 机构持仓与市场预期 - 景顺长城核心招景混合A持仓300万股但减仓,该基金规模33.22亿元,近一年上涨30.36% [6] - 广发睿毅领先混合A增仓至278.15万股,博时精选混合A增仓至224.7万股 [6]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净利润25.79亿元,每股收益2.97元 [5]
率先布局「AI+两轮电动车」,首驱科技获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25 00:11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近日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座舱平台开发 S-Smart系统应用开发 全系新国标产品量产落地及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6] - 成立于2025年3月 专注智能短途交通出行领域 致力于提供创新两轮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6] - 超过70%专业研发团队成员来自国际头部主机厂企业 汽车行业 两轮行业及零部件行业核心系统供应商 [6] - 技术牵头人张鹰博士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博士 拥有机器学习和化工双硕士学位 曾任职丰田北美研究所 蔚来汽车 极氪汽车等知名车企 主导电池寿命预测 电驱系统建模及电动汽车安全预警项目 [6]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产品分为新型国标电自系列 踏板系列和跨骑系列 覆盖电动摩托车 电动自行车 越野摩托车及短交通出行衍生品赛道 [6] - 瞄准00后 05后年轻化群体 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商业模式 [6] - 深化年轻化 高端化战略 打造绿色时尚出行品牌 [7] - 产品定位中高端 涵盖5000-15000元 5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上及50万元以上价位段 [12] - 公司营收已初具规模 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且产品尚未全面上市 [12] 行业现状与机遇 - 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 年销量超5000万辆 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7] - 新国标政策推动存量替换 东南亚 印度等海外市场需求增长 行业未来五年保持稳健增长 [7] - 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8000亿元 [7] 行业挑战 - 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承压 部分中小品牌面临淘汰 [7] - 充电设施不足 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 [7] - 智能化 网联化技术快速迭代对传统厂商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围绕"新生态 新零售 新服务"战略 在算法架构 峰值功率 工况效率 车架耐久性等超100项细分技术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8] - 超200家全球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 [8] - 以用户思维为经营管理核心 注重社会安全 驾驶安全和售后服务体验 [10] - 借助AI算法融合头部车商技术 打造高端智能两轮电动产品 [10] -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监控电芯性能 优化续航提升10%-15% [10] - 电机性能借助AI优化磁路 绕线和温度管理 峰值功率比友商提升5%-10% [10] - 全车超级雷达实时监控驾驶环境和驾驶员状态 [10] - 未来重点研究智能座舱 智能动力系统 智能底盘等方向 [10] 投资方评价 - 两轮电动车行业正迎来新国标实施和用户轻量化 安全性需求提升带来的结构性升级窗口期 [14] - 公司率先突破AI技术加持的量产应用 实现全系产品符合新国标 在合规性 智能化 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具备显著先发优势 [14] - 凭借技术驱动与团队优势 有望在未来3-5年内成为领域领军企业 重塑行业格局并推动智能出行全面升级 [14]
首驱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深耕 “AI + 两轮电动车” 赛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8-22 06:30
公司融资与战略规划 - 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智能座舱平台及S-Smart系统应用开发、全系新国标产品量产落地和全球化市场布局[1] - 计划2025年9月完成500家门店开业 10月实现产品量产到店[1] - 未来围绕"新生态、新零售、新服务"三大战略发力 包括打通上下游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体验、建立30分钟响应服务机制[5] 技术研发实力 - 具备整车自主开发能力 在超级雷达、电控双核架构等前沿领域取得行业突破[3] - 组建全链路研发团队 覆盖三电系统、车辆架构、智能网联、实验验证等核心部门[3] - 自研智驾系统融合工业电驱算法与消费电子级人机交互技术 可自动优化动力输出和控制逻辑[3] - 前极氪汽车前瞻研究专家和蔚来电池技术负责人张鹰博士近期加入担任核心技术牵头人[3] 产品与市场定位 - 聚焦两轮智能出行 主打智能化、轻量化与安全性体验升级[1] - 较早实现全系电动自行车产品符合新国标 在行业新国标推进中具有示范意义[1][5] - 通过AI智能技术与尖端材料科技结合 解决电动车笨重和续航焦虑问题[1]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达4920万台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5200万台[5] - 新国标政策红利释放及以旧换新补贴推动行业稳定增长[5] - 行业向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转型 安全性能、智能体验和电池革新成为关注焦点[5] - 投资方认为行业迎来结构性升级窗口 公司具备AI技术量产应用和新国标先发优势[5]
