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超级夜”打造沉浸式主场体验
苏州日报· 2025-09-05 00:24
活动概述 - 苏州银行冠名主办"苏州超级夜"主题市集 活动于9月6日至7日每日16:00-22:00在苏州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西广场举行 融合体育 美食 文化与科技元素[1] - 市集采用双屏实时直播苏超联赛赛事 9月6日19:30直播无锡队对阵连云港队 9月7日19:00直播苏州队对阵盐城队 打造沉浸式主场体验[1] - 活动由苏州日报社 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苏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联合赞助[1] 商业参与 - 汇聚开市客 京东mall 苏宁易购等知名商家 提供老字号传统美食 网红小吃 时令鲜果 特色饮品及当季鲜肉月饼等多元业态[1] - 盐城文旅携地方特色商品助阵 9月7日免费送出200份盐城非遗美食藕粉圆子 并提供盐城鸡蛋饼 红烧糯米肉圆等地方风味[1] - 曹操出行推出7折打车券福利 现场扫码领取 完成打车订单可参与抽奖转盘赢取免费苏超门票[2] 用户权益 - 通过"苏州银行苏心生活"微信小程序可领取青岛原浆20元抵用券 或用20苏心豆兑换定胜套餐 青岛轻干啤酒兑换券或苏式团扇[2] - 数字人民币体验区支持1分钱购买体彩大乐透 额外获得抽奖机会 奖品包括江苏银行定制手持风扇 苏超主题帆布包及数币红包[2] - 设置体育彩票知识问答环节 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精美伴手礼 9月7日比赛夜提供21cake专属定制主题大蛋糕分切赠送[2] 创新体验 - 摩天飞航带来无人机体验项目 专业教练指导小朋友操控迷你无人机 并展示无人机足球表演赛[2] - 活动通过双城联动模式连接苏州与盐城 构建体育文化与市民生活的新型链接方式 展现城市夜生活活力[1][3]
吉峰科技拟设立吉峰航空 作为公司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证券时报· 2025-09-04 18:4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助力低空经济业务发展 [1] - 设立吉峰航空是为了促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 依托联合飞机在无人机业务领域的优势 结合公司渠道服务终端产品推广与项目运营优势 快速发展低空新质业务 [2] - 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原有农机业务 积极探索发展新业务 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2][3] 股权结构变更 - 原控股股东特驱教育和五月花拓展与安徽澜石及汪辉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五月花拓展将持有的14.64%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安徽澜石 [1] - 五月花拓展同时将持有的5.01%股份转让给盈沣一期 盈沣一期又将5.01%股份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1] - 股份转让事项于2025年7月8日完成过户 过户股数占总股本19.65% 控股股东由特驱教育变更为安徽澜石 实际控制人由汪辉武变更为田刚印 [2] 控股股东背景 - 安徽澜石的间接控股股东为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是专业从事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联合飞机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 在低空经济无人机业务领域具有多年技术沉淀与资源储备 [2][3]
追觅入局无人机,凭什么?
观察者网· 2025-09-04 12:52
公司战略布局 - 追觅科技于8月20日正式宣布进军无人机业务 组建专业研发团队 核心架构已初步搭建完成 [1] - 公司选择以"贴牌"模式前期抢市场 后续转向技术自研 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技术方案 [1] - 通过三年前投资的追梦空天科技提前布局低空经济赛道 其吨级无人eVTOL DF600计划年底量产 [9][11] 技术基础与迁移 - 公司智能清洁领域的三项核心技术(三维空间感知 动态避障 高速数字马达)可直接迁移至无人机飞控与导航系统 [9] - 创始人俞浩为国内最早四旋翼开发者 全球三旋翼发明者 拥有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背景及"天空工场"飞行器研发经验 [5][7] - 技术迁移存在挑战 大疆同类型跨界中出现算法问题案例(扫地机器人无法识别透明障碍物) [14] 市场定位与布局 - 早期聚焦工业级无人机市场 涵盖农业 测绘 安防等领域 应聘要求具备B端和G端资源 [2][4] - 在深圳设立分公司 利用当地无人机产业链资源 总部仍位于苏州 [4] - 清洁电器业务2024年1-5月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178% 但行业增速从2020年28.9%放缓至2024年15.6% [18] 资本与生态拓展 - 2024年8月成立规模110亿元机器人产业创投基金 已投资魔法原子 浪涌未来等4家AI+机器人企业 [16] - 8月28日官宣造车计划 2027年推出超豪华纯电车型 形成多元化技术投资矩阵 [18] - 无人机业务仍处早期组建阶段 产品落地需较长时间 追梦空天从研发到首飞历时七年 [14][15] 竞争与挑战 - 面临品牌认知鸿沟 大众对其扫地机器人形象与无人机业务关联度低 [15] - 需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 工业级无人机存在更高技术壁垒与安全标准 [14][18] - 与大疆形成双向跨界竞争 大疆同期推出扫地机器人产品DJI ROMO [12]
深圳创新源泉:“来了就是深圳人”彰显包容和无限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2:38
历史发展 - 深圳从1979年荒芜渔村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标杆 核心驱动力为包容精神与制度创新 [1] - 1979-1992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率先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标语开启全国改革序幕 [2] - 1992-2010年实施科技兴市战略 从加工贸易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华为中兴崛起奠定电子之城地位 [2] - 2010年至今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6.46% PCT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全国首位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2] 人口结构 - 深圳户籍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超70% 形成强适应力与创造力的移民文化 [3] - 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岁 95后人才吸引力连续两年全国首位 [3] - 2024年各类人才总量近700万 其中高层次人才超2.6万 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 [3] 企业生态 - 科技型企业占比60% 民营科技企业占比90% 形成华为大疆等硬核创新者群体 [3]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 近十年累计研发支出超1.4万亿元 [3][6] - 大疆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70% 华大基因建成全球最大基因测序中心 [6] 创新机制 - 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 赋予科研经费用人决策自主权 [4] - 2023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2024年PCT专利授权量占全国30% [4] - 形成"六个90%"特征:90%创新型企业 研发人员 研发资金 职务发明专利 研发机构 重大科技项目出自企业 [4] 政策支持 - 2025年推出《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整合200余项公共服务通过"免申即享"机制匹配企业 [9] - "腾飞贷"模式为高成长企业提供长期大额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246亿元同比增长26.8% [10] - 实施"菁英人才"计划 35岁以下新引进硕士/博士分别获2万-3万元补贴 [10] 产业挑战 - 土地开发强度达50%超国际警戒线 较高租金与人力成本对中小企业形成压力 [7] - 顶尖科学家与战略型人才储备不足 部分领域面临卡脖子技术攻关挑战 [7] - 集成电路与基础软件等领域需从替代性创新向原始创新跃迁 [7] 发展战略 -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至30%以上 建设国家实验室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 实施青年人才安居计划 完善博士后至杰出人才成长周期支持机制 [8] - 加强深港科技合作探索跨境研发模式 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平台 [8] 未来布局 - 依托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 突破量子通信与类脑芯片技术 [11] - 规划建设深圳空天港 目标2030年形成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11] - 建设零碳社区试点 2025年龙岗区坂田街道碳排放量降至40%以下 [12]
吉峰科技(300022.SZ):拟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
格隆汇APP· 2025-09-04 11:15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1] - 子公司将助力公司低空经济业务实现长远发展 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并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1] - 通过联合飞机在无人机业务领域优势与公司渠道服务终端产品推广运营优势相结合 快速发展低空新质业务 [1] 行业发展背景 -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为公司提供战略机遇 [1] - 公司依托行业背景促进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 丰富与升级"一体两翼"战略内涵 [1] - 通过产业平台布局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1]
吉峰科技: 关于投资设立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1:14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四川)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2] - 投资旨在促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战略升级 依托联合飞机在无人机领域的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 [1] - 本次投资属于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子公司业务定位 - 吉峰航空将开展智能无人飞行器整机及零部件销售 维修服务 技术咨询等业务 [2] - 业务范围涵盖农业植保 能源巡检 物流配送 公共安全及驾驶员培训等领域 [2] - 通过渠道服务与终端产品推广优势打造新盈利增长点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 战略合作背景 - 合作方联合飞机是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能力 [1] - 依托低空经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机遇 升级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内涵 [2] -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实现低空经济业务长远发展 [2] 资金与运营安排 - 投资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不影响现有业务独立性 [3] - 子公司设立尚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未来可能面临行业环境及运营管理风险 [3] - 公司将完善管理体系与内控机制 通过董事会领导协调资源保障投资实施 [3]
“趣”玩科技 横岗100多名青少年开展低空经济研学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0:59
此次研学活动是横岗街道四联社区党委积极响应深圳市、龙岗区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低空经济产 业集群号召的具体举措,活动经过社区党委的充分研究审议,最终通过社区"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 立项,旨在以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科技实践服务,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提升科学素养,激发探索精 神,为未来人才培养和社区科普教育工作注入新动能。 四联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链接优质科技资源,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营 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区氛围,助力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敢追梦。 HULA 为其股都可用八十年一 6 P a 4 u 7 � y e a in 3 20 - 活动还融入了人工智能智趣体验项目,通过互动游戏和模拟编程,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 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智能避障与协同作业。 压轴登场的是无人机编队表演。多架无人机在夜空中腾空而起,犹如璀璨的星辰,随着音乐旋律不断变 换队形,勾勒出绚丽多彩的立体图案,赢得了全体青少年的阵阵掌声。这场光影盛宴不仅是一场视觉享 受,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新活力。 为激发社区青少年科学兴趣,拓展前沿科技视野,培育低空经济产业认知,今 ...
