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

搜索文档
充电桩市场迎来强制认证时代 万马股份率先闯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4:07
公司动态 - 万马股份子公司万马新能源获得充电领域首张CCC认证,标志着公司在充电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2] - 万马新能源深耕充电领域十余年,构建了"材料研发、设备制造、平台运营"的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2] - 万马新能源交流充电桩在绝缘性能、耐压强度等关键数据上展现出突破性优势,多项参数刷新行业技术上限 [5] - 公司拥有从7kW到960kW功率的充电桩和充电堆产品线,具备多种充电桩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5] - 2024年万马新能源重卡配套充电设备发货量同比增长437%,充电设备销售发出额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8.26% [5] 行业政策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2月发布公告,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CCC认证管理 [4] - 认证范围涵盖社会充电桩和家庭充电桩,2025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认证委托,2026年8月1日起未认证设备将无法销售使用 [4] - CCC认证设置了数百项严苛检测指标,仅电气安全就涵盖材料阻燃、漏电防护等20多项关键指标 [5] 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充电设施达1235.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346万台,家充桩889.2万台 [4] - 充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凸显,在公开曝光的270余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中,充电或停止状态下概率超过50% [4]
Blink Charging (BLNK) Reports Q1 Earnings: What Key Metrics Have to Say
ZACKS· 2025-05-12 23:3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075万美元 同比下降448% [1] - 每股收益(EPS)为-018美元 去年同期为-013美元 [1] - 营收低于Zacks共识预期2701万美元 差异度为-2317% [1] - EPS低于共识预期-014美元 差异度为-2857% [1] 业务细分 - 产品销售额838万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1418万美元 同比下降695% [4] - 充电服务收入678万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628万美元 同比增长349% [4] - 网络费用收入263万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251万美元 同比增长272% [4] - 汽车共享服务收入118万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132万美元 同比增长71% [4] - 其他收入68万美元 显著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33万美元 同比增长1021% [4] - 保修收入96万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197万美元 同比微增02% [4] - 补助和退税收入16万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12万美元 但同比下降726% [4] 市场表现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121%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38% [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示短期表现可能与大盘持平 [3] 分析视角 - 除营收和盈利外 关键业务指标更能反映公司实际运营状况 [2] - 将业务指标与去年同期及分析师预期对比 可更准确预测股价走势 [2]
2024年6省会人口增长“10万+”,这个西部城市跃升“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3:09
省会城市人口增长现状 - 2024年27个省会城市中有24个发布人口数据 其中23个有增量数据 22个城市人口实现上涨 [1] - 6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贵阳以19.96万增量排名第一 广州15.1万 合肥14.9万 长沙10.4万 南昌10.22万 杭州10.2万紧随其后 [1][3] - 4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量不足1.5万人 [1] - 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 比上年减少139万人 但省会城市人口普遍增长 [5] 省会城市人口增长原因 - 省会城市是产业、科技、资金聚集地 提供高附加值岗位吸引就业人口 [1] - 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集中 高校资源丰富 [1] - 人口结构相对年轻 生活成本适中吸引高校毕业生 [1] - 产业发展是基础 如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3% 充电桩增长26.3% 太阳能电池增长61.4% [7][8] - 人才政策持续迭代 如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 年均新增就业30余万人 [9] - 人口年龄结构优势 如南昌16-59岁人口占比68.2% 高于全国60.9%水平 [9] 贵阳人口增长案例分析 - 2024年贵阳人口增量19.96万 居省会城市首位 2004-2024年人口从350.85万增至660.25万 [3][12] -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2024年GDP5777.41亿元 增长6% 工业增加值增长9.1% [12] - 打造"中国数谷" 算力规模达53EFLOPS 较2023年翻番 智算占比超95% [13] - 生态环境优势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5% 全国排名第四 [14] - 自然增长率保持高位 2019-2023年维持在4.5‰-8.29‰ [14] 未来省会人口发展趋势 - 人口流动格局变化 跨省流动减少 省内流动增加 [10] - 东部与中西部省会增长更均衡 2024年增量前7名中东部2城 中部3城 西部2城 [12] - 部分省会面临挑战 22个增长城市中11个增量不足5万 兰州自然增长率为-1.01‰ [15] - 未来省会人口"普涨"局面可能改变 自然负增长城市或出现总量下降 [16]