率先布局“AI+两轮电动车”,首驱科技获亿元级天使轮融资丨硬氪首发
36氪· 2025-08-22 01:05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近日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座舱平台开发 S-Smart系统应用开发 全系新国标产品量产落地 以及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1] 公司背景与团队构成 - 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专注智能短途交通出行领域 致力于提供创新且可靠的两轮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1] - 超过70%的专业研发团队成员曾在国际头部主机厂企业 汽车行业 两轮行业以及零部件行业的其他核心系统供应商工作 [1] - 技术牵头人张鹰博士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博士 拥有机器学习和化工两个硕士学位 先后在丰田北美研究所 蔚来汽车 极氪汽车等知名车企担任核心研发岗位 主导了电池寿命预测 电驱系统建模及电动汽车安全预警多个突破性项目 [1] 产品系列与市场定位 - 产品可分为三大系列 新型国标电自系列 踏板系列和跨骑系列 包含电动摩托车 电动自行车 越野摩托车 全地形车及短交通出行衍生品等多个产品赛道 [1] - 瞄准00后 05后等年轻化群体 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商业模式 [1] - 产品定位中高端 涵盖5000-15000元 5万元以上 10万以上 50万以上等价位段 [1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截至2024年12月底 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 年销量超过5000万辆 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4] - 新国标政策推动存量替换 以及东南亚 印度等海外市场需求增长 行业未来五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4] 行业挑战 - 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承压 部分中小品牌面临淘汰 [4] - 充电设施不足 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 [4] - 智能化 网联化技术的快速迭代对传统厂商的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4] 公司技术优势与研发进展 - 围绕新生态 新零售 新服务战略 团队已在算法架构 峰值功率 工况效率 车架耐久性等超100项细分技术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 [5] - 有超过200家全球供应商参与公司产品的研发过程 [5] - 借助AI算法融合各大头部车商的技术 打造更高端 更智能 更好骑的两轮电动产品 [6] - 在电池管理系统 电机性能优化和全车智能监控三大领域取得突破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提升续航10%~15% 电机性能优化使峰值功率比友商提升5%~10% 全车超级雷达可实时监控驾驶环境和驾驶员状态 [6] - 未来将重点研究智能座舱 智能动力系统 智能底盘等方向 [6]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以用户思维为经营管理核心 将用户的社会安全 驾驶安全和售后服务体验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 [6] - 深化年轻化 高端化战略 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绿色时尚出行品牌 引领新一代出行生活方式变革 [4] - 率先突破AI技术加持的量产应用 并已实现全系产品符合新国标 在合规性 智能化 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具备显著先发优势 [12] 投资方观点 - 两轮电动车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升级的窗口期 [12] - 公司有望在未来3-5年内成为两轮电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重塑行业格局 推动智能出行的全面升级 [1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822
天风证券· 2025-08-21 23:45