南京空地数智一期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33
基金基本信息 - 南京空地数智一期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基金规模9亿元人民币 注册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1][2] - 基金类型为股权投资基金 成立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 备案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 运作状态为正在运作 [2] - 基金管理人为南京交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采用受托管理模式 托管人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 投资方向与策略 - 基金重点投资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 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 [2] - 已成功牵引南京蔚知飞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人才创新港 该公司专注于无人机自动巡检及信息自动化实时处理业务 [2] 业务领域与定位 - 被投企业聚焦文旅 应急 消防等领域的无人机应用 致力于建设无人机巡检远程控制平台与信息处理运算的综合性产业高地 [2] - 基金落地紫金山科技金融街区 体现区域产业布局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策略 [2]
吉峰科技股价连跌,新控股股东安徽澜石再次陷入浮亏
新浪财经· 2025-09-04 07:27
股价表现与股东持股 - 吉峰科技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 截至9月3日收盘报8.01元/股 为4月下旬后再度跌破该价位 [1] - 控股股东安徽澜石持股出现浮亏 其股权交易成本为8.06元/股 当前股价8.01元/股导致持股市值降至5.796亿元 [1][2] - 安徽澜石与一致行动人湖北尚旌于7月协议受让9711.82万股(占总股本19.65%) 交易总价7.83亿元 其中安徽澜石受让7235.68万股(持股14.64%)耗资5.83亿元 [1]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实际控制人田刚印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控制安徽澜石 其持有联合飞机44.77%股权并担任安徽初朴执行事务合伙人 [2] - 田刚印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 其核心企业联合飞机主营无人机研发生产 产业布局覆盖北京、深圳、安徽等地 [2] - 安徽澜石全资股东安徽初朴的主要出资人为芜湖联合飞机(持股66.67%) 芜湖联合由深圳联合飞机全资控股 [2] 融资与资金状况 - 安徽澜石计划以5.66元/股认购吉峰科技非公开发行1.08亿股 拟耗资6.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尚未经股东会审议 [2] - 安徽澜石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其中自筹部分拟通过银行并购贷款获取 并于8月7日将所持7235.68万股全部质押给农业银行芜湖湾沚区支行融资 [3] - 原实际控制人汪辉武为吉峰科技及子公司银行授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田刚印持有的联合飞机部分股权被冻结275万元 冻结期至2028年8月24日 [3]
全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04 05:21
核心观点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积极支持制造强国建设[1] 金融支持力度 - 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1] - 灵活运用不良资产收购 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2] - 通过"不良资产收购+实质性重组"模式帮助无人机企业重要股东缓解阶段性财务危机[2] - 2025年5月参与赛力斯汽车增资扩股 支持新能源车企发展[3] - 设立专项基金参与中创新航增资 定向偿还企业对外金融负债[3] 企业纾困案例 - 纾困无人机头部科技企业 避免企业股权价格贬损 维护股权结构稳定[2] - 参与赛力斯汽车增资扩股 支持企业壮大资本实力 控制资产负债率[3] - 参与中创新航市场化债转股 助力企业降低负债率 加快创新发展[3] - 参与中利集团破产重整 帮助企业卸下近百亿元债务包袱 保住2600余名职工就业岗位[4] - 支持增洲系公司破产重整 解决原超过18亿元债务问题 新引入产业投资人释放36艘新造船订单[5] - 推进磷化工龙头破产和解 通过"产业+金融"结合助力解除退市风险 重整后市值大幅提升[6] 产业转型升级 - 助力合肥市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链主"企业 拓宽资本金融资渠道 降杠杆调结构[7] - 2024年3月增资英诺赛科 缓解债务压力 支持企业扩产和推进上市 成功实现港股上市[7] - 支持青海省盐湖产业地方国企 助力高质量碳酸锂项目建设投产 修复区域信用状况[8]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定制组包+主动收购+分别重整+产业赋能+分类处置"一揽子方案处理增洲系公司重整[5] - 联合产业投资人定制"庭外债务重组"衔接"庭内重整和解"方案处理磷化工企业危机[6] -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投行化手段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