特锐德(300001)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0:22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提出三次创业、千亿营收、数字能源集团等愿景 [2] - 重点开拓中东非、中亚欧、东南亚及太平洋三大区域海外市场 [3] - 截至2024年底,特来电在全国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过290家,其中国有企业背景的合资方达180家 [5][6] 经营数据与订单 - 2025年一季度在手订单合计约80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30% [6] - 公司产能饱和,四月份合同额继续保持较好增长 [3][6] 充电网业务 - 截至2024年底,运营公共充电终端超70万台,注册用户超3400万人 [3] - 平台每日产生数据量超14TB,涵盖用户、车辆、电池等多维度数据 [3] - 高速服务区充电终端数量约5000个,行业排名未明确 [4] 技术创新与产品 - 2018年推出面向重卡的大功率自动充电机器人,最高支持1600kW充电功率 [2] - 充电网链接电网、车主、光伏、储能等多方资源,形成生态型平台 [4] 电力市场化与成本 - 已在多个省份获取售电或虚拟电厂运营商资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4] - 通过电力交易和调节能力交易降低充电运营成本 [4] 资本市场与分红 - 特来电仍在争取上市,通过合资模式加速全国布局 [5] - 坚持"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政策,未披露具体规划 [6]
充电桩竟成新型印钞机?中欧美上演“三国杀”丨热门赛道
创业邦· 2025-05-11 01:06
行业定义 -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核心基础设施,分为交流充电桩(慢充)和直流充电桩(快充),应用场景包括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家庭充电桩 [3]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推动充电桩成为能源转型和智慧交通的关键节点 [3] - 中国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从充电网络优化、安全监管、技术创新等维度推动行业发展 [3] 全球发展现状 - 欧盟计划到2030年建成350万个公共充电桩 [4] - 美国投入75亿美元建设全国充电网络,特斯拉充电标准NACS逐渐成为主流 [4] 技术路线 - 充电效率提升方向包括慢充(3.3~7kW)、快充(30~150kW)、超快充(350kW以上)和无线充电 [5][7] - 智能化方向包括物联网化、云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与支付 [5][7] - 能源互联化方向包括车网互动(V2G)、光储充一体化和微网系统接入 [5][7] 产业链 - 上游为充电设备制造商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涉及功率模块、电缆、控制芯片等 [7] - 中游为系统集成与工程建设,需协调多方资源并搭建智能管理平台 [7] - 下游为充电桩运营与服务,包括充电平台运营、用户服务和数据管理 [7] 融资趋势 - 2020至2024年充电桩赛道融资事件呈"先升后降"趋势,2021年达38起高峰,2024年降至29起 [8] 相关企业 领充新能源 - 成立于2020年,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充放换电和储能微网系统,产品包括直流/超充产品和储能产品 [10] - 2024年完成近亿元A2轮融资,投资方为小米集团和中石油昆仑资本 [10][12] 无尽瓦特 - 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光储充、虚拟电厂"产品研发,团队来自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 [13] - 2023年完成近1.5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 [14][16] 星星充电 - 成立于2014年,为全球客户提供充电设备、平台和数据运营服务,产品涵盖交直流设备和换电设备 [17] - 2021年完成B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2020年完成8.55亿元A轮融资 [17][19] 行业动态 - 2025年5月极氪能源与广汽能源合作整合充电资源,覆盖20501根快充桩 [20] - 2025年5月特斯拉计划推广预制式超级充电站技术 [20] - 2025年4月新西兰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充电桩数量增至1万个 [20] - 2025年4月华为发布2400A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桩 [20] - 2025年3月比亚迪宣布将建设4000+兆瓦闪充桩,支持1兆瓦充电功率 [21][22]
特锐德预中标1.26亿元订单 双轮驱动显效海外业务合同额增逾130%
长江商报· 2025-05-07 23:00
中标与订单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川开电气在国家电网2025年第二十三批采购中成为部分项目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总金额约1.26亿元,中标产品为组合电器和开关柜 [1] - 2025年初公司再获沙特国家电网7亿元大单,并与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国际巨头建立合作 [3]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3.74亿元,同比增长21.15%,净利润9.17亿元,同比增长86.62% [1] - "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营收104.85亿元,同比增长22.47%,净利润7.09亿元,同比飙升91.42%,新能源发电领域中标额同比增长超70% [2] - "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营收48.90亿元,同比增长18.41%,净利润2.08亿元,增长71.93% [2] 充电网业务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个,稳居行业首位,全年充电量突破130亿度,同比增长40%,累计充电量超390亿度 [2] - 公司与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小鹏、理想等70多家车企达成合作,累计建成1900余座车企品牌站 [3]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海外业务合同额达8亿元,同比增长131.87%,收入实现翻番 [2] - 公司聚焦中东非、中亚欧、东南亚及太平洋三大区域,中标哈萨克斯坦巴依姆铜矿、沙特风电EPC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项目等标志性工程 [2]
一线调查 | “五一”高速充电量创新高!充电桩增加,补能多元化,高速充电更“丝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9:49
新能源汽车补能设施完善 -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充电总量达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量30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3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8万台,覆盖98%的服务区 [10] - 蔚来已建设983座高速换电站,"五一"期间G15沈海高速单日换电量达3374单,81%车主选择换电 [10] 补能方式多元化创新 - 沪陕高速江都服务区充电桩从6个增至12个,排队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2][3] - G60沪昆高速嘉兴服务区引入多品牌运营商,配置30多个充电桩80把充电枪及移动充电机器人 [6] - 多地部署移动充电设备,如沪昆高速枫泾服务区设置460千瓦时移动充电车,嘉兴服务区配置60千瓦移动充电机器人 [11] 运营管理优化措施 - 阳澄湖服务区推出差异化充电引导,充至70%电量可获30元优惠券 [11] - "e充电"App每日发放6万张优惠券引导车主使用城市充电站 [15] - 安徽全省服务区应用视频客服系统,扫码即可连线技术人员解决问题 [15] 智慧调度技术应用 - 莱西服务区启用"智慧监控"系统,每15分钟巡查充电桩,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 [15] - 扬州供电公司安排50名工作人员加强巡查,京沪高速宝应服务区部署移动储能充电车 [15] - 多地设置专用充电等候区推行排队叫号制度,避免车辆拥堵 [15]