宏观策略 - 八月美俄领导人会晤预期将平息俄乌冲突,美国通胀增速符合预期,9月降息概率较大,中美再次暂缓部分关税实施,外围风险暂缓[3] - 两融资金净流入规模走阔至821.62亿元,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550.52亿元,市场热度较高,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3][23] - 本期资金供给778亿元,资金需求3253亿元,市场净流出2475亿元,北向资金成交额占全A周成交额14%[3][22] 银行业 - 中信二级银行板块PB(LF)为0.72倍,ROE(TTM)8.92%,较近一年估值提升32.53%,但仍低于整体PB-ROE趋势[4][47] - 银行板块持续破净原因包括资产质量风险暴露导致估值打折、盈利能力下滑(ROE需达14.15%才能使PB=1)、每股净资产高增拖累分母端[4][48][49] - 2023年中至今零售端资产质量压力逐步显现,不良贷款规模与信贷规模增速曾出现倒挂,市场对银行资产实际价值打折[4][47][48] 电力行业 - 广东省火电资产盈利分化明显,100万千瓦级机组度电净利超0.01元/KWh,3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整体亏损[6][52] - 珠三角地区现货电价较高,粤西地区电价压力较大,煤电机组盈利优于气电机组[6][51][52] - 2026年广东省煤电机组容量电价将上调至165元/千瓦·年,预计电价下跌空间有限,整体盈利将趋稳[52][53] 医药生物 - 百济神州2025H1总收入24.33亿美元同比增长45%,GAAP净利润9559万美元实现扭亏,泽布替尼全球销售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49%[11][32] - 替雷利珠单抗2025Q2收入1.9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多项药物将在未来18个月进入III期临床或申报上市[11][3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17.93/43.13/67.90亿元,核心产品持续放量[11][35]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2025H1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440%,毛利率提升6.3pct至70.3%[36][37] - THE MONSTERS IP收入48.1亿元占比34.7%,毛绒品类收入61.4亿元首次超过手办品类[37][38] - 老铺黄金2025H1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单商场平均销售额达4.59亿元,毛利率38.1%[12][43][44] 制造业 - 春风动力2025H1营收98.55亿元同比增长30.9%,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5%,极核电动车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52.06%[10][28][30] - 全地形车出口额占行业74.05%,欧洲市场"CFMOTO+GOES"双品牌战略成效显著,新品U10PRO零售端表现抢眼[10][28]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利润18.58/24.83/29.36亿元[10][30]
打工人养不起的“智能小电驴”,还能狂奔多久?
36氪· 2025-08-20 03:36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偏好 - 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超3.5亿辆 平均每3-4人拥有一辆[7] - 18-25岁群体中76.4%优先选择智能化两轮电动车[4] - 智能车型价格较普通电动车高20%-30% 智能化成为行业大势[9] 头部企业表现 - 小牛电动2025年Q2营收12.56亿元同比增长33.5% 净利润59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2490万元)[11] - 九号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5%[12] - 小牛电动ASP从2019年4900元下探至2024年3200元 高端技术向4000元档产品下沉[14] 产品与价格特征 - 小牛电动畅销款价格超3800元 顶配车型达2.98万元[4] - 九号电动车畅销款均价约3300元 顶配车型近3万元[6] - 智能化功能包括定位导航、蓝牙解锁、语音唤醒、辅助驾驶等[1] 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6月全国以旧换新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11] - 截至6月30日全国收旧换新846.5万辆 为2024年6.1倍[11] - 新国标GB17761-2024于9月1日实施 要求续航提升、北斗/GPS定位、OTA升级等功能[13] 智能化服务争议 - 小牛锐智VIP年费从38元涨至69元 3年套餐从129元涨至159元[15] - 2G网络停用导致云盒功能失效 用户需自费149-299元升级硬件[17] - 央视点名智能服务实效问题 企业需注重全程服务体验[1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1-7月两轮电动车出口额206.3亿元同比增长9%[18] - 雅迪越南工厂年产能将达50万辆 印尼工厂建成后年产能300万台[20] - 九号公司海外营收占比37.7% 小牛海外单车收入3288元同比增长22.6%[20] 竞争格局演变 - 传音控股推出Revoo品牌 针对非洲及南亚市场优化三电系统[18] - 新国标加速出清落后企业 利好高端智能品牌[14] - 行业面临全方位升级需求 需消除消费者"智商税"质疑[22]
苦电鸡久矣的路人,正在悄悄给电动车放气
