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沙漠里也能养海鲜、种水稻?看新疆如何“点沙成金”
央视新闻· 2025-08-16 21:31
沙漠治理与生态建设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有效遏制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 [1] - 2024年上半年新疆投入20.14亿元财政资金巩固治沙成果,形成"绿围脖"生态屏障 [1] - 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养殖水体pH值从9.5-11调整至7.5-8.5,破解沙漠水产养殖难题 [3] 沙漠特色农业产业化 - 和田地区2024年水产品产量达1.2万吨,产值3.8亿元,"沙漠海鲜"养殖形成规模产业 [3] - 稻香村通过改良沙荒、土碱、水缺问题,实现水稻亩产600公斤,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4600元 [9][11] - 策勒县采用指针式喷灌技术节水30%-50%,每100亩节省成本千元,建成沙漠玉米种植基地 [14][16] 多元化种植与产业链延伸 - 形成"种植+养殖"模式:梭梭/红柳防护林改善玉米生长,苜蓿种植支撑畜牧产业链 [13][18] - 津南新村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多元化种植,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 [21] - 全疆沙区特色作物种植达184.5万亩,涵盖棉花(墨玉县3.4万亩)、玫瑰(于田县10万株)、中药材(皮山县/民丰县10万亩)等 [20][23][25] 沙产业经济规模 - 新疆沙产业年总产值达43.7亿元,实现从生态治理到经济产出的"绿富同兴"转型 [25][27] - 沙漠养殖/种植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如水产基地提供月薪3600元以上的本地就业机会 [7]
韩国高温天气致海水温度升高!大量养殖鱼类死亡,水产品价格升高
搜狐财经· 2025-08-16 12:16
高温天气对韩国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 韩国遭遇罕见高温天气 海水温度升至24.6摄氏度 为近10年最高水平 [11] - 超四成海域发布高水温警报 全国已有超18万尾养殖鱼类因高温死亡 [11] 水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 比目鱼零售价达每公斤4万韩元 同比上涨超三成 [3] - 青花鱼平均零售价约26元人民币 同比上涨超三成 [7] - 7月韩国水产品物价同比上涨7.3% 连续两个月涨幅超7% [7] 供应链与行业应对措施 - 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进货量减少 拿货价格大幅上涨 [5] - 南海岸多地放流上百万条养殖鱼类入海以减少损失 [13] - 养殖场普及安装制氧机和遮光膜 研发耐高温替代鱼种 [1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水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 [9] - 鱼类价格超出预期 消费者感到负担加重 [9]
斗鱼跃出致富路|城西第一埒村以电商直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8-16 10:20
电商直播模式 - 通过电商直播实现特色斗鱼产业直接对接消费者 利润提高30% [3] - 单场直播最高观看量突破8万人次 创下日销13000尾斗鱼纪录 [5] - 直播带货使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电商青创者超80人 [3] 产业发展规模 - 形成超亿尾斗鱼销往全国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年产值超1.2亿元 [3][5] - 带动村民就业超1000人 并带动周边3个村发展配套产业 [3][5] - 从2020年电商扶贫起步至2024年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3] 产业支撑体系 - 采用红色支部+电商基地+联动繁育模式提供全链条服务 [3] - 村党组织牵头通过人才驿站引进行业领先人才打造电商创意园 [3] - 联合兄弟村构建产业链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 [3] 生态与经济协同 - 投放50000尾斗鱼进行生物防治蚊媒传染病 [6] - 电商收益反哺生态整治 修复河道2.3公里 [6] - 结合抗战遗址培育城郊休闲产业 实现卖鱼与卖景双增收 [6]
敢为天下“鲜”!首批30台智能养殖设备交付,顺德重构高质量水产生态链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04:33
水产养殖行业科技转型 - 顺德草鱼养殖通过种质、鱼苗、养殖到吊水瘦身的严格标准流程实现高品质[2][3] - 水产养殖行业背后蕴含科学技术和智慧沉淀,正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4] - "保险+科技+产业"模式降低养殖风险,助力科学养殖和提质增效[7][8] 平安产险水产养殖综合服务中心 - 中心整合保险、科研、金融资源,提供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18][19] - 2024年平安产险为4.13万亩鱼塘提供水产养殖保险,7882亩提供大棚保险,总风险保障达5.36亿元[23][24] - 截至2025年7月累计赔款1066万元,惠及1308家企业及农户[25] 智慧养殖技术应用 - 首批30台智能增氧机交付生生农业集团,标志智慧养殖设备进入测试阶段[45][46] - 推广水质监测设备、病害预警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实现精准防控[36][37] - 引入现代化农机装备和绿色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38] 生生农业集团战略 - 集团通过智能化养殖优化环节,减少人工干预,迈向精细化现代化养殖[50][51] - 计划从新技术示范、全产业链服务、技术培训三方面完善生态链[53][54][55] - 坚持"30年只为做好一条鱼",应用智慧渔业系统提升效率和质量[56][58] 政策与科研支持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支持智慧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保险[63][65] - 华南农业大学将水质监测、大数据与保险结合,构建预警干预闭环路径[68][69][70] - 丁海科技、国康检测等企业从水质检测、病害防控、节能设备维度推动行业提质增效[74][75]
獐子岛股价持平 董事会选举新职工代表董事
金融界· 2025-08-15 21:01