充电市场加速迈向万亿元级规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03:1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较5年前增长7.6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12万辆飙升至3140万辆[1] - 车桩比2.45:1,但公共充电桩仅占总量30%,公共车桩比达8:1,需求缺口在节假日尤为突出[1][2] - 公共充电桩分布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征,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占比35%,中部四线城市及乡村覆盖率低[2] 充电技术及供需矛盾 - 高压超充技术(800V-1000V)局部验证"一杯咖啡满电出发",但快慢桩供给失衡:用户需求比例9:1,实际建设比例4:6[2] - 城市热门区域充电桩利用率高但竞争激烈,乡村市场布局分散且回报周期长(城区回收期8年,乡村需翻倍)[3][5] - 头部运营商如特来电经历8年亏损后2023年短暂盈利,2024年再度亏损,反映行业盈利难度[4]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 - 浙江计划2025年建成充电桩超230万个(乡村90万个),打造城乡半小时充电圈,并通过电价新政降低用电成本10%-15%[7] - 地方政府差异化补贴:杭州农村充电桩补贴翻倍至每千瓦400元,宁波专项补贴240元/千瓦,嘉兴减免场地租金[7] - 浙江农村配网年投资超100亿元,低压充电设施容量提升至160千伏安,2024年农村报装用户同比增63.5%[8] 商业模式创新与未来趋势 - 充电桩运营商转型为负荷聚合商,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获取调峰收益,未来服务费或仅占收入30%[10][12] - 车网互动技术(V2G、智能有序充电)在浙江试点,实现削峰负荷11.53万千瓦,但规模化应用需至2030年[11] - 光储充放一体化模式探索"虚拟电厂"盈利,利用峰谷电价差覆盖成本,部分乡村优质站点已实现盈利[8][11] 行业前景预测 - 2025年中国充电桩产业规模将破千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渗透率50%),2030年车桩比目标1:1对应6420万辆保有量[12] - 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杭州推出运营商等级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优化服务和技术应用[9]
杭州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已有620个
杭州日报· 2025-05-06 02:39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充电需求,杭州供电公司积极落实《浙江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行动方案》要求,密切对接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等单位,按照"适度超前"的原 则,以"两环十三射五连"高速公路网络总体布局为重点,积极推进高速服务区超充站的"全覆盖"建设。 截至目前,杭州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数量达到620个,约占小车泊位数的15%,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用 户城际出行需求和高速公路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 近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下沙服务区光储超充电站正式投运,成为目前浙江省高速公路上规模最大 的光伏、储能和超快速充电桩结合的充电站。同时,杭绍甬高速公路益农服务区超充站启用,这是杭州 境内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液冷超充站。两座超充站的投运,为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设施新增80个充电桩, 极大提升了节假日的充电服务能力。 据悉,下沙服务区光储超充电站自3月起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并扩建了640千瓦超级充电桩等设施, 新增充电桩56个,目前共有88个充电桩。同时,该充电站配置了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采用每日"两 充两放"形式,可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缓解供电压力,实现节能降碳。预计该站全年碳减排115.18吨, 相当于种植5 ...
绿能慧充(600212):24年充电桩业务持续高增 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29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15亿元,同比+56.05%,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19.28%,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93.62% [1] - 25Q1公司营收2.01亿元,同环比+31.33%/-50.00%,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环比+7.19%/-140.36%,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环比+11.18%/-143.08% [1] - 25Q1销售毛利率31.79%,同环比+5.38/+8.70pct,销售净利率-4.19%,同环比+0.92/-8.80pct [1] 充电桩业务 - 2024年充电桩收入8.06亿元,同比+59.6%,毛利率30.24%,同比-3.10pct [2] - 公司推出1000kW直流充电堆、800kW全液冷直流充电堆等新产品 [2] - 客户覆盖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小桔充电、BP、壳牌等国内外能源企业及地方投资平台 [2] 无人机业务 - 中创航空团队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拥有十多年研发经验 [3] - ZC系列纵列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具备大载荷、长航时、高可靠特点 [3] - 产品应用于应急救援、城市消防、电力吊装、物资投送等场景 [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1.51/2.59/3.91亿元,同比+973.7%/+71.4%/+51.1% [3] - 对应EPS为0.21/0.37/0.55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