虎嗅APP· 2025-08-15 13:56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动车数量激增与城市交通规划不足导致行人与骑手之间矛盾激化,形成典型的博弈困境 [8][50][78] - 电动车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短途出行工具,保有量达4.25亿辆,超过汽车的3.53亿辆 [56] - 广州电动车矛盾尤为突出,核心原因是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32%,远低于北京(95%)和上海(90%)[64][67] 电动车使用现状与矛盾 - 电动车随机出现在人行道、盲道、高架桥等区域,与行人及机动车形成路权冲突 [19] - 载人能力远超设计极限,出现"一车载四大五小"等极端案例 [20][24] - 广州医疗机构数据显示:电动车事故占创伤骨科患者的60%-80%,导致75%的交通意外死亡 [72] - 外卖行业加剧矛盾,83%骑手因送餐压力违规驾驶,67%每周至少遭遇三次危险状况 [77] 市场规模与产业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两轮电动车市场,2023年销量近6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78% [56] - 上海保有量约1000万辆,平均每2人拥有1辆;南宁密度全国最高,每2-3人拥有1辆 [63][68] - 产业链高度成熟,长三角、珠三角形成完整供应链,低购置成本(几百至几千元)推动普及 [60][61] 历史政策与城市治理差异 - 禁摩政策催生电动车需求,广州2007年禁摩后50万摩托车消失,但电动车增至600万辆 [67][75] - 南宁通过渐进式禁摩保留摩托车道规划,实现人车共存;广州快速禁摩导致道路资源错配 [68][70] - 单纯禁止电动车可能引发更高效替代工具(如电动滑板车)的混乱,美国加州案例已验证 [76] 社会行为与心理机制 - 群体骑行引发"去个体化"心理,个体在匿名环境中自我约束弱化,违规成本感知降低 [50] - 行人采用"魔法对抗魔法"策略,如举报(单人次举报7792辆)、放气、臭味剂等对抗违停 [44][46] - 车企推出APP预警功能,车主可定制报警铃声(如"你每月挣几百块也不能拿我撒气") [50] 解决方案与博弈困境 - 优化道路设计、分类管理外卖行业、放宽配送时限比单纯禁令更有效 [78] - 三方博弈(行人、机动车、电动车)中个体自利行为导致整体效率下降,形成囚徒困境 [80] - 最终趋势是"打不过就加入",部分行人选择购买电动车加入该出行方式 [51][81]
二季度扭亏为盈,坚守的小牛电动,守得云开见月明
美股研究社· 2025-08-14 10:01
核心观点 - 小牛电动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590万元,终结连续十个季度亏损的局面[1] - 公司通过"技术普惠"战略转型,将高端配置下放至4000元档位,成功激活通勤刚需市场[5][6] - 高端化与渠道扩张双轮驱动,营收同比增长33.5%至12.56亿元[3][4] - 国内智能出行赛道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成为关键突围战场[13][1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12.56亿元,同比增长33.5%;毛利3.71亿元,上年同期为2.55亿元[4] - 国内整车收入同比暴涨45.4%至10.57亿元,占总营收84.2%[6] - 毛利率提升3.1个百分点至20.1%[16] - 现金及等价物等合计达12.266亿元,为未来战略布局提供支持[9] 市场与销售 - 中国电动滑板车销量达318,719辆,同比增长53.6%;国际市场销量31,371辆,同比下降35.5%[5] - 3000元以上中高端车型市场占比突破45%,智能化、长续航和设计感成为核心诉求[1] - 国内门店数量达430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8%[7] - 618大促期间在天猫、京东包揽电动车品类销量与销售额双料冠军[7] 产品与技术 - 将TFT真彩屏、双通道ABS等原属万元级配置下放至4000元档位[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5%,推出毫米波雷达、双向灵犀转把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7] - 双绝大师系列首发当日创下2.28亿元销售额纪录[8] - 与新能安、赛福制动等头部供应链企业共建技术生态[9] 行业竞争 - 全球智能滑板车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0亿美元,其中欧美150亿美元,中国80亿美元[14] - 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形成"三分天下"格局:雅迪、爱玛占据大众市场,九号公司专注智能化,小牛电动卡位设计感[14] - 九号公司二季度营收66.3亿元,同比增长61.54%;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增长70.77%[14] - 九号公司研发投入8.26亿元,推出"真智能3.0";雅迪冠能系列配备导航投屏、语音交互等功能[15] 未来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4.33亿至16.38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16] - 单车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2.5%,运营费用占比从32.7%压缩至24.2%[16] - 计划将中国验证成功的"技术普惠"模型复制到欧美及全球市场[16] - 行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演进,技术代差可能影响未来竞争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