股价表现 - 8月15日股价报收4 23元 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1] - 当日开盘价为4 25元 最高触及4 31元 最低下探4 21元 [1] - 成交量为12 7万手 成交金额达5400万元 [1] 业务结构 - 水产贸易业务占比44 01% 水产加工业务占比37 74% 水产养殖业务占比14 19% [1] 公司动态 - 8月1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选举战成敏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 同日召开第九届第一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审议关于选举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议案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4 62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1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799 52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27% [1]
东方海洋股价上涨2.46% 海洋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5 15:13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2 9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07元 成交额达3 93亿元 [1] - 盘中振幅7 02% 最高触及2 99元 最低下探2 79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71 27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876 78万元 [2] 行业动态 - 国家层面提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培育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1] - 政策鼓励央企参与海洋资源开发 [1] 公司业务 - 隶属于农牧饲渔板块 业务涵盖水产养殖 加工及海洋生物制品研发 [1]
獐子岛:8月1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2:26
公司动态 - 獐子岛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第九届第一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以书面方式召开,审议了《关于选举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及其主任委员的议案》等文件 [2] 业务构成 - 2024年獐子岛营业收入构成为:水产贸易业占比44.01%,水产加工业占比37.74%,水产养殖业占比14.19%,技术服务业占比1.82%,其他业务占比1.12% [2]
天稷(四川)渔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48
公司基本信息 - 天稷(四川)渔业有限公司由天稷(四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祥俊,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聚龙路16号2栋1层60号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业期限自2025年8月14日起无固定期限 [1]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水产品批发与零售、渔业机械销售、水产养殖(许可项目) [1] - 拓展业务涵盖农业科学研究、智能农业管理、物联网应用服务及农副产品销售 [1] - 经营模式包含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及休闲观光活动等多元化服务 [1] 行业属性 - 公司属于农、林、牧、渔业下的水产养殖细分领域 [1] - 业务整合现代农业科技要素,包括智能农业管理及物联网应用服务 [1]
红树林里“蟹”成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7:31
红树林生态修复模式创新 - 全国首创"红树林-蟹贝藻"耦合共存模式 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增收双赢 每亩年产值可达上万元[2] - 模式通过红树林吸收养殖代谢废物调控水质 枯枝落叶分解为贝类提供天然饵料 根系为青蟹提供庇护所阻隔自相残杀[5] - 红树林种植结合青蟹、贝类和大型海藻养殖 保持养殖水域面积同时提高红树林成活率 实现资源多层次高效利用[3][5] 青蟹养殖技术突破 - 传统池塘养殖青蟹存活率低于30% 受自相残杀、水质恶化和蜕壳失败等问题困扰[4] - 耦合模式下青蟹亩产量达30-50公斤/年 每亩创收0.9万-1.5万元 实验蟹苗1400只回收200只 亩产约15.7公斤[5] - 基于青蟹膏脂化油人工调控养成黄油蟹技术 完成5批次132只黄油蟹成品输出 转化率接近70% 实现从"千里挑一"到"批量转化"[6] 试点工程与推广进展 - 东海岛种养耦合试点工程入选"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成为科技赋能生态修复标杆[2][3] - 在金牛岛、南三岛、龙王湾等地进行60余亩示范应用 构建适合青蟹、泥丁、跳跳鱼等高价值水产品的种养耦合基地[6] - 湛江拥有全国最大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红树林面积达1.14万公顷 约60%纳入自然保护地 近95%纳入生态保护红线[6] 科研支撑与机构合作 - 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开展模式探索[3][6] - 打造8.5亩红树林-青蟹生态耦合试验基地 通过宜林塘基挖深垫高等工程改造种植桐花树、白骨壤等适种红树[3] - 中心牵头多家单位合作 包括鹭洲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麻章世乔村村民委员会等[6]
江苏金湖:以巡促改 护航村集体经济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5 04:27
"通过巡察整改,我们切实感受到上下一条心的干事创业氛围,现在水产养殖有了很大起色,村集体经 济也壮大了……"近日,面对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委巡察组回访督查,该县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说。 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容易滋生"蝇贪蚁腐"的实际情况,该县强 化"纪巡审"联动,深入排查整治农村集体"三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截留小型水利工程管护 资金、侵占土地承包资金、套取生态河道工程赔青费等问题44人,为农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行提供坚强纪 律保障。(江苏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郭兴) 金湖县深入开展对村(社区)巡察工作,将村集体经济增收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围绕特色产业扶持、政 策落实、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深入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查摆出资源优势 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帮扶不精准等乡村振兴领域问题67个,以巡促改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壮大。 ...